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測試卷

字號:

一、給下列加點(diǎn)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5分)
    撇捺(piē piě) 錐子(zhuī zuī) 鴻鵠(hú hào)
    迂回(yū yú) 剖成(pāo pōu)
    二、補(bǔ)充詞語。(4分)
    水( )石( ) 繩( )木( ) 心( )手( ) 鳳( )龍( )
    ( )( )不斷 清亮如( ) ( )( )多姿 無( )無( )
    三、畫出句中的錯別字,并改正在括號里。(6分)
    1、中華汗字,生動形象。( )
    2、它們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完笑嬉戲。( )
    3、令天下了一陳大雨。( )
    四、選字組詞。(5分)
    (絕 決) (長 常) (輕 青) (堅 艱) (力 利)
    心 經(jīng) 重 辛 益
    對 年 年 難 量
    堅 度 草 強(qiáng) 順
    五、選擇正確的答案,把序號寫在括號里。(6分)
    1、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 )。
    ①金文 甲骨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②甲骨文 金文 隸書 小篆 楷書 草書 行書
    ③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2、 盤古、女媧、夸父、后羿都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其中傳說創(chuàng)造人類的是( )。
    ①盤古 ②女媧 ③夸父 ④后羿
    3、崔鶯鶯是文學(xué)作品( )中的人物。
    ①《三國演義》 ②《紅樓夢》 ③《西廂記》
    4、“紅學(xué)家”是指專門研究( )專家。
    ①《紅與黑》 ②《紅樓夢》 ③《紅旗譜》
    5、下面( )的故事不是三國演義。
    ①赤壁之戰(zhàn) ②草船借箭 ③三顧茅廬 ④負(fù)荊請罪
    6、《孟姜女哭倒長城》是我國古代的民間傳說,里面提到的皇帝是( )。
    ①劉邦 ②秦始皇 ③唐太宗 ④乾隆
    六、填空。(4分)
    1、人們最初用 和 兩種方法記事,后來 創(chuàng)造了文字。
    2、最初有文字的時候,人們是在 、 等平整的東西上用 刻字,或用 的礦石 字。
    七、猜字謎。(3分)
    不端不正—( ) 山外有山—( ) 有魚有羊—( )
    日月齊照—( ) 上小下大—( ) 二人同行—( )
    八、把歇后語補(bǔ)充完整。(6分)
    1、外甥打燈籠—— 2、孔夫子搬家——
    3、小蔥拌豆腐—— 4、上鞋不用錐子——
    5、七竅通了六竅—— 6、和尚打傘——
    九、按要求改寫句子。(3分)
    1、爸爸拍下了這張照片。(擴(kuò)句)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改成陳述句)
    3、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道紅霞。(改變詞序,句子意思不變)
    十、仿照例子寫詞語。(6分)
    例:描寫花草的:萬紫千紅 枝繁葉茂 百花齊放 花紅柳綠
    描寫天氣的:
    描寫山水的:
    描寫雪景的:
    十一、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順的話,在括號里填上序號。(6分)
    ( )風(fēng)雨過后,我趕緊去看那些小草。
    ( )可是過了一會兒,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腰。
    ( )小草雖然長得柔弱,可它永遠(yuǎn)不會向暴風(fēng)雨低頭。
    ( )它們好像驕傲地說:“你看,我們多么頑強(qiáng)啊!”
    ( )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得奄奄一息,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都貼了地。
    ( )有一天,一陣狂風(fēng)過后,突然下了一場暴雨。
    十二、快樂閱讀。(16分)
    (一)
    傳說倉頡創(chuàng)造了文字。倉頡在野外的泥土上看到了鳥的足跡,它們有直有斜有交有叉,富有變化,而且每個線條都那么均勻、那么優(yōu)美。于是他模仿鳥的足跡創(chuàng)造了字地筆畫。這是造字的開始。后來,他又根據(jù)龜紋、蟲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狀動態(tài),創(chuàng)造了文字。
    1、根據(jù)文意填空。(4分)
    倉頡開始模仿 ,創(chuàng)造了 ,后來,他又根據(jù)事物的 ,創(chuàng)造了 。
    2、用“那么……那么……”寫一句話。(2分)
    (二)漢字與中國心
    1998年春,我在紐約時,一位美國青年問我:“為什么中國人的凝聚力那么強(qiáng)?”
    我答到:“第一,我們都吃中餐;第二,我們都講中文,用漢字?!?BR>    漢字,確是人類一絕。其形、聲、義俱全,信息量遠(yuǎn)遠(yuǎn)大于拼音文字。漢字又整齊靈活,特別適宜表達(dá)一種微妙的、詩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詞,往往聯(lián)結(jié)著久遠(yuǎn)的文化底蘊(yùn),例如“中華”“神州”“大地”“天涯”“芳草”“依依”……都能使受到中華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聯(lián)翩,心潮難已,這是從翻譯稿讀中國文學(xué)作品的人所無法體會到的。
    最能體現(xiàn)漢字,中文的這些特點(diǎn)的首推中國古典詩詞,一個中國孩子,甚至在牙牙學(xué)語的時候,就能背誦許多古典詩詞了,過年時吟“爆竹都聲中一歲除”,春雨時吟“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中秋時吟“明月幾時有”,送別時吟“勸君更盡一杯酒”,喜悅時吟“漫卷詩書喜欲狂”,慷慨時吟“大江東去”,激越時吟“憑欄處滿滿雨歇”……古典詩詞已經(jīng)規(guī)定了、鑄就了中國人的心理結(jié)構(gòu)和表達(dá)方式。
    我曾經(jīng)對文學(xué)改革持激烈的反對態(tài)度?,F(xiàn)在,人們漸漸明白漢字是不應(yīng)該也不可能廢除的了。以我國古典詩詞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還能有原汁原味的詩詞的存在嗎?
    1、仔細(xì)閱讀第三自然段,回答下面的問題。(5分)
    (1)漢字,中文的特點(diǎn)是什么?
    (2)中國古典詩詞對中國人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3)“漢語——古典詩詞——中國心”三者的聯(lián)想紐帶是什么?
    2、為什么人們漸漸明白漢字是不應(yīng)該也不可能廢除的?(3分)
    3、根據(jù)你對本文的理解,說說為什么中國人的凝聚國那么強(qiáng)。(2分)
    十三、我愛寫作。(30分)
    你對漢字、詩詞和文學(xué)作品有特別的喜愛或特殊的感受嗎?把你的感受寫出來。如果你對這個題目感到困難,也可以寫一寫學(xué)習(xí)上的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