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寺
位于南京市北極閣(市內(nèi)一座小山)東北端,市政府大院西邊。 雞鳴寺原名同泰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 年)。當 時規(guī)模很大,有6 座大殿,九層寶塔和10余座小殿及佛堂。梁武帝 為了給該寺籌措經(jīng)費,4 次到同泰寺“出家”,再讓大臣們出錢為 他“贖身”,使該寺得錢幾億枚。誰知20年不到(546 年)該寺卻 遭雷擊,燒毀大半。至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拆除重建,才改 名為雞鳴寺。 進大門左邊高臺上的一座殿堂為市佛教協(xié)會所在。從右邊小路 前行可找到一口古井,此井陳朝時名景陽井,因石欄上有胭脂色, 又名胭脂井。相傳陳太建十二年(580 年),隋兵南下,陳后主叔 寶與愛妃張麗華曾避于此井中被隋兵活捉,因而又稱辱井。 現(xiàn)寺內(nèi)有大雄寶殿、觀音樓、韋馱殿、志公臺、藏經(jīng)樓、念佛 堂等建筑。最壯觀的是新修建的藥師佛塔,該塔七層八面,高44. 8米,斗拱重檐,塔內(nèi)供著25尊藥師和一尊明代銅質(zhì)藥師光如來佛。 如今的雞鳴寺終年游人不絕,香火繚繞。每逢二月十九觀音誕 辰,六月十九觀音成道,九月十九觀音涅磐之日,凌晨便有香客前 往進香,人如潮涌。
位于南京市北極閣(市內(nèi)一座小山)東北端,市政府大院西邊。 雞鳴寺原名同泰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 年)。當 時規(guī)模很大,有6 座大殿,九層寶塔和10余座小殿及佛堂。梁武帝 為了給該寺籌措經(jīng)費,4 次到同泰寺“出家”,再讓大臣們出錢為 他“贖身”,使該寺得錢幾億枚。誰知20年不到(546 年)該寺卻 遭雷擊,燒毀大半。至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拆除重建,才改 名為雞鳴寺。 進大門左邊高臺上的一座殿堂為市佛教協(xié)會所在。從右邊小路 前行可找到一口古井,此井陳朝時名景陽井,因石欄上有胭脂色, 又名胭脂井。相傳陳太建十二年(580 年),隋兵南下,陳后主叔 寶與愛妃張麗華曾避于此井中被隋兵活捉,因而又稱辱井。 現(xiàn)寺內(nèi)有大雄寶殿、觀音樓、韋馱殿、志公臺、藏經(jīng)樓、念佛 堂等建筑。最壯觀的是新修建的藥師佛塔,該塔七層八面,高44. 8米,斗拱重檐,塔內(nèi)供著25尊藥師和一尊明代銅質(zhì)藥師光如來佛。 如今的雞鳴寺終年游人不絕,香火繚繞。每逢二月十九觀音誕 辰,六月十九觀音成道,九月十九觀音涅磐之日,凌晨便有香客前 往進香,人如潮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