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病(阿米巴病和血吸蟲病)考綱要求
①阿米巴病的病因、傳染途徑,腸阿米巴病的病理變化及腸外阿米巴病的病理變化。
②血吸蟲病的病因、傳染途徑、病理變化及發(fā)病機制,腸道、肝臟、脾臟的病理變化。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是由溶組織內阿米巴經口感染,主要寄生于結腸引起的疾病。

3.急性期病變
病變部位主要在盲腸、升結腸,其次為乙狀結腸和直腸。病理改變?yōu)橐越M織溶解為主的壞死性炎癥。呈典型的燒瓶狀潰瘍,對本病有診斷意義。潰瘍問腸管粘膜正?;騼H表現(xiàn)為輕度卡他性炎癥。
記憶:
①細菌性痢疾——假膜性炎;
②阿米巴病——壞死性炎;
③乙型腦炎—變質性炎;
④傷寒——急性增殖性炎;
⑤病毒性肝炎——肝細胞變性壞死。
4.慢性期病變腸粘膜壞死、潰瘍、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反復發(fā)生,同時并存。
5.與細菌性痢疾的比較
腸阿米巴病
細菌性痢疾
病原體
溶組織內阿米巴
痢疾桿菌
好發(fā)部位
盲腸、升結腸
乙狀結腸、直腸
病變性質
局限性壞死性炎
彌漫性假膜性炎
潰瘍深度
一般較深、燒瓶狀
淺在、地圖狀
潰瘍邊緣
潛行性、挖掘狀
不呈挖掘狀
潰瘍間腸粘膜
大致正常
為炎性假膜
癥狀
輕、發(fā)熱少
重、常發(fā)熱
腸道癥狀
右下腹壓痛
左下腹壓痛
里急后重
無或輕
有
糞便檢查
味腥臭,血色暗紅
鏡檢紅細胞多,找到阿米巴滋養(yǎng)體
糞質少,粘液膿血便,血色鮮紅
鏡檢膿細胞多
6.并發(fā)癥腸穿孔、腸出血、腸腔狹窄、闌尾炎、阿米巴肛瘺等,也可引起肝、肺、腦等腸外器官的病變。
腸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膿腫
阿米巴肺膿腫
發(fā)生率
最常見的腸外阿米巴病
少見
感染途徑
腸壁小靜脈→腸系膜上靜脈→門靜脈→肝(多數)
滋養(yǎng)體直接進入腹腔→肝(少數)
阿米巴肝膿腫穿破橫膈→肺(多數)
阿米巴滋養(yǎng)體→血液→肺(少數)
常見部位
肝右葉(占80%)
右肺下葉
膿腫特點
多為單個,膿腫大小不等
常為單個
膿液特點
果醬樣
咖啡色壞死液化物質
①阿米巴病的病因、傳染途徑,腸阿米巴病的病理變化及腸外阿米巴病的病理變化。
②血吸蟲病的病因、傳染途徑、病理變化及發(fā)病機制,腸道、肝臟、脾臟的病理變化。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是由溶組織內阿米巴經口感染,主要寄生于結腸引起的疾病。

3.急性期病變
病變部位主要在盲腸、升結腸,其次為乙狀結腸和直腸。病理改變?yōu)橐越M織溶解為主的壞死性炎癥。呈典型的燒瓶狀潰瘍,對本病有診斷意義。潰瘍問腸管粘膜正?;騼H表現(xiàn)為輕度卡他性炎癥。
記憶:
①細菌性痢疾——假膜性炎;
②阿米巴病——壞死性炎;
③乙型腦炎—變質性炎;
④傷寒——急性增殖性炎;
⑤病毒性肝炎——肝細胞變性壞死。
4.慢性期病變腸粘膜壞死、潰瘍、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反復發(fā)生,同時并存。
5.與細菌性痢疾的比較
腸阿米巴病
細菌性痢疾
病原體
溶組織內阿米巴
痢疾桿菌
好發(fā)部位
盲腸、升結腸
乙狀結腸、直腸
病變性質
局限性壞死性炎
彌漫性假膜性炎
潰瘍深度
一般較深、燒瓶狀
淺在、地圖狀
潰瘍邊緣
潛行性、挖掘狀
不呈挖掘狀
潰瘍間腸粘膜
大致正常
為炎性假膜
癥狀
輕、發(fā)熱少
重、常發(fā)熱
腸道癥狀
右下腹壓痛
左下腹壓痛
里急后重
無或輕
有
糞便檢查
味腥臭,血色暗紅
鏡檢紅細胞多,找到阿米巴滋養(yǎng)體
糞質少,粘液膿血便,血色鮮紅
鏡檢膿細胞多
6.并發(fā)癥腸穿孔、腸出血、腸腔狹窄、闌尾炎、阿米巴肛瘺等,也可引起肝、肺、腦等腸外器官的病變。
腸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膿腫
阿米巴肺膿腫
發(fā)生率
最常見的腸外阿米巴病
少見
感染途徑
腸壁小靜脈→腸系膜上靜脈→門靜脈→肝(多數)
滋養(yǎng)體直接進入腹腔→肝(少數)
阿米巴肝膿腫穿破橫膈→肺(多數)
阿米巴滋養(yǎng)體→血液→肺(少數)
常見部位
肝右葉(占80%)
右肺下葉
膿腫特點
多為單個,膿腫大小不等
常為單個
膿液特點
果醬樣
咖啡色壞死液化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