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的詩詞《聞鵲喜》賞析

字號:

這首詞是題詠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宋代詞人詠潮者很多,蘇軾辛棄疾等一代大家都留下過詠潮詞作。周密的這首詞題材上雖無新穎可言,但有自己的特色,頗值得一讀。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這首詩詞,歡迎閱讀!
    《聞鵲喜》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fēng)吹海立。
    數(shù)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
    詞上片寫海潮欲來和正來之情狀。下片寫潮過以后的情景。“天水碧”,是一種淺青的染色。首兩句說錢塘江的秋水好像染成“天水碧”的顏色,指的是潮水未來,風(fēng)平浪靜的觀感。“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fēng)吹海立”。兩句,寫海潮咆哮著洶涌而來,好像是神龜背負的雪山,又好像是從夢中驚醒的蟄伏海底的巨龍,還好像是疾速的大風(fēng)將海水吹得豎立起來一般。
    詞人接連用了幾個生動的比喻,有聲有色地將錢江大潮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排山例海的氣勢。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讓人有如臨其境之感。與枚乘《七發(fā)》中關(guān)于觀潮一段的描寫相比,雖鋪采摛文不及,但是精煉則超過前者,下片寫潮過風(fēng)息,江上又是一番景象。
    “數(shù)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三句,分別描寫遠處、高處的景色。遠處的幾點青山,雖然籠罩著淡淡的煙靄,卻仍然青翠欲滴。天邊的紅霞,仿佛是剛剛織好的綃紗,帶著潮水噴激后的濕意;臨近黃昏,白鷗上下翻飛,其側(cè)則帆影矗立,說明鷗鳥逐船而飛。詞人選擇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五彩繽紛的圖景,使人賞心悅目,身臨其境一般。末句“隔江聞夜笛”,以靜結(jié)動,以聽覺的描寫收束全詞,與以前的視覺描寫形成對照。全詞純寫景物,此時才點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是極有韻味。
    隔江而能聽到笛聲,可見風(fēng)平浪靜,萬籟俱寂。寫聞笛,其實仍是寫錢塘江水,從時間上說,全詞從白晝寫到黃昏,又從黃昏寫到夜間;從藝術(shù)境界上看,又是從極其喧鬧寫到極其安靜,將“觀濤”前后的全過程作了有聲有色的描繪,使讀者仿佛觀看一部拍攝生動的影片,有特寫的連綴,又有場景的高迅切換,令人不由不如臨其境。一樣,因為詞人又是一位畫家,故能做到“以畫為詞”。尤其是“隔江聞夜笛”一句,余韻無窮,似斷猶連,與唐人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錢起湘靈鼓瑟)同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妙。美學(xué)家宗白華稱贊詞人“能以空虛襯托實景,墨氣所射,四表無窮”(《中國藝術(shù)意境之誕生》)確實并非溢美之辭。
    擴展閱讀:個人簡介
    周密(1232—1298)字公謹(jǐn),號草窗,又號霄齋、蘋洲、蕭齋,晚年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弁陽嘯翁、華不注山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南宋末年詞人、文學(xué)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流寓湖州(今浙江湖州),置業(yè)于弁山南。一說其祖后自湖州遷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宋寶祐(1253—1258)間為義烏縣(今年內(nèi)屬浙江)令。景定二年(1261),任浙西帥司幕官。咸淳初為兩浙運司掾?qū)?。十年?274年)監(jiān)豐儲倉,端宗景炎閘知義烏縣。宋亡,入元不仕,隱居弁山。后家業(yè)毀于大火,移居杭州癸辛街。
    周密善詩詞,能書畫,雅好醫(yī)藥。他的筆記集《齊東野語》、《志雅堂雜鈔》、《癸辛雜識》《武林舊事》等,多載當(dāng)朝史事傳聞、杏林軼事、民俗風(fēng)情,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的珍貴索引。書中所載錄的醫(yī)事制度、醫(yī)家史料、典籍訓(xùn)釋、養(yǎng)生知識、各科醫(yī)案,特別是治病療疾的驗方效劑,多為作者搜集、使用后的驗證,大都真實可信。其作品《觀潮》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
    擴展閱讀:文學(xué)作品
    周密為南宋末年雅詞詞派領(lǐng)袖,有詞集《萍洲漁笛譜》,編有南宋詞集《絕妙好詞》《武林舊事》等,集132家作品,流傳於世。周密曾作有《三姝媚》送王沂孫,王沂孫也賦詞相和。周密、張炎,和王沂孫、蔣捷并稱“宋末四大詞家”。他雖出身望族,卻無意仕進,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為平民,可謂一個“職業(yè)江湖雅人”,從其自號“草窗”便可見端倪。
    從周密留下來作品中更可以窺見他充滿雅趣的生活和經(jīng)歷。他在詞、詩、書、雜文、畫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詩詞作品典雅濃麗、格律嚴(yán)謹(jǐn),亦有時感之作。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棄校書,其詞遠祖清真,近法姜夔,風(fēng)格清雅秀潤,詞風(fēng)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并稱“二窗”,為宋末格律詞派的代表作家。與鄧牧、謝翱等往還。
    他曾作《志雅堂雜鈔》錄有關(guān)圖畫碑帖、諸玩、寶器、醫(yī)藥、陰陽算術(shù)、仙佛、書史等方面的知識。又撰《云煙過眼錄》記載當(dāng)時各家所藏奇珍古玩(如玉器、古琴之類)及評論書畫。其《澄懷錄》則是前人片斷散文的輯錄,其中多是古人寫自然風(fēng)光或田園生活的,表達他對林泉高致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