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語文表被動的文言特殊句式

字號:

?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被動句
    在古漢語中,主語是謂語所表示行為的被動者的句式叫被動句。常見的被動句有以下幾種形式:
    1.用介詞“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表被動。即“謂語+于??”如: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觸龍說趙太后》)
    2.在動詞前邊用“見”表示被動,構成“見+謂語”的形式。如: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司馬遷《屈原列傳》)
    如果需要把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介紹出來,可在動詞后加介詞“于”,構成“見+謂語+于”的形式。如: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3.在動詞前用“受”字來表示被動,構成“受+謂語”的形式。如:
    (1)有罪受貳。
    這種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詞“于”,主動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進主動者,就構成了“受+謂語+于”的形式。如:
    (2)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4.在動詞前邊加介詞“為”,構成“為+動詞”的形式。
    這種句式的“為”和“見”不同:“見”是助詞,不能帶賓語,所以它總是緊挨著動詞;“為”是介詞,它可以緊挨著動詞(省略了賓語),也可以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如: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
    5.用“為”引進主動者,謂語前再加“所”,表被動,構成“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為??所??”,自產(chǎn)生后,就成了古漢語最常見的一種被動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漢語里。但是,在古漢語里,“為”的行為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xiàn),或被承前省略了,變?yōu)椤??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6.用介詞“被”引出主動者,構成“被+動詞”的形式,這種形式和現(xiàn)代漢語的被動句一樣。如: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無任何標志的被動句。這種被動句中沒有出現(xiàn)任何被動詞,可以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補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2014湖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 ? ? ??2014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匯總
    ?  相關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