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學了一年級教案設(shè)計5篇

字號:

教科書的開篇,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以“我上學了”為主題,采用參與式和體驗式學習相結(jié)合的方式,安排了“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和“我愛學語文”三項活動內(nèi)容,引領(lǐng)學生走進學校生活,主動地進行角色轉(zhuǎn)換和身份認同,同時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上學了一年級教案設(shè)計5篇》,歡迎大家閱讀。
    1.我上學了一年級教案設(shè)計 篇一
    設(shè)計說明
    《我上學了》是初入校園的小學生的第一個語文學習內(nèi)容,設(shè)置目的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校生活產(chǎn)生興趣和向往,實現(xiàn)從幼兒到學生的角色轉(zhuǎn)換。為此,本課立足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游戲引入、圖片欣賞、學唱歌曲、動手操作、講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動,引導(dǎo)學生了解祖國和校園,產(chǎn)生對祖國、學校、老師、學習生活的熱愛。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
    課前準備
    1.收集我國各民族服飾的資料、圖片等制成課件。(教師)
    2.準備長城、天安門的宣傳資料片、《愛我中華》和《上學歌》的歌曲。(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dǎo)入,師生間增進了解
    1.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學校,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板書:我上學了)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現(xiàn)在上的科目是語文。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出它的名字——語文。
    2.你們喜歡上學嗎?今天來到學校后,你們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感受?
    3.互動活動:你們愿意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嗎?請你們走到同學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紹自己。
    設(shè)計意圖:減少課堂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活躍起來,為交流奠定自由、輕松的情感基調(diào)。
    二、觀察插圖,進行愛祖國教育
    1.認識我國的標志性建筑,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門的宣傳片,學生欣賞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學生指出認識的建筑物,教師出示天安門的圖片及文字,引導(dǎo)學生認讀。
    交流:你去過天安門嗎?說一說你當時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根據(jù)課件提示,自由交流:
    來到天安門,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師小結(jié):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大的城市中心廣場。每天清晨時分,國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時分,國旗緩緩降落,這些都是十分莊嚴的儀式。
    2.了解各個民族,進行民族團結(jié)教育。
    (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插圖,說一說畫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利用圖片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飲食、節(jié)日等。
    (3)互動交流:同學們,你們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請少數(shù)民族同學在臺前進行自我介紹。
    (4)體驗活動: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全班同學相互擁抱。
    (5)過渡: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連心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板書:我是中國人)
    3.引讀句子,抒發(fā)愛國情感。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長城和天安門舉世聞名,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2)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我們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漂亮的校園,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設(shè)計意圖:對一年級小學生的情感啟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號,因此,本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重在借助圖片,借助生活體驗,借助教師語言,誘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
    三、圖文結(jié)合,進行愛上學教育
    1.引言: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高興嗎?帶著你此時的感受讀一讀——我是小學生。(板書)
    2.課件出示插圖,小朋友都背著書包快快樂樂地去上學,他們還高興地誦讀著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教師范讀,然后領(lǐng)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dǎo):
    (1)“不遲到”的“遲”要讀準翹舌音。
    (2)“早,早,早”的“早”為平舌音。
    (3)“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這句話要正確斷句。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小朋友們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學生匯報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dǎo)朗讀:
    (1)“太陽”和“花兒”露出笑臉,要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一句。
    (2)小朋友們背上小書包可神氣了,小鳥看見了也忍不住要問問,問什么呢?帶著好奇的心情讀第二句。
    (3)同學們這么早就背著小書包,他們要去哪里呀?快來回答小鳥。(教師趁機講學校規(guī)定的上學時間和放學時間)
    (4)小結(jié):“不遲到”是小學生一定要遵守的紀律,只有遵守紀律,你們才會在學校里有更大的收獲。
    (5)語言交流:在學校里學習能讓我們快樂、健康地長大,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6)介紹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
    (7)小結(jié):我們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就能為祖國立功勞。
    5.齊讀整首兒歌。播放《上學歌》,學生學唱。
    設(shè)計意圖:一首《上學歌》將學生帶入小學學習生活的情境,通過反復(fù)誦讀、圖文結(jié)合,在濃濃的語文氛圍中引導(dǎo)學生遵守學校紀律、樹立遠大理想,同時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初步感受語文課堂的“語文”味,從而樂于表達,樂于誦讀。
    四、講解示范,進行讀寫?zhàn)B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貓,它哭得很傷心,老師就把它帶來了。(出示小花貓手指玩偶,講故事)
    師:小朋友,我以前和你們一樣,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墒?,我讀書、寫字時不注意姿勢,有時躺著看書,有時走路看書。寫字時,身子趴在桌子上,時間一長,就成了近視眼,整天戴著眼鏡,真不方便!別的小花貓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鏡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餓肚子。我真后悔??!小朋友,你們可不要像我一樣,要從小注意讀書、寫字的姿勢??!
    2.引導(dǎo)學生觀察插圖,看看小朋友是怎樣讀書、寫字的。
    3.教師示范,學生跟著做。
    讀書姿勢:身體坐直,頭放正,肩放平,再把書拿起來,眼睛離書本一尺遠。
    寫字姿勢:身體坐正,書本放平,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1)“一寸”相當于老師的兩個手指并攏時的寬度。對小朋友來說,差不多三個手指并攏那么寬。握筆時,把拇指和食指放在離筆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筆桿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無名指和小指墊在中指下面。
    (2)眼離書本一尺。把文具盒豎起來,放在書本和你的眼睛之間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離課桌一拳。握緊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邊和前胸的中間。
    設(shè)計意圖: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dǎo)學生體會正確的讀寫姿勢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視力需要正確的讀寫姿勢。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觀察插圖、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動作糾正等活動,引導(dǎo)學生初步學會正確的讀寫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五、交流展示,進行熱愛語文教育
    1.師:書就是知識的海洋,樂趣的天堂。你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組內(nèi)互講故事,然后選擇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師點評,針對同學的表現(xiàn)相機提出要求:講故事時要盡量把故事內(nèi)容說清楚,聲音要洪亮,讓同學聽清楚。聽故事的同學要專心,聽清楚故事內(nèi)容,看看同學哪里講得好,向他學習。
    4.推薦課外讀物,激發(fā)學生和家長一起讀。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互動學習的效果,教師的點評既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努力學習的愿望,又能促使學生成長。
    2.我上學了一年級教案設(shè)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道天安門和五星紅旗是我們祖國的標志,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教學重點】
    觀察圖畫,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任務(wù)一:看圖了解中國
    活動1:說說圖中事物
    1.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小學生啦!你們開心嗎?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上課時背要坐直,聲音要響,眼睛要亮。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看誰坐得直,誰的眼睛亮!
    2.小朋友們,翻開語文書的第一頁和第二頁,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3.學生看圖(圖上有許多小朋友、天安門、國旗、花、“我是中國人”五個字等),自由說一說。
    板書:我是中國人。
    (1)這5個字中你認識了哪幾個字?是怎么認識的?你能試著讀一讀嗎?
    (2)跟著老師讀好每一個字。
    (3)跟著老師連起來讀:中國、中國人、我是中國人。
    (4)自己讀一讀,同桌互相讀一讀:我是中國人。
    活動2:認識天安門
    1.出示天安門圖片:你去過天安門嗎?天安門是什么樣子的?(紅的墻,黃的瓦,中間懸掛著毛主席畫像等)
    2.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著一起唱。(播放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你知道歌中唱的是哪兒嗎?
    3.看到天安門,人們就知道這是中國,天安門是我們中國的標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它的名字——天安門,看到天安門,我們就會驕傲地對前來參觀的外國人說:我是中國人。跟著老師一起驕傲地對外國人說:我是中國人。
    活動3:認識五星紅旗
    1.小朋友們,天安門前每天和太陽一起升起的是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
    2.出示五星紅旗圖片和“五星紅旗”四個字:我們的國旗是什么顏色的?國旗上有什么圖案?(國旗是紅色的,上面有五顆黃色的五角星,四顆小五角星環(huán)繞在一顆大五角星的右側(cè))
    3.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標志,跟著老師讀:五星紅旗。
    4.跟著老師練讀、練說句子:我們的國旗是五星紅旗。
    5.你見過升國旗時的情景嗎?升國旗時我們小朋友應(yīng)該怎么做呢?(播放兒歌《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國歌聲中,高高升起。我們立正,向您敬禮。)
    引導(dǎo)學生說說升國旗時應(yīng)該做些什么。
    6.播放升國旗視頻,示范升國旗時應(yīng)該怎么做。
    7.天安門前,每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告訴自己:我——是中國人。這句話,跟著老師讀,自己再讀一讀
    活動4:了解祖國山河
    1.小朋友們,天安門和五星紅旗都是我們祖國的標志,你知道還有哪些事物也是我們祖國的標志呀?
    2.相機出示長城、故宮、長江、黃河等的圖片。
    3.播放歌曲《大中華》:說說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導(dǎo)學生說:中國是我們的家。
    4.我們的祖國是中國,你知道中國的全名是什么嗎?
    5.跟著老師練說句子: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己讀一讀,同桌說一說。
    6.出示“我是中國人”:跟著老師練讀。
    7.小朋友們,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我們?yōu)樽约菏侵袊硕械津湴粒窭蠋熯@樣自豪地說一說——我是中國人
    【思考:“看圖了解中國”這個任務(wù),目的是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文中的插圖和文字,利用其已有的認知,激發(fā)學習興趣,初步認識“我是中國人”這五個字,并通過教師的帶讀和示范,大體感知這句話的意思和情感。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認識天安門”“認識五星紅旗”“了解祖國山河”三個活動,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由課內(nèi)到課外,由淺入深、循序浙進,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中國的標志建筑和事物,多層次創(chuàng)設(shè)情境朗讀“我是中國人”這一主題句,讓學生的愛國之情自然迸發(fā),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
    任務(wù)二:看圖了解民族
    活動1:數(shù)一數(shù)
    1.小朋友們,我們再來看一看書上的圖,按順序數(shù)一數(shù),圖中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提醒學生按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數(shù)一數(shù))
    2.同桌合作數(shù)一數(shù)。
    活動2:說一說
    1.小朋友們,誰來說一說:這56個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男有女,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不一樣等)
    2.小朋友們,圖中56個小朋友代表著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跟著老師讀:我們的祖國有56個民族。
    3.從小朋友的穿著打扮,你能認出來他們分別是什么民族的嗎?能說幾個就說幾個。
    4.出示圖片,配上各民族不同的音樂,引導(dǎo)學生了解部分民族(如藏族、苗族、傣族、壯族、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的服裝、飲食及習俗。
    活動3:議一議
    1.小朋友們,你是哪個民族的?圖中哪個小朋友的服裝和你穿得像?你們民族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或風俗習慣?說一說。
    2.剛才我們從圖畫上找到了56個民族服裝的不同之處,現(xiàn)在我們再來找一找,看看這些小朋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們都背著書包,都是小學生;他們都很開心;他們都是中國人)
    3.我們的祖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數(shù)多。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連心的兄弟姐妹,因為——(引讀)我們都是中國人。雖然56個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但每個民族的小朋友都可以說——(引讀)我是中國人。
    【思考:“看圖認識民族”這個任務(wù),主要通過“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議一議”三個活動,立足書中的插圖,了解各民族的服飾和習俗,尤其是通過學生思考、討論“圖中的小朋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這一話題,引導(dǎo)學生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感受民族間的差異,激發(fā)民族自豪感?!?BR>    任務(wù)三:唱歌贊美祖國
    活動1:打著節(jié)奏讀兒歌
    小朋友們,我們再來看一看書中的圖畫。天安門前,國旗之下,56個民族的小朋友們穿著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裝,手拉著手,肩并著肩,歡快地團聚在一起,背著書包去上學啦!這里有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出示兒歌,聽老師讀。
    我愛鮮花
    我愛白鴿,
    我愛長城,
    我愛黃河,
    我是中國人,
    我愛我的祖國。
    3.學生逐句跟老師讀。
    4.師生合作,配樂打節(jié)奏讀
    活動2:跟著音樂唱一唱
    1.小朋友們,圖中的小朋友們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燦爛的笑容,他們多開心啊!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歌吧,歌曲的名字叫《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花園的花朵真鮮艷。
    暖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
    每個人的臉上都笑開顏。
    娃哈哈,娃哈哈,
    每個人的臉上都笑開顏。
    大姐姐你呀快快來,
    小弟弟你也莫躲開。
    手拉著手呀唱起那歌兒,
    我們的生活多愉快。
    娃哈哈,娃哈哈,
    我們的生活多愉快。
    2.師生一起唱一唱、跳一跳。
    3.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多么幸福啊!像老師一樣自豪地喊出:我是中國人。齊讀:我是中國人。
    【思考:“唱歌贊美祖國”這個任務(wù),主要是通過“打著節(jié)奏讀兒歌”“跟著音樂唱一唱”這兩個活動來完成:通過多種形式的兒歌朗讀,對我國典型的標志事物進行總結(jié)和回顧,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通過歌曲的欣賞和聽讀句子,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我是中國人”的認知,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深化學生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角色認知?!?BR>    3.我上學了一年級教案設(shè)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聽讀兒歌,初步感受成為小學生的喜悅。
    2.認識同桌、同學及老師,熟悉教室,參觀校園,感受老師的親切、校園的美麗。
    3.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學生“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學的角色認同。
    【教學重點】
    認識同學和老師,初步感受成為小學生的喜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任務(wù)一:看圖畫知道“我”是小學生
    活動1:觀察插圖,知道“我”是小學生
    出示插圖,讓學生觀察思考;小朋友們,這幅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nèi)ジ墒裁??他們的心情怎樣?(觀察圖上孩子的表情、動作,感受小學生上學時的快樂)
    2.說一說:圖上還畫了什么?太陽是什么樣子的?花兒怎樣?小鳥在干什么?(太陽笑瞇瞇的,花兒盛開著,小鳥繞著小朋友飛呀飛)
    活動2:跟讀課題,談?wù)勆蠈W時的感受
    1.小朋友們,我們和圖上的孩子們一樣,也背著書包上小學了!現(xiàn)在我們是小學生啦!
    2.帶讀課題。
    (1)板書課題:我是小學生。跟著老師讀課題。
    (2)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我——是——小——學——生。
    (3)慢慢連起來讀:學生、小學生、我是小學生、我是小學生啦!
    (4)教師領(lǐng)讀,學生互相讀,讀出自豪,讀出高興。
    3.小朋友們,我們是小學生了,背著書包上學啦!今天早晨來上學,你是怎樣來的?你的心情怎樣?
    【思考:“看圖畫,知道我是小學生”這個任務(wù),目的是引導(dǎo)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感受小學生上學的快樂以及成為名小學生的自豪,重點是達成“初步感受成為小學生的喜悅”這個教學目標。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指導(dǎo)讀圖能夠幫助他們很好地理解“我是小學生”這一主題?!案x課題,談?wù)勆蠈W的感受”這一活動主要是引導(dǎo)學生通過跟讀、聽讀等形式,讀出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后加上語氣詞“啦”,更能突出高興和興奮之情?!罢勗捊涣鳌杯h(huán)節(jié)主要是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為后面“讀兒歌”打下基礎(chǔ)、做好鋪墊。】
    任務(wù)二:讀兒歌,認識老師和同學
    活動1:跟著老師讀兒歌
    1.出示《上學歌》:我們是小學生了,我們上學了,多么開心?。±蠋熀托∨笥褌円黄饋碜x一首兒歌,題目是《上學歌》,跟老師讀兒歌的題目。
    2.聽兒歌,了解兒歌內(nèi)容。
    (1)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讀,邊聽邊想:小朋友去干什么呀?除了小朋友,兒歌中還說到了誰?
    (2)教師范讀兒歌。
    (3)學生跟著教師圈出“太陽”“花兒”“小鳥”。
    3.小朋友們,你認識兒歌中的字嗎?你都認識哪些字???說說是在什么地方、怎樣認識的。
    4.跟老師讀兒歌。我們先一行一行地讀,讀到哪兒,眼睛就看到哪兒。
    教師邊指兒歌,邊一行行領(lǐng)讀,學生看著老師的手勢,跟著讀。
    5.小朋友們,會自己看著兒歌讀嗎?先一行行地練,如果會讀了,就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同桌要邊看兒歌邊聽。
    6.指名讀,教師相機糾正,指導(dǎo)學生一句句流暢地讀。
    7.全班齊讀,教師小結(jié):讀兒歌時,我們要眼看一行,口讀一行,每一行之間要停一停,這樣讀就更好聽了。
    活動2:相互合作讀兒歌
    1.小朋友們,老師還想跟你們一起讀兒歌呢!
    2.師生合作讀。教師讀“太陽”,學生接下去讀“當空照”,以此類推。
    3.學生邊做手勢邊讀,打著拍子讀。
    4.太陽臉紅紅,花兒微微笑,大家都為小朋友上學而高興,我們要高高興興地讀!
    教師打拍子,男、女生再次合作讀。
    活動3:讀兒歌,認識學校、班級、老師和同學
    1.小朋友們,背著書包來上學,我們就是一名小學生了。接下來,我們要認識學校、班級、老師和同學。
    2.認識同桌、同學和老師。
    (1)聽一聽:聽老師做自我介紹。聽老師介紹班里的各科老師。
    (2)問一問:同桌叫什么名字。
    (3)認一認:自己身邊的同學分別叫什么名字。
    (4)說一說:我是××學校一年級×班的小學生
    3.熟悉教室,欣賞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說說:我們的教室怎么樣?
    4.師生參觀校園。
    (1)教師帶領(lǐng)學生參觀食堂、圖書室、衛(wèi)生室、操場等學生常去的場所。
    (2)認識學校主要設(shè)施的標識牌。
    (3)參觀了校園,你覺得小學和幼兒園有什么不同嗎?
    (4)你喜歡學校的哪些地方?
    5.總結(jié):祝賀大家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以后我們將在學校里學習各種知識、各種本領(lǐng),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幸福地喊出:我是××學校一年級X班的小學生。
    6.跟著老師齊讀兒歌。回家后向爸爸媽媽介紹同桌同學、老師和我們的班級、校園。
    【思考:“讀兒歌,認識老師和同學”這個任務(wù),重點是達成“認識同桌、同學及老師,熟悉教室,參觀校園,感受老師的親切、校園的美麗”這個教學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指導(dǎo)學生通過“跟著老師讀兒歌”“相互合作讀兒歌”“讀兒歌,認識學校、班級、老師和同學”這三個活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習得讀書的方法,讀出情趣,讀出趣味。學校、班級、老師和同學,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都是新的。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對學習充滿了好奇心。針對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在“聽一聽”“問一問”“認一認”“說一說”的活動和參觀體驗中,認識自己的同桌、同學和老師,熟悉自己的班級,了解學習的環(huán)境,從而不斷加深對小學生的角色認知。】
    第二課時
    任務(wù)一:讀兒歌,了解行為和規(guī)范
    活動1:朗讀兒歌,感知規(guī)范
    1.小朋友們,再讀讀兒歌,想一想:兒歌中“我”告訴小鳥,自己成為小學生以后會怎么做?
    2.指名回答,教師帶著學生將“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等詞語圈出來。
    3.教師領(lǐng)著學生認讀:“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
    活動2:演示規(guī)范,判斷對錯
    1.出示有關(guān)規(guī)范的圖片,學生分組搶答說說對錯。
    2.閱讀繪本故事《大衛(wèi)上學去》,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dǎo)學生練設(shè)學說話:“大衛(wèi)!你遲到了!”“大衛(wèi),回去坐好!”“大衛(wèi),發(fā)言要先舉手!”“大衛(wèi),手不要亂碰!”
    3.后來大衛(wèi)知錯就改,還得到了老師的獎勵呢!希望大家也能像大衛(wèi)那樣,有錯就改,做個優(yōu)秀的小學生。
    4.跟著老師讀讀《發(fā)言歌》《上課歌》《問好歌》。
    《發(fā)言歌》:要發(fā)言,先舉手。人站正,聲音響。吐字清,大家明。
    《上課歌》:丁零零,上課了,快進教室來坐好,書本文具放整齊,等待老師來上課。老師說話認真聽,提出問題聲音響,大家夸我做得好。
    《問好歌》:小學生,有禮貌,見到老師敬個禮,見到同學問聲好,快快樂樂上學校。
    活動3:聯(lián)系生活,說說規(guī)范
    1.說一說:我們?yōu)槭裁床荒苓t到?想要上學不遲到,有哪些好辦法?
    2.誰能說說怎樣做就是愛學習?
    3.小朋友們參加過勞動嗎?你做過哪些事?
    引導(dǎo)學生交流在家參加過的勞動,提醒他們在學校也要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掃地、抹桌子、倒垃圾、排桌凳等。
    4.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做到這些,我們就都會成為合格的小學生啦!
    【思考:“品讀兒歌,了解規(guī)范”這個任務(wù),重點是達成“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學生‘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學生的角色認同”這一教學目標。在學習活動中,主要采用“讀一讀”“圈一圈”說一說”“玩一玩”等方式,引導(dǎo)學生通過兒歌去感受規(guī)范,為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奠定基礎(chǔ)。繪本故事和兒歌的引入,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任務(wù)二:唱兒歌,說說心中的理想
    活動1:唱唱兒歌
    1.小朋友們,這首兒歌還可以唱一唱呢!想不想聽?
    播放視頻,學生自由跟唱。
    2.學生和同桌一起唱,可以加上動作邊表演邊唱。
    3.和同桌一起上臺展示。
    活動2:說說理想
    1.小朋友們,歌中“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的意思,是說長大以后要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誰能說說自己長大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做什么工作?
    2.學生用一兩句話說說自己的理想。
    3.出示兒歌《長大了做什么》:跟著老師讀一讀。
    長呀,長呀,長得高來長得壯,長大去把工人當,制造新機器,建筑高樓房,造福人類真正好。長呀,長呀,長得高來長得壯,長大去當清潔工,拿起新工具,開動新機器,美容城市保清潔。
    長呀,長呀,長得高來長得壯,長大去當科學家,開發(fā)新軟件,設(shè)計新產(chǎn)品,創(chuàng)造發(fā)明為人民。
    長呀,長呀,長得高來長得壯,長大去當解放軍,穿上新軍裝,背上新武器,保衛(wèi)祖國守邊疆。
    4.成了小學生,我們要好好學本領(lǐng),長大才能為祖國立功勞!
    5.齊唱《上學歌》。
    【思考:“唱兒歌,說說心中的理想”這一任務(wù)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妤地體會“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這個話題,“唱一唱”“說一說”的形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兒歌的主題,從而樹立責任擔當意識,播下理想的種子。】
    4.我上學了一年級教案設(shè)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了解語文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
    2.講故事、聽故事,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學習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任務(wù)一:師生談話,了解語文
    活動1:生活處處皆語文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語文”嗎?
    2.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語文。你從哪兒能看到語文、學到語文呀?
    小結(jié):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
    活動2:引入本課初感知
    1.一年級的小朋友,有幾項基本的學習語文的活動,你想知道是哪些嗎?
    2.看看書,找一找,說說基本的語文學習活動是什么?對了,讀書、寫字、講故事、聽故事。
    【思考:“師生談話,了解語文”這個任務(wù),通過簡單的對話活動,一方面引導(dǎo)學生回憶自己感受生活、觀察社會、閱讀繪本等日?;顒又袑W習語言文字的場面,感受“生活處處皆語文”的驚喜;另一方面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課本插圖,初步感知語文學習的基本活動。】
    任務(wù)二:觀察圖畫,學練讀書姿勢
    活動1:看看做做
    1.跟著課本學讀書,觀察教材上的插圖,然后照著做解做,看誰做得好。
    2.觀察學生坐姿,就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要求: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胸離桌面保持一拳的距離;雙手拿書,書本自然傾斜,與眼睛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出示《讀書歌》:
    身坐直,腳放平,雙手拿書向外傾。
    跟著老師讀一讀,一邊讀一邊做,看誰做得正確。
    活動2:演演練練
    1.演一演:看誰做得正確,請他到前面演一演。
    評一評:大家說,他做得怎么樣?
    2.練一練:開始讀書了,怎么做?書讀完了,怎么做?
    重復(fù)兩到三次練習,適時配以《讀書歌》,予以糾正。
    活動3:說說玩玩
    1.變換動作玩一玩,跟老師做:
    動動你的腿,一二一;伸伸你的腰,一二一;
    拿起你的書,看姿勢,對不對?嘿,嘿,你真棒!
    2.變換情景玩一玩,請注意:
    情景一:上課啦,丁零零,快坐好;,拿起書,真認真!
    情景二:老師問,我回答,要起立,答完問題就坐下,坐好,拿書——放下,起立,坐好,拿書——放下……
    同學們玩得真好,做得真棒!給自己鼓鼓掌吧。
    【思考:“觀察圖畫,學練讀書姿勢”的任務(wù),引導(dǎo)學生通過自己觀察,看一看、做一做,演一演、練一練,說一說、玩玩;引導(dǎo)學生在多樣的活動中扎實掌握讀書的姿勢,并在不同的情境中靈活、快速、準確地應(yīng)用。】
    任務(wù)三:觀察圖畫,學練寫字姿勢
    活動1:看看說說
    1.看看課本插圖,動動小腦袋,說說寫字姿勢和讀書姿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交流后教師小結(jié):坐的姿勢相同,都是“身坐直,腳放平”。同樣都要求“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
    2.看看課本插圖,動動聰明腦袋:寫字姿勢和讀書姿勢哪兒不一樣?
    交流后教師小結(jié):寫字姿勢不一樣,右手拿筆認真寫,左手按在本子上。
    活動2:做做學學
    1.按照上面的要求做一做。
    2.同桌檢查改一改,看誰做得標準。
    3.握筆姿勢,跟老師學一學:拇指、食指捏住筆桿,松緊適度;用中指從里面輕輕抵住筆桿;無名指、小指自然彎曲;筆桿上端從右側(cè)貼于虎口稍外位置,與紙面約成45°角。
    4.學生做一做,看誰做得準確。
    5.教師巡視,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集體改正或個別指導(dǎo)。
    活動3:練練寫寫
    1.跟老師念《寫字歌》:
    背要挺,字看清;頭擺正,肩放平。
    跟著老師讀一讀,看誰做得標準。
    2.再跟著老師讀另一首《寫字歌》:
    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
    3.擺正姿勢,同桌互相檢查:夸夸他(她)做得好的地方,幫他(她)改改不對的地方。
    4.指名學生示范,全班評價、修正。
    5.練一練:試著寫寫自己的名字。
    教師注意觀察全班同學的姿勢及變化,適時提醒。
    6.用一用:擺正姿勢,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作業(yè)本封面上。
    【思考:“觀察圖畫,學練寫字姿勢”這個任務(w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根據(jù)低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引導(dǎo)學生在模仿中試做;同時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兒歌,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姿勢。執(zhí)筆的姿勢在初始階段尤為重要,部分學生受學前不良執(zhí)筆姿勢的影響,很難糾正,要有足夠的耐心,不斷強化學生的執(zhí)筆姿勢訓(xùn)練,以求正確的姿勢與習慣的養(yǎng)成?!?BR>    任務(wù)四:展示成果增強學習信心
    活動1:我要展示我的字
    1.展示我的名字:走到講臺前,用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級字,向大家介紹,我的名字是……我會寫我的名字啦!
    2.同桌互相展示:看,我寫字的姿勢多正確;瞧,我寫的名字多帥氣!
    活動2:我要講故事
    1.明天我們要開展一個故事會,比賽講故事,同學們回家準備一下,看看誰講的故事精彩。
    2.同學們也可以合作一下,像課本上那樣,準備幾個頭飾,演一演故事
    【思考:“展示成果,提升學習信心”這個任務(wù),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展示欲、表現(xiàn)欲,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進一步增強學習語文的信心;另一方面將這種成功欲帶到課后,準備講故事、演故事,激起對下節(jié)課學習的期待,助力下節(jié)課學習任務(wù)的完成?!?BR>    第二課時
    任務(wù)一:看圖猜猜就明白
    活動1:看看圖,猜一猜
    出示帶文字“講故事、聽故事”的第三幅圖:猜一猜,說說他們在干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看看誰看得認真,說得準確。
    活動2:問一問,就明白
    1.指名交流,教師適時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看文字可知是“講故事、聽故事”;看頭飾可知是有關(guān)《西游記)的故事;看細節(jié)可知中間的男孩在講,其他人在聽;看表情可知伙伴們聽得很認真,也很快樂……
    【思考:“看圖猜猜就明白”這個任務(wù),旨在引導(dǎo)學生在猜一猜”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同時啟發(fā)學生在“想想”“猜猜”“問問”的過程中,讀懂教材所體現(xiàn)的主要內(nèi)容?!?BR>    任務(wù)二:講講演演真有趣
    活動1:學學故事歌
    1.出示《聽故事歌》,并帶領(lǐng)學生一起讀
    聽故事,要認真,不—插—嘴!
    一邊聽,一邊想,真—是—棒!
    又有趣,又好聽,要—鼓—掌!
    2.復(fù)習《發(fā)言歌》。
    要發(fā)言,先舉手。人站正,聲音響。吐字清,大家明。
    講故事怎么講?
    交流:要舉手,聲音響,吐字清。
    活動2:開個故事會
    今天咱們開個故事會,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看看誰的故事精彩。
    1.指名學生講故事。
    說說他的故事哪兒精彩?夸夸他,再給他提個建議吧。
    2.你從哪兒知道這個故事的呀?真了不起,你已經(jīng)會從……學語文啦!給棒棒的同學鼓掌!
    (如此往復(fù),視時間安排若干學生講一講,交流一下。)
    活動3:我們來表演
    1.昨天有幾個同學準備得非常充分,他們想演一演故事,大家想看嗎?
    2.演一演,說一說:你喜歡哪個角色,為什么?
    3.小結(jié):講故事,很有趣;演故事,更好玩。學會讀書讀故事,講講演演都很棒。
    【思考:“講講演演真有趣”這個任務(wù),以精彩、有趣的活動組織,讓學生講一講、談一談、演一演,在交流的過程中,體會講故事、聽故事、演故事的快樂,并由故事的來源,引導(dǎo)學生愛上語文、愛上閱讀?!?BR>    任務(wù)三:故事分享我棒
    活動1:故事愛分享
    1.你還知道哪些故事?說一說故事的題目或主角,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吧。
    小組內(nèi)說一說,然后選個代表在班級講一講。
    2.哪個故事中的哪個地方好玩?分享一下吧。
    活動2:愛上講故事
    1.講故事好玩嗎?哪兒好玩?
    2.把你喜歡的故事講給弟弟妹妹、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吧。
    活動3:我愛聽故事
    1.你喜歡聽故事嗎?
    2.分享一些聽故事的方式,發(fā)在家長群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每晚8:00—8:30的《小喇叭》節(jié)目;“喜馬拉雅FM”APP在線節(jié)目(海量資源)。
    3.請家長們在群里分享自己找到的資源。
    4.布置任務(wù)“每晚一聽”:每天晚上至少聽一個故事。
    【思考:“分享故事我棒”這個任務(wù),希望學生在課堂上達成以下兩個方面的目標:其一,在分享故事題目、主角和故事好玩的地方的時候,潛移默化地掌握講故事的一般要求,講清主要人物,關(guān)注關(guān)鍵情節(jié);其二,引導(dǎo)學生將“講故事、聽故事”當成重要的學習日常,為夯實語文基礎(chǔ),拓展語文外延及內(nèi)涵奠定扎實的基礎(chǔ)。
    5.我上學了一年級教案設(shè)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自己的國家、民族、,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依據(jù)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guī)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3、觀察與演練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兒歌《上學歌》
    教學難點:兒歌《上學歌》
    教學準備:國旗、有關(guān)國歌《上學歌》的課件
    教法:培優(yōu)輔差
    學法:小組合作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
    你是哪個國家的人?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xiàn)理想,現(xiàn)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播放《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唱。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
    (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dǎo)入,然后帶領(lǐng)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這里的要求只要整體認識就行。
    (2)我們又設(shè)計讓孩子們充分翻看語文書,引導(dǎo)學生說說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fā)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告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4)小組合作認識目錄、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chǔ)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
    (5)讓孩子點課文,教師來范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教師要入情、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導(dǎo)學生整體認識“年級、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導(dǎo)學生觀察第一圖畫、講述圖片意思。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dǎo)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
    (1)這是什么地方?長城
    (2)畫面上有什么人?學生
    (3)他們在做什么?游玩
    (4)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
    (5)請給第一幅圖起個名字——-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三、教學注意事項:
    (1)、觀察后,可以請同學在教學掛圖上指出每個同學民族族等。
    (2)、教師引導(dǎo)學生討論:入學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見到老師應(yīng)該說什么?老師會對小朋友說什么?教師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確,都要鼓勵。
    四、情境演練。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
    教師和學生一起模擬的相互問候;并告訴同學們每天第見面時見到老師都要向老師問好。老師可和同學共同模擬練習。
    五、課堂拓展:
    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識和技能,把幼兒園和生活中的學到的都展示出來。
    (1)誰會講故事、背古詩、猜謎語、寫漢字、讀拼音、說兒歌……
    (2)告訴學生其實學習語文就是學習這些本領(lǐng),而且在生活和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已經(jīng)學到了不少,以此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消除與語文的陌生感,拉近與語文的關(guān)系。
    (3)推選故事大王
    六、小結(jié)本課學習情況,表揚表現(xiàn)好的同學。
    板書設(shè)計: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新課。指名說說上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先提問:我們班誰是識字大王?指導(dǎo)觀察第二幅圖
    (1)同學們你是哪個國家的人?
    (2)我們的國家叫什么名字?
    (3)誰愿意我們國家的名字寫給大家嗎?
    (4)你愿意把這些字教給大家嗎?
    三、說一說圖片上你還還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里嗎?
    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教交流討論學習,讓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圖片上的建筑是天安門。
    四、教學生說說,檢查學習情況
    五、課堂小結(jié):表揚表現(xiàn)好的同學。
    板書設(shè)計: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九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要好好學習。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大家想不想學。
    二、初步學習兒歌《上學歌》
    1、播放音樂,讓學生欣賞音樂。
    2、教師泛讀兒歌。
    3、教師領(lǐng)讀。
    4、讓學生自己讀詩歌,分小組朗讀。
    三、了解《上學歌》的基本意思
    1、教師講解《上學歌》的基本意思。
    2、教育學生上學要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
    四、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shè)計:
    第四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新課
    指名說說上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二、同學們會讀書的姿勢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
    1、教師表揚坐得好的同學。
    2、指導(dǎo)觀察第四幅圖,引導(dǎo)學生說出:一位女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3、請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同桌互相糾正。教師巡視指導(dǎo)。
    4、請坐的好的同學做給大家看。
    5、教師表揚坐的好的同學。
    6、來到學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喜歡什么?然后,試著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腦袋里想到的都畫下來,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教師在孩子們畫的過程中和孩子們親切地交談,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也可以幫助那些遇到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孩子,借機了解一下整個班級的執(zhí)筆姿勢情況,看看對的有多少,不對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調(diào)整教學,發(fā)現(xiàn)不正確的姿勢要及時糾正。
    7、同學們會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zhí)筆方法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