2018年廣東藥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臨床醫(yī)學綜合】考試大綱

字號:


    Ⅰ.考試性質
    臨床醫(yī)學綜合考試是為招收醫(yī)學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統(tǒng)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有備繼續(xù)攻讀碩士學位所需要的臨床醫(yī)學有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醫(yī)學專業(yè)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擇優(yōu)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Ⅱ.考查目標
    臨床醫(yī)學綜合考試范圍為內科學(包括診斷學)和外科學。要求考生系統(tǒng)掌握上述醫(yī)學學科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內科學 120分
    診斷學 80分
    外科學 10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約20%
    填空題約20%
    名詞解釋約15%
    簡答題約25%
    綜合分析題20%
    Ⅳ.考查內容
    一、診斷學
    1.常見癥狀學:包括發(fā)熱、水腫、呼吸困難、胸痛、腹痛、嘔血及黑便、咯血、昏迷。
    2.體格檢查:包括一般檢查、頭頸部檢查、胸部檢查、腹部檢查、四肢脊柱檢查、常用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3.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常規(guī)體液檢查,骨髓檢查,常用肝、腎功能檢查,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
    4.器械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X線胸片、超聲波檢查(常用腹部B超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內鏡檢查(支氣管鏡及消化內鏡檢查)。
    二、內科學
    (一)消化系統(tǒng)疾病和中毒
    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和治療。
    2.慢性胃炎的分類、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3.消化性潰瘍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并發(fā)癥及其治療。
    4.腸結核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5.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6.肝硬化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并發(fā)癥和治療。
    7.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
    8.肝性腦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9.結核性腹膜炎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10.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11.胰腺炎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1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
    13.急性中毒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及搶救原則。
    14.有機磷中毒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和治療。
    15.脂肪性肝病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二)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1.心力衰竭的類型、心功能分級、病因及誘因、病理生理。
    2.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3.心律失常的分類及發(fā)病機制。期前收縮、陣發(fā)性心動過速、撲動、顫動、房室傳導阻滯及預激綜合征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包括心電圖診斷)和治療(包括電復律、射頻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臨床應用)。
    4.心搏驟停和心臟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和急救處理。
    5.心臟瓣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并發(fā)癥和防治措施。
    6.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分期和分類、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和鑒別、防治措施。
    7.心絞痛的分型、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療及外科治療原則)。重點為穩(wěn)定型心絞痛、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8.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并發(fā)癥和治療(包括介入性治療原則)。
    9.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基本病因、病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臨床類型、危險度分層、診斷標準、鑒別診斷和防治措施。繼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
    10.原發(fā)性心肌病的分類、病因、病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11.心肌炎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12.急性心包炎及縮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13.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慢性支氣管炎及阻塞性肺氣腫(含COPD)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包括分型、分期)、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并發(fā)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和預防。
    2.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防治原則。
    3.支氣管哮喘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并發(fā)癥和治療。
    4.支氣管擴張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5.呼吸衰竭的病因、分類、發(fā)病機制、病理生理(包括酸堿平衡失調及電解質紊亂)、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治療。
    6.肺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分類、臨床表現(xiàn)、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肺炎球菌肺炎、肺炎鏈球菌肺炎、肺炎支原體肺炎及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7.彌漫性間質性肺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和治療。
    8.肺膿腫的病因、分類、診斷、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9.肺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險因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10.肺結核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結核菌感染和肺結核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包括臨床類型)、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預防原則、預防措施和治療。
    11.胸腔積液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12.氣胸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類型、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并發(fā)癥和治療。
    1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及治療(包括呼吸支持技術)。
    14.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和分期、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四)泌尿系統(tǒng)疾病
    1.泌尿系統(tǒng)疾病總論:包括腎的解剖與組織結構,腎的生理功能,常見腎疾病檢查及臨床意義,腎疾病防治原則。
    2.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分類、發(fā)病機制;各種類型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和IgA腎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3.尿路感染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4.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分期、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包括腎臟替代治療)。
    (五)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貧血的分類、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
    2.缺鐵性貧血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3.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4.溶血性貧血的臨床分類、發(fā)病機制、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5.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分型、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和治療。
    6.白血病的分類、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和治療。
    7.淋巴瘤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臨床分期和治療。
    8.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和治療。
    9.出血性疾病概述:正常止血機制、凝血機制、抗凝與纖維蛋白溶解機制及出血的疾病分類、診斷和防治。
    (六)內分泌系統(tǒng)和代謝疾病
    1.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總論:包括內分泌疾病的分類、主要癥狀及體征、主要診斷方法。
    2.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主要是Graves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包括特殊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包括甲狀腺危象的防治)。
    3.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4.糖尿病的分型、病因、發(fā)病機理、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綜合治療(包括口服降糖藥物及胰島素治療)。
    5.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和治療。
    6.Cushing綜合征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7.嗜鉻細胞瘤的病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8.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的病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七)結締組織病和風濕性疾病
    1.結締組織病和風濕性疾病總論:包括疾病分類、主要癥狀及體征、主要實驗室檢查、診斷思路和治療。
    2.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3.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