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 如何應對美國激烈的申請競爭環(huán)境

字號:

   不可避免的是,申請人數(shù)的增長將加劇對美國名校有限錄取名額的競爭。熱門學校的錄取率估計將會進一步降低,錄取條件進一步提高。2013年籌備美國本科留學的高中生們一定深有體會,現(xiàn)在身邊高分學生成群,讓眾多學子和家長們惆悵萬分:“到底如何才能脫穎而出?”面對當前的留學市場,無論信息再對稱、學生再優(yōu)秀也無法保證任何一個人可以高枕無憂地走在留學申請的大道上。如果說讓申請者可以在眾多申請材料中脫穎而出其中最大的秘訣是什么,可以簡單地用一個單詞概括—Uniqueness,也就是讓招生官用飛快的速度閱讀完你的所有材料之后,留下一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一個月之后如果有人再跟他提起你的那個獨特的經(jīng)歷或者想法或者品質(zhì),他還是會第一時間反應過來:“Yes, that’s him/her!”如果能做到這點,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可是這一個單詞雖然說起來簡單,能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生提前很久就開始挖掘自己的興趣和潛能并不遺余力地讓自己在這條道路上不斷思考、改進、成長。我們可以分三個方向來說說如何深入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脫穎而出。
    第一是學術能力。這里不僅僅指的是學習成績。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以康奈爾大學、伯克利大學為代表的很多頂尖名校,會“莫名其妙”地拒掉很多2200多分,而“神奇”地錄取了2000多分的學生,奧秘在哪里?申請留學各項標準化考試成績固然重要,然而對于美國大學所提出的“獨特的視角、新穎的思維方式、極有深度的想法、創(chuàng)新型思維、批判性思維”等評估標準卻忽略不計。我們將“學術拓展”定義為這樣的過程:基于學生的個人興趣出發(fā),主動地搜尋信息、整合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斷,提出新觀點,從而對感興趣的話題了解得更加深入。試問自己,你曾經(jīng)和老師辯論過嗎?你喜歡與別人分享你的觀點嗎?你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想法令所有人驚嘆不已?我們鼓勵學生支持或質(zhì)疑任何觀點,鼓勵將自己的想法訴諸筆端,更鼓勵學生可以將想法和發(fā)現(xiàn)與更多人分享。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感想與收獲,既可以作為申請文書的重要素材,又可以輔助其開展以申請為導向的課外活動,從而實現(xiàn)學術拓展、活動經(jīng)歷和申請文書三者的緊密結(jié)合,確保時間精力的投入能夠“一舉多得”。而這樣的經(jīng)歷也可以使學生迅速適應美國的學習生活,將留學過渡期大幅縮短。
    第二是專業(yè)興趣。專業(yè)意向的闡述是美國本科申請中較重要的一部分。許多大學,如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即使學校允許學生在專業(yè)選擇時選擇undecided(不確定專業(yè)),但仍然要求學生完成關于專業(yè)意向文書的寫作。學生需要闡述自己為何想學某一專業(yè),感興趣的領域是什么,以及希望如何利用學校的資源來探索自己的興趣。而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沒有太多自主權(quán)去選課的中國學生,往往會對此感到棘手,有的是因為找不出相應的活動經(jīng)歷來支持自己的專業(yè)意向,有的在多個相差甚遠的專業(yè)意向之間搖擺不定,還有的無法用清晰的語言和思路來闡述自己對于某一領域的興趣,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歡什么。
    所以專業(yè)興趣的培養(yǎng)一定要盡早進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去探索書本以外的知識,去審視自己的喜好與興趣點,并把興趣愛好與具體學科領域聯(lián)系起來,從而尋找可行的、適合的本科專業(yè),然后進一步去了解各專業(yè)的學習內(nèi)容和就業(yè)前景。雖然美國本科可以允許學生轉(zhuǎn)專業(yè),但畢竟跨學院和熱門學院的入口很緊,機會只會留給那些早有準備的出色人才。
    第三是綜合素質(zhì)。對于美國本科的申請準備中,課外活動歷來是爭論最多的一部分。哈佛大學招生官Williams曾經(jīng)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學生,為了滿足哈佛的招生要求,做了三件讓哈佛無法拒絕他的事情:第一年暑假去南美洲的智利給監(jiān)獄犯人講圣經(jīng)、傳教,第二年暑假去南極洲研究溫室效應,第三年暑假到美國屬地關島研究海龜及生物變遷。在美國名校看來,這些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xiàn)。他參加哈佛面試時,就提出過希望成立亞洲基金會,資助亞洲的學生來哈佛讀書的設想,令面試官稱贊。”當然,并不是每位學生都可以有這樣的經(jīng)歷,只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體現(xiàn)社會責任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校提到的好活動往往沒有頭銜高低、獎項數(shù)量,而是更注重學生是否花了時間、花了心思,是否真誠付出、真心熱愛,是否對周圍的人產(chǎn)生了切實的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做講演,做調(diào)查,自己開課,辦體育競賽,策劃專題采訪,拉贊助為學校帶來新福利,號召周圍的人和你一起、針對一個特定群體做些實事,都希望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不僅豐富知識和經(jīng)歷,更能夠具備責任感、統(tǒng)籌能力和出色的溝通能力,并用這種快樂與熱情來感染別人—這也是令申請文書能夠撼動人心、讓一個學生能夠在一群同等成績水平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