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3日,是蘇大新生報到的日子,一群90后的學生們帶著自己的夢想又將開始一段新的旅程。但開始新生活的還有另外一批“新生”,他們就是蘇大新上任的學生輔導員們。面對迎新忙,這些新老師也正忙著做自己的“心”準備。
從圖書館到學生群
今年6月才加入學生輔導員隊伍的孟玲玲原來在學校圖書館工作,聊起自己的轉型,她顯得既興奮又有些顧慮,“剛開始從事輔導員工作,面對的又是一批90后學生,我還真有些擔心?!?BR> 迎新的這段日子里,孟玲玲利用休息時間把新生的個人資料都進行查閱,以便對每個人的大體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建立QQ群、開設飛信、關注學生論壇,都是她忙碌的事。考慮到新生報到正值臺風期,孟玲玲打電話提醒志愿者們準備好雨具和行李防水布,還為提前報到的新生準備了早點。
“以前我的工作是幫助學生以快捷的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圖書,而現(xiàn)在則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學生提供需要的幫助。”孟玲玲告訴記者,她想要完成一個學生輔導員的四個目標,即讓學生記住、讓學生喜歡、讓學生崇拜和讓學生超越。
理科男生與他的學生們
這兩天早上,在蘇大校醫(yī)院門口總能看到一個年輕小伙子在人群中忙碌,貌似來報到的新生,其實他是正在幫助學生辦理入學手續(xù)的一名準“80后”輔導員。黃郁健大學讀的是有機化學專業(yè),本科、研究生期間都擔任過學生會主席,放棄實驗室工作而選擇做一名學生輔導員,也是因為他在學生時代就積累了一些工作經(jīng)驗。
黃郁健被學生稱為無微不至的大哥哥,迎新期間他每天接到的學生電話不少于200個,從“附近有哪些銀行”到“近的超市在哪里”等一系列問題他都耐心地向這批各地剛來的學生一一解答,即便是坐在辦公室也是經(jīng)常一手剛拿起手機,座機就響了。幾天下來,當學生知道這位新老師接電話接到耳鳴時,都立馬改成了短信提問形式,不過令黃郁健哭笑不得的是,第二天他發(fā)短信又發(fā)到了手軟。
面對這些辛苦,早就扎根在學生工作里的黃郁健卻并不在意,“我喜歡跟學生在一起,沉浸其中總有著無限旺盛的精力!”
港?;貋淼膶W生輔導員
“剛開始我還真有些不適應!”外國語學院的輔導員黃鸝坦言。黃鸝畢業(yè)于香港浸會大學,曾在香港大學工作了一段時間,正是這段港大的工作經(jīng)歷讓她愛上了高校的工作氛圍。
黃鸝告訴記者,香港和內地高校的輔導員還是有些區(qū)別的,比如,香港高校的學生工作者相對專業(yè)化,很多都是具有相應專業(yè)背景知識,例如心理咨詢師、就業(yè)規(guī)劃師等。而在內地的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所有事務基本都要懂一些,這樣才能給予全方位的幫助。但黃鸝肯定,兩地的輔導員工作都具有強烈的敬業(yè)精神和服務理念。這些天,她接過一張張新生的報到通知書,憧憬著這批學生能帶給她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而她也將用自己兩地工作的經(jīng)歷教會學生們自我管理,不斷成長。
何潔 姚臻
從圖書館到學生群
今年6月才加入學生輔導員隊伍的孟玲玲原來在學校圖書館工作,聊起自己的轉型,她顯得既興奮又有些顧慮,“剛開始從事輔導員工作,面對的又是一批90后學生,我還真有些擔心?!?BR> 迎新的這段日子里,孟玲玲利用休息時間把新生的個人資料都進行查閱,以便對每個人的大體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建立QQ群、開設飛信、關注學生論壇,都是她忙碌的事。考慮到新生報到正值臺風期,孟玲玲打電話提醒志愿者們準備好雨具和行李防水布,還為提前報到的新生準備了早點。
“以前我的工作是幫助學生以快捷的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圖書,而現(xiàn)在則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學生提供需要的幫助。”孟玲玲告訴記者,她想要完成一個學生輔導員的四個目標,即讓學生記住、讓學生喜歡、讓學生崇拜和讓學生超越。
理科男生與他的學生們
這兩天早上,在蘇大校醫(yī)院門口總能看到一個年輕小伙子在人群中忙碌,貌似來報到的新生,其實他是正在幫助學生辦理入學手續(xù)的一名準“80后”輔導員。黃郁健大學讀的是有機化學專業(yè),本科、研究生期間都擔任過學生會主席,放棄實驗室工作而選擇做一名學生輔導員,也是因為他在學生時代就積累了一些工作經(jīng)驗。
黃郁健被學生稱為無微不至的大哥哥,迎新期間他每天接到的學生電話不少于200個,從“附近有哪些銀行”到“近的超市在哪里”等一系列問題他都耐心地向這批各地剛來的學生一一解答,即便是坐在辦公室也是經(jīng)常一手剛拿起手機,座機就響了。幾天下來,當學生知道這位新老師接電話接到耳鳴時,都立馬改成了短信提問形式,不過令黃郁健哭笑不得的是,第二天他發(fā)短信又發(fā)到了手軟。
面對這些辛苦,早就扎根在學生工作里的黃郁健卻并不在意,“我喜歡跟學生在一起,沉浸其中總有著無限旺盛的精力!”
港?;貋淼膶W生輔導員
“剛開始我還真有些不適應!”外國語學院的輔導員黃鸝坦言。黃鸝畢業(yè)于香港浸會大學,曾在香港大學工作了一段時間,正是這段港大的工作經(jīng)歷讓她愛上了高校的工作氛圍。
黃鸝告訴記者,香港和內地高校的輔導員還是有些區(qū)別的,比如,香港高校的學生工作者相對專業(yè)化,很多都是具有相應專業(yè)背景知識,例如心理咨詢師、就業(yè)規(guī)劃師等。而在內地的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所有事務基本都要懂一些,這樣才能給予全方位的幫助。但黃鸝肯定,兩地的輔導員工作都具有強烈的敬業(yè)精神和服務理念。這些天,她接過一張張新生的報到通知書,憧憬著這批學生能帶給她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而她也將用自己兩地工作的經(jīng)歷教會學生們自我管理,不斷成長。
何潔 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