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改革新方案出臺 被指換湯不換藥

字號:

高考政策“大換臉”,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宣布2010年廣東高考采用新方案。一石激起千層浪,高考新政策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此前爭議大的X科終于取消,但取消X科的意義僅在于實現(xiàn)“廣大群眾所追求的絕對公平”嗎?新方案到底有沒有給學生減負?11年改了4次是不是過于頻繁? …… [評論]
    高考改革新方案甫一出臺即引發(fā)熱烈討論
    >>>回顧廣東高考方案調整路 11年4次變臉理由
    “減負”PK“換湯不換藥”?
    本報訊(記者/謝苗楓實習生/趙思華石婧雯葉斯茗)前天,我省2010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公布。高考政策“大換臉”的消息才剛出,昨天就在中學老師、學生及其家長中引起了熱烈討論。有學生說高考科目從9科減到6科,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也有學校校長表示,學生學習的內容并沒有減少,新方案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學生負擔同樣重。
    支持方
    后一年能專心備考
    對于新方案,不少學生和家長都表示支持,“高考期間,考查科目從9門減為6門”成為支持方強烈擁護新方案的重要原因。
    “以前高考三天考9科,聽師兄師姐們說要如何復習時,心都慌了?!睆V州市第七中學高二學生小潘說,“現(xiàn)在取消了X科考試,考試科目減少了,考試時間也變?yōu)?天,起碼心里感覺舒服很多?!贝送?他還表示,由于綜合科只考對應的類別科目,其他科目提前在“學業(yè)水平考試”中,無形中也減輕了復習的負擔。“因為,如果夠努力,高二就能把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全部考完。那么到了高三,就可以全力以赴,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后的6門應考科目上?!?BR>    記者發(fā)現(xiàn),對新方案的支持聲普遍存在于學生中,尤其是興趣上已經(jīng)存在“偏科”的學生更是“雙手雙腳”贊成。
    質疑方
    X科的選拔優(yōu)勢沒了
    廣州市育才中學高二的小葉坦言,自己選考文科是因為在政治科方面占優(yōu)勢,但歷史和地理科目成績都不高;相反,她的生物科成績也不錯。“作為文科生,我的理科成績是我的一個優(yōu)勢,可以在文科基礎中占先;但現(xiàn)在高考一換臉,不僅這一方面的優(yōu)勢沒有了,就連我的政治優(yōu)勢也突出不來。”
    據(jù)了解,和小葉有相同憂慮的同學也不在少數(shù),大文大理的“大刀切”,使這些學生在某一學科的原有優(yōu)勢“失守失攻”,令他們對新高考感到“失望”。
    廣州市第89中學的校長彭建平告訴記者:“高考的科目雖然減少,但是學生在高中三年所必需學習的知識量并沒有減少,新方案也只是‘換湯不換藥’。”
    各方評價
    高校聲音:改革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
    廣東高考再次面臨變革,雖然在中學中對改革新動向褒貶不一,但記者昨天采訪廣東一些高校招生辦有關負責人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校對新政都表示歡迎,認為這樣的改革不僅對學生更公平,而且將更有利高校對人才的科學選拔。
    “新方案遵循公平公正選拔考生的原則,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理解與掌握,又考慮了減輕學生的壓力和負擔的問題,可以說,是在這兩者間找到了較好的平衡點,同時也有利于高校在錄取時更全面地了解和選拔考生。”華工招生辦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從全國范圍來看,高考制度都是在不斷的改革和完善之中。廣東的這次調整,是在總結了以前改革的經(jīng)驗、參考其他省市的做法,并結合自身的情況,經(jīng)反復研討論證才出臺的。從總體上看,新方案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指導思想,可操作性較強,預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省考試院:取消X科并不是迫于輿論壓力
    廣東省考試院院長楊開喬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態(tài):“要實現(xiàn)X科的完全平衡,無萬全之策。但是,只要存在X科,群眾要求絕對公平的心理就無法滿足!所以才對‘07改革方案’進行調整完善,決定實行統(tǒng)一考試科目的模式——3+文科/理科綜合?!?BR>    但楊開喬同時否認了“取消X科是迫于輿論壓力”的說法。他解釋:“新方案建立了全面、綜合、多元化的評價制度,以及科學、合理、多樣化的人才選拔制度,滿足各種類型學校多層次人才選拔需要,歸根到底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也是更好維護高考公平公正的需要?!?BR>    楊開喬還強調,取消X科不是走回頭路。因為高考改革都是在逐步探索完善、逐步推進的。高中新課改的特點是“基礎性、時代性、選擇性”,這也是2007年高考改革的突破點和亮點,但從實施情況看,有一定的差異。
    取消X科僅僅實現(xiàn)了公平,并未減負?楊開喬回應:“在現(xiàn)有情況下,只能先解決高考中的主要矛盾(指X科),即滿足高考選拔的公平性、穩(wěn)定性,然后才能考慮其它。”
    專家點評:公平得到增加負擔未必減輕水平 考試提前應試痕跡更顯
    前日,記者就高考改革新方案采訪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高凌飚。提及新方案中涉及的考試科目從9科減少到6科,高凌飚覺得這并不會減輕考生的壓力,“其他3科又不是不用學,只不過是放在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核而已,學生并不能因此而‘松擔’。”
    此外,高教授也表示在2010年就實行這種新政策會太過匆忙。他舉政治科為例,按照目前的教學計劃,政治科的4個必修模塊必須到高二下學期才結束教學。“這就意味著現(xiàn)讀高二的學生根本就無法在明年年初進行第學業(yè)考試,即使要考,也無法全面細致地復習以前的知識?!?BR>    至于新方案中取消X科,高凌飚則認為這是一種“無奈的必然”。他坦言,X科確實存在“分數(shù)不等值”現(xiàn)象,但這個弊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來解決?!皬V東采取的是回避的方法,認為何種方案都無法達到100%合理,于是重回歸‘大文大理’時代。”但他認為這樣即使增加了“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大文大理”也同樣存在弊端,“學生的選擇性減少了,但負擔卻并沒有減輕。因為原來‘深學’的只有一個X科,但現(xiàn)在考完‘學業(yè)水平’后,學生必須對‘綜合科’的3個學科都進行‘深學’,而且都是同一類別,實質上與過去的文理截然劃分并無區(qū)別?!?BR>    “無論哪種高考方案都與學生的學業(yè)負擔無必然的聯(lián)系。從新的高考方案來看,取消了X科,就更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公平性?!痹撝魅握f,以往由于學生對X科的選擇各不相同,而出題者又很難把X科的難度控制一致,無論選哪一科,都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就造成選了題目簡單的那一科的學生就“賺”了,題目稍難的那一科的學生感覺就“虧”了。“近幾年來,這樣的情況是存在的?,F(xiàn)在不但取消了X科,還把文科基礎、理科基礎變成文科綜合、理科綜合,這樣就等于文科學生與文科學生比,理科學生與理科學生比,這樣比較科學?!?BR>    此外,對于新方案增加的學業(yè)水平考試,且成績與高校錄取掛鉤的內容,該主任認為這個水平考試將會對備戰(zhàn)六月高考產(chǎn)生一定影響。“因為學業(yè)考試的時間估計定在每年的1月份,也就是說高二第一學期結束就得考試了,把以往三年的學習內容壓縮在一年半內學完,老師的授課進程有點趕,周末補課說不定愈演愈烈;而且考試完了剩下一年半的時間,除了積極備戰(zhàn)高考外還能用來干什么呢?!”他說,“因此,終的結果會是應試教育痕跡或更明顯。”
    專家拍磚:新方案“匆忙”出臺不是好事
    針對“高考改革是否太過頻繁”這一焦點話題,教育專家、華師教師王建軍表示:“我不贊成高考頻繁改革。因為教育的周期特別長,且具有滯后性。若你非要把它弄得很前衛(wèi)、很時髦,只會損壞教育?,F(xiàn)在整個國家的教育都改得太快了!但問題找準后,必須改?!?BR>    華師附中校長吳穎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方案出臺“太匆忙了”,就因為“近兩年老百姓各種呼聲很多,引起的社會關注更大,為緩解壓力,意見大的盡早改,盡管匆忙還是改了”。他認為,近年來廣東高考政策頻頻變化,確實不是好事。
    “匆忙”的高考改革也引起部分老師的不認同。某高校的招生負責人表示,改革應有個提前量,至少3年一個周期,高一學生知道自己怎么考?,F(xiàn)在直接影響的是高二學生,他們在一年的時間內,要把原來沒有精心準備的兩科趕上去,壓力很大。“香港的學制從大中學的五二三制改變?yōu)楝F(xiàn)行的三三四制,從準備至第一屆受影響的學生入學,足足提前了6年啊!”這位老師認為,中學教學指揮棒仍然是高考,學校很難跟上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