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梁配筋應滿足的要求
(1) 連梁上下縱向受力鋼筋伸入墻內(nèi)的錨固長度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aE l ,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a l ,且不應小于600 mm。
(2) 抗震設計的剪力墻中,沿連梁全長箍筋的構(gòu)造要求應按框架梁梁端加密區(qū)箍筋構(gòu)造要求采用;非抗震設計時,沿連梁全長的箍筋直徑應不小于6 mm,間距不大于150 mm。
(3) 在頂層連梁錨入墻體的鋼筋長度范圍內(nèi),應配置間距不大于150 mm 的箍筋,構(gòu)造箍筋直徑與該連梁的箍筋直徑相同。
(4) 截面高度大于700 mm 的連梁,在梁的兩側(cè)面應設置縱向構(gòu)造鋼筋(腰筋),沿高度間距不大于200 mm,直徑不應小于10 mm。宜將墻面水平分布鋼筋拉通。
(5) 在跨高比不大于2.5 的連梁中,梁兩側(cè)的縱向分布筋(腰筋)的面積配筋率應不低于0.3%,并宜將墻肢中水平鋼筋拉通連續(xù)配置,以加強剪力墻的整體性。
(6) 一、二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跨高比不大于2.0,墻厚大于等于250 mm 的連梁,可采用斜向交叉配筋,以改善連梁的延性,每方向的斜筋面積按下式計算(如圖4.29 所示):① 非抗震設計時② 有抗震設防時。
(1) 連梁上下縱向受力鋼筋伸入墻內(nèi)的錨固長度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aE l ,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a l ,且不應小于600 mm。
(2) 抗震設計的剪力墻中,沿連梁全長箍筋的構(gòu)造要求應按框架梁梁端加密區(qū)箍筋構(gòu)造要求采用;非抗震設計時,沿連梁全長的箍筋直徑應不小于6 mm,間距不大于150 mm。
(3) 在頂層連梁錨入墻體的鋼筋長度范圍內(nèi),應配置間距不大于150 mm 的箍筋,構(gòu)造箍筋直徑與該連梁的箍筋直徑相同。
(4) 截面高度大于700 mm 的連梁,在梁的兩側(cè)面應設置縱向構(gòu)造鋼筋(腰筋),沿高度間距不大于200 mm,直徑不應小于10 mm。宜將墻面水平分布鋼筋拉通。
(5) 在跨高比不大于2.5 的連梁中,梁兩側(cè)的縱向分布筋(腰筋)的面積配筋率應不低于0.3%,并宜將墻肢中水平鋼筋拉通連續(xù)配置,以加強剪力墻的整體性。
(6) 一、二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跨高比不大于2.0,墻厚大于等于250 mm 的連梁,可采用斜向交叉配筋,以改善連梁的延性,每方向的斜筋面積按下式計算(如圖4.29 所示):① 非抗震設計時② 有抗震設防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