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釋義:第三十七條

字號:

第三十七條 在合同有效期內(nèi),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的,被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
    被保險人未履行前款規(guī)定的通知義務的,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而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釋義] 本條是對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時被保險人通知義務的規(guī)定。
    保險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中,保險標的的情況可能會發(fā)生變化,如果發(fā)生保險事故的可能性增加,則視為是危險程度增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投保人或被保險人變更保險標的用途所致;二是保險標的自身發(fā)生意外引起物理、化學反應;三是保險標的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由于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直接關系到保險人的利益,所以不管由哪種原因造成的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投保人、被保險人在知悉后,都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通知的具體時間、方式和范圍可以由保險合同約定,投保人、被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危險通知義務。
    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被保險人履行了危險通知義務后,保險人可以采取兩種做法:一是要求增加保險費;二是解除保險合同。對于第一種情況,如果被保險人不同意增加保險費或者未按照約定的期限繳納增加的保險費,保險人也可以解除合同。但如果被保險人依法履行了危險通知義務,在一定時間內(nèi)保險人既未提出增加保險費,也未提出解除保險合同的,仍按原保險合同執(zhí)行。
    被保險人在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時,未依法按合同約定履行通知義務,也就是未及時通知保險人的,很可能會給保險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應當承擔以下法律后果:一是被保險人未履行危險增加通知義務的,應承擔違約責任;二是被保險人沒有履行危險增加通知義務的,因危險程度增加而發(fā)生的保險事故所造成的保險標的損失,應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責任,保險人不再向被保險人支付保險賠償金。當然,如果保險標的的損失是由正常的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的保險事故造成的,并不是由于危險程度增加引起的保險事故所造成,保險人仍然按保險合同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