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xué)生很快就會面臨繼續(xù)學(xué)業(yè)或事業(yè)的選擇。面對重要的人生選擇,是否考慮清楚了?這對于沒有社會經(jīng)驗的學(xué)生來說,無疑是個困難的選擇。如何度過這重要又緊張的一年,我們可以從提高學(xué)習(xí)效率來著手!高三頻道為各位同學(xué)整理了《高三年級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希望你努力學(xué)習(xí),圓金色六月夢!
1.高三年級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
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罷:通“?!?疲勞。形容詞?!傲T夫贏老易于而咬其骨?!?BR> 頒:通“班”;“斑”;頭發(fā)花白。形容詞?!邦C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BR> 板:同“版”;字版。名詞?!鞍逵?,唐人尚未盛為之?!?BR>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八钾氏茸娓福┧叮?BR>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爸伊x暴于朝廷?!?BR> 杯:同“杯”;酒器。名詞。“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倍:通“背”,背叛,忘記。動詞?!霸覆哐猿贾桓冶兜乱??!?BR> 倍:同“背”背叛,違背。動詞?!氨兜蓝校瑒t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頂。動詞?!氨幻髟沦馀鍖氳?。”
被:同“披”;穿著。動詞“聞妻言,如被冰雪?!?BR>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傲H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
俾倪:同“睥睨”;斜著眼看。形容詞?!耙娖淇椭旌ィ履??!?BR> 辟:通“避”;躲避。動詞。“其北陵,文王所辟風(fēng)雨也?!?BR> 辟:通“僻”;行為不正。形容詞?!胺疟傩俺?,無不為已?!?BR> 弊:通“敝”;困頓,失敗。形容詞。“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憊,衰敗。“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
弊:通“敝”;疲憊,衰敗。形容詞。“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R> 徧:同“遍”遍及,普遍。動詞?!靶』菽蹋窀囊?。”
賓:同“儐”;迎接客人的人。名詞“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BR> 不:同“否”;不。副詞。“或師焉,或不焉。”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察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叭暌娢也??”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皩幙晒草d不?”
材:同“才”;才能。名詞?!笆持荒鼙M其材?!?BR> 裁:通“才”;剛剛。副詞?!笆植门e,則又超忽而躍。”
采:同“彩”彩色,顏色。名詞。“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采:同“彩”;顏色,彩色。名詞?!绊汈С晌宀??!?BR> 倉:同“蒼”;黑色。名詞?!耙x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BR> 藏:同“臟”臟腑。名詞?!澳┲炼铮莶伛R悲哀?!?BR> 廛:通“纏”“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導(dǎo)。動詞。“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quán)憲法,”
鈔:同“抄”;抄寫。動詞?!斑m中手自鈔錄。”
讎:同“仇”;仇敵,仇人?!凹俺鹱囈褱纾煜乱讯?,“
鉏:同“鋤”;鋤頭。名詞?!般I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BR> 絀:通“黜”;罷免官職。動詞。“屈平既絀,”
從: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動詞。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BR> 從:同“縱”;與“橫”相對,“合從締交,相與為一?!?BR> 從:同“縱”;與“橫相對,“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BR> 淬:通“焠";金屬器械燒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BR> 厝:同“措”;放置。動詞?!耙回人窎|,一厝雍南”。
錯:同“措”;放。動詞?!耙跃秊殚L者,故不錯意也。
當(dāng):通“擋”抵擋,抵償。動詞?!皾h亦留之以相當(dāng)?!?BR> 當(dāng):通“擋”抵擋。動詞“曹軍不能抵當(dāng)?!?BR> 當(dāng):通“擋”;抵擋。動詞?!胺莿⒃ブ菽梢援?dāng)操者。”
當(dāng):通“擋”;遮擋。動詞?!疤箟χ芡?,以當(dāng)南日,”
道:同“導(dǎo)” ;引導(dǎo)。動詞。“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名詞?!八R窮乏者得我欽?”
吊:同“掉”;落。動詞?!斑B一根針吊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丁寧:同“叮嚀”囑咐。動詞?!案粢姸?,結(jié)誓不別離?!?BR> 讀:通“逗”;即現(xiàn)在的“,”。名詞?!笆谥畷?xí)其句讀者?!?BR> 度:同“渡”;渡過,越過。動詞?!耙灰癸w度鏡湖月"’
隊:通“墜;墜落。動詞。“星隊、木鳴、國人皆恐?!?BR> 敚:同“奪”;強取,奪取。動詞?!霸贁iT,門閉不得出?!?BR> 2.高三年級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
1.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使……擔(dān)負(fù)
2.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使……完好
3.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形作動)
4.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動)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使……破損;用婉言(名作狀)
6.舍相如廣成傳舍。安置(名作動)
7.(相如)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歸璧于趙。穿衣(名作動);藏在懷里(名作動);使……歸還
8.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在朝廷上(名作狀);讓……回去(使動)
9.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殺(名作動)
10.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上朝(名作動)
11.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以……為羞
12.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后)
13.號千有余邸。號稱(名作動)
1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以……為小(形意動)
15.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振動(名作動)
3.高三年級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
《師說》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通授,傳授)
(2)或師焉,或不焉(通否)
2.古今異義
(1)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學(xué)者,古義:求學(xué)的人;今義:指在學(xué)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所以,古義:用來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不必,古義:不一定;今義:用不著)
(4)今之眾人(眾人,古義:一般人;今義:眾多的人,大家)
(5)小學(xué)而大遺(小學(xué),古義:小的方面學(xué)習(xí);今義:指教育的一個階段,也指實施這種教育的機構(gòu))
(6)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古:無論今:沒有)
(7)吾從而師之(從而:古:跟隨(他)并且.今:表示因果關(guān)系)
(8)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古:風(fēng)尚今:道路,道德)
3.一詞多義
(1)師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求學(xué))
吾師道也(動詞,學(xué)習(xí))
(2)傳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動詞,傳授)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3)于
師不必賢于弟子(比,介詞,引出比較對象)
而恥學(xué)于師(向,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對象)
不拘于時(被,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其皆出于此乎(在,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處所)
(4)乎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乎,介詞,相當(dāng)于于,引進(jìn)比較對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乎,語氣詞,呢,表示反詰語氣)
(5)從
惑而不從師(跟隨)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自)
(6)所以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用來的)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4.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吾師道也(學(xué)習(xí))
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低于)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從師)
(2)名詞的意動用法
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孔子師郯子(以為師)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而恥學(xué)于師(以為恥)
(4)形容詞作名詞
小學(xué)而大遺(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見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惑,疑惑的問題)
愚益愚(愚人)
是故圣益圣(圣,圣人)
二、文言虛詞
1.而
(1)連詞,表并列: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小學(xué)而大遺
(2)連詞,表轉(zhuǎn)折:惑而不從師
(3)連詞,表承接:吾從而師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擇師而教之
(4)連詞,表修飾:則群聚而笑之
(5)表陳述語氣:如是而已
2.之
(1)助詞,的: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彼童子之師
(2)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4)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詞,他:作師說以貽之
(6)代詞,這,這一類。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3.其
(1)代詞,那些: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2)代詞,他: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3)代詞,他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其皆出于此乎
(5)副詞,表反問語氣:其可怪也歟
4.于
(1)介詞,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介詞,向:而恥學(xué)于師
(3)介詞,對于:于其身也
(4)介詞,從:皆出于此乎
(5)介詞,被:不拘于時
5.乎
(1)介詞,相當(dāng)于于,譯為在: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介詞,相當(dāng)于于,表比較,譯為比: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3)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其皆出于此乎
(4)語氣助詞,表感嘆,譯為唉、呢: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也
(1)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3)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其可怪也歟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賓語之)
(2)吾從(之)而師之(省賓語之)
(人)問之,(士大夫之族)則曰.(省略主語)
其下(于)圣人也亦遠(yuǎn)矣(省略介詞)
3.倒裝句
(1)而恥學(xué)于師(于師學(xué),介賓后置)
(2)師不必賢于弟子(于弟子賢,介賓后置)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賓語前置)
(4)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后置)
4.高三年級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
《莊暴見孟子》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語:王語(yù)暴以好樂(動詞,告訴)
2、庶幾(shùjī):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差不多)
3、他日:他日,見于王(另一天,過了幾天以后)
4、直……耳:直好世俗之樂耳(只是……罷了)
5、蹙頞(cùè):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收緊額頭,指愁眉不展)
6、無他: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沒有別的原因)
二、通假字
1、可得聞與(與通"歟")
2、今王田獵于此(田通"畋")
三、詞類活用
1、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樂:名作動,欣賞音樂)
2、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少、眾:形作名,少數(shù)人,多數(shù)人)
3、今王豉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鐘、鼓、管、籥:名作動,敲鐘、打鼓、吹管籥)
四、句式
1、暴見于王。(被動句)
2、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介詞短語后置)
3、他日,見于王。(省略句,被動句)
五、難句翻譯
1、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譯:大王你那樣喜歡音樂,那齊國實行王道該差不多了吧。
2、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譯:獨自一個欣賞音樂是快樂的,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是快樂的,哪一種更快樂呢?
3、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譯:大王曾經(jīng)把喜歡音樂的事告訴了莊子,有這件事嗎?
5.高三年級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處室: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居家過日子,共同生活)
2、饜:則必饜酒肉而后反(滿足,飽食)
3、瞷:吾將瞷良人之所之(暗中察看)
4、墦:卒之東廓墦間(墳?zāi)?
5、善:通國之善弈者也(擅長,動詞)
6、誨:使弈秋誨二人弈(教,動詞)
二、通假字
1、反:則必饜酒肉而后反(通"返",回來)
2、蚤:蚤起(通"早",早上)
3、施:施從良人之所之(通"迤",逶迤斜行,這里指暗中跟蹤)
4、為:為是其智弗若與?(通"謂"認(rèn)為)
三、一詞多義
1、之:
①吾將瞷良人之所之(前者是助詞,后者是動詞,去,往)
②之祭者,乞其余(向,介詞)
③而良人未之知也(它。代事情的真相)
④又顧而之他(到,往,動詞)
⑤通國之弈者也(的,助詞)
2、施:
①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迤,暗中跟蹤)
②施施從外來(喜悅自得的樣子)
③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施行,實行,動詞)
④妾不驅(qū)使,徒留無所施(用處,動詞)
3、卒:
①卒之東郭蕃間(終于,最后,副詞)
②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士兵,名詞)
③初,魯肅聞劉表卒(死亡,動詞)
④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通"猝",突然)
四、詞類活用
1、富貴:則盡富貴也(形作名,富貴的人)
2、立:遍國中無與立談?wù)?動作狀,站著)
3、驕:驕其妻妾(形作使動,使……驕傲)
五、古今異義的詞
國:遍國中無與立談?wù)?BR> ①古義:國都。
②今義:國家。
六、句式
1、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判斷句)
2、而相泣于中庭(介賓短語后置)
3、而良人未之知也(賓語前置)
4、惟弈秋之為聽(相當(dāng)于"惟弈秋是聽",賓語前置)
5、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判斷句)
七、難句翻譯
1、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認(rèn)為是這人的智力比不上(他)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2、惟弈秋之為聽。
譯:完全按照弈秋說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