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寓言兩則 》免費下載(4篇)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寓言兩則 》篇一
    《守株待兔》是一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不小心撞到在樹墩上,這是生活中的偶然現(xiàn)象。宋國農(nóng)夫卻把它誤認為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必然現(xiàn)象,最后落得個田園荒蕪,一無所獲。這個故事說明,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光想靠碰好運氣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不能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因此,人們常用“守株待兔”來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這個兒童劇適合中、大班的幼兒表演。通過表演《守株待兔》故事,幼兒不僅可以學習古詩新唱,感受古詩的韻律美,而且有利于促進社會性發(fā)展,懂得不勞而獲是錯誤的,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有好的收獲,從而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對他們今后走向社會有著積極深遠的影響。
    (一)經(jīng)驗準備
    1、學習成語故事《守株待兔》,熟悉故事情節(jié)。
    2、學習古詩《鋤禾》,并按韻律歌唱。
    3、在音樂活動中學習舞蹈《兔子舞》,為“禾苗”表演做準備。
    (二)游戲資源
    1、創(chuàng)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農(nóng)田,內有一排樹木,數(shù)排綠色的秧苗(用綠色亮紙制作)。
    (2)道具:兄弟二人的古代服飾兩套、兔子服飾一套、鋤頭兩把、籃子、兔子服裝若瀚干、禾苗姑娘衣服若干、仿真果籃和蔬菜籃若干。
    2.選配音樂。
    (1)韻律唱《一年之計在于春》:用于開場和結束部分做背景音樂。
    (2)古詩新唱《鋤禾》:用于第一場農(nóng)夫兄弟勞動時播放。
    (3)《彼德與狼》選段:用于第二場兔子被獵人追趕。
    (4)一段歡快的音樂:用于第三場《兔子舞》的音樂。
    (5)《小小兔子出來玩>:用于第五場兔子出場。
    (三)家庭與社區(qū)
    家長可以帶幼兒去看木偶劇《守株待兔》,提高幼兒的模仿能力。
    1、兄弟倆風趣幽默的對話是重點。農(nóng)夫哥哥偷懶,不愛勞動,脾氣還有些倔強;弟 弟勤勞誠實,不相信世界上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在表演前可以先讓幼兒熟悉他們的對話,請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先扮演哥哥和弟弟,待熟悉故事以后再逐漸過渡到大部分幼兒都能練習對話。表演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幼兒只顧背臺詞,沒有任何表演的動作,于是 教師給他們配備了鋤頭,這樣幼兒就可以邊做鋤地的動作,邊根據(jù)劇情需要講臺詞,使表演顯得不露痕跡。
    2、糊涂的兔子表演是兒童劇的點睛之筆,要引導幼兒表現(xiàn)出兔子急促亂竄,不小心撞到樹上,最后暈倒的過程。在排練的過程中,經(jīng)常容易出現(xiàn)“兔子”等待音樂的現(xiàn)象,或是出場后不知所措,等到音樂“咚!“的一聲,就倒在地上了,顯得很單調。教師可以豐富“兔子”出場的內容,如啟發(fā)幼兒往舞臺的不同方位跑一圖,再回到“樹”附近,準備撞樹,這就使表演既自然又飽滿。
    3、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①語言活動“成語故事”,讓幼兒學念成 語。②美術活動“守株待兔”(撕貼畫),引導幼兒用各色彩紙粘貼樹葉,再配合小兔子手偶表演故事。③體育活動“龜兔賽跑”,提高跑、爬的能力。④數(shù)學活動“小兔拔蘿卜”,讓幼兒體驗點數(shù)、排序的樂趣。⑤音樂活動“勞動最光榮”,引導幼兒學習歌曲《勞一, 動最光榮》,并進行歌舞表演。
    “兔子”的煩惱
    今天童話劇表演,小輝選擇演大兔子,其他孩子的角色也都選好了。扮演哥哥的軒軒露出驚奇的表情,指著兔子跑來的方向:“哎呀,兔子啊,哎呀,兔子!”只見小輝不慌不忙地跑上場,左走幾步,右走幾步,就是不講臺詞。其他孩子看著很著急,大家都在幫他講:“快快跑,快快跑,大灰狼追來了……”而他就只顧著跑步,就等著音樂“咚!”礦的一聲倒地下了。
    小輝是一個高高胖胖的男孩子,他的動作協(xié)調性強,表演的兔子憨態(tài)可掬??墒撬粣壑v話,只要他一上場,總是忘記講臺詞。于是,我根據(jù)他的特點進行了適當?shù)恼{整,引導他說臺詞的時候停下來,邊做邊說,比如說“大灰狼追來了!”就往后看,指著后面說,這樣就緩解了他的緊張情緒,使表演得以順利進行。
    別樣的“老鷹捉小雞”
    兒童劇中,一群“兔子”是由我們班天真活潑的男孩子表演的,他們上場時總是顯得很混亂,記不住動作就出現(xiàn)推推搡搡的情況,還不時有人喊:“老師,明明擋住我了!”這可怎么辦?有什么辦法能讓這群頑皮的“兔子”好好表演呢?突然,我靈機一動,請他們玩“老鷹提小雞”的游戲吧!于是我將小兔子分成兩組,選兩位兔爸爸,各自帶著五個兔寶寶,請農(nóng)夫哥哥當老鷹。并根據(jù)音樂的長短為他們設計了動作,如躲“老鷹”左邊一個八拍,右邊一個八拍,最后圍著“老鷹”轉圈后退場說臺詞:“就是撞不著,拜拜!”通過這樣的調整,“兔寶寶”們生怕被“老鷹”抓住,都緊緊地跟著“兔爸爸”,平時頑皮的男孩子也特別遵守游戲規(guī)則,從而很順利地完成了表演,效果相當好。
    在進行表演游戲時,幼兒不知從何下手,教師要適時地進行引導,做出符合隼齡特點的角色設計,使表演真正屬于幼兒自己。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寓言兩則 》篇二
    1、幼兒能初步理解故事,明確故事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獲,運氣不會天天有,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2、培養(yǎng)幼兒樂意傾聽故事,并能用繪畫表達其內容。
    3、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
    vcd 圖片
    一、我們學過哪些成語故事?誰知道它的寓意?
    二、今天老師再請小朋友學習一則寓言:守株待兔(出示字卡)
    1、有一天,一位農(nóng)夫正在田里鋤草,突然驚動了一只野兔,它跑得很快,這只野兔為什么跑得這么快?(幼兒討論)
    2、你們剛才說的種種情況確實都有可能發(fā)生,野兔一不留神竟撞在了田邊的一個樹樁上,會怎么樣?
    3、農(nóng)夫喜出望外,趕忙拾起兔子,帶回家去,農(nóng)夫得到這只野兔會怎么做呢?
    4、農(nóng)夫回到家,確實把野兔美美地吃了一頓,他邊吃邊想,你們猜猜看會想些什么?(討論)讓我們一起說說農(nóng)夫的美夢吧!
    5、從此,農(nóng)夫再也不耕田鋤草,他天天守在那個樹根旁,等待野兔撞在樹根上,從早上等到晚上,從日出等到日落,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nóng)夫等到的會是什么結果?(幼兒討論)
    6、聽到這兒,你覺得農(nóng)夫的做法怎么樣?為什么?(幼兒討論)
    三、觀看動畫,加深理解
    1、剛才小朋友聽了這個故事,現(xiàn)在想看看動畫嗎?
    2、如果你是農(nóng)夫的朋友,你想對農(nóng)夫說些什么?
    教師小結:這則寓言故事很短小,但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不勞動不會有收獲,運氣不會天天有,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四、自由講述,鞏固故事內容。
    宋國有個農(nóng)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nóng)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nóng)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nóng)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寓言兩則 》篇三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xù)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字卡、動畫片"守株待兔"、勾線筆及白紙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字,認識成語"守株待兔"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jù)幼兒出現(xiàn)的情況分組討論:1、能等到2、等不到 雙方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及時總結,突出重點: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繼續(xù)播放至結束)4、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總結,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jīng)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6、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延伸活動:通過繪畫續(xù)編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游戲:
    幼兒可以表演"守株待兔"課后反思: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寓言兩則 》篇四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xù)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動畫片守株待兔。
    一、認識成語守株待兔。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jù)幼兒出現(xiàn)的情況分組討論:(a、能等到b、等不到)雙方說己的理由。
    教師及時,突出重點:
    a、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繼續(xù)播放至結束)
    4、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
    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jīng)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6、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幼兒可以表演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