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試卷為選擇題,由計算機閱讀。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下列關于民事權利的說法哪項是錯誤的?
A.甲公司與銀行簽訂借款合同,銀行對甲公司享有的要求其還款付息的權利不具有排他性
B.乙公司與丙公司協(xié)議,丙公司不在乙公司建筑的某樓群前建造高于該樓群的建筑,乙公司對丙公司享有的權利具有支配性
C.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債權人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人以債權人未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為由拒絕履行,保證人的權利是形成權
D.債權人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贈與合同的權利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2.以下哪種行為屬于自力救濟的范疇?
A.甲請求乙履行到期債務
B.某日甲于某餐廳就餐后以餐廳環(huán)境太差為由轉身就走拒不付款,餐廳為此指使保安限制了甲的人身自由
C.甲趁乙不在的時候將乙家的玻璃砸碎,乙得知后也到甲家中將其同樣規(guī)格型號的玻璃砸碎
D.搜酷停車場和品茗茶館為業(yè)務關系密切的相鄰法人,一日甲將車停在搜酷后去品茗茶館消費,忘帶錢包證件,搜酷將甲的車先進行留置
3.甲購買乙的一輛二手車,但雙方?jīng)]有辦理過戶手續(xù)。甲付款購車后,駕駛該車到某汽車配件經(jīng)銷部丙處,購買汽車空調(diào)等配件并安裝。安裝好并付清款項后,甲駕車離開。途中,因空調(diào)線短路引起電源線起火造成火災,該車被大部分燒毀。經(jīng)有關部門認定丙作為汽車空調(diào)提供者對火災負有間接責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未生效,因為雙方?jīng)]有辦理車輛過戶手續(xù)
B.甲取得該車的所有權,因為動產(chǎn)所有權轉讓自交付時發(fā)生效力
C.甲不能向丙請求損害賠償,因為其不是該車的所有權人
D.甲不可以向丙請求損害賠償,因為該車轉讓沒有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4.依我國《物權法》的規(guī)定,下面哪項說法正確?
A.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自取得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時設立
B.船舶物權的設立,必須登記
C.因拆除房屋消滅物權的,自登記時物權消滅
D.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fā)生效力
5.下列選項中取得所有權是基于物權變動的公示公信原則的是:
A.甲在垃圾堆拾取他人拋棄的電視機
B.甲從市場上以正常價格買到一輛盜竊來的自行車
C.甲從乙處買得一臺電腦
D.甲誤將丙的房子登記為自己的房子.后甲將此房轉讓給丁,甲、丁之間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丁取得該房所有權
6.對于建筑物區(qū)分所有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區(qū)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的權利可單獨轉讓
B.區(qū)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請求分割
C.區(qū)分所有人對整個建筑物享有共同所有權
D.共有部分的修繕費用及其他分擔,由各區(qū)分所有人按其專有部分所占比例分擔
7.某市國土資源局于6月1日依法作出征收決定,征收青山村村民甲家承包地和宅基地占有范圍內(nèi)的10畝土地,出讓給民辦青山小學蓋校舍。國土資源局于7月1日與青山小學簽訂了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但由于國土資源局工作上的疏忽,一直遲延到9月1日才辦理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于9月5日向青山小學頒發(fā)了土地使用權證。下列表述中,不符合《物權法》規(guī)定的是:
A.青山村村委會和甲有權主張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地上建筑物補償費等
B.6月1日,這5畝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
C.7月1日,青山小學取得這5畝土地的建設用地使用權
D.如果土地登記簿上記載的面積為10畝,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上記載的面積為9畝,除非有相反的證據(jù)證明,應當認定青山小學的建設用地的面積為10畝
8.甲公司主營紙巾,為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向乙銀行貸款100萬元人民幣,以廠房、待售的紙巾、已生產(chǎn)但未包裝的紙巾和正在生產(chǎn)的紙巾半成品等財產(chǎn)提供抵押擔保,雙方簽定了抵押合同,但未辦理登記手續(xù)。不久,甲公司將其生產(chǎn)的全部紙巾銷售給丙公司。后來,因甲公司無力償還貸款,乙銀行主張其抵押權,要求對丙公司所購甲公司的紙巾變價受償,丙公司以其不知情為由拒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公司不得以其將要生產(chǎn)的紙巾半成品設定抵押
B.甲公司與乙銀行的抵押權并不成立,因為沒有辦理抵押登記
C.甲公司與乙銀行的抵押已經(jīng)成立,但由于沒有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丙公司
D.如果辦理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9.甲、乙、丙、丁各出資500萬元共同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甲以一塊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500萬元出資,甲將該土地交付給公司,但一直未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公司成立后,甲又以該地設定抵押,向某銀行借款500萬元,雙方辦理了抵押登記。后因甲無力還款,銀行欲行使抵押權,與乙、丙、丁等發(fā)生糾紛。下列哪項說法正確?
A.甲將該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于銀行的行為無效
B.股份公司有權拒絕銀行行使抵押權
C.銀行可以取得該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抵押權
D.乙、丙、丁有權拒絕銀行行使抵押權
10.甲公司與乙銀行簽訂一份500萬元的借款合同,由丙公司提供保證擔保,因甲公司到期不能還款,乙銀行便要求丙公司承擔保證責任。丙公司拒絕承擔保證責任,乙銀行便訴至法院。法院判決,由丙公司承擔500萬元及其利息的保證責任。丙公司承擔保證責任后,便向甲公司進行追償。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丙公司對甲公司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乙銀行向丙公司要求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計算
B.丙公司可向甲公司追償500萬元及其利息
C.丙公司可向甲公司追償因丙公司逾期承擔保證責任的利息
D.丙公司可向甲公司追償因敗訴而承擔的訴訟費用
11.甲、乙、丙三人有多年的業(yè)務合作關系。5月5日,甲與乙交流時談起甲最近的一批低價木材將照顧合作伙伴,以丙為出賣對象,就等丙答應了。5月6日,乙因另外一批生意向丙寄發(fā)合同書時順便發(fā)出了甲出賣這批木材的合作意向。信件于5月7日到達。5月8日,丙致電報甲:將近日匯款,親自上門提貨。5月9日,甲收到電報后回電話稱:不用著急付款,將送貨上門。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甲的要約在5月7日生效
B.甲和丙間的合同在5月9日成立
C.5月8日丙致電甲屬于要約
D.5月7日乙致丙的合同書所載合作意向性質屬于要約邀請
12.張某將一臺筆記本電腦出賣給李某,并于2005年5月1日將該電腦交付給了李某,但是沒有交付該機器的使用說明書,2005年7月1日因李某鄰居家中失火導致李某家也被燒,結果電腦被毀,這一損失應當由誰承擔?
A.應當由張某承擔,因為其沒有按照約定未交付筆記本電腦的使用說明書,存在違約行為
B.應當由李某承擔,因為張某沒有按照約定交付使用說明書,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
C.應當由張某與李某平均分擔,因為雙方都沒有過錯
D.應當由張某按照公平原則分擔李某的一部分損失
13.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木材購銷合同,未約定交貨地點,也未約定交貨時間,且未簽訂補充協(xié)議。合同簽訂一周后,甲公司將合同約定的木材交給丙運輸公司運往乙公司所在地。在貨物運輸途中,遭遇罕見的泥石流致使貨物全部毀損。下面哪一項表述不正確?
A.合同雖然沒有約定交貨的時間,合同仍然可以履行,甲公司可以隨時發(fā)運貨物
B.貨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應該由甲公司承擔,因為貨物尚未送到乙公司所在地
C.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應該由買受人乙公司承擔
D.丙運輸公司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14.甲、乙立了一份買賣某名畫的合同。合同履行期屆滿后,甲未交付該名畫。后發(fā)生地震,該名畫滅失。甲應否對此承擔責任?
A.地震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可以免責,因此甲不應承擔責任
B.雖然甲因不可抗力可以免責,但根據(jù)公平原則,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C.甲應承擔責任,因為遲延履行后發(fā)生不可抗力不得免責
D.如果甲能證明即使不遲延,名畫仍會因地震而滅失,則排除其責任
15.甲欲出賣自己的一套商品房,遂與乙訂立了居間合同,由乙代為尋找買主,則關于居間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促成合同成立的,甲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
B.乙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的費用由甲負擔
C.乙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
D.乙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支出的必要費用由甲支付
16.甲公司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有一技術難題始終無法解決,遂向乙公司提供材料,希望乙公司能提出評估意見,如果評估的結果表明這一難題是無法逾越的,甲公司將放棄這個計劃,繼而開發(fā)別的市場。乙公司經(jīng)過科學的分析得出結論,此問題在目前尚無法解決,甲公司應該放棄原來的市場計劃。甲公司經(jīng)過比較,采取了乙公司的意見,但是,一個月以后丙公司卻將這個技術難題解決。甲公司由于采用較高成本的原料遭受較大損失,且從乙公司公布的資料中表明,甲公司的試驗數(shù)據(jù)已經(jīng)非常接近,只要再堅持一周左右就可完成。甲公司要求乙公司賠償,就此案應該如何處理?
A.甲公司、乙公司分擔損失 B.乙公司承擔損失
C.甲公司自己承擔損失 D.丙公司承擔損失
17.《著作權法》第2條規(guī)定,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下列關于外國人作品的保護的陳述中,哪個是正確的?
A.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表的,其保護期自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計算
B.外國人作品在中國境外首先出版后,三十天內(nèi)在中國境內(nèi)出版的,視為該作品同時在中國境內(nèi)出版
C.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表的,其保護期自發(fā)表之日起計算
D.外國人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表,此處的“發(fā)表”可以用任何一種形式發(fā)表,如復制、展覽等
18.甲公司在其一種商品上使用的商標,用了漫畫家楊某的一幅漫畫的圖案,既沒有征得楊某的同意,又未向其支付報酬。2004年5月12日,甲公司就該商品的商標向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2004年5月30日,商標局經(jīng)初步審定后,公告該商標。至2004年8月30日,無人提出異議,商標局遂于2004年9月1日核準注冊,發(fā)給甲公司以商標注冊證,并予以公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商標局的注冊程序違反了《商標法》的規(guī)定
B.若商標局駁回甲公司的申請,不予公告其商標并書面通知甲公司,甲公司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nèi)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
C.甲公司對前項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人民法院起訴
D.楊某可以自商標注冊之日起3年內(nèi),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19.根據(jù)《商標法》的規(guī)定,許多標志都不能作為商標注冊或者使用,此外還有一些情形不能獲準注冊。下列不屬于上述情形的選項是:
A.某食品公司以三維標志申請注冊商標,但該標志是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
B.某電子公司就某電子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C.某化妝品公司將其生產(chǎn)的洗面奶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字母和數(shù)字的組合,該商標可以將該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qū)分開
D.某制衣公司就所生產(chǎn)的襯衫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jīng)注冊的電子產(chǎn)品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有可能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受到損害的
20.以下關于代位繼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被代位繼承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子女,并且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
B.代位繼承人只限于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而且沒有輩數(shù)的限制
C.代位繼承人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應得的繼承份額
D.代位繼承不僅適用于法定繼承而且適用于遺囑繼承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下列關于民事權利的說法哪項是錯誤的?
A.甲公司與銀行簽訂借款合同,銀行對甲公司享有的要求其還款付息的權利不具有排他性
B.乙公司與丙公司協(xié)議,丙公司不在乙公司建筑的某樓群前建造高于該樓群的建筑,乙公司對丙公司享有的權利具有支配性
C.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債權人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人以債權人未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為由拒絕履行,保證人的權利是形成權
D.債權人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贈與合同的權利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2.以下哪種行為屬于自力救濟的范疇?
A.甲請求乙履行到期債務
B.某日甲于某餐廳就餐后以餐廳環(huán)境太差為由轉身就走拒不付款,餐廳為此指使保安限制了甲的人身自由
C.甲趁乙不在的時候將乙家的玻璃砸碎,乙得知后也到甲家中將其同樣規(guī)格型號的玻璃砸碎
D.搜酷停車場和品茗茶館為業(yè)務關系密切的相鄰法人,一日甲將車停在搜酷后去品茗茶館消費,忘帶錢包證件,搜酷將甲的車先進行留置
3.甲購買乙的一輛二手車,但雙方?jīng)]有辦理過戶手續(xù)。甲付款購車后,駕駛該車到某汽車配件經(jīng)銷部丙處,購買汽車空調(diào)等配件并安裝。安裝好并付清款項后,甲駕車離開。途中,因空調(diào)線短路引起電源線起火造成火災,該車被大部分燒毀。經(jīng)有關部門認定丙作為汽車空調(diào)提供者對火災負有間接責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未生效,因為雙方?jīng)]有辦理車輛過戶手續(xù)
B.甲取得該車的所有權,因為動產(chǎn)所有權轉讓自交付時發(fā)生效力
C.甲不能向丙請求損害賠償,因為其不是該車的所有權人
D.甲不可以向丙請求損害賠償,因為該車轉讓沒有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4.依我國《物權法》的規(guī)定,下面哪項說法正確?
A.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自取得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時設立
B.船舶物權的設立,必須登記
C.因拆除房屋消滅物權的,自登記時物權消滅
D.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fā)生效力
5.下列選項中取得所有權是基于物權變動的公示公信原則的是:
A.甲在垃圾堆拾取他人拋棄的電視機
B.甲從市場上以正常價格買到一輛盜竊來的自行車
C.甲從乙處買得一臺電腦
D.甲誤將丙的房子登記為自己的房子.后甲將此房轉讓給丁,甲、丁之間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丁取得該房所有權
6.對于建筑物區(qū)分所有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區(qū)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的權利可單獨轉讓
B.區(qū)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請求分割
C.區(qū)分所有人對整個建筑物享有共同所有權
D.共有部分的修繕費用及其他分擔,由各區(qū)分所有人按其專有部分所占比例分擔
7.某市國土資源局于6月1日依法作出征收決定,征收青山村村民甲家承包地和宅基地占有范圍內(nèi)的10畝土地,出讓給民辦青山小學蓋校舍。國土資源局于7月1日與青山小學簽訂了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但由于國土資源局工作上的疏忽,一直遲延到9月1日才辦理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于9月5日向青山小學頒發(fā)了土地使用權證。下列表述中,不符合《物權法》規(guī)定的是:
A.青山村村委會和甲有權主張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地上建筑物補償費等
B.6月1日,這5畝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
C.7月1日,青山小學取得這5畝土地的建設用地使用權
D.如果土地登記簿上記載的面積為10畝,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上記載的面積為9畝,除非有相反的證據(jù)證明,應當認定青山小學的建設用地的面積為10畝
8.甲公司主營紙巾,為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向乙銀行貸款100萬元人民幣,以廠房、待售的紙巾、已生產(chǎn)但未包裝的紙巾和正在生產(chǎn)的紙巾半成品等財產(chǎn)提供抵押擔保,雙方簽定了抵押合同,但未辦理登記手續(xù)。不久,甲公司將其生產(chǎn)的全部紙巾銷售給丙公司。后來,因甲公司無力償還貸款,乙銀行主張其抵押權,要求對丙公司所購甲公司的紙巾變價受償,丙公司以其不知情為由拒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公司不得以其將要生產(chǎn)的紙巾半成品設定抵押
B.甲公司與乙銀行的抵押權并不成立,因為沒有辦理抵押登記
C.甲公司與乙銀行的抵押已經(jīng)成立,但由于沒有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丙公司
D.如果辦理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9.甲、乙、丙、丁各出資500萬元共同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甲以一塊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500萬元出資,甲將該土地交付給公司,但一直未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公司成立后,甲又以該地設定抵押,向某銀行借款500萬元,雙方辦理了抵押登記。后因甲無力還款,銀行欲行使抵押權,與乙、丙、丁等發(fā)生糾紛。下列哪項說法正確?
A.甲將該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于銀行的行為無效
B.股份公司有權拒絕銀行行使抵押權
C.銀行可以取得該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抵押權
D.乙、丙、丁有權拒絕銀行行使抵押權
10.甲公司與乙銀行簽訂一份500萬元的借款合同,由丙公司提供保證擔保,因甲公司到期不能還款,乙銀行便要求丙公司承擔保證責任。丙公司拒絕承擔保證責任,乙銀行便訴至法院。法院判決,由丙公司承擔500萬元及其利息的保證責任。丙公司承擔保證責任后,便向甲公司進行追償。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丙公司對甲公司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乙銀行向丙公司要求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計算
B.丙公司可向甲公司追償500萬元及其利息
C.丙公司可向甲公司追償因丙公司逾期承擔保證責任的利息
D.丙公司可向甲公司追償因敗訴而承擔的訴訟費用
11.甲、乙、丙三人有多年的業(yè)務合作關系。5月5日,甲與乙交流時談起甲最近的一批低價木材將照顧合作伙伴,以丙為出賣對象,就等丙答應了。5月6日,乙因另外一批生意向丙寄發(fā)合同書時順便發(fā)出了甲出賣這批木材的合作意向。信件于5月7日到達。5月8日,丙致電報甲:將近日匯款,親自上門提貨。5月9日,甲收到電報后回電話稱:不用著急付款,將送貨上門。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甲的要約在5月7日生效
B.甲和丙間的合同在5月9日成立
C.5月8日丙致電甲屬于要約
D.5月7日乙致丙的合同書所載合作意向性質屬于要約邀請
12.張某將一臺筆記本電腦出賣給李某,并于2005年5月1日將該電腦交付給了李某,但是沒有交付該機器的使用說明書,2005年7月1日因李某鄰居家中失火導致李某家也被燒,結果電腦被毀,這一損失應當由誰承擔?
A.應當由張某承擔,因為其沒有按照約定未交付筆記本電腦的使用說明書,存在違約行為
B.應當由李某承擔,因為張某沒有按照約定交付使用說明書,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
C.應當由張某與李某平均分擔,因為雙方都沒有過錯
D.應當由張某按照公平原則分擔李某的一部分損失
13.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木材購銷合同,未約定交貨地點,也未約定交貨時間,且未簽訂補充協(xié)議。合同簽訂一周后,甲公司將合同約定的木材交給丙運輸公司運往乙公司所在地。在貨物運輸途中,遭遇罕見的泥石流致使貨物全部毀損。下面哪一項表述不正確?
A.合同雖然沒有約定交貨的時間,合同仍然可以履行,甲公司可以隨時發(fā)運貨物
B.貨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應該由甲公司承擔,因為貨物尚未送到乙公司所在地
C.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應該由買受人乙公司承擔
D.丙運輸公司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14.甲、乙立了一份買賣某名畫的合同。合同履行期屆滿后,甲未交付該名畫。后發(fā)生地震,該名畫滅失。甲應否對此承擔責任?
A.地震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可以免責,因此甲不應承擔責任
B.雖然甲因不可抗力可以免責,但根據(jù)公平原則,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C.甲應承擔責任,因為遲延履行后發(fā)生不可抗力不得免責
D.如果甲能證明即使不遲延,名畫仍會因地震而滅失,則排除其責任
15.甲欲出賣自己的一套商品房,遂與乙訂立了居間合同,由乙代為尋找買主,則關于居間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促成合同成立的,甲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
B.乙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的費用由甲負擔
C.乙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
D.乙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支出的必要費用由甲支付
16.甲公司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有一技術難題始終無法解決,遂向乙公司提供材料,希望乙公司能提出評估意見,如果評估的結果表明這一難題是無法逾越的,甲公司將放棄這個計劃,繼而開發(fā)別的市場。乙公司經(jīng)過科學的分析得出結論,此問題在目前尚無法解決,甲公司應該放棄原來的市場計劃。甲公司經(jīng)過比較,采取了乙公司的意見,但是,一個月以后丙公司卻將這個技術難題解決。甲公司由于采用較高成本的原料遭受較大損失,且從乙公司公布的資料中表明,甲公司的試驗數(shù)據(jù)已經(jīng)非常接近,只要再堅持一周左右就可完成。甲公司要求乙公司賠償,就此案應該如何處理?
A.甲公司、乙公司分擔損失 B.乙公司承擔損失
C.甲公司自己承擔損失 D.丙公司承擔損失
17.《著作權法》第2條規(guī)定,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下列關于外國人作品的保護的陳述中,哪個是正確的?
A.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表的,其保護期自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計算
B.外國人作品在中國境外首先出版后,三十天內(nèi)在中國境內(nèi)出版的,視為該作品同時在中國境內(nèi)出版
C.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表的,其保護期自發(fā)表之日起計算
D.外國人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表,此處的“發(fā)表”可以用任何一種形式發(fā)表,如復制、展覽等
18.甲公司在其一種商品上使用的商標,用了漫畫家楊某的一幅漫畫的圖案,既沒有征得楊某的同意,又未向其支付報酬。2004年5月12日,甲公司就該商品的商標向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2004年5月30日,商標局經(jīng)初步審定后,公告該商標。至2004年8月30日,無人提出異議,商標局遂于2004年9月1日核準注冊,發(fā)給甲公司以商標注冊證,并予以公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商標局的注冊程序違反了《商標法》的規(guī)定
B.若商標局駁回甲公司的申請,不予公告其商標并書面通知甲公司,甲公司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nèi)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
C.甲公司對前項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人民法院起訴
D.楊某可以自商標注冊之日起3年內(nèi),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19.根據(jù)《商標法》的規(guī)定,許多標志都不能作為商標注冊或者使用,此外還有一些情形不能獲準注冊。下列不屬于上述情形的選項是:
A.某食品公司以三維標志申請注冊商標,但該標志是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
B.某電子公司就某電子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C.某化妝品公司將其生產(chǎn)的洗面奶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字母和數(shù)字的組合,該商標可以將該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qū)分開
D.某制衣公司就所生產(chǎn)的襯衫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jīng)注冊的電子產(chǎn)品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有可能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受到損害的
20.以下關于代位繼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被代位繼承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子女,并且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
B.代位繼承人只限于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而且沒有輩數(shù)的限制
C.代位繼承人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應得的繼承份額
D.代位繼承不僅適用于法定繼承而且適用于遺囑繼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