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國外教育兒童的方法和國內有著一定的差別。國外對小孩的教育總是從多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從生活中小事情讓孩子能收獲許多的知識,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比起學業(yè)成績他們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接下來大家來看下美國是如何選拔和教育天才兒童的吧!
美國很重視有特殊天賦(gifted)孩子的教育。很多州明文規(guī)定,學區(qū)必須給資優(yōu)生準備教育計劃。各個學區(qū)的計劃不同,有的把資優(yōu)生分到一個班,集中學習;有的讓他們仍在本班學習,每周抽出些時間,單獨加內容。根據(jù)學區(qū)學生數(shù)量多少,有的地方只培養(yǎng)1%或2%,有的比例高些。
我們學區(qū)從3年級下學期開始,挑選資優(yōu)生,整個選拔過程需要幾周。
首先由老師推薦,根據(jù)平時表現(xiàn),考試成績,特別是OLSAT 學習能力測試成績推薦。被推薦的學生參加 IQ 智商測試,學區(qū)不公布測試成績。IQ測試達到標準的學生,還需要面試。面試時除了常規(guī)問題,還有一些,比如,給你一根小木棒,你可以拿它做什么?(需要盡量多的用處) 如果下雨天停電了,你在家干什么?
被推薦學生的家長,在一開始收到一封信。介紹選拔過程,并且要求家長在選拔過程中,不要參與,學區(qū)保證在選拔結束后,通知家長,回答所有提問。我在某天晚上,接到電話,通知兩個孩子都被選上了,讓參加家長會,解釋培養(yǎng)計劃。
參加家長會的只有5個學生的家長。學區(qū)3個小學的叁年級里,選中了5個學生。老師說,今后每年還將繼續(xù)發(fā)現(xiàn)選拔資優(yōu)生,目標是5%到7%的學生比例。5個孩子里,除了我家的兩個,還有一個華裔女孩,一個猶太裔男孩,一個白人男孩。
老師介紹了教育計劃的主要內容。3年級時,每周有一個上午,由校車把孩子從各自學校接到中學的專門教室。之后,每年時間逐漸增加,高年級后,會占用一些課后時間。教學以數(shù)學,藝術,詩歌,計算機等為主,不包括任何普通教育大綱的內容。孩子們將接觸奧數(shù),如果愿意,可以做課外奧數(shù)題,參加比賽。(看來,在美國,只有很小比例的學生接觸奧數(shù)。)
從去年活動材料上,可以看到,除了教學,各年級的活動大致如下:
四年級:欣賞一場交響樂,音樂會前,與幾位演奏家交流。之后,學習用計算機生成一個12面體,來表達他們聽音樂會后的感覺和收獲。 用計算機程序,寫一首自傳體的詩歌(那是啥玩意兒?)。
五年級:研究昆蟲,參加州野生協(xié)會組織的有關昆蟲的藝術和作文比賽。 研究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有幾個選擇課題)。參加奧數(shù)競賽。
六年級:參加一些益智游戲和智力競賽。參觀美術館,參加一個視覺效果的創(chuàng)作比賽。設計建造和調適一臺機器(Rube Goldberg machines,見下圖,類似這種東西)。
七年級:去一家汽車商店,評估汽車。設計一款新車,策劃整套生產(chǎn),營銷計劃,寫計劃書。 到一家劇院參觀,看演出,評價幾個舞臺表演劇目。
八年級:建立模擬法庭,體驗一個案件的整個審理程序。 參加一個由某銀行舉辦的股市投資比賽。參加一個全國性比賽,用指定計算機軟件,設計一個未來城市。
這些活動看著挺有趣的。
我不認為我家兩個孩子天賦超常。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都一般,平時也很老實聽話,一點不特殊。昊昊甚至在5歲時,都不會說整句話。公平的說,他們只是聰明的一般孩子。之所以能被選上,我認為跟閱讀能力有關。以前也讀到類似的觀點,低年級的孩子參加能力測試和智商測試,受閱讀能力影響較大。讀不懂考題的孩子,成績受到影響。我家孩子,從4歲開始讀書,近兩年平均每天讀一本半書,基本都是小說,囫圇吞棗,速度飛快。
對于他們參加這個培訓計劃,我當然是很高興的。雖然不是天才,能有機會參與各種開發(fā)潛力的活動,對他們一定是很好的體驗,便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將來,如果有一天,他們跟不上進程,或者不喜歡了,我也不會勉強他們。對我來說,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
出國留學網(wǎng)及時為大家提供最新留學資訊,喜歡本站的朋友可按Ctrl+D進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