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獻給梵音天后薩頂頂

字號:


    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的《樂評:獻給梵音天后薩頂頂》,歡迎閱讀。
    薩頂頂,汝何人
    薩頂頂,原名周鵬,2001年出道之后以《自己美》、《咚巴拉》走紅;2007年,全新的薩頂頂憑借民族特色服裝及具有藏傳佛教色彩的《萬物生》再次走紅;2008年,獲得BBC世界音樂大獎等多項國際獎項 ,并且是中國首位被格萊美邀請的歌手;2012年,成立首個藝人專屬俱樂部——頂頂音樂藝術俱樂部。
    她是“第一個在西方世界獲得一流名望”的中國音樂人,也是憑借其民族風情的表演躋身當今世界樂壇的一線藝人。
    本璞玉,隱塵寰
    她一心向往梵界清凈地,也愿“隱于塵寰”,所以“隨欲而去”;她相信“心遠地自偏”,于是決心“在純凈中找回自己”;她盼望“天地間愛不再神秘”,因此修習梵文,尋找梵之謎、梵之美、梵之靈。
    梵,是一種境界,她已然脫俗,而充分體現(xiàn)這一點的,是那婉轉悠長、曲韻流芳的《唐拉雅秀》。
    這是一曲清音,亦是一篇告白,淳樸、自然的深情告白。她要告訴人們,靜之雅、和之契、心之逸。她堅信,自己就是一名傳遞梵之華的信使,是梵之地微不足道但又不可或缺的一顆沙粒。她愿意,愿意為自己、為萬物、為世界,尋找“梵”的真理,“愛”的真諦。
    天籟曲,思無邪
    千年古道上傳來陣陣駝鈴聲,襯得她那超然的音色愈加美妙;漫長路旁,一輪水色月牙綻開,也道“羌笛何須怨楊柳?琵琶清脆挽春留”。這便是如錦瑟一般的神秘之地。
    那句句“聲聲慢”,越過萬重山,飛過彩云端,直唱到心畔,那闕闕“長相思”,千里送美夢,萬里寄真情,山水未變,愛也依然。
    靜靜聽吧,這徘徊在《故鄉(xiāng)心畔》的妙音;慢慢看吧,這飄落片片“雪花”的美景;好好享受吧,這傳遞于山水之間的“天籟之愛”。
    五百年,愛永遠
    當然,要說頂頂最美的夢想,自然是做一朵《自由行走的花》
    《自由行走的花》有一個優(yōu)美而容易記憶的旋律線,整體采用歡快的節(jié)奏,自由卻又帶一點點傷感。在歌曲的創(chuàng)作動機上,薩頂頂認為,在我們每個人的眼睛里,這個世界被賦予了無限的想象力,花兒可以走,什么都可以走,它是動的、流動的,永遠流動的。所以整個音樂構思非常隨意,旋律非常容易上口。
    佛陀阿難出家前,在道上見一美貌少女,剎那動心,可對信仰的堅定讓他將愛慕之心深深刻在心里。但他向佛許了個愿望,他愿意為佛奉獻500年,500年后再輪回轉世,他希望能夠還俗遇到他心愛的姑娘。佛祖問他:你有多喜歡那少女? 阿難回答:愿化身為青石橋,受五百年日曬雨打,只求那少女從橋上走過。
    《劍雨浮生》的歌詞便將這種深刻的愛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營造出前世今生,輪回相見的感覺。
    一陣隆隆的雷聲雨聲,煙霧籠罩的靜謐湖面上,一葉孤舟——伴隨富有中國古典韻味的電影畫面,響起薩頂頂?shù)呐暸c青峰的男聲,“石橋禪”愛情的驚鴻一瞥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蓮花生,萬物生
    自出道以來,我相信,她最得意的作品,莫過于《萬物生》。
    古箏流水般律動,展現(xiàn)著邊陲古國的壯闊遼遠,一切又是那么的華美與靈動,如哈達飄于天際,載歌載舞著幻化在繽紛奇幻的高山之巔。音符跌宕,配合著藏傳佛教的質樸虔誠,在電子樂元素的烘托下,更加突顯了音樂骨髓里的東方特質。
    我知道,你是愛的信使、梵的蓮華,唯有蓮花生,方能萬物生。
    在最喧囂的世界里,你,始終守護著那份寧靜。愿你永遠淡泊,為世界,也為自己,創(chuàng)造真正的人間仙境!
    最好的音樂評論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