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移植的護理問題與措施介紹如下:
【護理問題1】異常的心理反應。
護理措施:
1.意外的傷殘,使病人心理上遭受到嚴重打擊,造成情緒危機,病人對前途極度恐懼,懷疑自己的適應能力,害怕將要面臨的各種困難,繼而貶低自己,情緒明顯低落,因此護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作好解釋工作,說明手術的利弊關系和術中、術后應注意的事項,告訴他們哪些功能喪失通過治療和訓練可以恢復,鼓勵他們面對現(xiàn)實,增強信心,掌握鍛煉方法及注意事項。
2.用良好的心態(tài)、舉止和語言多與病人交談,給予安慰,使病人意識到自己被醫(yī)護人員所審視,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3.主動幫助病人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
【護理問題2】疼痛。
護理措施:
1.術中應保持麻醉效果,術后及時給予止痛藥物或針刺療法。
2.局部包扎固定,肢體部位應用石膏托固定3~4周,保護肢體,避免活動時損傷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過緊,避免壓迫,包扎時應暴露出皮瓣中央部分,以便于觀察。
3.術后所有治療和護理操作動作要輕柔,如注射、輸液、換藥、拔取引流條、拆線等。
【護理問題3】體位的擺放
不同部位的手術術后體位安置也不同,但總的原則是:不影響移植物的血液供應,不使移植物受壓,防止移植物血管吻合處發(fā)生扭曲和產生張力,有利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種麻醉后的體位要求。
護理措施:
1.病人手術回房后一般取平臥位,抬高患肢10~20cm,使患肢高于心臟水平或和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腫脹。
2.如手術部位位于身體容易受壓的部位,如上肢的伸側、下肢的屈側,背部、臀部、枕部等,可采用側臥或肢體懸吊體位。
3.在調節(jié)和變換體位時,特別在多方向活動的關節(jié)部位,如頸部、前臂、小腿和肩、髖部,應隨時注意移植物的血液供應變化,防止肢體活動而使血管吻接處扭曲、受壓和出現(xiàn)張力。
【護理問題1】異常的心理反應。
護理措施:
1.意外的傷殘,使病人心理上遭受到嚴重打擊,造成情緒危機,病人對前途極度恐懼,懷疑自己的適應能力,害怕將要面臨的各種困難,繼而貶低自己,情緒明顯低落,因此護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作好解釋工作,說明手術的利弊關系和術中、術后應注意的事項,告訴他們哪些功能喪失通過治療和訓練可以恢復,鼓勵他們面對現(xiàn)實,增強信心,掌握鍛煉方法及注意事項。
2.用良好的心態(tài)、舉止和語言多與病人交談,給予安慰,使病人意識到自己被醫(yī)護人員所審視,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3.主動幫助病人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
【護理問題2】疼痛。
護理措施:
1.術中應保持麻醉效果,術后及時給予止痛藥物或針刺療法。
2.局部包扎固定,肢體部位應用石膏托固定3~4周,保護肢體,避免活動時損傷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過緊,避免壓迫,包扎時應暴露出皮瓣中央部分,以便于觀察。
3.術后所有治療和護理操作動作要輕柔,如注射、輸液、換藥、拔取引流條、拆線等。
【護理問題3】體位的擺放
不同部位的手術術后體位安置也不同,但總的原則是:不影響移植物的血液供應,不使移植物受壓,防止移植物血管吻合處發(fā)生扭曲和產生張力,有利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種麻醉后的體位要求。
護理措施:
1.病人手術回房后一般取平臥位,抬高患肢10~20cm,使患肢高于心臟水平或和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腫脹。
2.如手術部位位于身體容易受壓的部位,如上肢的伸側、下肢的屈側,背部、臀部、枕部等,可采用側臥或肢體懸吊體位。
3.在調節(jié)和變換體位時,特別在多方向活動的關節(jié)部位,如頸部、前臂、小腿和肩、髖部,應隨時注意移植物的血液供應變化,防止肢體活動而使血管吻接處扭曲、受壓和出現(xiàn)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