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容易混淆的成語匯總

字號: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下面是分享的關于容易混淆的成語匯總。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1.【愛憎分明·涇渭分明】
    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前者指喜歡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后者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2.【八面玲瓏·面面俱到】
    都有對各方面應付得很周到之意。
    前者形容人處世圓滑或辦事細致周到。
    后者指各方面都有考慮、安排得很周到,沒有遺漏。
    3.【安分守己·循規(guī)蹈矩】
    都有規(guī)矩之意。
    前者側重于安于本分,規(guī)矩老實;
    后者也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作變動。
    4.【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都有按一定順序、步驟進行之意。
    前者側重與按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后者指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5.【包辦代替·越俎代庖】
    都有包辦之意。
    前者指辦事大包大攬,不讓與事件相關的人參與其事;
    后者指超過權限辦事。
    6.【抱殘守缺·敝帚自珍】
    都有“守著舊東西”的意思。
    前者貶義,形容固執(zhí)保守、不知改進。
    后者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不好,卻非常珍愛。
    7.【捕風捉影·無中生有】
    都有憑空捏造之意。
    前者重在以似是而非的跡象作為根據(jù);
    后者指本無其事,憑空捏造。
    8.【不脛而走·不翼而飛】
    前者指沒有腿而能夠跑,比喻事物用不著推行就能到處流傳;
    后者除了比喻東西忽然不見了,還可比喻傳播迅速。
    9.【不刊之論·不易之論】
    都有不能改變之意。
    前者指不可發(fā)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后者重在內容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10.【不堪設想·不可思議】
    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前者指事情發(fā)展下去后果十分嚴重;
    后者指對事物、情況、言行等難以想象,不能理解。
    篇二
    1.【步履維艱·寸步難行】
    都可指行走困難。
    前者指行走十分困難;
    后者還可比喻陷入困難境地,無法進行活動。
    2.【參差不齊·良莠不齊】
    前者形容不一致,有差別;
    后者指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
    3.【慘絕人寰·慘無人道】
    前者形容悲慘到了極點;
    后者形容極端兇狠殘酷。
    4.【陳詞濫調·老生常談】
    都指講慣聽厭的話。
    前者指陳舊而不切實際的言論。
    后者泛指平常的、沒有新意的老話。
    5.【渾水摸魚·順手牽羊】
    都有“乘機拿走東西”的意思。
    前者比喻乘亂撈取好處。
    后者指借機做事,不費力氣。
    6.【出爾反爾·反復無?!?BR>    都表示經(jīng)常變卦。
    前者指言論和行動前后自相矛盾,反復無常。
    后者形容變化不定。
    7.【處心積慮·殫精竭慮】
    都有“費盡心思”的意思。
    前者形容用盡心思地謀劃,多含貶義;
    后者指用盡了心思。
    8.【大公無私·鐵面無私】
    都表示沒有私心。
    前者指秉公持正,不徇私情;
    后者形容不講情面,不畏權勢,公正嚴明。
    9.【大張旗鼓·雷厲風行】
    都有“公開做事,聲勢浩大”的意思。
    前者指大規(guī)模地擺開陣勢。
    后者指辦事聲勢大,行動迅速。
    10.【東山再起·死灰復燃】
    都有“重新開始”的意思。
    前者指隱退后復出任職或失勢后重新興起。
    后者比喻失勢的人又重新得勢或已經(jīng)消失的事物又重新活躍起來,多含貶義。
    11.【了如指掌·明察秋毫】
    都有“對事物非常清楚”的意思。
    前者形容清楚得就像指著自己手掌上的東西給人看。
    后者形容人目光敏銳,可以洞察一切。
    12.【耳聞目睹·耳熟能詳】
    都有“耳朵聽到”的意思。
    前者指親耳聽到,親眼見到;
    后者指聽得多了,就能細述出來。
    13.【耳濡目染·潛移默化】
    都有受到影響不知不覺發(fā)生變化之意。
    前者指經(jīng)常聽到看到而受到影響;
    后者指人的思想、習性等受到外來影響而不知不覺發(fā)生變化。
    14.【防患未然·未雨綢繆】
    都表示事前做準備。
    前者指在禍患還沒有發(fā)生之前就進行防備。
    后者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15.【鋒芒畢露·嶄露頭角】
    都有“才能顯露出來”的意思。
    前者有爭強逞能,好表現(xiàn)自己之意;
    后者比喻突出地顯露出才能。
    16.【浮光掠影·走馬觀花】
    前者形容事物一閃而過,使人印象不深;
    后者比喻觀察事物或了解情況不深入細致。
    17.【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都有“沒有成功”的意思。
    前者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點而未能完成,含惋惜意;
    后者表示以前的功勞完全廢棄,努力完全落空。
    18.【狗尾續(xù)貂·畫蛇添足】
    都有將東西放在后邊而不好之意。
    前者多用于指文藝作品的續(xù)作不如原來的好;
    后者比喻多此一舉,弄巧成拙。
    19.【孤注一擲·破釜沉舟】
    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勝利之意。
    前者比喻用盡全力冒險一搏,以求僥幸成功。
    后者比喻不留退路,下定決心一拼到底。
    20.【駭人聽聞·聳人聽聞】
    都有“使人吃驚”的意思。
    前者多指怪誕、詭異的言行;
    后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震驚。
    篇三
    1.【含糊其詞·閃爍其詞】
    都有說話不清楚、不明確之意。
    前者重在有意說得不清楚、不明確。
    后者重在說話躲躲閃閃,吞吞吐吐,不肯明說或回避要害。
    2.【渙然冰釋·煙消云散】
    前者形容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后者比喻某些思想、情緒或事物消失得無影無蹤。
    3.【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都有“生動逼真、很像”的意思。
    前者形容描寫、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動;
    后者形容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4.【匠心獨運·巧奪天工】
    都有“技藝高超、精巧”的意思。
    前者指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巧妙的藝術構思;
    后者形容技藝精妙高超。
    5.【潔身自好·明哲保身】
    都指不招惹是非。
    前者指保持自身的清白,自愛自尊,不與他人同流合污;
    后者指善于趨安避危,保全自身。
    6.【居心叵測·高深莫測】
    前者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后者指無法揣測高深到了什么程度,常用于諷刺人故弄玄虛,故作高深。
    7.【空前絕后·鳳毛麟角】
    都有“稀少、少有”的意思。
    前者形容非常難得,獨一無二;
    后者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8.【老氣橫秋·老態(tài)龍鐘】
    前者形容沒有朝氣;
    后者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
    9.【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都表示清楚地記得往事。
    前者指十分清楚地出現(xiàn)在眼前,偏重于過去情景的再現(xiàn);
    后者指事情依然記得很清楚,就像新發(fā)生的一樣。
    10.【兩全其美·一舉兩得】
    都有“做一件事情在兩方面有好處”的意思。
    前者指做一件事情顧及兩個方面,使雙方都能得到;
    后者指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兩方面的收獲或達到兩個目的。
    11.【莫衷一是·各執(zhí)一詞】
    都有“意見有分歧、不統(tǒng)一”的意思。
    前者指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見;
    后者指意見不一,各自堅持一種說法。
    12.【目不暇接·應接不暇】
    前者形容吸引人的事物很多或景象變換很快,看不過來;
    后者除了指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還形容人事繁雜,來不及應付。
    13.【迫不及待·刻不容緩】
    都形容緊迫。
    前者指急迫得無法再等待。
    后者指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情勢緊迫。
    14.【起死回生·死里逃生】
    前者指把已死或快死的人救活,形容醫(yī)術高明;
    后者指從極其危險的境遇中逃脫,幸免于死。
    15.【束手無策·無能為力】
    都有“沒有辦法”的意思。
    前者形容遇到問題拿不出解決的辦法;
    后者指沒有能力或力量去做好某件事或解決某個問題。
    16.【望洋興嘆·望塵莫及】
    都有“望到”的意思。
    前者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也指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后者形容遠遠落在后面。
    17.【無微不至·無所不至】
    都有沒有一處細微的地方不考慮到的意思。
    前者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后者指什么事都干得出來,含貶義。
    18.【形影相吊·形影不離】
    前者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后者形容彼此關系親密,經(jīng)常在一起。
    19.【一筆勾銷·一筆抹殺】
    都含有全部消去之意。
    前者泛指把以前的事情全部了斷,不再計較;
    后者比喻對成績、優(yōu)點等輕率地全部否定。
    20.【魚龍混雜·魚目混珠】
    前者比喻好人和壞人混雜在一起。
    后者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