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是生活的一部分,離開生活數(shù)學將是一潭死水。沒有生活的數(shù)學是沒有魅力的數(shù)學。數(shù)學日記將生活與數(shù)學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它讓學生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事務充滿了好奇心,使得學生樂于接觸數(shù)學信息,在課堂之外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興趣。以下是整理的《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六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到貴州去玩,車輛行使在高速公路上,媽媽對我說:“你們不是剛學習了長度單位嗎?那你告訴媽媽,計算公路里程的單位是什么?”我想了想說:“是千米?!眿寢屨f:“正確,也可以用公里來計算,1千米等于1公里。那我們就來看看我們今天一共行使多少公里?!庇谑前职重撠熼_車,我就和媽媽一起來記公路的里程。我們從墊江到重慶行使了127公里,在重慶環(huán)城高速路上行使了30公里,從重慶到遵義行使了246公里,又從遵義到貴陽行使了140公里,后從貴陽至都勻行使了146公里。后計算下來,全天行使了689公里。媽媽說“現(xiàn)在高速路修好了,一天能走這么遠,以前從墊江到重慶都要走一整天呢!”
2.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道題:一個九宮格,在里面填上1至9,使九宮格橫、豎、斜加起來都要等于15。一開始,我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只要7、8、9不碰面,5永遠在中間。我又用這個訣竅做了題,果然好做多了,我一下子就做了出來。我是這么做的:先在中間填上5,在5的上面填9,左面填7;右下角填8;然后我算了算,在5的下面填1,右邊填3;我再在左上角填2,左下角填6;后在右上角填4,就完成了。我又檢查了一遍,確定我做對了。
這道題看似挺簡單,做起來卻有些難,真有趣呀!
3.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shù)學。
這個學,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BR> 昨天晚上,我媽媽一起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8。1元??墒菭I業(yè)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下1.8÷2=9角;1.8x4=7.2元;9角+7.2元=8.1元?
馬上糾正了營業(yè)員的失誤。不僅營業(yè)員阿姨夸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shù)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并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shù)學,以后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4.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們全家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先到廚房用品柜臺買了2筒保鮮袋,一共16。8元,媽媽問我1筒要多少元?我情不自禁地說:“1筒是8。4元?!比缓笪覀內チ松钣闷饭衽_,我們買了3個大鞋擦,一共15元,爸爸問我一個要多少元?我說:“15元除以3等于5元?!苯又覀冇謥淼矫娼砑埞衽_,我們買了3包面巾紙是18元,哥哥問我:“1包面巾紙是多少元?”我自信地說:“是6元?!苯又覀儊淼教O果柜臺,買了3斤蘋果,每斤是4元,大伯伯問我:“一共是多少元?”我毫不猶豫地說:“是12元?!蔽覀兒髞淼窖谰吖衽_,買了2只云南白藥牙膏,一支28元,大媽媽問我:“2支是多少錢?”我猶豫了一會兒說:“是56元?!?BR> 原來買東西也有數(shù)學呀!
5.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yè),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性筷子的體積,并用數(shù)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yè),表面上是數(shù)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為性筷子的使用與環(huán)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終于,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么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經(jīng)過冥思苦想,我終于自豪的笑了。
6.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yè),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zhèn)€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shù)。“媽媽,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坝螒蛞?guī)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shù)格或雙數(shù)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shù)。假如加起來是單數(shù)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shù)就是你贏?!眿寢屝χf。
我見游戲規(guī)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盀槭裁纯偸菃螖?shù)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jīng)講過的公式:奇數(shù)+偶數(shù)=奇數(shù)。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shù)格,那么加下一個數(shù)就必然是偶數(shù);假如指針轉到雙數(shù)格,那么加下一個數(shù)就是奇數(shù),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shù)都是奇數(shù)。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guī)律獲勝的。
在數(shù)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guī)律,只要我們學好數(shù)學、善用數(shù)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1.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到貴州去玩,車輛行使在高速公路上,媽媽對我說:“你們不是剛學習了長度單位嗎?那你告訴媽媽,計算公路里程的單位是什么?”我想了想說:“是千米?!眿寢屨f:“正確,也可以用公里來計算,1千米等于1公里。那我們就來看看我們今天一共行使多少公里?!庇谑前职重撠熼_車,我就和媽媽一起來記公路的里程。我們從墊江到重慶行使了127公里,在重慶環(huán)城高速路上行使了30公里,從重慶到遵義行使了246公里,又從遵義到貴陽行使了140公里,后從貴陽至都勻行使了146公里。后計算下來,全天行使了689公里。媽媽說“現(xiàn)在高速路修好了,一天能走這么遠,以前從墊江到重慶都要走一整天呢!”
2.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道題:一個九宮格,在里面填上1至9,使九宮格橫、豎、斜加起來都要等于15。一開始,我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只要7、8、9不碰面,5永遠在中間。我又用這個訣竅做了題,果然好做多了,我一下子就做了出來。我是這么做的:先在中間填上5,在5的上面填9,左面填7;右下角填8;然后我算了算,在5的下面填1,右邊填3;我再在左上角填2,左下角填6;后在右上角填4,就完成了。我又檢查了一遍,確定我做對了。
這道題看似挺簡單,做起來卻有些難,真有趣呀!
3.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shù)學。
這個學,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BR> 昨天晚上,我媽媽一起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8。1元??墒菭I業(yè)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下1.8÷2=9角;1.8x4=7.2元;9角+7.2元=8.1元?
馬上糾正了營業(yè)員的失誤。不僅營業(yè)員阿姨夸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shù)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并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shù)學,以后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4.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們全家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先到廚房用品柜臺買了2筒保鮮袋,一共16。8元,媽媽問我1筒要多少元?我情不自禁地說:“1筒是8。4元?!比缓笪覀內チ松钣闷饭衽_,我們買了3個大鞋擦,一共15元,爸爸問我一個要多少元?我說:“15元除以3等于5元?!苯又覀冇謥淼矫娼砑埞衽_,我們買了3包面巾紙是18元,哥哥問我:“1包面巾紙是多少元?”我自信地說:“是6元?!苯又覀儊淼教O果柜臺,買了3斤蘋果,每斤是4元,大伯伯問我:“一共是多少元?”我毫不猶豫地說:“是12元?!蔽覀兒髞淼窖谰吖衽_,買了2只云南白藥牙膏,一支28元,大媽媽問我:“2支是多少錢?”我猶豫了一會兒說:“是56元?!?BR> 原來買東西也有數(shù)學呀!
5.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yè),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性筷子的體積,并用數(shù)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yè),表面上是數(shù)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為性筷子的使用與環(huán)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終于,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么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經(jīng)過冥思苦想,我終于自豪的笑了。
6.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yè),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zhèn)€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shù)。“媽媽,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坝螒蛞?guī)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shù)格或雙數(shù)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shù)。假如加起來是單數(shù)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shù)就是你贏?!眿寢屝χf。
我見游戲規(guī)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盀槭裁纯偸菃螖?shù)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jīng)講過的公式:奇數(shù)+偶數(shù)=奇數(shù)。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shù)格,那么加下一個數(shù)就必然是偶數(shù);假如指針轉到雙數(shù)格,那么加下一個數(shù)就是奇數(shù),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shù)都是奇數(shù)。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guī)律獲勝的。
在數(shù)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guī)律,只要我們學好數(shù)學、善用數(shù)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