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歷史問答題訓練:試述儒墨道法四大學派的思想主張的不同點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試述儒、墨、道、法四大學派的思想主張的不同點,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和產生的影響。
    (1)主張:儒:“仁政”。以德治民,“民貴、君輕”“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墨: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儉。道:清靜無為、無為而治。法: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當代勝于古代;實行改革,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實行法治。(4分)
    (2)原因:①代表階級利益不同:儒家法家: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贊成奴隸制向封建制度轉變的社會變革}道家:代表沒落的奴隸主階級利益,反對社會變革,對社會變革無能為力;墨家:代表勞動人民利益,反對掠奪戰(zhàn)爭,反對奴隸主貴族的掠奪戰(zhàn)爭,反對奴隸主貴族的奢侈與殘暴行為,主張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友愛。(4分)②對人民的態(tài)度不同:儒家;認識到人民的力量,主張體恤民力.實行仁政;法家:無視民力,主張用嚴刑酷法鎮(zhèn)壓人民;墨家:同情人民,主張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友愛。(4分)
    (3)產生影響: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仁政”成為漢、唐初期統(tǒng)治者施政的理論依據(jù)。法家思想為秦始皇采用,成為建立封建主專制的理論依據(jù)。道家的“無為而治”的主張.為漢、唐統(tǒng)治者所采用,實行與民休息政策。墨家的思想和主張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酷愛和平、熱愛科學、禮讓謙恭的傳統(tǒng)美德。(4分)
     
    相關鏈接: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歷史)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全國各省市高考文綜試題匯總

    北京
    

    上海
    

    重慶
    

    天津
    

    山東
    

    浙江
    

    福建
    

    廣東
    

    廣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江蘇
    

    河北
    

    陜西
    

    內蒙古
    

    山西
    

    貴州
    

    青海
    

    西藏
    

    新疆
    

    四川
    

    寧夏
    

    甘肅
    

    海南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安徽
    

    江西
    

    云南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