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祖國培養(yǎng)我的600字作文

字號:

感謝祖國培養(yǎng)”不再是空談,而是紅底黃字印成條幅出現(xiàn)在了冬運會開幕式現(xiàn)場,可謂有圖有真相,讓人激動,也讓人感慨。
    讓人激動的是,運動員懂得感恩,熱愛祖國,這是大大的好事兒。甚至比賽還沒開始,獎牌都沒拿到手,就明白能夠有機會參加冬運會就是“祖國培養(yǎng)”的結(jié)果了。這樣的境界,如此的舉動,無疑是值得尊敬和贊美的。倘若中國男足也有這樣的情懷,也不至于一次次恥辱地成為笑柄。
    不過,讓人感慨的是,“感謝祖國培養(yǎng)”這個條幅,是當(dāng)初鬧“感謝門”的周洋所在的長春代表團打出來的,這次周洋還走在條幅的旁邊。這顯然事出有因,也正是問題的關(guān)鍵了。
    周洋的“感謝門”事件雖然過去快兩年了,但因其引發(fā)的反響實在太強烈,至今依舊讓人難忘。2010年初,周洋獲得冬奧會冠軍后接受記者采訪時,并沒有首先感謝國家,而是感謝自己的父母,希望奪冠后能讓父母過得更好一些。對此,國家體育總局有關(guān)領(lǐng)導(dǎo)參加全國政協(xié)體育界別分組討論時說,“小孩兒有些心里話沒有表述出來”,運動員得獎感言“說孝敬父母感謝父母都對,心里面也要有國家,要把國家放在前面,別光說父母就完了,這個要把它提出來”。他表示,要加強對運動員的德育。此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關(guān)于先感謝國家還是先感謝父母的爭論熱度不減。迫于壓力,周洋在后來接受采訪時改口,感謝完國家、領(lǐng)導(dǎo),才感謝一小下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時過境遷,長春代表團此番打出“感謝祖國培養(yǎng)”的條幅,走在旁邊的周洋笑靨如花,算是回應(yīng)了那場“到底該先感謝誰”的爭論。竊以為,采用這樣的手法值得商榷,多少有意氣用事之嫌。假如長春代表團打出“為國爭光”“報效祖國”之類的條幅,是無懈可擊,完美無瑕的。
    國家培養(yǎng)出來的運動員,無論取得的成績大還是小,都應(yīng)該真心實意地感謝祖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愿我的猜測和臆斷是多余的,長春代表團“感謝祖國培養(yǎng)”,是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