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記代理人考試法律知識輔導:行政行為的成立

字號:

第二節(jié)行政行為的成立和合法要件
    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行政行為一旦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但并不意味著行政行為具有了實質上的合法性。只有當行政行為具備合法要件之后,才能是合法的。
    一、行政行為的成立
    行政行為發(fā)生法律效力是以其成立為前提的。所謂行政行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為的形成或作出。一般來說,行政行為的成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主體條件 行政行為的作出主體必須是擁有行政職權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
    2.主觀條件 行政行為的作出主體主觀上有憑借行政職權產生、變更或消滅某種行政法律關系的意圖,羌且顯露出達到該種效果的意思表示,無論其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均不影響行政行為的成立。
    3.客觀條件行政行為的作出主體客觀上有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并按照法定程序通過一定的外部行為方式表現出來。這里的行政職權并不一定是其法定權限內的職權,即使是超越法定權限的越權行為或濫用職權行為,也不影響行政行為的成立。
    4.法律效果條件行政行為作出后能夠產生一定直接或間接的法律效果,使某種行政法律關系產生氣變更或消滅,使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因此受到影響。
    上述四項是行政行為成立的條件,即行政行為已經確實存在,但并不意味著該存在的行政行為合法有效。只有具備合法要件,才能認定行政行為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