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釋義:第五十一條

字號:

第五十一條 給予公務員或者公務員集體獎勵,按照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決定或者審批。
    【釋義】本條是關于實施公務員獎勵的權限與程序的規(guī)定。
    實施公務員獎勵的權限是指哪些機構有權對公務員實施獎勵以及實施何種獎勵,是公務員管理機構在獎勵工作方面的分工。公務員獎勵的管理機構及權限是公務員獎勵制度得以貫徹實施的組織保障。因為如果只有制度而沒有相應的組織機構去執(zhí)行,或者有了機構而又職責不清、權限不明,那么,這種制度再好也是不能貫徹實行的。公務員獎勵的管理機構及權限原則上與獎勵的級別是相對應的,與公務員的任免管理機關是相一致的。
    公務員法對我國公務員的獎勵權限只作了“按照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決定或者審批”的原則規(guī)定。公務員的獎勵權限一般要受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是公務員的管理權限,即有關機關必須是對自己管轄范圍內(nèi)的公務員的獎勵予以決定或審批;二是獎勵種類的批準權限,不同獎勵種類要求不同層次的審批機關,越是層次高的獎勵種類,要求審批機關的層次越高。
    公務員獎勵的程序是指機關對公務員實施具體獎勵時所應該遵循的工作步驟。對公務員進行獎勵,必須嚴格遵循法定的工作程序。一般而言,公務員獎勵按照下列程序辦理:首先,公務員所在單位在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獎勵意見;按照規(guī)定的權限,上報審批。當公務員具備獎勵條件時,公務員所在單位要調(diào)查核實情況,整理書面材料,經(jīng)過群眾和領導評定或者討論,認為確需獎勵時,填寫獎勵審批表,附上本人事跡材料、有關證明材料和群眾評議意見,提出擬授獎種類,按照規(guī)定的權限,逐級申報。其次,審批機關的人事部門審核。審批機關接到獎勵的報告材料后,先由人事部門進行審核。審核的內(nèi)容包括報告材料、先進事跡材料、獎勵審批表等是否齊全,事跡是否合乎獎勵條件,擬授獎種類是否恰當?shù)?,有的還要進一步復核實際情況是否與所報材料一致,然后報審批機關的領導集體討論研究,決定是否批準。再次,審批機關批準,并予以公布。審批機關領導集體討論決定予以獎勵后,要書面通知本人,并通過會議、廣播、登報等方式,在一定范圍內(nèi)予以公布。接著,對獲得獎勵的公務員,由審批機關或者委托有關部門、單位采取一定形式表彰,并頒發(fā)獎勵證書。其中,對記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的公務員,同時頒發(fā)獎章。獎勵證書和獎章的質(zhì)地、式樣由公務員主管部門制定。對獲得嘉獎和記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與授予榮譽稱號的公務員,給予一次性獎金或者其他待遇。最后,獎勵材料歸檔。凡有關對公務員進行獎勵的決定及主要附件,均應存入本人檔案。必要時,審批機關可以直接給予公務員獎勵,不必嚴格按上述程序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