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師經(jīng)濟原理之影響需求量的因素

字號:

在現(xiàn)實中,一種商品需求量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通常包括:
    (1)該商品本身的價格
    在需求定理中所分析的影響需求的因素只是商品本身的價格。一般情況下,當影響商品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商品本身的價格越高,商品的需求量越?。幌喾?,商品本身的價格越低,商品的需求量越大,正如需求定理所述。
    (2)消費者的貨幣收入
    在商品價格不變時,消費者貨幣收入水平的提高表明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提高,因此會使消費者增加購買商品的數(shù)量;而消費者貨幣收入水平的降低則會使消費者減少購買商品的數(shù)量。
    (3)消費者的偏好
    消費者的偏好是指消費者對商品的喜好程度。在不同時期消費者對同一種商品的偏好可能不同。例如,在冬季里消費者對冬季服裝的偏好較強,而在夏季里對冬季服裝的偏好較弱;又如我們通常所說的現(xiàn)在流行某種商品就是指現(xiàn)在消費者對這種商品有較強的偏好,而要說某種東西過時了,則表明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偏好變得較弱了。在商品價格不變時,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喜好程度越強,則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越大;相反,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喜好程度越弱,則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越小。
    (4)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
    一種商品的需求還會受到其他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這是因為該商品與其他商品之問可能存在著這樣兩種相關關系:
    一種是替代(substitute)關系,即兩種商品可以相互替代以用來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欲望。這時,這兩種商品互為替代品。例如,對于一個既愛吃米飯又愛吃饅頭的人來說,米飯和饅頭就互為替代品。當一種商品其本身價格不變而其替代品價格上升時,該商品的需求量會增加;相反,當一種商品其本身價格不變而其替代品價格下降時,該商品的需求量會減少。例如,當進口彩電價格不變國內(nèi)彩電價格下降時,消費者對進口彩電的需求減少。這就是說,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和其替代品的價格呈同方向變動。
    另一種是互補(complementary)關系,即兩種商品共同使用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欲望,這時,這兩種商品互為互補品。例如,攝像機和攝像帶互為互補品。當一種商品其本身價格不變而其互補品價格上升時,該商品的需求量會減少;相反,當一種商品其本身價格不變而其互補品價格下降時,該商品的需求量會增加。例如,當攝像機價格不變攝像帶價格上升時,消費者會減少對攝像機的需求。這就是說,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和其互補品的價格呈反方向變動。
    另外,還有一些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如社會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社會人口的數(shù)量及其構(gòu)成、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以及社會制度、風俗習慣,等等。例如:如果消費者預期商品未來的價格上漲,消費者就會增加商品的現(xiàn)期需求;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人們平均壽命的提高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下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使老年人口的比例提高,從而會增加老年人的商品需求。
    需求定理中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就是指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消費者的偏好、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等不變,在此基礎上,需求定理只研究商品本身價格對需求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