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 候勇醬油打得如此驚艷

字號:


    反腐劇銷聲匿跡多年之后,再次出現(xiàn)在黃金檔。據(jù)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獲悉,《人民的名義》一開局,收視率全國網(wǎng)破2,刷新了今年的首播收視記錄,其后,該劇收視率在全國網(wǎng)和城市網(wǎng)上一直位居榜首,播到第6集,豆瓣14000多人評分,分數(shù)高達9.0,成為現(xiàn)象級口碑作品。
    除了尺度大,這也是一部“戲骨滿地走”的?。簭堌S毅、侯勇、吳剛、許亞軍、張志堅、柯藍、胡靜、張凱麗、高亞麟……一眾實力派演員飆戲,導(dǎo)致男主演陸毅的演技都被“炮灰”。
    

    這部沒有流量明星參演的反腐劇,似乎本不會在網(wǎng)絡(luò)上有多大的存在感,但是,《人民的名義》如今已在各大論壇刷屏,最核心的原因是尺度:直接諷刺了省委副書記級別的官場生態(tài),反面角色最高級別至副國級,被業(yè)界稱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劇”。
    作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出品的劇,《人民的名義》播出平臺卻不是央視,而是被湖南衛(wèi)視以重金買下,3月28日開始在黃金檔播出。
    除了尺度大,這也是一部“戲骨滿地走”的?。簭堌S毅、侯勇、吳剛、許亞軍、張志堅、柯藍、胡靜、張凱麗、高亞麟……一眾實力派演員飆戲,導(dǎo)致男主演陸毅的演技都被“炮灰”。
    從第一集開始,《人民的名義》就派出了“演技派核武器”侯勇,只有兩集戲份,拍了三四個通宵,他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戲,把“小官巨貪”的角色演活了。
    

    劇中,侯勇扮演的貪官趙德漢是國家某部委某項目處處長,騎自行車上班,住筒子樓,在陳舊簡陋的家中吃炸醬面,每個月給鄉(xiāng)下老母親匯300元生活費;
    然而在另一處隱秘的豪宅,有一冰箱、一床、一整面墻的現(xiàn)金,總數(shù)超過2.3億元,他能準(zhǔn)確的記到個位數(shù),但一分錢都不敢花。
    日前,南都記者專訪了侯勇,解讀了他教科書式的演技,以及對影視行業(yè)亂象的看法。
    

    “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網(wǎng)友評價侯勇——
    “每一幀表情和動作都是教科書般的演技!”
    “下車腿軟那場戲絕了!”
    “我想換臺來著,看他被查存折時候的眼神轉(zhuǎn)換,都禁不住停下來看了。”
    “看到陸毅質(zhì)問侯勇時,侯勇正義凜然的表情,我真以為他被冤枉了。”
    “為什么看他哭訴自己是農(nóng)民的孩子,窮怕了,我竟然有些可憐這個貪官”……
    從業(yè)30年來,這個人物是侯勇極少數(shù)的反面角色。從《沖出亞馬遜》中的特種兵中尉王暉開始,到《我是特種兵》中的大隊長,很長一段時間里,侯勇幾乎承包了電視熒屏上的硬漢軍人角色。
    這次難得出演大貪官,他還被打趣為“沒想到啊,侯勇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家伙也‘叛變’了”。
    

    侯勇作為一名國家一級演員,十多年前就獲得過華表影帝、金鷹視帝等諸多榮譽,但他沒有經(jīng)紀(jì)人、沒有宣傳團隊,“接戲全憑自己的業(yè)內(nèi)口碑和人脈”,連助理都是前不久招的。
    他說,演員應(yīng)該淡化自己,永遠躲在角色背后。
    “只要導(dǎo)演說,演啥我都愿意”
    很多人好奇,在演藝圈有“江湖地位”的侯勇,為什么會選擇在《人民的名義》中“打醬油”,演個一出場就game over的反派。盡管,這個醬油打得如此驚艷。
    南都:這兩集結(jié)束后,后面還有你的戲份嗎?還是就領(lǐng)盒飯了?
    侯勇:我被抓起來以后就沒有了。只有兩集,因為是夜戲,大概拍了三四個通宵。
    南都:為什么要選擇這個戲份不多的角色?
    侯勇:原來李路導(dǎo)演讓我演一個比這個官兒大的角色,因為我檔期掰不開,就沒演成,但欠了他一個人情。我跟導(dǎo)演認識將近二十年了,他就說讓我來幫個忙,演個小角色,我說,你讓我演啥都行。
    當(dāng)時,我聽說是演趙德漢的時候也很驚訝,但是大話我已經(jīng)說出去了,我說過什么角色都愿意演嘛,欠了人家的,他就是讓我演個女的我也得演啊,只好硬著頭皮上。
    我覺得李路導(dǎo)演有他獨特的想法,要打破觀眾的審美定式。我之前演正面角色多一些,讓我來演趙德漢,會給觀眾新鮮感吧。其實我也有新鮮感,因為沒演過,拍攝過程中,我整個人處于一種創(chuàng)作狀態(tài),也因此可能出現(xiàn)了跟以往不一樣的感覺,跟其他臉譜化的反派不太一樣。
    “有人物原型但要遠離原型”
    七個細節(jié),不到兩集的戲份,能立起來一個人物,豐滿地呈現(xiàn)一位“小官巨貪”,三個層次抽絲剝繭的演繹,甚至還有留白,讓觀眾開始想象這位“不敢花一分贓款”的奇葩貪官,究竟有怎樣心路歷程。
    

    南都:很多網(wǎng)友評價你演得很動人,甚至很同情這個人物。
    侯勇:一個人的貪腐行為有他的理由,有社會滋生腐敗的平臺和土壤。比如我們來想象這個人物,他可能從農(nóng)村通過自己努力考上大學(xué),剛開始走上工作崗位,他不一定是這樣的人,大環(huán)境不允許他做這個事情,他也不敢做。但后來大環(huán)境到了那一步,甚至他如果不貪,他可能會危害到整體利益,他是被裹挾到旋渦里去的,他就做了他一開始不想也不敢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成這樣了。
    中國有句老話,“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第二個叫“做賊心虛”。首先,趙德漢是有是非觀的,他知道這不是一個好事,這本身就見不得人,只是他上了道,下不來了,貪污一百萬和貪污兩個多億,其實結(jié)局是一樣的,久而久之,他會形成一種慣性。人物在戲里的狀態(tài),需要演員二次創(chuàng)作,因為劇本里不會寫,一下車就腿軟了,打開冰箱瞬間就崩潰了啊這些。
    打個比方,演奸情,一男一女在偷情的時候,一打開門,肯定一瞬間就有變化。這個貪官也一樣,他自己心里知道冰箱里都是錢嘛,冰箱一打開他肯定就崩潰了,甚至到進別墅之前,一下車他就知道最高檢掌握的線索是確鑿的,那個時候他肯定就腿軟了。
    南都:趙德漢這個角色有原型,是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他平時低調(diào)樸素,受賄2個多億,鈔票數(shù)量之多把點鈔機都燒壞了。
    侯勇:我知道有這個原型,但是有原型還要遠離原型,我們創(chuàng)作上要有一個度。我不能說我演的就是那個人。
    比如我們這個戲叫漢東省,你不能說江蘇省、浙江省、陜西省,一旦有了真實省份,觀眾就容易對號入座,一對號入座就麻煩了,所以需要虛實結(jié)合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
    “正面人物的施展空間小,對陸毅不公平”
    集齊各位視帝、影帝“飆戲”,飾演男主角的陸毅自然要背負更多的壓力,面對侯勇、張豐毅、吳剛、張志堅、高亞麟等等實力派,有網(wǎng)友認為,雖然陸毅的演技已經(jīng)足以碾壓一眾流量明星,但在前幾集中,陸毅沒有跟上“老戲骨”們的演技。對此,侯勇替陸毅表示了冤枉。
    

    南都:有人開玩笑,看你和陸毅對戲,感覺你演正劇,他演偶像劇。
    侯勇:這對啊, 陸毅這么帥。只有讓我去接地氣,才能表現(xiàn)出年輕人的養(yǎng)眼。
    南都:這個劇老戲骨特別多,包括你開場出演非常驚艷,一些人會覺得陸毅沒能跟上你們的演技水平,你怎么看這種評價?
    侯勇:沒有,我是這么認為的,我也演過男一號,演過正面人物。正面人物施展的空間本身就比反派要窄一些,這么比較不公平。事實上,一些有瑕疵的不完美角色,發(fā)揮空間會更大。
    惡的角色,在之前的影視劇中會臉譜化一些,現(xiàn)在,我們把反面角色擱在了一個正常的環(huán)境,他和普通人一樣生活,但是做的事兒太嚇人了,這個時候,大家會覺得被震撼了,這是我們沾了角色的光。
    大家不要冤枉陸毅,你往后看,他的這個角色也會很精彩。前幾集,因為反派鋪開的太多,可能會正不壓邪,但是,后面故事會展開。
    南都:也就是說,前幾集,包括這種官場生態(tài),這種“小官大貪”的現(xiàn)象,它的戲眼在反派人物的身上,在群戲上的,那就導(dǎo)致了大家覺得這些戲很驚艷,但是男一號就好像被淹沒了,是這個因素嗎?
    侯勇:前期需要去鋪排劇情,后期我覺得像陸毅也好,這些檢察官也好,他們要一點一點去解決。而且,如果一開始就把這些有瑕疵的反面角色說得不行了,那不就顯示不出他(男一號)作為檢察官的能力了嗎?
    “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當(dāng)下的影視圈,IP當(dāng)?shù)?流量明星為“番位”爭得不可開交,堅決不給別人當(dāng)配角;一線明星隨便拍拍戲就能掙好幾千萬……對于當(dāng)下的行業(yè)亂象,侯勇怎么看?
    

    南都:這次的表演讓觀眾很驚喜,包括剝蒜瓣吃面、下車腿軟、在冰箱前面崩潰,你是怎么揣摩人物的?
    侯勇:我就是一個很正常的創(chuàng)作角色的過程,可能這幾年我們的影視劇被帶到了歪路上,包括玄幻劇啊、流量擔(dān)當(dāng)劇啊。藝術(shù)創(chuàng)作進入了一個不太正常的方向。
    像我們這個年齡的演員,這兩年有很多戲都不愿意去演了,一年我就拍一個戲,或者從頭到尾不拍戲了,我總感覺,創(chuàng)作上有一些很痛苦的經(jīng)歷。
    南都:是不能接受玄幻或者比較飄忽的劇本嗎?
    侯勇:有一些劇本故事在我這,我過不了。電視劇應(yīng)該是文藝作品,而不是小兒科的東西,要我低頭演這樣一些角色,也不是不能演,但是,我就是覺得掙這個錢我有點丟人。
    我今年將近50歲了,如果我二十多歲為生活所迫,我可以做這個事情,但是,還是要對得起自己這份從業(yè)良心。這說的不是大話,簡單來說,我是怕丟人。
    也許年輕朋友會說我有一點古板了,但是,老演員跟我們講過“傳承”,往前數(shù)十年和一百年前的創(chuàng)作,都是同出一轍的,為什么在短短三五年之內(nèi),在創(chuàng)作思潮上出現(xiàn)這么大的一個變化?這是我困惑的一個方面。
    南都:并不是所有的仙俠劇、大IP都是垃圾,也會有一些好的,有精品出現(xiàn)。
    侯勇:對,不可能一概而論。比如接一個戲,我去演主人公的父親,這個角色的功能是什么?他有沒有獨立的人格?即使配角的戲份沒有主角多,但我覺得,人格上和戲格上都不能降低。一部劇不應(yīng)該只有主角一個人有戲,其他角色就可以隨便寫,誰上都可以演,這就不對。
    南都:也就是說,只要劇本好,戲份再少你也愿意出演?
    侯勇:對啊,你看我演趙德漢,也就二三十場戲吧,拍的也挺辛苦,晚上四五點鐘去化妝,一直拍到第二天早上六點,十二三個小時,連著拍了三天,里面大部分戲也都是夜景嘛,所以只能夜里開。但是,我沒有白辛苦。
    南都:現(xiàn)在很多年輕明星會爭“番位”,劇方被迫擺出各種奇怪的演員表啊,出現(xiàn)各種鬧劇,甚至不愿意給別人當(dāng)配角。
    

    侯勇:我覺得這個很無聊。我演了這么多年的男主角,也演了這么多年的配角,但用行話講,就是“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但這句話前提條件是,你是演員,不是明星。
    明星,他們永遠追求的是NO.1。我們這一輩的演員可以不演戲,也敢不演戲,我曾經(jīng)也有過三年不演戲。身邊的朋友說你三年不演戲,觀眾把你忘了怎么辦?我說沒關(guān)系,我年輕的時候能演年輕角色,中年能演中年角色,老年能演老年角色。那么就要問了,這些爭番位的明星,他們敢停三年、五年,等到三四十歲的時候,再出來演戲嗎?
    再比如說微博,我當(dāng)時跟我的朋友講,粉絲到了十萬了,可不可以讓后臺給我打下來。為什么呢?作為一個演員,要學(xué)會藏,演員一定要永遠躲在角色背后。這句話被一些老藝術(shù)家認可,但同時也被很多人唾棄,說我是個傻子,你干演員不就是為了出名嗎?
    可是,我做演員最大的享受就是,當(dāng)我走在路上的時候,大家看到我,能想到的是我劇中的角色,叫出的是劇中的名字。
    有時候,我跟一些明星參加活動,很多人并不認識他,但他戴帽子、戴墨鏡,身邊四五個人,很多人一看,誒這不是明星嗎?觀眾跟著他走很遠,一問誰啊?不知道。生活中演明星的明星太多。
    南都:有一個彈幕說:“侯勇演技吊打一眾鮮肉,應(yīng)該讓當(dāng)紅明星來看看什么叫真正演員!”這既是對你的肯定,也是對當(dāng)下影視市場的一種無奈。你覺得什么叫真正的演員?
    侯勇:其實我的出現(xiàn),代表的是一幫演員的狀態(tài)。影視圈不乏有好演員,只是一些影視劇和媒體,只關(guān)注了你剛才講到的流量啊、小鮮肉啊。
    確實有很多年輕人、偶像劇演員,帶來了流量。那我要問了,觀眾在關(guān)注明星的同時,關(guān)不關(guān)注他要表達的角色?
    我認為文藝作品有引領(lǐng)的職責(zé),你老去迎合觀眾,是走不長遠的,比如《人民的名義》可以去引領(lǐng)大家的人生觀、價值觀,它能走多遠、走到什么程度我不敢說,但最起碼它有這個魄力,敢于去引領(lǐng)觀眾的看法。我在彈幕上看到,一些年輕的九零后、九五后的孩子,也在關(guān)注這個劇,這個路數(shù)是對的。
    所謂年輕演員也好、“小鮮肉”也好,他們是沒有過錯的,是我們從業(yè)者的審美出問題了,我們的思想和判斷出了問題。
    南都:很多明星一部戲能掙幾千萬,但他們的業(yè)務(wù)水平并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你會不會覺得有落差?
    侯勇: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演員的成就在于什么?如果一個演員有二十個億的資產(chǎn),我覺得這是對一名演員的侮辱。如果二三十年以后,大家看到一個演員會說,你不是演那個誰的嗎?這才是一個演員的榮耀!
    現(xiàn)在衡量一個演員,都在衡量他的收入了,那要企業(yè)家干嘛呀?當(dāng)下一個怪現(xiàn)象是,我們的企業(yè)家都像明星,我們的明星都像企業(yè)家。這是非??膳碌氖虑?。
    我們在很多媒體面前都不敢說,怕人家說“你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其實不是,我們有點收入就夠了,我還有將近三十年的積累。
    如果我要想掙錢,我每年閉著眼睛去拍戲,我能掙很多酬金,那我為啥要停兩三年?我覺得我們(老演員)的做法也好、我們的擔(dān)憂也好,能給現(xiàn)在這些演員、這個市場有一些啟示,那就沒有白做。
    南都:用錢來衡量一件事,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扭曲,對成功的衡量變成了對金錢和地位的衡量。
    侯勇:現(xiàn)在這個社會對演員的回報也不差,雖然我們不能說日進斗金、榮華富貴,但我所從事的這個職業(yè),讓我養(yǎng)家糊口,衣食住行沒有問題。你說我們的一個清潔工,他一個月可能只有四五千的工資,我可能有他十幾二十倍,這就夠了,為啥要接著追求呢?比如我現(xiàn)在住的房子120平米,旁邊住160平米的,那我是不是要買180平米的?買到了,你還想買250平米的,買500平米的,買完了房子你還想買直升飛機,這就沒有盡頭了。
    這個比喻,在各個行業(yè)都適用,就像走仕途一樣,你當(dāng)了處長想當(dāng)廳長,當(dāng)了廳長想當(dāng)市長,最終你想當(dāng)什么?當(dāng)皇帝?這就是一個怪圈。
    掙了一個億,想掙一百億,一百億以后你想掙一千億?我覺得這是鏡中月,水中花的事情。
    “人人都覺得不能拍,這不就是‘皇帝的新裝’?”
    《人民的名義》在豆瓣9.0分的好口碑,是今年國產(chǎn)劇的最高分,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直面現(xiàn)實。比如副市長要在部委一個處長面前站兩個小時,抓人的時候省委副書記還要開個會,各路官員有自己的小算盤等。該劇把官場中的小九九、政治貪腐、酒桌文化,很赤裸直白地用諷刺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了。
    尺度之大,讓很多觀眾驚嘆,這樣都可以?這個尺度真的沒問題?這個不是不能拍的嗎?
    很多人將該劇的成功,歸功于它的出品方之一是最高檢影視中心。侯勇認為,影視作品不該是腐敗現(xiàn)象的“遮羞布”。
    

    南都:憑什么《人民的名義》可以這么大尺度呈現(xiàn)反腐現(xiàn)實?
    侯勇:這個牽扯到創(chuàng)作者的決心了,國家有決心,我們的執(zhí)法單位也有決心,那么創(chuàng)作者為何沒有這個決心呢?說明我們膽子小、步子小。如果我們也做出了斷腕明志的決心,就該直面難以啟齒、欲蓋彌彰的事情。
    你看看我們的網(wǎng)絡(luò)、新聞評論都已經(jīng)這樣了,我們的文藝作品還在做遮羞布去蓋住它,所以觀眾才不滿意。這個劇能夠相對客觀地去表現(xiàn)反腐立場,而且能得到觀眾認可,說明大家的需求還是一樣的。
    南都:文藝創(chuàng)作者可能還會擔(dān)心怎樣過審,比如,抓人的時候省委副書記還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樣完全展示,可以嗎?
    侯勇: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了當(dāng)下的社會形態(tài),甚至改變了我們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如果我們秉承之前不痛不癢、隔靴搔癢的創(chuàng)作模式,觀眾還是不滿意的。如果我們覺得不能拍,觀眾也覺得不能拍,這不就是“皇帝的新裝”了嗎?
    就像我演的趙德漢,我可以把他演的很“臉譜化”,但你再用“臉譜化”去面對觀眾的時候,這個人物是站不住腳的,觀眾會覺得你不夠格,你不真實。
    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社會的狀況,再去看一些劇本,拿起來看個一兩集就丟了,我覺得太假了,對不對?如果我們創(chuàng)作者都覺得假,觀眾不會覺得假嗎?藝術(shù)的生命還是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