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春季,周王朝歷法的三月,魯成公從晉國回來。晉國人認(rèn)為成公傾向楚國,所以扣留了他。成公請求接受盟約,然后讓他回國。下面是分享的國學(xué)寶典《左傳》:成公十一年、成公十二年。歡迎閱讀參考!
《成公十一年》
【原文】
【經(jīng)】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晉。晉侯使郤犨來聘,己丑,及郤犨盟。夏,季孫行父如晉。秋,叔孫僑如如齊。冬十月。
【傳】十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晉。晉人以公為貳于楚,故止公。公請受盟,而后使歸。
郤犨來聘,且蒞盟。
聲伯之母不聘,穆姜曰:「吾不以妾為姒。」生聲伯而出之,嫁于齊管于奚。生二子而寡,以歸聲伯。聲伯以其外弟為大夫,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郤犨來聘,求婦于聲伯。聲伯奪施氏婦以與之。婦人曰:「鳥獸猶不失儷,子將若何?」曰:「吾不能死亡?!箣D人遂行,生二子于郤氏。郤氏亡,晉人歸之施氏,施氏逆諸河,沉其二子。婦人怒曰:「己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殺之,將何以終?」遂誓施氏。
夏,季文子如晉報聘,且蒞盟也。
周公楚惡惠、襄之逼也,且與伯與爭政,不勝,怒而出。及陽樊,王使劉子復(fù)之,盟于鄄而入。三日,復(fù)出奔晉。
秋,宣伯聘于齊,以修前好。
晉郤至與周爭鄇田,王命劉康公、單襄公訟諸晉。郤至曰:「溫,吾故也,故不敢失?!箘⒆印巫釉唬骸肝糁芸松?,使諸侯撫封,蘇忿生以溫為司寇,與檀伯達(dá)封于河。蘇氏即狄,又不能于狄而奔衛(wèi)。襄王勞文公而賜之溫,狐氏、陽氏先處之,而后及子。若治其故,則王官之邑也,子安得之?」晉侯使郤至勿敢爭。
宋華元善于令尹子重,又善于欒武子。聞楚人既許晉糴伐成,而使歸覆命矣。冬,華元如楚,遂如晉,合晉、楚之成。
秦、晉為成,將會于令狐。晉侯先至焉,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城,使史顆盟晉侯于河?xùn)|。晉郤犨盟秦伯于河西。范文子曰:「是盟也何益?齊盟,所以質(zhì)信也。會所,信之始也。始之不從,其何質(zhì)乎?」秦伯歸而背晉成。
【譯文】
十一年,春季,周王朝歷法的三月,魯成公從晉國回來。晉國人認(rèn)為成公傾向楚國,所以扣留了他。成公請求接受盟約,然后讓他回國。
郤犫來魯國聘問,而且參加結(jié)盟。
聲伯的母親沒有舉行媒聘之禮就和叔肸同居,穆姜說:“我不能把姘婦當(dāng)成嫂嫂?!甭暡哪赣H生了聲伯,就被遺棄了,嫁給齊國的管于奚,生了兩個孩子以后又守寡,就把兩個孩子給了聲伯。聲伯讓他的異父兄弟做了大夫,又把異父妹妹嫁給施孝叔。郤犫前來聘問,向聲伯求取妻子。聲伯把施氏的妻子奪過來給了郤犫。這個女人對丈夫說:“鳥獸還不肯失掉配偶,您打算怎么辦?”她的丈夫說:“我不能夠因此死去或者逃亡?!边@個女人就隨郤犫走了。在郤氏那里生了兩個孩子,郤氏被滅,晉國人又把她還給施氏。施氏在黃河邊迎接她,把她的兩個孩子沉進(jìn)黃河里。這個婦女發(fā)怒說:“自己不能保護(hù)自己的配偶而讓她離開,又不能愛護(hù)別人的孤兒而殺死他們,這怎么能有好結(jié)果?”就發(fā)誓不再做施氏的妻子。
夏季,季文子去到晉國,回報聘問,同時也參加結(jié)盟。
周公楚討厭周惠王、周襄王族人的逼迫,同時又和伯輿爭奪政權(quán),沒有得勝,就生氣而離開。到達(dá)陽樊,周簡王派劉子讓周公楚回來,在鄄地結(jié)盟然后進(jìn)入國內(nèi)。三天后,周公楚再次離去,逃亡到晉國。
秋季,宣伯到齊國聘問,重修過去的友好。
晉國的郤至和周室爭奪鄇地的土地,周簡王命令劉康公、單襄公到晉國爭訟。郤至說:“溫地,過去就是我的封邑,所以不敢丟失?!眲⒖倒?、單襄公說:“以前周朝戰(zhàn)勝商朝,讓諸侯據(jù)有封地。蘇忿生據(jù)有溫地,做了司寇,和檀伯達(dá)封在黃河邊上。蘇氏投奔狄人,又和狄人不合式而逃到衛(wèi)國。襄王為了慰勞文公,將溫地賜給了他,狐氏、陽氏先住在這里,然后才輪到您。如果要追查過去的原因,那么它是周天子屬官的封邑,您怎么能得到它?”晉厲公下令要郤至不要爭奪。
宋國大夫華元和楚令尹子重友好,又和晉大夫欒武子友好,聽到楚人已經(jīng)允許晉國的糴茷求和,而讓他回國復(fù)命了。冬季,華元到楚國,又到晉國,促成晉、楚的和好。
秦、晉兩國和好,準(zhǔn)備在令狐會見。晉厲公先到達(dá)。秦桓公不肯渡過黃河,住在王城,派遣史顆和晉厲公在河?xùn)|會盟。晉國的郤犫和秦桓公在河西結(jié)盟。范文子說:“這樣的結(jié)盟有什么好處?齋戒盟誓,是用來表示信用的。約定會見地點,這是信用的開始。開始都不順從,難道可以相信嗎?”秦桓公回去就背棄了和晉國的友好盟約。
《成公十二年》
【原文】
【經(jīng)】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晉。夏,公會晉侯、衛(wèi)侯于瑣澤。秋,晉人敗狄于交剛。冬十月。
【傳】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難來告。書曰:「周公出奔晉?!狗沧灾軣o出,周公自出故也。
宋華元克合晉、楚之成。夏五月,晉士燮會楚公子罷、許偃。癸亥,盟于宋西門之外,曰:「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菑危,備救兇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xié),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隊其師,無克胙國?!灌嵅鐣x聽成,會于瑣澤,成故也。
狄人間宋之盟以侵晉,而不設(shè)備。秋,晉人敗狄于交剛。
晉郤至如楚聘,且蒞盟。楚子享之,子反相,為地室而縣焉。郤至將登,金奏作于下,驚而走出。子反曰:「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賓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貺之以大禮,重之以備樂。如天之福,兩君相見,何以代此。下臣不敢?!棺臃丛唬骸溉缣熘#瑑删嘁?,無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遺,焉用樂?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賓曰:「若讓之以一矢,禍之大者,其何福之為?世之治也,諸侯間于天子之事,則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禮。享以訓(xùn)共儉,宴以示慈惠。共儉以行禮,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禮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捍城其民也。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患捌鋪y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略其武夫,以為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惶煜掠械溃瑒t公侯能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亂則反之。今吾子之言,亂之道也,不可以為法。然吾子,主也,至敢不從?」遂入,卒事。歸,以語范文子。文子曰:「無禮必食言,吾死無日矣夫!」
冬,楚公子罷如晉聘,且蒞盟。十二月,晉侯及楚公子罷盟于赤棘。
【譯文】
十二年春季,周簡王的使者來魯國通告周公楚的禍難事件?!洞呵铩酚涊d說“周公出奔晉”。凡是從周朝外逃的不能叫做“出”,周公楚自己出逃,所以才用“出”字。
宋國華元完成了晉、楚兩國的和好。夏季,五月,晉國士燮會見楚國公子罷、許偃。初四日,在宋國西門之外結(jié)盟,說:“凡是晉、楚兩國,不要互相以兵戎相見,要好惡相同,一起救濟(jì)災(zāi)難危亡,救援饑荒禍患。如果有危害楚國的,晉國就攻打它;對晉國,楚國也是這樣做。兩國使者往來,道路不要阻塞,協(xié)商不和,討伐背叛。誰要違背盟約,神靈就要誅殺,使他軍隊*,不能保佑國家?!编嵆晒サ綍x國聽受和約,和諸侯在瑣澤會見,這是由于晉、楚和好的緣故。
狄人乘宋國促成的結(jié)盟會這一空隙攻打晉國,但又不設(shè)防備。秋季,晉國人在交剛打敗了狄人。
晉國郤至到楚國聘問,同時參加盟約。楚共王設(shè)享禮招待他,子反作為相禮者,在地下室懸掛樂器。郤至將要登堂,下面擊鐘又擊鼓,驚慌地退了出來。子反說:“時間不早了,寡君等著呢,您還是進(jìn)去吧!”客人說:“貴國君王不忘記先君的友好,加之于下臣,賜給下臣以重大的禮儀,又加上鐘鼓音樂,如果上天降福,兩國國君相見,還能用什么禮節(jié)來代替這個呢?下臣不敢當(dāng)?!弊臃凑f:“如果上天降福,兩國國君相見,也只能用一支箭彼此相贈,哪里還用奏樂?寡君等著呢,您還是進(jìn)去吧!”客人說:“如果用一支箭來款待,這是禍中的大禍,還有什么??烧f?當(dāng)天下大治的時候,諸侯在完成天子使命的閑暇之時,就互相朝見,在這時就有享、宴的禮儀。享禮用來教導(dǎo)恭敬節(jié)儉,宴禮用來表示慈愛恩惠。恭敬節(jié)儉用來推行禮儀,而慈愛恩惠則用來施行政教。政教用禮儀來完成,百姓因此得到休息。百官承受政事,白天朝見晚上就不再朝見,這就是公侯所用來捍衛(wèi)他們百姓的措施,所以《
詩》說:‘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捍衛(wèi)。’等到它*的時候,諸侯貪婪,侵占欲望已無所顧忌,為爭奪尺寸之地而驅(qū)使百姓致于死亡,收取他的武士,作為自己的心腹、股肱、爪牙。所以《詩》說:‘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心腹。’天下有道,那么公侯就能做百姓的捍衛(wèi),而控制他的心腹。*時,就反過來。現(xiàn)在您的話,是*之道,不能用來作為法則。然而您,是主人,至豈敢不聽從?”于是就進(jìn)去,把事情辦完。郤至回去把情況告訴范文子。文子說:“無禮,必然說話不算話,我們離開死日不遠(yuǎn)了?!?BR> 冬季,楚國公子罷去到晉國聘問,同時參加結(jié)盟,十二月,晉厲公和楚公子罷在赤棘結(jié)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