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CPA《審計》新制度考試真題(14)

字號:

4.A注冊會計師負責對常年審計客戶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撰寫了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部分內(nèi)容摘錄如下:
    (1)初步了解20×8年度甲公司及其環(huán)境未發(fā)生重大變化,擬依賴以往審計中對管理層、治理層誠信形成的判斷。
    (2)因?qū)坠緝?nèi)部審計人員的客觀性和專業(yè)勝任能力存有疑慮,擬不利用內(nèi)部審計的工作。
    (3)如對計劃的重要性水平做出修正,擬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zhì)性程序的性質(zhì)、時間和范圍降低重大錯報風險。
    (4)假定甲公司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舞弊風險,擬將銷售交易及其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高水平,不再了解和評估相關(guān)控制設計的合理性并確定其是否已得到執(zhí)行,直接實施細節(jié)測試。
    (5)因甲公司于20×8年9月關(guān)閉某地辦事處并注銷其銀行賬戶,擬不再函證該銀行賬戶。
    (6)因?qū)徲嫻ぷ鲿r間安排緊張,擬不函證應收賬款,直接實施替代審計程序。
    (7)20×8年度甲公司購入股票作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chǎn)核算。除實施詢問程序外,預期無法獲取有關(guān)管理層持有意圖的其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擬就詢問結(jié)果獲取管理層書面聲明。
    要求:
    針對上述事項(1)至(7),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擬定的計劃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有不當之處,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不恰當,注冊會計師必須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同時必須了解被審計單位對誠信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溝通和落實;
    (2)恰當;
    (3)不恰當,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zhì)性程序的性質(zhì)、時間和范圍,降低檢查風險,注冊會計師無法降低重大錯報風險。
    (4)不恰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相關(guān)控制的設計的合理性并確定是否已得到執(zhí)行是必須要做的程序;
    (5)不恰當,注冊會計師應當向被審計單位在本期存過款的銀行發(fā)函,包括零賬戶和賬戶已結(jié)清的賬戶;
    (6)不恰當,除非有充分證據(jù)表明應收賬款對財務報表不重要或注冊會計師認為函證很可能無效的情況,否則注冊會計師應當對應收賬款實施函證;
    (7)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