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范文3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范文3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森林你好》:
    設計理念
    把朗讀課文、想象說話、識字寫字作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營造童話氛圍,把學生帶入大森林,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美讀課文、想象說話,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識字、寫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工整地書寫課后的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象說話,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3、知道森林對于維護生態(tài)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增長環(huán)保知識,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想象說話、識字寫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理解森林對于維護生態(tài)平衡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1、情境設置: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繪制或用吹塑紙粘貼森林圖,有條件的還可在教室四周布置森林圖畫,營造森林情境。
    2、教師:本課所需的課件或簡筆畫、插圖、生字卡片,有關帳篷的圖片。
    3、學生:準備一些動物頭飾或圖片,向周圍的人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情境引入
    1、師生共同表演讀兒歌《山爺爺》。
    2、引入山爺爺?shù)木G長袍是用什么做的話題。
    師:山爺爺?shù)木G長袍是什么、有一個地方,樹木可多了!那個地方叫什么、
    生:山爺爺?shù)木G長袍是一棵一棵的樹木。樹木很多的地方叫森林。
    3、你見過大森林嗎、森林是什么樣的呢、
    方法一:播放多媒體森林實景錄像,讓學生感受森林的美。
    方法二:讓學生描述自己見到的森林是什么樣的,師用簡筆畫描畫森林的。大致景色。
    4、老師在黑板上板書森林兩字,學生跟著書空練習,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三木為森,二木為林的構字規(guī)律。
    師:邊述邊板書: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合成一個森,好多好多的樹林就組成了 森林。生齊讀森林。
    5、(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進入情境)來,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森林,向它問好吧?。▽W生有感情地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想自己走進大森林去看看嗎、自由讀課文。
    第讀課文,你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老師提醒小朋友注意帶有紅色音節(jié)的生字,讀完課文以后把帶紅帽子的字多讀幾遍。
    2、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借助自制的生字卡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字、連詞、記字形。同桌互查互評,學習別人好的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當小老師,提示容易讀錯的字音并教讀生字。
    抽讀、小老師教讀容易讀錯的字。后鼻韻母:并、洋、撐、讓;前鼻韻母:肩、傘、亂;邊 音:亂、留、啦。
    4、集體交流難點,讓學生說說自己能用聰明的辦法記哪些字。
    5、(播放課件:森林里的小動物展示不帶音節(jié)的生字、新詞卡片或直接用小黑板展示新詞。)男女同學比賽讀、開火車讀、去拼音認讀等多種形式認讀。
    三、再讀課文,引導理解,指導朗讀
    1、自己讀讀課文,說說是否記得剛認識的漢字娃娃。
    2、抽生分段讀,其余的邊聽邊想。他讀得怎樣、評一評。
    3、小組自讀,交流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
    4、全班交流,討論,重點指導。如:
    (1)出示圖片理解帳篷。
    (2)展示課件或聯(lián)系圖畫做動作表演理解手挽手,肩并肩,一片綠色的海洋一句。
    (3)師生共同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重點理解課文后一段,點明森林對于防風沙、固水土的作用。
    5、學生選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
    6、展示你讀得好的一段,師相機指導讀好重點詞好多好多、手挽手、肩并肩和重點句你好,綠色大森林。
    7、分角色讀,教師指導。分出課文的角色,可讓學生戴上頭飾指導,小鳥聲調(diào)可高一點,清晰一點,小鹿應讀得活潑可愛。自己試著讀讀,體會怎樣才能把不同角色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
    四、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說話
    1、讀一讀,說一說:好好的。
    (1)課件展示森林美景或再次聯(lián)系圖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短語好多好多的樹、好大好大的森林、好美好美的家。
    (2)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生活情境用好好的的形式進行說話練習,體會這種結(jié)構對于表達感情的作用(程度加深)。
    2、演一演,說一說:森林是我的家。
    (1)學生由課文中的小動物自由擴展到其他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或植物,仿照課文編幾句與森林有關的話,在小組內(nèi)演一演。
    (2)請各組推薦學生將自己準備的動物或植物圖片貼在黑板上的森林圖畫中并練習說,也可戴上頭飾表演。
    五、自悟自得,升華認識
    1、讓學生談談學習這課后懂得了什么。
    2、再讀課文,加深感受。
    六、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看一看:觀察課文描描寫寫中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一找:找出你認為難寫的字,給大家提個醒。
    2、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也可提出自己覺得難寫的字,請小伙伴或老師教一教。在學生觀察并交流時,老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重點指導書寫片字。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范寫片、森,學生描寫。
    4、比一比,評一評:展示學生作業(yè),全班評價,再找出自己寫得不夠好的字和喜歡的字練習。
    七、課外拓展
    1、畫一畫你心目中的大森林,在上面寫上你想說的話。
    2、開展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活動,為社區(qū)和校園里的花草樹木做點事。
    3、全班參與,排練課本劇。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我們的校園》:
    1、情感目標:
    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校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及主人翁意識。
    2、行為目標:
    ①通過活動,了解學校的規(guī)則和紀律,并能夠自覺遵守。
    ②懂得尊重學校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
    3、知識目標:
    熟悉校園環(huán)境,認識校園中與自己密切相關的設施,能利用這些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準備階段
    1、談話:小朋友,開學已經(jīng)好多天了,大家肯定認識了學校的一些地方。但是我們?nèi)雽W不久,還有好多地方不熟悉,給大家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不便,為了讓我們盡快熟悉校園,在校園愉快地學習、生活,讓我們一起來玩“參觀校園”活動。
    2、先選出四個參觀小組的組長上臺抽簽。
    第一條參觀路線:小操場――階梯教室
    第二條參觀路線:大操場――信息教室
    第三條參觀路線:自然實驗室――教師辦公室
    第四條參觀路線:飲譽教室――舞蹈房――食堂
    二、活動進行階段:
    1、教師交待注意事項。如:遇到問題要學會求助,注意保持安靜,學習用多種方式去觀察,聽到鈴聲回教室等。
    2、各條路線的參觀小組在組長帶領下,分頭行動。
    第二課時
    三、活動交流階段:
    1、小朋友,你們在參觀校園的過程中,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老師請各小組的同學先在一起討論,然后每組推選一個同學向全班小朋友來匯報。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你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做小向?qū)愕暮门笥讶⒂^。
    四、活動延伸階段
    展示自己喜歡的'校園一景。
    1、你能告訴大家你喜歡校園的什么地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想想你準備怎樣表達?
    2、小朋友可以自己用畫一畫、寫一寫、說一說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如果你覺得自己一個人完成有點困難,你也可以邀請你的好朋友與你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
    3、學生活動
    4、展示成果,教師給予評價。
    五、活動小結(jié)
    小朋友,今天又對我們的校園有了新的認識,你覺得我們的校園怎樣?
    老師祝愿大家在我們美麗、現(xiàn)代化的校園里茁壯成長!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春曉》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詩。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古詩的特點,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再現(xiàn)古詩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指導學生了解古詩的意思,通過朗讀領悟古詩的意境和韻味。為此我作如下教學設計:
    1、引入激趣:
    啟發(fā)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播放《春曉》教學電視片,讓學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鳥語花香的絢麗圖景,聽配樂朗讀。教師簡要介紹作者孟浩然。
    2、初讀感知:
    學生自己利用課文所注的漢語拼音朗讀這首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連貫。注意讀準下列字音:覺是多音字,在詩中讀jué;啼是第二聲。讀后可以說說詩中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精讀理解:
    (1)指導學生通過說說曉眠覺啼知等詞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然后說給全班的同學聽,同時屏幕上打出古詩意思的圖畫。教師要告訴學生,古詩語句由于字數(shù)的嚴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詞語,要聯(lián)系上下文和題目補充出來。如夜來風雨聲一句,聯(lián)系詩題,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風雨聲的意思。
    (3)看著屏幕上打出的畫面,說說這首古詩的意思。
    (4)朗讀《春曉》,指導讀出節(jié)奏和重音,讀出韻腳。屏幕上打出這首詩,標明節(jié)奏和重音。
    4、品讀領悟:
    (1)屏幕上出現(xiàn)古詩意思的畫面,同時有配樂朗讀,聽了一遍后,學生跟讀,然后指名朗讀,大家評議。
    (2)學生自由練讀,同桌互讀互背,全班背誦。
    (3)屏幕再現(xiàn)圖畫,幾只鳥站在開滿桃花的枝頭上,春燕在空中飛翔,地面有落花:
    ①學生看著畫面,背誦《春曉》。然后閉上眼睛,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背誦。
    ②教師小結(jié):詩人把握住春曉這一季節(jié)的時間和特點,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聞依次寫出,構成一幅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春景,表達了作者熱愛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顯現(xiàn)四句詩表現(xiàn)的畫面,學生看圖吟誦,體會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