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同學們來說,想要寫一篇高質(zhì)量的作文,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更多的時候,大家的作文不是語句不通、不會表達、詞不達意、無話可說、就是句型篇章錯亂,那么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寫出一篇高分作文呢?今天給大家整理了2019全國1卷高考滿分作文賞析三篇,同學們快開啟背誦模式吧。
2019年山東滿分作文:少年,到遠方去

——復(fù)興中學2019年畢業(yè)演講
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謝謝你們叫我回家,送別你們,鮮衣怒馬,此間少年的你們,未來無遠弗屆的你們。和你們一樣,我也見過紅色跑道旁那排金黃金黃的銀杏樹,聞過生物園里如牛奶的梔子花香,青澀的笑聲也嚇跑過西墻角曬太陽的花貓。盡管如此,我們之間還是橫亙著10多年的時光,銀杏樹,梔子花還在,只是,那只花貓是不是早已不在了?很多事情,和這只花貓一樣,變了。
那時我們掛在嘴邊的“理想”,是你們今天口中的“詩和遠方”,既然成了遠方,便是遙不可及吧。那時的我們豪情萬丈,摩拳擦掌,被教導(dǎo)著,謹記著“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今天的你們記住的卻是“拼爹”“*”,流行的是“佛系”“巨嬰”,習慣轉(zhuǎn)發(fā)“錦鯉”祈求好運,或是指望科技進步,一切交給人工智能。
說出這些流行字眼,我忐忑不安,心驚膽戰(zhàn)。什么時候,我們開始不再相信自己的雙手?我多怕,怕你們已經(jīng)浸*其中,并且相信這便是生存之道,便是你們的真理和信仰。
如果,如果我們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確,什么才是方向,那么不妨回頭看看吧。
十年激戰(zhàn),千里狼煙中,赫克托耳似一尊雕塑屹立在晨風中,他回過頭對守衛(wèi)特洛伊絕望的戰(zhàn)士說:“如果避而不戰(zhàn)就能夠永生不死,那么我也不愿沖鋒在前。但是,人既然遲早要死,我們?yōu)楹尾黄此酪粦?zhàn),反把榮譽讓給別人?”試問,你怎么忍心?忍心放棄自己的雙手,放棄親力親為,把未來和榮譽拱手讓人?
如果你愿意,可以在某個黃昏去街巷走走,找到那個打稱鋪里的老師傅。他點起一盞燈,一毫一厘地刻著星戥,斤斤計較,只怕失之毫厘。系上秤砣,掛上秤盤,拿校物試著重,秤尾完美地平著,一寸不高,一寸不低,才能松一口氣。他只相信自己的雙手,這是必須誓死捍衛(wèi)的權(quán)利。
談何你死我活的戰(zhàn)事,斤斤計較的稱桿,哪怕是捏合餃子皮邊,也要留下漂亮的指紋,才能算真正的美味呀。
你讀過《詩經(jīng)》吧,你聽見了關(guān)關(guān)和鳴的雎鳩嗎?你聞見了稻麥和泥土的香嗎?感受到了鐮刀齊口割下麥茬的神奇嗎?這音樂聲聲,一代代詠于白露江邊,舞于亭臺月下,這是獨屬于中國文明的平和、安詳和踏實。于是,我們看到,一群群荷著鋤頭,露水沾濕衣衫的人,在麥香中鑄造著偉大,中國文化隆重登場,代代吟唱。
如果沒有他們的雙手,雙腳,沒有他們熱烈的口舌和大腦,我該去哪里尋找如此美麗的山河?
于是,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
于是,你走過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經(jīng)丈量過的;行過的江畔是蘇子瞻曾泛舟于上的;
于是,你駐足遠眺的城樓是岳飛曾經(jīng)堅定守衛(wèi)過的;馳騁的草原是霍去病曾經(jīng)為之奮戰(zhàn)過的;
你知道嗎?這才是中華文明如春水生發(fā),生生不息的原因。
你說,這一切離你還是太遠,那么,我說得再明白一點吧。
如果,你不曾體會街邊綠色郵筒中給你送來的一封信箋時的喜悅;
如果,你依稀記得燭火下,機杼聲聲中微彎的背影;
如果,你仍貪戀嘴角殘留的蒿團香,那是在江畔采青,剁青,揉青換來的美味……
那么,你該明白,有些事情,無法拱手讓人。
親愛的少年,你不該選擇安逸,貪戀便捷,那就像背對著太陽而行,只看得見自己的影子。把所有的春光靜好還給疏疏籬落,把所有的庸庸碌碌,懶惰不前歸還給過去的自己吧。明天的你,要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5月5日,勞動節(jié)返校第一天。很榮幸作為學生代表參加這次“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主題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別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勞動》。
就在昨天下午,我眼見多位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寢室,手提包裹,肩扛重物,雖是五月天氣,他們卻已大汗淋漓,而孩子們則脖掛耳機,兩手空空,悠閑自在;就在今天早上,我眼見班主任老師拾起教室里的紙屑,用抹布重新擦拭垃圾桶蓋,而我們的值日生,早已埋頭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就在剛才集會之前,我聽有學生抱怨:“我們學習這么忙,還召開勞動主題演講,太占用時間了。”
同學們,我們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太多家庭勞動的美好。
高爾基說:“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蔽覀冨e過了勞動,就是錯過了美好的生活。試想,每逢假期,和父母一起參與家庭勞動,刷碗拖地洗衣服,把自己的小家打扮得干凈溫馨;甚至陪同父母回到農(nóng)村老家,干一場酣暢淋漓的農(nóng)活,用勞動感知生活,在勞動中體驗親情的美妙,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該有多么美好??墒俏覀兊募倨诳偙惠o導(dǎo)班填得滿滿當當。
老師們,我們以學習為名,異化了太多勞動教育課程。
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漠視勞動教育,那么學校對勞動教育課程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嗎?遲到學生會被罰打掃衛(wèi)生,當勞動成了懲罰的方式之一,學生怎能不滋生厭惡勞動的心理;勞動異化為休閑娛樂課——菜園參觀、水果采摘品嘗、手工藝學習、植樹節(jié)班會、雷鋒日的公益活動等等,都被冠以勞動教育課的名義,學生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多了參觀體驗的輕佻,少了教育樹人的厚重。
同學們,老師們,別讓懶惰的病毒蔓延,人猿相揖別,勞動光榮。
馬克思早就說過:“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睉卸枋欠N病毒,學生是易感染人群。曾有這樣一個報道,一個孩子帶了個雞蛋到學校,放學后雞蛋卻被原封帶回了家,媽媽問他為什么不吃,孩子回答說:“外邊有殼,我不知道該怎么吃。”再不重視勞動教育,我們的孩子怕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了。有人??床黄痼w力勞動者,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可是萬丈高樓平地起,郵件千里一日達,長橋如虹跨海灣,高速盤翻高山,昔日黃沙漫漫,而今魚肥稻香……其中哪一個離得開那些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勞動者?
同學們,從今日開始,多做一些家務(wù),勤維護校園環(huán)境,踏實上好每一節(jié)勞動課,端正勞動態(tài)度,遵守勞動紀律,學會勞動技巧,形成勞動習慣,在勞動中找到生活的美與樂,讓勞動成為崢嶸歲月的底色吧!
切記,青春靚,勞動美,別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勞動。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復(fù)興中學的李克勤,——對,和那位香港歌星同名字,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在希望的田野里辛勤勞動》。
如今,隨著科技的創(chuàng)新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在曾經(jī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夢想快要實現(xiàn)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時常升起一股忐忑不安的感覺。看看周圍吧,越來越多的人不尊重勞動,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總是用各種理由和借口否定勞動的價值。你聽,這些話你熟悉嗎?“我要學習沒有時間勞動”,“有機器人代替勞動就好”,“花一些錢雇別人勞動...”再放眼家庭生活,許多家庭日常灶冷鍋涼,沒有人愿意做飯,僅僅是點外賣或者吃盒飯而已,周圍環(huán)境一時垃圾成山,廢品遍地。這難道就是科技發(fā)展帶給我們的改變嗎?
絕對不是!是因為我們忘記了勞動的價值,不尊重勞動。曾經(jīng),我們的祖先邁著堅實的步伐,扛著笨重的工具,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從萬里長城到京杭大運河,從灌溉沃野的都江堰到聳入云際的布達拉宮,每一項雄偉壯觀的建筑都凝聚著千千萬萬先民勤勞的汗水?!暗乇郎酱輭咽克?,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在科技并不發(fā)達的古代,修建這些雄偉壯觀的建筑并不容易,然而先民用聰明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完成了,留給我們后人一筆筆寶貴的財富,這正是依靠勞動的力量。
由此說來,其實電子智能的發(fā)展和運用只能代替人的部分勞動和部分人的勞動,無法成為勞動的全部。一個按鈕或者一道指令,勞動的結(jié)果就可以“不勞而獲”,效率仿佛提高了,但高效率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為了割舍我們勞動的樂趣?難道是為了松懈我們骨子里的勤勞品質(zhì)?我們該如何品味勞動之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帶月荷鋤歸”,勞動的美與自然的美高度結(jié)合,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追求勞動美的志向是難以改變的,人們通過勞動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基因也是無法轉(zhuǎn)改的,這條基因深深地寫進每一位中華民族的子民的身體里,我們不想成為忘記勞動、漠視勞動的“轉(zhuǎn)基因人”!
其實,勞動很好地統(tǒng)一了身心,可以達到身心愉悅,許多智慧都是在勞動中發(fā)現(xiàn)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勞動的外在形式固然發(fā)生了變化,雖然古代男耕女織的家庭勞動模式幾近絕跡,但穿衣吃飯的樂趣不應(yīng)該被人們輕描淡寫地省略掉,勞動的內(nèi)在意義經(jīng)典永恒,彌足珍貴。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夢想即將實現(xiàn),在這歷史性的一刻,每一位中國人應(yīng)該尊重勞動,奮發(fā)圖強,我們要接過祖先的勞動工具,繼承祖先的勤勞品質(zhì),牢記歷史使命,繼續(xù)在希望的田野里勞動,在肥沃的土壤里深耕!
我的演講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2019年山東滿分作文:少年,到遠方去

——復(fù)興中學2019年畢業(yè)演講
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謝謝你們叫我回家,送別你們,鮮衣怒馬,此間少年的你們,未來無遠弗屆的你們。和你們一樣,我也見過紅色跑道旁那排金黃金黃的銀杏樹,聞過生物園里如牛奶的梔子花香,青澀的笑聲也嚇跑過西墻角曬太陽的花貓。盡管如此,我們之間還是橫亙著10多年的時光,銀杏樹,梔子花還在,只是,那只花貓是不是早已不在了?很多事情,和這只花貓一樣,變了。
那時我們掛在嘴邊的“理想”,是你們今天口中的“詩和遠方”,既然成了遠方,便是遙不可及吧。那時的我們豪情萬丈,摩拳擦掌,被教導(dǎo)著,謹記著“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今天的你們記住的卻是“拼爹”“*”,流行的是“佛系”“巨嬰”,習慣轉(zhuǎn)發(fā)“錦鯉”祈求好運,或是指望科技進步,一切交給人工智能。
說出這些流行字眼,我忐忑不安,心驚膽戰(zhàn)。什么時候,我們開始不再相信自己的雙手?我多怕,怕你們已經(jīng)浸*其中,并且相信這便是生存之道,便是你們的真理和信仰。
如果,如果我們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確,什么才是方向,那么不妨回頭看看吧。
十年激戰(zhàn),千里狼煙中,赫克托耳似一尊雕塑屹立在晨風中,他回過頭對守衛(wèi)特洛伊絕望的戰(zhàn)士說:“如果避而不戰(zhàn)就能夠永生不死,那么我也不愿沖鋒在前。但是,人既然遲早要死,我們?yōu)楹尾黄此酪粦?zhàn),反把榮譽讓給別人?”試問,你怎么忍心?忍心放棄自己的雙手,放棄親力親為,把未來和榮譽拱手讓人?
如果你愿意,可以在某個黃昏去街巷走走,找到那個打稱鋪里的老師傅。他點起一盞燈,一毫一厘地刻著星戥,斤斤計較,只怕失之毫厘。系上秤砣,掛上秤盤,拿校物試著重,秤尾完美地平著,一寸不高,一寸不低,才能松一口氣。他只相信自己的雙手,這是必須誓死捍衛(wèi)的權(quán)利。
談何你死我活的戰(zhàn)事,斤斤計較的稱桿,哪怕是捏合餃子皮邊,也要留下漂亮的指紋,才能算真正的美味呀。
你讀過《詩經(jīng)》吧,你聽見了關(guān)關(guān)和鳴的雎鳩嗎?你聞見了稻麥和泥土的香嗎?感受到了鐮刀齊口割下麥茬的神奇嗎?這音樂聲聲,一代代詠于白露江邊,舞于亭臺月下,這是獨屬于中國文明的平和、安詳和踏實。于是,我們看到,一群群荷著鋤頭,露水沾濕衣衫的人,在麥香中鑄造著偉大,中國文化隆重登場,代代吟唱。
如果沒有他們的雙手,雙腳,沒有他們熱烈的口舌和大腦,我該去哪里尋找如此美麗的山河?
于是,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
于是,你走過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經(jīng)丈量過的;行過的江畔是蘇子瞻曾泛舟于上的;
于是,你駐足遠眺的城樓是岳飛曾經(jīng)堅定守衛(wèi)過的;馳騁的草原是霍去病曾經(jīng)為之奮戰(zhàn)過的;
你知道嗎?這才是中華文明如春水生發(fā),生生不息的原因。
你說,這一切離你還是太遠,那么,我說得再明白一點吧。
如果,你不曾體會街邊綠色郵筒中給你送來的一封信箋時的喜悅;
如果,你依稀記得燭火下,機杼聲聲中微彎的背影;
如果,你仍貪戀嘴角殘留的蒿團香,那是在江畔采青,剁青,揉青換來的美味……
那么,你該明白,有些事情,無法拱手讓人。
親愛的少年,你不該選擇安逸,貪戀便捷,那就像背對著太陽而行,只看得見自己的影子。把所有的春光靜好還給疏疏籬落,把所有的庸庸碌碌,懶惰不前歸還給過去的自己吧。明天的你,要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5月5日,勞動節(jié)返校第一天。很榮幸作為學生代表參加這次“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主題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別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勞動》。
就在昨天下午,我眼見多位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寢室,手提包裹,肩扛重物,雖是五月天氣,他們卻已大汗淋漓,而孩子們則脖掛耳機,兩手空空,悠閑自在;就在今天早上,我眼見班主任老師拾起教室里的紙屑,用抹布重新擦拭垃圾桶蓋,而我們的值日生,早已埋頭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就在剛才集會之前,我聽有學生抱怨:“我們學習這么忙,還召開勞動主題演講,太占用時間了。”
同學們,我們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太多家庭勞動的美好。
高爾基說:“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蔽覀冨e過了勞動,就是錯過了美好的生活。試想,每逢假期,和父母一起參與家庭勞動,刷碗拖地洗衣服,把自己的小家打扮得干凈溫馨;甚至陪同父母回到農(nóng)村老家,干一場酣暢淋漓的農(nóng)活,用勞動感知生活,在勞動中體驗親情的美妙,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該有多么美好??墒俏覀兊募倨诳偙惠o導(dǎo)班填得滿滿當當。
老師們,我們以學習為名,異化了太多勞動教育課程。
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漠視勞動教育,那么學校對勞動教育課程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嗎?遲到學生會被罰打掃衛(wèi)生,當勞動成了懲罰的方式之一,學生怎能不滋生厭惡勞動的心理;勞動異化為休閑娛樂課——菜園參觀、水果采摘品嘗、手工藝學習、植樹節(jié)班會、雷鋒日的公益活動等等,都被冠以勞動教育課的名義,學生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多了參觀體驗的輕佻,少了教育樹人的厚重。
同學們,老師們,別讓懶惰的病毒蔓延,人猿相揖別,勞動光榮。
馬克思早就說過:“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睉卸枋欠N病毒,學生是易感染人群。曾有這樣一個報道,一個孩子帶了個雞蛋到學校,放學后雞蛋卻被原封帶回了家,媽媽問他為什么不吃,孩子回答說:“外邊有殼,我不知道該怎么吃。”再不重視勞動教育,我們的孩子怕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了。有人??床黄痼w力勞動者,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可是萬丈高樓平地起,郵件千里一日達,長橋如虹跨海灣,高速盤翻高山,昔日黃沙漫漫,而今魚肥稻香……其中哪一個離得開那些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勞動者?
同學們,從今日開始,多做一些家務(wù),勤維護校園環(huán)境,踏實上好每一節(jié)勞動課,端正勞動態(tài)度,遵守勞動紀律,學會勞動技巧,形成勞動習慣,在勞動中找到生活的美與樂,讓勞動成為崢嶸歲月的底色吧!
切記,青春靚,勞動美,別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勞動。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復(fù)興中學的李克勤,——對,和那位香港歌星同名字,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在希望的田野里辛勤勞動》。
如今,隨著科技的創(chuàng)新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在曾經(jī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夢想快要實現(xiàn)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時常升起一股忐忑不安的感覺。看看周圍吧,越來越多的人不尊重勞動,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總是用各種理由和借口否定勞動的價值。你聽,這些話你熟悉嗎?“我要學習沒有時間勞動”,“有機器人代替勞動就好”,“花一些錢雇別人勞動...”再放眼家庭生活,許多家庭日常灶冷鍋涼,沒有人愿意做飯,僅僅是點外賣或者吃盒飯而已,周圍環(huán)境一時垃圾成山,廢品遍地。這難道就是科技發(fā)展帶給我們的改變嗎?
絕對不是!是因為我們忘記了勞動的價值,不尊重勞動。曾經(jīng),我們的祖先邁著堅實的步伐,扛著笨重的工具,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從萬里長城到京杭大運河,從灌溉沃野的都江堰到聳入云際的布達拉宮,每一項雄偉壯觀的建筑都凝聚著千千萬萬先民勤勞的汗水?!暗乇郎酱輭咽克?,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在科技并不發(fā)達的古代,修建這些雄偉壯觀的建筑并不容易,然而先民用聰明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完成了,留給我們后人一筆筆寶貴的財富,這正是依靠勞動的力量。
由此說來,其實電子智能的發(fā)展和運用只能代替人的部分勞動和部分人的勞動,無法成為勞動的全部。一個按鈕或者一道指令,勞動的結(jié)果就可以“不勞而獲”,效率仿佛提高了,但高效率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為了割舍我們勞動的樂趣?難道是為了松懈我們骨子里的勤勞品質(zhì)?我們該如何品味勞動之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帶月荷鋤歸”,勞動的美與自然的美高度結(jié)合,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追求勞動美的志向是難以改變的,人們通過勞動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基因也是無法轉(zhuǎn)改的,這條基因深深地寫進每一位中華民族的子民的身體里,我們不想成為忘記勞動、漠視勞動的“轉(zhuǎn)基因人”!
其實,勞動很好地統(tǒng)一了身心,可以達到身心愉悅,許多智慧都是在勞動中發(fā)現(xiàn)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勞動的外在形式固然發(fā)生了變化,雖然古代男耕女織的家庭勞動模式幾近絕跡,但穿衣吃飯的樂趣不應(yīng)該被人們輕描淡寫地省略掉,勞動的內(nèi)在意義經(jīng)典永恒,彌足珍貴。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夢想即將實現(xiàn),在這歷史性的一刻,每一位中國人應(yīng)該尊重勞動,奮發(fā)圖強,我們要接過祖先的勞動工具,繼承祖先的勤勞品質(zhì),牢記歷史使命,繼續(xù)在希望的田野里勞動,在肥沃的土壤里深耕!
我的演講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