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此時,積壓在心底的仇恨,就象沉埋在地下幾千年的火山一樣噴發(fā)出來,一瀉千里,勢不可擋?!边@個句子使用的修辭格是( ?。?BR> A.比擬、比喻 B.比擬、夸張
C.比喻、借代 D.夸張、比喻
23.甲骨文最早出土于( )
A.安徽安陽小屯村的殷墟 B.河南信陽大辛莊的殷墟
C.河南洛陽王城古墓 D.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
24.“象”的造字方法及其本義是( ?。?BR> A.象形、大象 B.指事、景象
C.會意、橡樹 D.形聲、象牙
25.下列各組連綿詞,屬于雙聲的一組是( ?。?BR> A.流離、倜儻 B.滂沱、汪洋
C.逍遙、踴躍 D.參差、綢繆
26.《呂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其中“益”的意義是( ?。?BR> A.增益 B.利益
C.水流 D.溢出
27.《論語·先進(jìn)》:“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在這個意義上后來寫作“暮”?!澳焙汀澳骸彼鶚?gòu)成的關(guān)系是( ?。?BR> A.古今字關(guān)系 B.異體字關(guān)系
C.繁簡字關(guān)系 D.本字和通假字關(guān)系
28.《老子·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边@句話中的“甘”是( ?。?BR> A.使動用法 B.意動用法
C.名詞活用為動詞 D.名詞用如形容詞
29.下列句子中,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
A.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B.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許子衣褐。 D.居則曰:“不吾知也?!?BR> 30.“字典”一詞,始于( ?。?BR> A.《中華大字典》 B.《漢語大字典》
C.《康熙字典》 D.《新華字典》
C.比喻、借代 D.夸張、比喻
23.甲骨文最早出土于( )
A.安徽安陽小屯村的殷墟 B.河南信陽大辛莊的殷墟
C.河南洛陽王城古墓 D.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
24.“象”的造字方法及其本義是( ?。?BR> A.象形、大象 B.指事、景象
C.會意、橡樹 D.形聲、象牙
25.下列各組連綿詞,屬于雙聲的一組是( ?。?BR> A.流離、倜儻 B.滂沱、汪洋
C.逍遙、踴躍 D.參差、綢繆
26.《呂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其中“益”的意義是( ?。?BR> A.增益 B.利益
C.水流 D.溢出
27.《論語·先進(jìn)》:“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在這個意義上后來寫作“暮”?!澳焙汀澳骸彼鶚?gòu)成的關(guān)系是( ?。?BR> A.古今字關(guān)系 B.異體字關(guān)系
C.繁簡字關(guān)系 D.本字和通假字關(guān)系
28.《老子·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边@句話中的“甘”是( ?。?BR> A.使動用法 B.意動用法
C.名詞活用為動詞 D.名詞用如形容詞
29.下列句子中,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
A.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B.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許子衣褐。 D.居則曰:“不吾知也?!?BR> 30.“字典”一詞,始于( ?。?BR> A.《中華大字典》 B.《漢語大字典》
C.《康熙字典》 D.《新華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