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把MBA教育辦成“M秕A”

字號:

? ? ? ? ?新學期開學不久,某高校迎來了其第一批攻讀MBA的研究生。這些MBA研究生們滿懷信心地從各地來到這里,交上高昂的學費,接受MBA教育,為的是能夠讀書求學,獲得相應的知識。
    然而,令他們非常失望的是,該高校在培養(yǎng)MBA方面實在是毫無經(jīng)驗可談,以至于鬧出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學生到校后一周,學校居然連MBA的學制問題都還沒最后敲定下來。也就是說,這些MBA研究生們究竟是在校學習兩年抑或三年,不但他們自己不知道,連校方也是心中沒底。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上了一星期的課后,研究生們突然被告知有一門課上錯了,趕忙又發(fā)了另一本新教材,至于那些發(fā)錯的教材。不僅如此,該校在培養(yǎng)MBA方面的師資力量也甚是落后,有些課程一時請不到教授,只好先空著。
    這還不算,最糟糕得是,該校竟要求剛入學的新生幫助擬定MBA培養(yǎng)計劃,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難想像,像這樣的高校怎么能在短短的時間內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的MBA們?幾年之后,這些人即便有幸按時捧走了該高校頒發(fā)的MBA文憑,能否稱得上真正的MBA,還真是個未知數(shù),沒準兒原本該響當當?shù)腗BA,反而成了名副其實的“M秕A”。
    “秕”者,不飽滿也。言外之意,雖然聽上去還是所謂的MBA,但這樣的MBA充其量只能是些“M秕A”!
    你想,既然連培養(yǎng)MBA的種子都不合格,那么,用這樣的種子結出來的果實怎能不是干癟的“M秕A”?
    把好端端的MBA教育辦成令人皺眉的“M秕A”,恐怕是誰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不過,在一個MBA學位大紫大紅的時代,MBA成了一棵搖錢樹,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有些高校不甘落后,匆匆上馬各自的“MBA工程”。至于這項育人工程是不是一種教育“豆腐渣”,也許外人是霧里看花,搞不懂培養(yǎng)MBA必須具備的條件,還以為所有的高校都實力雄厚,可以為國家及時輸送高級管理人才呢。
    至于若干年后,當我們的MBA們也是滿街走時,如果我們的經(jīng)濟狀況沒有相應的轉變,如果我們依然沒有幾個可以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全球性的大企業(yè),那個時候再去反思現(xiàn)在的MBA教育究竟怎么了,顯然已經(jīng)晚矣。
    把MBA教育辦成“M秕A”,自然也不能只把板子打在高校的屁股上。社會上對學歷的認知程度,幾乎達到了“惟文憑是求”的教條程度。既然社會有如此巨大的需求,無形中也助長了高校的辦學浮夸風。由此帶來的負面作用,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即會顯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