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通用17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可以體現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育理念,反映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性。教案的編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教案的編寫和完善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下面是一些經典教案的分享。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一
    師:咱們班的同學個個機靈活潑,不過,今天老師想驗證一下誰最機靈?咱們來玩?zhèn)€游戲“搶板凳”好不好?想不想讓自己成為最機靈的那個人?聽好游戲規(guī)則:。
    六人一組參加游戲,場上有五個板凳擺成一圈,老師喊“開始”并擊鼓點,六人繞板凳逆時針快走,當鼓點停老師喊“?!睍r,每人趕快坐到一個板凳,如果坐不到,那就被淘汰了。如果兩個人坐一個板凳,那兩個人都被淘汰了。每次淘汰一個人的同時,撤下一個板凳,也就是五個人搶四個板凳,以此類推。最后每組都有一個“冠軍”。最后所有的“冠軍”再決出一個“總冠軍”,也就是老師要找的“小機靈”。
    聽明白了嗎?誰愿意先來一試?(生爭先恐后,指六名參加。)。
    師:看大家的熱情這么高,老師不得不補充一個“記者”的角色了,請大家隨時接受本“記者”的采訪。(擺好賽事)師:看大家都很緊張,我先采訪一下大家此時的心情。
    生1:我很緊張,怕?lián)尣坏桨宓省?BR>    生2:我想關鍵得吸清老師喊“停”,迅速占到板凳。
    生3:老師,還是趕快開始吧!
    師微笑:看來大家都等不及了,那馬上準備,“開始”!
    第一輪下來,一學生被淘汰了。
    師:你好,祝賀你光榮“下崗”了,能和大家談談你此時的心情嗎?
    生:說不好,還以為繼續(xù)走呢,老師突然喊“?!?稀里糊涂地就被剩下了。
    師笑:可不能“稀里糊涂”哇!多遺憾哪!
    師向留下的一生:很慶幸你被留下了,能談談你感受嗎?
    生:剛才很懸,(師:哇,懸?)(生笑)差點沒搶著。我面前的板凳被別人占了,我看見旁邊還有一個空著,趕緊坐了過去,才沒被淘汰。這次我一定集中注意力。
    最后一生勝出。
    師:祝賀你最后成為我們班的“小機靈王”。(同該生握手)現在老師給你戴上王冠,能表達一下你此時的心情嗎?生:我太高興了。不過有一次好險,差點被擠出去,可是我找到了竅門,老師喊“?!?我在坐的同時,趕緊把胳膊乍開,免得別人和自己搶一個板凳。
    師:怪不得,你還真是個“機靈鬼”。
    二、交流感受,豐富積累。
    (學生就近交流,教師很有興致地參與其中。)。
    三、水到渠成,動筆習作。
    1、師:剛才大家玩得很痛快。那么能不能也當一下小記者把我們剛才玩的場面以及你的心情向別人報道一下呢?看誰的報道能引起別人的羨慕!沒當成“小機靈王”的同學更要爭當“最佳小記者”呀!
    一.練習說話:
    今天,我們在____別開生面的_______!
    音樂一停,我____(怎樣做的),只見____和______(怎么樣)。我______(心情又是怎樣)。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二
    一、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喜歡嘗試新鮮刺激的事物,對于馬術、雜技表演很是感興趣,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見到孩子們把小椅子當作“小馬”來騎;而小椅子則是幼兒園的基本設施,利用小椅子可以開展多種體育游戲。所以本次體育活動,我從孩子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選擇了他們十分熟悉的小椅子來作為游戲的活動器械,讓他們通過與小椅子玩游戲自由地嘗試、探索、合作,從而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增強體質,同時培養(yǎng)幼兒大膽、自信、勇敢、互相合作、協(xié)助的良好品質。
    二、活動目的:
    1、通過與椅子玩游戲,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跳躍能力,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
    2、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三、活動準備:
    小椅子人手一把;錄音機和磁帶;幼兒已經有觀看雜技、馬術表演的經驗。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每人拿一把小椅子進入場地。
    2、在音樂伴奏下,師幼一起做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各種椅子游戲。
    (1)師:做完了運動,讓我們一起騎馬去看馬術雜技表演,好嗎?那我們的馬在哪里呢?這椅子就是我們的馬,我們上馬吧。
    (騎馬:引導幼兒將椅背朝前時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揪起,模仿騎馬動作在場地內來回行進。)。
    (2)師:雜技團的演員會表演很多精彩的馬術雜技,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也來表演一下,看誰表演的最精彩,而且跟別人不一樣。不過,表演馬術是件比較危險的事情,小朋友們要小心,別摔下。
    (鼓勵幼兒模仿馬術雜技自由地做各種動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腳越過椅背跳下、單腳站在椅子上等等。)。
    (3)鼓勵幼兒合作游戲。
    a:幼兒自由組合表演。
    b:請個別組合幼兒表演。
    c:幼兒集體練習。
    2、集體游戲:小小雜技演員。
    分四組將小椅子布置成表演場地,然后進行集體表演游戲。
    師:我們來當一回小小雜技演員表演給客人老師們看,好嗎?
    第一組:走獨木橋(引導幼兒將椅子按照平時做的樣子并排擺放當作“獨木橋”走。)。
    第二組:爬小山(引導幼兒兩人一組將椅子并排放置成“小由”,作為“山坡”。幼兒踏上椅面——跨過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進行“爬山”。)。
    第三組:跳小溝(引導幼兒將椅背著地,雙腳并攏跳過椅背進行“跳小溝”。)。
    第四組:走腳?。ㄒ龑в變簩⒁伪持兀岩伪撑c椅面之間的空間當成腳印,沿“腳印”跨走。)。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松活動。
    (1)師:表演結束了,讓我們一起休息一下吧?。犚魳纷龇潘蛇\動)。
    (2)師:時間差不多了,小朋友們的表演到此結束。大家說,小朋友們表演的好嗎?下面我們也該把馬牽回馬廄了?。ㄓ變好咳四蒙闲∫巫踊鼗顒邮?。)(——過英)。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三
    1、在游戲中知道海綿能夠吸水。
    2、積累初步的積累和比較的經驗。
    幼兒人手一塊海棉,8個臉盆(四個裝水,四個空的),用于測量的'尺子活動過程:
    一、玩玩海綿。
    1、捏一捏海綿有什么感覺?把海綿放進水里,再拿起來,你發(fā)現了什么?(海綿會吸水)擠一擠,你又發(fā)現了什么?(水被擠出來了)。
    2、引導幼兒用海綿擠水、吸水的過程。
    二、雨水接力賽。
    1、教師講述游戲規(guī)則:和你的朋友一起用海綿把水桶里的水運到對面的水桶里,當老師響鈴時,大家停止運雨水,比比哪一組運的水最多。
    2、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個小組,貼上彩色標記。游戲開始,幼兒開始用海綿運水。
    3、鈴聲響了,教師和幼兒一同來測出哪個組運的水最多。測量方法是:教師手拿尺子,垂直插入水中測量。
    4、引導幼兒觀測尺子上的標記,哪個組的水面位于尺子的標記,哪個組運雨水就最多。
    5、重復游戲兩次。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四
    四、隊形:
    1、教師講解四列橫隊的站法。
    2、指導幼兒從左至右、從至矮、8-10人一排,根據人數站四排。
    教師指揮做3次。
    3、教師講解并指導幼兒聯(lián)系給缺席。
    1、認真聽講。
    2、幼兒根據教師指揮初步學習站四列橫隊。
    3、在教師指導下活動。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跳躍能力,探索椅子的各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
    2、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設計:
    “椅子”
    陪伴著大班幼兒走過了三個春秋,是小朋友離不了的好伙伴。
    在平時的活動中,幼兒就很喜歡有意無意地玩些椅子游戲,如把椅子當馬騎、當搖椅、當滑梯等,但這些游戲往往因擔心安全問題而被限制。
    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滿足幼兒好玩的心理,讓他們自由設計椅子玩法。
    通過椅子游戲,練習幼兒跨、跳、平衡的動作。
    在這個活動中既鍛煉幼兒的四肢協(xié)調動作,激發(fā)幼兒勇敢嘗試活動的興趣,體驗體育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主要是以綱要為精神,幼兒的學習情況為主旨,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開展活動。
    如游戲法在整個活動中就較為突出。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開始部分(準備運動)――“椅子操”。幼兒在場地上坐成3排,前后左右距離80~100厘米,與老師一起借助椅子坐如下活動:
    坐在椅子上,做上肢運動;站在椅子前做體測運動;在椅子側面做壓腿、單腿跪等下肢運動;在椅子背后站立,雙手撐椅面做平衡練習;站在椅面上做上舉、下蹲動作等。這是整個活動的開始,是讓幼兒有個好的心情后進行活動的基礎。為下面的活動做了鋪墊工作。
    基本部分――騎著馬兒去郊游。
    先嘗試玩椅子的多種方法,練習馬術如:
    站在椅子上跳下去,單腿站立練平衡等。
    接著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增強游戲難度,如:把椅子放成一排,從椅子上跨過去、走平衡等。再鼓勵幼兒相互學習,進行多種嘗試。設計椅子玩法的時候,我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適當地進行指導,以游戲伙伴地身份加入進去,以增強游戲地趣味性。
    在活動中,跨跳的動作難度較大,我作了重點的示范,讓幼兒反復練習,練習我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另外,讓幼兒兩兩合作可以讓幼兒間相互學習,降低活動的難度,而且安全系數也會相應的提高。
    在活動最后,組織幼兒與椅子上聽音樂做游戲,整個活動考慮到幼兒的運動負荷,激緩結合。
    活動主體:
    在活動中,我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幼兒活動,如給每個幼兒一張椅子,以減少等待,減少不必要的整隊,從而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
    讓幼兒在進行搭建、嘗試運動的活躍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讓幼兒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練習跨、跳、平衡的技能,也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訓練孩子平衡能力以及跳躍能力的體育活動,老師制定的活動目標是:
    1.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跳躍能力,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
    2、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看到這樣一個活動,我很喜歡的,很對我的胃口,呵呵,我感覺體育活動就應當是這樣的,孩子們要有一定的運動量,對他們的身體能力要造成一定的挑戰(zhàn),他們才能在這樣一次次的挑戰(zhàn)中鍛煉自己,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這樣的帶有一定挑戰(zhàn)自我的活動也才能更大地激發(fā)孩子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他們會因為活動體現了自身的能力而更愿意主動參加體育鍛煉。因為現在的孩子受的保護太多了,再不給他們一些鍛煉的機會,他們都快成“玻璃人”了,這里不能碰、那里不能磕,動一動就會摔下來。
    如何帶著孩子們去活動呢?今天室外的溫度很低啊,是今年第一個寒潮呢。室外溫度跟室內相差好多度,外面只有2度啊。讓孩子們躲在室內玩一玩吧?我馬上打消了這一念頭,我堅持認為,寒冷的天氣也應當帶孩子們到室外去溜一溜。
    于是,課前帶著孩子們一起將椅子搬到操場上,放在一個避風的地方,椅子排成了兩長排,一張接一張像個長龍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走的獨木橋。
    開始運動了,如果一下子就在“獨木橋”上走,那么肯定會比較冷的,于是,帶著孩子們一起跑步,一個接一個在操場上跑了一大圈,身體有一些暖了,開始走獨木橋,孩子們剛剛踏上這座長橋還有點膽怯呢,老師保護著膽小一些的孩子,鼓勵他們大膽一些兒,沒關系,慢慢向前走,孩子們一個接一個走著,一條長龍走完了,第二條長龍擺成了橋墩,兩張椅子一拼,然后隔兩米再放兩張椅子,孩子們跨上椅子再從椅子上跳下來,孩子們有了先前走獨木橋的經驗,已經能大膽地從橋墩上走了,大膽地跨上去,再跳下來,兩條長龍走完了,我們又開始跑步了,帶著孩子們進入寒風中,高人走,跳一跳,快快跑、慢慢走等等,跑完一圈,我們又開始了“獨木橋”之旅,這一次孩子們明顯大膽了許多,走的速度也快了不少,我在第二條長龍的最后設置了一個關卡:將一張椅子的椅背置于長龍中間,這樣孩子們過長龍的時候就得跨過椅背再過去,對于他們沒走過這么高的獨木橋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于是,我重點在這里保護,提醒他們跨的時候注意安全,并鼓勵他們沒關系,大膽走,對于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的孩子我就拉她一把,其他孩子我基本只是看著他們走,不給予幫助,孩子們一個個都過去了,而且不少孩子說:“真好玩?!?BR>    帶著勇敢地過橋的興奮,我們又一起跑步了,這時候我采取快跑的辦法,讓孩子們放開腳步撒開腿快跑,孩子們跟得很快,跑得可開心了,看來他們是很少這樣“瘋”跑的,跑完一圈之后,感覺孩子們運動量已經可以了,就讓他們一人帶著一張椅子回教室了。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興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體育游戲活動的樂趣,并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平衡能力,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孩子們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椅子游戲給孩子們帶來了樂趣,也給了我許多的啟示。
    第一,教師要善于捕捉、挖掘一日生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教育契機,從而生成有價值的教育活動。比如小椅子,這是園里隨處可見的材料,很方便取材,孩子們玩起來興趣也很大,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與小椅子玩游戲自由地嘗試、探索、合作,從而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增強體質,同時培養(yǎng)幼兒大膽、自信、勇敢、互相合作、協(xié)助的良好品質,真正體現了教育活動的價值。
    第二,教師要勤于觀察,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培養(yǎng)幼兒的情緒。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這一點無法否認,教師在組織孩子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對孩子的某些行為進行粗暴的制止,要更好地引導他們,滿足他們的需要,使孩子感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
    第三,教師要在活動中關注孩子的個別差異,不能“一刀切”。體育鍛煉有益于身體健康,這是一個真理。但是它所隱含的條件是在適量的情況下。什么是適量?因人而異,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身體素質,所以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切不可弄巧成拙,在活動前要了解班里所有孩子的身體狀況,切不可讓那些身體虛弱或是動作發(fā)展緩慢的孩子進行與他們身體狀況不相符的活動。
    第四,教師在活動中要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把保證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兒教育始終都是以安全問題來衡量的,安全也是其他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而進行椅子游戲更是存在許多的安全隱患。面對一群四五歲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的幼兒,老師有時候根本無法控制他的行為。特別是當孩子在屋里憋的時間較長,一旦來到戶外他們似乎把自己全部的勁都用在腿上胳膊上,瘋狂的跑,用力的掄,也就在這時不安全的事故也就會來。所以在體育活動前,我們一定要向孩子們講明活動要求,在活動過程中要認真觀察,防止幼兒踩傷、摔傷等意外事故的發(fā)生,使活動能夠安全有效地進行。
    總之,上好一節(jié)課不容易,教師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在活動中,在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選好材料有效地開展活動,讓幼兒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練習跨、跳、平衡的技能,使孩子們真正體會到活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六
    課時。
    第2節(jié)。
    內容。
    1、學習站體育課隊形――四列橫隊。
    2、游戲:看誰記性好、站得準。
    目的。
    1、通過學習站四列橫隊,使幼兒通過體育課感受隊列的整齊的作用。
    2、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體育課習慣,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意識。
    順序。
    教學內容。
    場地。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開始部分。
    一、上課。
    1、整隊。
    2、師生問號。
    二、講解課堂要求及活動內容。
    1、學習站四列橫隊。
    2、游戲:看誰站得快!
    一、隊形:二路縱隊。
    二、四列橫隊。
    1、與幼兒相互問好。
    2、點名。
    3、講解課堂內容語言清洗簡練。
    1、向教師問好。
    2、聽點名喊到。
    3、認真聽本次課內容及要求。
    準備部分。
    三、準備活動:
    游戲:根據自己的.個子大小站隊。
    目的: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自覺能力同時激發(fā)幼兒的站隊興趣。
    三、隊形:二路縱隊。
    1、組織指導幼兒進行排隊。
    注意:引導幼兒注意自己的個子高矮,告訴幼兒按秩序排隊的意義。
    2、教師注意及時鼓勵膽小的幼兒參加活動。
    1、幼兒積極參加活動。注意認真聽教師的語言引導。
    基本部分。
    四、學習站四列橫隊:
    1、橫對方向排列。
    2、缺席人員空位。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七
    學習將一個形體等分為兩份,初步理解等份的含義及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等份中的包含關系和等量關系),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綜合、比較能力。
    紙片
    2、教師用刀將餅對半切開,問幼兒:這樣分是不是兩個小朋友吃的的一樣多?將兩塊餅子重疊比較,讓幼兒看清楚兩塊餅子完全一樣大小。告訴幼兒:把一個東西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也就是兩份大小相等,叫做二等份。
    3、將分開的一塊餅與另一個整餅比較(幼兒已知道兩個餅是一樣大的),問幼兒:哪塊餅大?再將另一塊餅與一個餅相比較,問幼兒:是哪塊餅大?使幼兒知道一個形或體等分成兩份后,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實物或形體小,原來的'實物或形體比分后的每部分大。
    4、將分開的兩塊餅拼合在一起,讓幼兒觀察,它們又成為一個整體,問幼兒:它和原來的餅比,哪個大?哪個?。吭賹⑵春掀饋淼娘炛丿B在另一個整餅上,使幼兒確認二等份后的兩份合起來仍是原來的整體,其每一份是等份為兩份中的一份。
    5、教師出示一張圓形紙,問幼兒:老師把這張圓形紙分成相等的兩份畫裝飾畫,該怎么分呢?讓幼兒拿一張圓形紙試著分。教師引導幼兒用對折法等分圖形,提醒幼兒對折時邊沿著對整齊,折疊后將折線壓平展開,用剪刀按折線剪開。
    6、
    (1)讓幼兒把分成的兩份重疊比較,看是不是完全一樣大。
    (2)將兩份拼合在一起和另一個完整的圓形比較看是不是一樣大。
    (3)將剪開的每一份分別與整體的圓形比較大小。
    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二等份的含義及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7、讓幼兒想一想,怎樣把正方形紙分成相等的兩份?怎樣把長方形紙分成相等的兩份?讓幼兒操作,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分。讓幼兒說說他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8、正方形紙、長方形紙二等份后,要求幼兒用重疊法對部分與整體、部分與部分進行比較、分析。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八
    1、能根據所學的有關知識和大熊貓圖片,簡單的畫出大熊貓的體態(tài)。
    2、增強幼兒愛護大熊貓的情感。
    在上課傳授知識的同時引起孩子的興趣,讓他們的精神集中,畫出美麗的畫,并啟發(fā)他們要愛護小動物,有顆愛心。
    課上用的道具要齊全,準備充足。引起小朋友的高度重視,感興趣,那么就需要在課上準備做一個游戲。
    課件大熊貓、大熊貓圖片、錄音機、磁帶、彩筆、油畫棒、繪畫紙,小椅子、呼啦圈。
    1、出示課件:(大熊貓吃竹子的畫面、玩耍的畫面),讓幼兒觀察并講述大熊貓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圖上是誰???(大熊貓)大熊貓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貓長什么樣子???(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條腿,有一條尾巴,有兩只半圓形的耳朵,身體胖胖的……)。
    教師總結:剛才小朋友們看的真仔細,說的太好了,大熊貓身體肥胖,四肢粗壯,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圍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為白毛。而且大熊貓生活在山林中,喜歡吃竹葉和竹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朋友們看磁性黑板,出示熊貓圖片,請幼兒觀察靜止的熊貓的'樣子。
    3、老師在卡紙上示范并講解大熊貓的畫法。
    1)大熊貓圓圓的大腦袋。
    2)出大熊貓橢圓形的白色身體。
    3)畫出大熊貓又粗又短的四條黑腿。
    4)給大熊貓?zhí)懋嬌涎劬Α⒈亲?、耳朵?BR>    5)給大熊貓進行著色。
    4、幼兒在繪畫紙進行繪畫。
    1)自己畫,老師巡回指導,必要時給予幫助。
    2)畫簡單的大熊貓的基礎上,大膽想象,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大熊貓。
    3)為大熊貓?zhí)懋嬛窆S、竹葉等。
    4)給大熊貓進行著色。注意畫面的整潔,涂色要均勻。
    7、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評價,組織孩子們選出不同姿態(tài)的大熊貓,組成熊貓的一家,進行組合活動,并進行講述活動,發(fā)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們把大熊貓的一家打扮的這么漂亮,它們可高興了。讓我們一起祝賀一下,來做一個《大熊貓鉆圈》的游戲,好不好?(好?。?。
    老師講明游戲的玩法、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
    玩法:幼兒排成兩隊,第一個幼兒學習大熊貓的模樣,手腳著地,鉆過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依次類推,看哪一隊的小朋友先鉆完,哪隊便為勝方。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九
    1、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3、理解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知識經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多引導幼兒多欣賞有關的文學作品。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談話導入主題提問: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1、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
    3、分組朗誦,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七、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將創(chuàng)編的詩歌畫下來,在區(qū)角活動時,說一說,演一演。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十
    小朋友們,大家非常喜愛的區(qū)域活動馬上要開始了,現在黃老師給大家介紹下今天的區(qū)域活動設置:
    閱讀區(qū):小朋友們選擇喜歡的繪本故事遵守規(guī)則安靜閱讀并制作《我的`繪本小書》。
    搭建區(qū):小朋友們利用插塑玩具創(chuàng)造性的搭建美麗的花園。
    角色區(qū):燒烤吧小朋友們協(xié)商分配好角色進行角色游戲。
    生活區(qū):小朋友們利用針、線、布練習釘鈕扣。
    美工區(qū):小朋友們動手制作美麗的桃花。
    今天新設置的區(qū)域是科學區(qū):有趣的指紋
    一、活動導入
    昨天我們觀看了黑貓警長的動畫片,誰知道黑貓警長是用什么辦法破案的?
    二、活動探索
    1、幼兒觀察指紋
    2、了解指紋的分類:斗行紋、弓形紋、箕形紋
    3、有什么辦法能讓指紋放大?
    4、指紋的特性
    總結: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指紋永遠不會變,因此用來辨別人,警察叔叔用來偵破案件抓壞人。
    5、指紋被用在哪些科技產品中?
    指紋打卡機、保險箱、指紋鎖、指紋手機、指紋取款機
    三、教師出示指紋畫作品,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
    喜歡指紋畫的小朋友,一會可以到科學區(qū)先填好記錄表,再開始作指紋畫。
    活動前黃老師要提出要求:
    1、輕手輕腳,保持安靜。
    2、小心使用剪刀,針的工具。
    3、保持桌面、地面、衣服的整潔。
    4、結束后所有物品物歸原處。
    小朋友們能做到嗎?
    好,現在請一組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區(qū)域進區(qū)卡。
    活動結束分享評價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十一
    針對現在夏末秋初的一個明顯季節(jié)特征“秋雨綿綿”、“天氣易變化”的情況而選擇了“雨”作為活動的入腳點。教參書中提供了和雨有關的音樂素材,但我認為我選擇的“大雨和小雨”更符合我班幼兒的現狀。而且這一音樂版本速度較快,對大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同時歌曲形象的趣和美也可激發(fā)幼兒關注自然現象的興趣不斷提高。
    2、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用歌聲和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難點在于幼兒如何把握歌曲的節(jié)奏。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用歌聲和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體現自然現象與歌曲形象結合的趣、美。
    2、幼兒自主表達對雨的感受,初步了解下雨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二)活動準備:
    1、flash課件、音樂磁帶、電腦。
    (三)活動過程:
    1、我們的雨點朋友。
    自主表達對雨的感受。(哇,下雨啦,春天可是個多雨的季節(jié))。
    你們喜歡下雨嗎?追問:雨天的時候你喜歡做什么?(小結:雨就像個調皮的孩子,有時讓人煩惱有時又讓人喜歡。)。
    除了你們,還有什么也喜歡春天的雨滴?(提升:雨水滋潤了植物,讓草變得更綠,花開得更艷;雨像清潔工,把城市洗滌的更干凈……)。
    雨聲真好聽。(你們聽到過雨點落下的美妙聲音嗎?)。
    小結:雨點就像一位演奏家,有時發(fā)出……有時發(fā)出……組成了一首美妙的樂曲。
    (評析: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主表達對雨的感受,鼓勵幼兒能大膽地表達,激發(fā)幼兒對雨的興趣,讓幼兒在放松的氛圍下學習唱歌。)。
    2、聽聽雨點朋友的歌。
    分辨大雨和小雨不同力度的雨聲。(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有大雨也有小雨)。
    聽音效:怎樣區(qū)別是大雨還是小雨,他們分別有什么特點?(幼兒自由使用像聲詞)。
    看圖聽音效,自由表達聲勢動作。(幼兒用動作表現對大小雨的感受)。
    大雨小雨來唱歌。
    欣賞:大雨和小雨是怎樣唱歌的?(嘩啦啦、淅瀝瀝)。
    再次欣賞:大雨和小雨唱的歌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歌曲很快、大雨小雨很快樂)。
    (評析:通過欣賞歌曲、體驗歌曲讓幼兒有信心把握好這首歌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即用歌聲和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同時也引出了難點。)。
    3、唱唱雨點朋友的歌。
    輕輕跟唱。(喜歡雨點朋友嗎?輕輕地跟著唱)。
    根據大小雨的不同,嘗試用強弱力度演唱。
    大雨和小雨唱歌有什么不一樣?(歌詞不同、唱的力度不同)。
    為什么唱大雨時重重的,而唱小雨時卻輕輕的?(聯(lián)系生活經驗理解唱不同力度)。
    錄音對比:是大雨和小雨在唱歌嗎?那么應該怎么唱?
    分角色對唱。
    討論:大雨、小雨分別唱什么?
    分角色對唱。
    模仿大小雨動作邊演唱歌曲。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把話筒和錄像連結在電腦上,通過話筒錄下小朋友的歌聲,并用錄像、拍攝下幼兒歌唱時的情況,然后用電腦把該程序放出,當孩子們聽到自已的歌聲,看到自己的.表演時,變得異常興奮和驚奇。這樣既激發(fā)了和歌唱的興趣,還促進了幼兒整體歌唱水平的提高。增強幼兒歌唱時的自信心)。
    歌唱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煉,與文學、美術、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所以人們非常喜愛歌唱這一藝術形式。孩子更不例外,這是孩子們純真的天性。在歌唱教學時,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歌唱教材。這些教材能限度地體現音樂作品所獨特魅力與優(yōu)勢,即要選擇寓意含蓄、結構優(yōu)美、幽默風趣,能深受幼兒喜愛的作品,幼兒初次接觸《大雨和小雨》這首歌時,就被它形象生動、富有韻味的歌詞所吸引,產生學習欲望,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歌唱教學不僅是要求幼兒會唱歌曲,而是讓幼兒通過音樂作品把握作品情感內容和思想內容,讓幼兒用整個心呼應作品的形式與意境,體驗藝術本身的魅力與力量。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十二
    1、復習5、6和7的組成,要求熟練掌握。
    2、復習5、6和7的加法和減法,使幼兒較熟練地進行5、6和7的加減運算。
    3、能看圖、看試、看數正確地自編5、6和7的加減法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5、6和7的數字卡
    (一)玩"報數"的游戲,復習5的組成。
    "報數"游戲復習5的組成:教師先報一個數,幼兒再報一個數,兩人報的數合起來應為5,教師依次請幼兒,報數的速度越來越快。
    (二)玩"拍手"或"出手指"的游戲,復習6的.組成"拍手"游戲復習6的組成:教師先拍一個數,幼兒再拍幾下,兩人拍手的次數合起來應為6,教師依次請幼兒,拍手的速度逐漸加快。
    (三)算題比賽。練習5、6和7的加減運算。
    教師在黑板的兩邊各寫5、6和7的加減法算式若干,請幼兒一個接一個來寫出每題的得數。一人算一題,寫完得數將粉筆交給下一個幼兒上來算。比哪一組算得又快又正確。
    教師任意出示5、6和7的加減法算式卡,幼兒回答得數,或教師口說算式,幼兒回答得數。
    (四)教師口述5、6和7的加減法的應用題,幼兒按題意列式算題。
    (五)教師板書5、6和7的加減法式,幼兒按式編應用題。
    (六)做練習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十三
    1、有傾聽的習慣。
    2、理解謎語內容。
    3、根據事物推理并找到答案。
    :根據事物推理并找到答案。
    :謎語。
    1、參加猜謎活動。
    2、猜一猜是什么,說一說為什么。
    3、誰會說這個謎語?
    4、選擇謎語。
    5、自編謎語。
    猜謎比賽。
    編謎練習。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十四
    猜謎語是一種有趣的語言交流活動,并能促進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力,想象力及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本節(jié)課將根據這一特點設計的教學活動。
    1、讓幼兒初步掌握謎語的特點,引起對猜謎語的興趣。
    2、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學習按物體的主要特征來猜謎語。
    3、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重點:讓幼兒懂得謎語的特點,并喜歡猜謎語。
    難點:讓幼兒知道猜謎語要仔細聽清楚每個字和每句話,并把幾句話連起來想,因為謎面的每句話都是與謎底有關聯(lián)的。
    兩只盒子,里面分別裝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1、出示兩只盒子,提問:每只盒子里都裝著一樣東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東西呢?
    2、告訴幼兒,老師要給大家念一首兒歌,這首兒歌是講一樣東西,但兒歌中不講出這樣東西的名稱只講出它的樣子,用處或者是顏色,聲音和其他特點,這樣的兒歌叫謎語。
    3、提醒幼兒仔細地聽,聽完后把幾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是什么東西。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
    (2)先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兒到老師耳邊來講。
    (3)再次朗讀謎語,并解釋謎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理解)。
    (4)再請幼兒猜。(有意請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兒)。
    (5)教師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謎語內容,幫助幼兒掌握猜謎的方法:第一句是講小青蛙的愛好,第二句是講小青蛙的叫聲,第三句是講小青蛙的住處,第四句是講小青蛙的本領。
    (6)小結(鞏固掌握謎語的特點):兒歌中的四句話都和小青蛙有關系,說出了小青蛙的愛好,聲音特點和本領。但兒歌中并沒有"青蛙"兩個字,而是讓小朋友猜,這就是謎語。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看看像塊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師解釋"沾水"的含義。
    (3)請幼兒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師耳邊說出來。
    (4)教師在桌上準備一盆水,再準備一塊肥皂,一塊方積木,一只小紙盒,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請大家評評他猜得對不對。
    (5)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謎語,并請幼兒一起告訴老師謎語講的是什么東西。
    (6)提問:你們怎么會猜出是肥皂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想法)。
    (7)小結:這四句話中雖然沒有肥皂這兩個字,但把肥皂的樣子和特點講出來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師再請幼兒猜一則謎語,要求幼兒猜出來后不要用嘴講出來,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來。
    (1)教師念謎語: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兒就去找。(教室內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兒可以拍一拍,講一講,這個謎語說出了皮球的什么特點?
    (4)提問:你們?yōu)槭裁凑移で??除了皮球還能猜別的嗎?
    1、幼兒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坐成一個小圓圈。要求幼兒在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聽完后動腦猜。猜出來后,小組內幼兒相互講講為什這樣猜。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理解力差的幼兒理解謎語。
    3、教師每次朗讀一則謎語,幼兒猜出后,就出示掛圖,指導幼兒看看,講講。
    教師共提供三則謎語:
    丁零零,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
    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
    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只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里面采花蜜。
    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則謎語,并請爸爸媽媽寫在紙上交給老師,讓大家一起來猜。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十五
    1、初步了解花瓶的各種形狀、顏色。知道花瓶是多種多樣的。
    2、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有創(chuàng)意地設計、裝飾花瓶。
    3、體驗成功創(chuàng)作的`快樂。
    感受花瓶的形狀。
    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有創(chuàng)意地設計、裝飾花瓶。
    1、多媒體課件《美麗的花瓶》。
    2、獎牌、參賽號碼牌。
    3、幼兒操作材料:鉛化紙、油化棒、記號筆。(16人)。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興趣。
    過程:
    一、參加比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花瓶王國正在舉行小小設計師比賽,你們想去參加嗎?那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出示課件)。
    二、觀察花瓶,了解花瓶的形狀、顏色的不同。
    (幼兒自由講述)。
    (二)再次欣賞花瓶:
    1、誰來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顏色花瓶?“這個花瓶上用了那些顏色?這些顏色用在一起好看嗎?給你什么感覺?”
    2、看到了什么花紋花瓶?
    3、看到了什么形狀的花瓶?“你覺得這樣的形狀像什么?”讓幼兒暢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兒需要幫助時進行啟發(fā):“哦,你喜歡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態(tài)嗎?”
    4、“你喜歡哪一個花瓶?為什么?”
    5、幼兒用身體做花瓶。
    總結: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邊口;花瓶頸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的兩邊還有“小耳朵”;花瓶肚圓的、橢圓的,還有扁的,等等。
    三、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裝飾花瓶。
    1、師:小朋友,你們聽清設計的要求了嗎?你想設計什么樣的花瓶,跟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幼兒設計花瓶。
    1、首先請參賽選手介紹自己的作品。
    2、請評委來投票。(大眾評委評出“金牌設計師”、“銀牌設計師”和“銅牌設計師”。)。
    3、頒發(fā)獎牌。
    “今天我們參加了花瓶王國的設計比賽,都獲了獎,高興嗎?讓我們去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我們的快樂吧!”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十六
    一、談話引入。
    1、師:小朋友們會數數嗎?那你們知道數字還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嗎?(阿拉伯數字)那你在哪見到過數字?(出示課件)。
    2、師:從今天起咱們就要來學習這些數字,不僅要會讀,還要會寫。咱們要來比一比看一看,看誰的數字學得好!
    二、新授。
    1、師: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手指。你們知道哪個手指表示1嗎?那你覺得哪個手指做起來最舒服?那我們可以用食指表示1。誰會寫1,那就更厲害了。(指名)。
    2、齊讀,指名讀。
    3、師:1像什么?(1像鉛筆來寫字)(出示課件)。
    4、(出示課件)咱們來數一數。
    5、師:這有幾只小鴨?(出示課件)引出2有誰會寫2?(指名)(齊讀)。
    6、師: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鞏固練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字。
    3、請生來帶讀數字。
    4、請生寫1和2。
    四、作業(yè)寫1和2各20個。
    教學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課開始慢慢懂規(guī)矩了,基本消滅亂走動現象。1和2大部分寫得不錯。
    4、5人動作較慢,2、3人不會動筆。重要的是把習慣培養(yǎng)好了,再開始慢慢教學。
    1、使學生認識3-4;
    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量;
    3、會用手指頭表示3-5;
    4、會寫3、4和5。
    寫3、4和5。
    一、復習。
    1、請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請生用點點表示1和2。
    3、請生用物體表示1和2。
    4、請生背數字兒歌。
    5、請生寫1和2。
    二、新授。
    2、看看老師的手指是幾?引出4。用點點表示。數一數有幾只耳朵?你們有幾只耳朵呀?誰來幫我數四只粉筆。誰還能數出4個其它物體?怎么寫?像什么?(4像紅旗迎風飄)(出示課件)數紅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誰來用點點表示。想知道怎么寫嗎?(出示課件)像什么?(5像稱鉤來買菜)。
    三、鞏固練習。
    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字。
    3、請生來帶讀數字。
    4、請生寫3、4和5。
    四、作業(yè)寫3、4和5各8排。
    教學反思:有些孩子3和5寫不好,有些孩子喜歡用以前的手勢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為了以后用手指算數時更加方便,要求學生用大拇指表示5。
    1、使學生認識6、7;
    3、會用手指頭表示6、7;4、會寫6和7。
    寫6和7。
    一、復習。
    1、請生用手指表示1--5。
    2、請生用點點表示1--5。
    3、看點點表示數字。
    4、請生背數字兒歌。
    5、看圖填數字。
    2、看看老師的手指是幾?引出7。用點點表示。數一數有幾只口哨?誰還能數出7個其它物體?怎么寫?像什么?(7像鐮刀割小草)(出示課件)數鐮刀。
    三、鞏固練習。
    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字。
    3、請生來帶讀數字。
    4、請生寫6、7。
    四、作業(yè)寫6和7各8排。
    教學反思:學生基本上都會寫,但"7"有少數同學會寫反。
    1、使學生認識8、9和10;
    3、會用手指頭表示8、9和10;
    4、會寫8、9和10。
    寫8、9和10。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課件)數喜羊羊,青蛙,鴿子。
    2、看尺子填數字。
    3、數珠子。
    4、看點點寫數字。
    二、新授1、(出示課件)數一數操場上有多少人吊環(huán)?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分別引出8、9、10。
    2、指名生上來寫數字。
    3、指名根據數字畫點點。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數字。
    5、1什么1,棍子1。2什么2,鴨子2。
    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鉤鉤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鏡8。
    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6、搶答某數的前后是幾?
    三、作業(yè)寫8、9、10各寫了5排。
    教學反思:8很多孩子寫不好,有的能連寫,有的不能連寫。9的孩子寫得真的像個球。有部分孩子把10寫反。
    幼兒園學前班體育教案篇十七
    1、讓幼兒知道幼兒園和公園里的花兒很美,是給大家欣賞的,每個人都要愛護他們。能做到不采摘花朵。
    2、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掛圖《花兒好看我不摘》。
    (一)問題導入:感受園內春天的景色,激發(fā)幼兒愛花的情感。
    1、我們的幼兒園真美,你最喜歡什么?
    2、這些花好看嗎?你喜歡這些花嗎?這些花是誰種的?為什么種這些花?
    小結:幼兒園的花是叔叔、阿姨種給大家看的,有了花,幼兒園就會更美麗。
    (二)討論分享。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講述掛圖的主要內容。
    1、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干什么?
    2、花兒這么好看,我們摘一朵行不行?為什么?
    小結:叔叔、阿姨在幼兒園、公園、大路旁種了許多美麗的花、讓人們欣賞它們、喜愛它們,小朋友也愛這些花,但我們只能看、不能摘。
    (三)學習兒歌。
    1、老師啊把剛剛小朋友們說的話呀編成了一首很好聽的兒歌。(教師朗誦兒歌)。
    附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花兒好看我不摘,
    大家都說我真乖。
    2、兒歌好聽嗎?喜歡這首兒歌嗎?那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首好聽的兒歌吧!
    (四)活動延伸。
    幼兒園大班禮儀活動方案《保護我們的牙齒》。
    1、使幼兒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使幼兒懂得保護牙齒的意義,了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3、指導幼兒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4、體驗健康潔白的牙齒給人帶來的快樂與美感。
    提前兩天將洗凈的蛋殼浸在醋里收集幼兒的漱口水若干杯。
    故事準備《愛吃糖的老虎》。
    1、故事《愛吃糖的老虎》引出主題。
    提問:狐貍想出了什么辦法?老虎的牙齒怎么了?
    引出問題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壞掉的牙齒。
    2、找齲齒。
    (1)用小鏡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齒有沒有變黑或壞掉的。
    (2)觀察長有齲齒的幼兒的牙齒。
    (3)變黑壞掉的牙齒叫齲齒。
    3、利用實驗探索齲齒形成的原因。
    (1)幼兒討論:齲齒是怎么形成的。
    (2)觀察幼兒漱口水,請幼兒觀察里面有沉淀物質,請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酸的臭的)這中酸得、臭的物質會對牙齒產生怎樣的影響。
    (3)觀察蛋殼浸在醋里的變化并討論醋里浸過的蛋殼為什么會變黑、變軟。
    小結: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形成齲齒。
    4、討論如何保護牙齒形成齲齒(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
    5、結合《刷牙歌》教會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