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通用18篇)

字號:

    心得體會是對所經(jīng)歷和體驗的一種總結(jié),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吸取教訓和經(jīng)驗。寫心得體會時,我們要注重語言的優(yōu)雅和簡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每篇范文都從不同的角度和經(jīng)歷出發(fā),展示出了學習、工作或生活中的收獲和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和幫助。在閱讀這些心得體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共鳴和共同的問題,也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有價值的經(jīng)驗和建議。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一
    這個星期我讀完了《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得告誡書,書中,了凡先生以畢生的學問和修養(yǎng),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誡兒子不要被命運束縛,命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
    這本書包含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方”四訓。這里主要說了,了凡先生自幼喪父,母親讓他棄學從醫(yī),學醫(yī)可以養(yǎng)生,也可以救人,了凡先生聽從了母親的意見。有一天,他去慈云寺遇到了一位老者,姓孔,云南人,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孔先生告訴了凡先生命里為官,并告訴他“你縣考可以考第十四名,府考可以考第七十一名,提學考可以考第九名?!?BR>    第二年了凡先生趕考,結(jié)果孔先生的話都一一應驗??紫壬€告訴了凡先生,他以后是個大官,五十三歲那年因病而終,可惜沒有孩子。了凡先生相信了孔先生的話。知道自己五十三歲就要死了,所以了凡先生也無所求,每個人生下來都不是圣人,哪里沒有過錯的呢?了凡先生決定從今天起改掉過錯,每日行善。了他做了很多好事,包括做官時,減免稅負,關(guān)心百姓疾苦,是百姓敬重的好官。最后了凡先生不但有兒子,而且還活到了七十四歲。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就是說樂于助人,好施舍的人,這樣才能把壞的命運變成好的命運。
    了凡先生告誡后人要有善心德心孝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二
    了凡四訓是了凡先生的家訓,教戒他的兒子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通過學習使我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命運,以及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光明的前途。
    了凡四訓包括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所謂“立命”,就是要創(chuàng)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來束縛人。要想改造命運,不被命運束縛住,就應當遵循“斷惡修善”、“災消福來”的原理,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為”;同時必須努力斷惡,“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既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哪能沒有過失呢?孔子說:“過則勿憚改”,如果有了過失,就不要害怕改過。從小的過失起改過,那自然便不會犯下大的過錯。一個人必須要每天知道自己有過失,才能天天改過,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沒過失。如果每天都無過可改,就是每天都沒有進步。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實在不少,然而他們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業(yè)不能用功去做,就只為了因循兩個字,得過且過,不想前進,所以才耽擱了他們的一生。
    改過能夠把今生的過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會變成壞命了,但這卻不能把壞命變成好命。那么怎么樣做才能使壞命轉(zhuǎn)成好命呢?這就要不但改過,還要積善、積德,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善事積多了,命運自然也有所改變。
    積善的方法,能夠積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來往,做人的方法必須加以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而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學問要求進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要求進步。與人相處,待人謙虛了,從中學習,自然便有了進步。
    一般人,對命運多是感到很迷茫,論語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所以要知命,也不簡單。如果對命運真正的了解,自然就理得心安,不可能怨天尤人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了凡四訓在教我們做好人、說好話、做好事和存好心?,F(xiàn)如今社會上亂象叢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所以,對于人心來講,了凡四訓有相當大的穩(wěn)定作用和凈化效果。同時,對國家社會的安定,也會會產(chǎn)生很大的力量。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三
    我于20xx年x月x日網(wǎng)購了一本《了凡四訓》,9月15日看完。《了凡四訓》是一本勸善書。該書主要闡述“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思想;講述“趨吉避兇”的方法;強調(diào)命運掌握在自已手中,只要積善累德,謙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夠求得福報。
    書中分四部分組成:“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立命之說”。首先,了凡先生在15歲時,偶遇慈云寺孔道長??诪橛嗥饠?shù):“縣考童生,當十四名―――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于正寢,惜無子”。從此堅信“命由天定?!薄懊镉袝r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钡詮陌菰L了云谷禪師后,領(lǐng)悟了“命由我作,福自已求?!钡牧⒚f。從此開始積功累德,自求福報,而且頗有靈驗。例如:“孔公算予五十三歲有厄,余未嘗祈壽,是歲竟無恙,今六十矣?!薄皑D――亦許行三千善事,辛已,生男天啟。”等等。并于六十九歲之時,他給兒子寫下家訓:《了凡四訓》。
    “改過之法”。通過三個方面“發(fā)恥心”,“發(fā)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發(fā)勇心”來改過。在沒有行善累德之前,先須改過,將自已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刷”。若不能徹底改過,縱然修善了,也會使得善中夾雜著惡,其功難顯。因此,改過是積善的先決條件。人只有知道自已是誰,應該做什么,并自覺主動地去踐行,使之成為“有心人。”
    “積善之方”。通過十個真實的故事,說明:“凡此十條,所行不同,同歸于善而已?!辈纳频摹罢婕佟保岸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等方面進行展開。且對“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等方面進行細述。其經(jīng)典語句有“求絲煮繭,鋤地殺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愛鼠常留飯,憐娥不點燈?!钡?。強調(diào)人要以慈悲為懷,與地球上的各種物種和諧相處,不可以自我為中心,肆意攫取自然資源。
    “謙德之效?!薄兑住吩唬骸疤斓捞澯嬷t,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睆娬{(diào)“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俗陨砭褪且粋€小宇宙,與天地的運行規(guī)律一致。人只要了解天地運行的規(guī)律,效法自然,修身養(yǎng)性,就能夠“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BR>    以上四人方面能做到嗎?
    我用“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這句話來與大家共勉。
    以上是我15天來,對《了凡四訓》的感悟,不敬不妥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四
    了凡四訓包括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所謂“立命”,就是要創(chuàng)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來束縛人。要想改造命運,不被命運束縛住,就應當遵循“斷惡修善”、“災消福來”的原理,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為”;同時必須努力斷惡,“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既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哪能沒有過失呢?孔子說:“過則勿憚改”,如果有了過失,就不要害怕改過。從小的過失起改過,那自然便不會犯下大的過錯。一個人必須要每天知道自己有過失,才能天天改過,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沒過失。如果每天都無過可改,就是每天都沒有進步。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實在不少,然而他們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業(yè)不能用功去做,就只為了因循兩個字,得過且過,不想前進,所以才耽擱了他們的一生。
    改過能夠把今生的過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會變成壞命了,但這卻不能把壞命變成好命。那么怎么樣做才能使壞命轉(zhuǎn)成好命呢?這就要不但改過,還要積善、積德,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善事積多了,命運自然也有所改變。
    積善的方法,能夠積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來往,做人的方法必須加以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而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學問要求進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要求進步。與人相處,待人謙虛了,從中學習,自然便有了進步。
    一般人,對命運多是感到很迷茫,論語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所以要知命,也不簡單。如果對命運真正的了解,自然就理得心安,不可能怨天尤人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了凡四訓在教我們做好人、說好話、做好事和存好心?,F(xiàn)如今社會上亂象叢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所以,對于人心來講,了凡四訓有相當大的穩(wěn)定作用和凈化效果。同時,對國家社會的安定,也會會產(chǎn)生很大的力量。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五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是我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悟,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全書共四篇,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方、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
    偶然的機會讓我進入魯花,讓我有機會明白和學習《了凡四訓》。剛開始的時間,我有一種抵觸情緒,以為那么淺顯的道理早已熟知,等到學到一半的時候,我才真正的用心去理會。既然有那么多人去學習,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在蘭州的那天,我盯著我碗里的拉面,我意識到原先緣分無處不在,我吃過的每碗拉面、讀過的每一本書、相遇過的每一個人,都是緣分。
    在開篇,主要講的是立命的學問。周總理在抗戰(zhàn)時期回到家鄉(xiāng)祭祖的連根養(yǎng)根情懷真切的詮釋了立命有根,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根,不論富貴貧困,亦不論漂泊他鄉(xiāng)還是安守鄉(xiāng)土。人的命運由先天注定,但我們能夠透過自己的行為完善自己的命運。如果我們積德行善,我們的命運將會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如果我們作惡多端,即使命中富貴,而現(xiàn)實也會窮困潦倒。有一句勵志的話說得很好: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想想這一段時間的工作犯過很多的錯誤,有時就沒有思考再一次遇見這樣的狀況就應怎樣解決,導致了二次吃虧??偸且詾樽约焊矣诔袚氊熅湍軌蛄?,當從學校跨入到社會職場,明白解決問題才是根本。知過改過,善莫大焉。認識到做錯是不就應的,是羞恥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管我們藏得多么掩飾,沒有別人看到的沾沾自喜,但我們不就應忘記我們的良心在顫動。在懷著羞恥心的同時務(wù)必有著務(wù)必改過的決心,每一次大的錯誤都是在自己平時不注意細節(jié)的累積下釀成大錯的,而每一次在犯了一點小錯誤時總是倔著脾氣找理由!期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做到。
    智然老師反復強調(diào)的一句話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在陽善和陰德之間做了鮮明的陳述,告誡我們在生活中樂于行善事。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少成多便是大善。在與人交流時說臟話,與人一齊吃飯時不講禮儀都是不善的。長存著幫人的心,用德行渡人渡己!
    《了凡四訓》的文眼在最后的篇章—謙德之效。滿招損,謙受益。真正的從內(nèi)心做到謙虛很不容易,謙虛不只是善于說我錯了和對不起,但常說我錯了和對不起是謙虛的基礎(chǔ)。謙虛的途徑有很多種,知過改過、知恩報恩、敦倫養(yǎng)份和揚正氣化怨氣等都是謙虛的表現(xiàn)。從它們的表意來審視自己,在生活中以此為標尺。化怨氣是自身現(xiàn)階段最欠缺的地方,在與商超各部門打交道的時候,心里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怨氣,感覺有些人總會在為難自己。期望在以后我能真心用感謝的心對待他們,感謝他們讓我快速的成長,感謝。我也感恩那些從內(nèi)心里為我著想、幫忙我的人。
    《了凡四訓》告誡我們,首先就應有我?guī)湍?、我錯了的念頭,有真善美的念頭。體魄是短暫的,思想是永恒的。就像稻盛和夫經(jīng)驗思想的成功案例一樣。從思想根源上有善的念頭、謙的念頭,從而支配我們的行動。行動上的有所改善是我們的目的和結(jié)果。生活怎樣對待你我就看我們以什么態(tài)度期許我們了。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勉勵自己。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六
    《了凡四訓》,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這本書是他用來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書中他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jīng)驗來「現(xiàn)身說法」,讀了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zhuǎn)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好書。
    全書共分為四章,開篇的第一章【立命之學】中袁先生就講述了自己從被命數(shù)所困到努力改變命運的真實經(jīng)歷,讀了之后我深有感觸。
    從他的故事,讓我們切實的了解到,【立命】之意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命運,改變命運,而不是被命運所束縛、禁錮。
    因果之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有定數(shù),但是也并非不可改變。關(guān)于命數(shù)已定,云谷禪師這樣描述:但惟凡人有數(shù);極善之人,數(shù)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shù)亦拘他不定。我的理解是:人的命數(shù)雖定,但要看我們對待它的態(tài)度。行極善的人們,命運是固然拘束不住他的,因為他不斷的累積善果和福報,這極大的福報可以消抵原本命里的不吉變?yōu)榧?;而行惡的人,命?shù)同樣不能確定的,因為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極大的惡果也可以使原本的福報變成禍事。
    我們的命運終究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可以通過我們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而改變,我們才是它的主人。
    正如書中袁了凡追問命數(shù)是否可改時云谷禪師說的第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句的意思是說:個人的命數(shù)是由自己造就,而福澤也是需要由自己去求得;個人造惡,就自然折福,個人修善,就自然得福。緊接著禪師又列舉出佛經(jīng)里的句子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來證明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改變命運的事實。但要注意,這句并不是鼓勵大家為求功名富貴、子嗣美色而去做善事,這樣單純只為一己貪念而為善,沒有真心誠意,反而是造了更大的業(yè)障。
    我覺得,在現(xiàn)代的社會當中,知識改變命運,機會改變命運的例子有很多,他們都是經(jīng)過不斷的自我提升、努力才能達到的。要想有所改變,我們就應該從現(xiàn)在起在平日里有所積累。有這樣一句古語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多讀書、多學習,多做有意義的事、多做善事,不要學習不良嗜好,不做惡人。要心存善念、積德行善,無貪念、無惡念。只要這樣每時每刻的累積,就可以真的效法了凡先生那樣,來改造自己的命運。
    正如《了》文后面章節(jié)中所說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七
    因為諸多起因,工程進展非常不順,個別單體鄰近停工。于是,我登上了回蘭州催要圖紙的飛機,回到了機關(guān)。因為設(shè)計職員出差,只有等候,難得安閑多少日。于是,籌備去書店挑本好書,細細研讀。無意中,看到了自己以前找了良久的一本書《了凡四訓》,如獲珍寶,買回閉門品讀三日,終實現(xiàn)。體會及感觸如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中國文人尋求的最高的人生幻想。無數(shù)先賢孜孜追求這種境界,終其畢生留下了訓誡子孫的不朽圣典,《了凡四訓》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該書是一部動人心魄,污染人心的書,處處蘊含著命自我破,福自我求的道理,儲藏著求善求真的智慧;處處告誡后人要有喧擾心、善良心、同等心、真誠懇;處處能夠感想到佛法的真理,一切都是起于心。了凡四訓有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等四篇,有哲理,有故事,活潑出色,艱深易懂。書中立命篇,就是說要發(fā)明運氣,而不是讓命運來約束自己;第二篇就是講改過的辦法,有三種,一種是從事實上改,一種是從道理上改,一種是從心念;第三篇所說的都是積善的方式,發(fā)慈悲心,廣積陰德。有了慈善心,你能力有博愛的襟懷,去接收大家,去感召大家;第四篇專講謙虛的利益,謙遜的效驗。
    回想自己走過的三十多年,真是感到糊里糊涂,糊里糊涂,在人不知鬼不覺中做了很多錯事。所幸父母給了我一顆善良的心,不致在這滾滾紅塵中全體迷失了天性。當前為人處事必定不要違背善良的本心。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八
    此篇講述了凡先生從認命到?jīng)Q心改命的過程。了凡少年時被一名高人孔先生算定一生,后來各個階段發(fā)生的各種事情都在孔先生的算定中,這讓了凡先生對“命中注定”深信不疑,于是無欲無求,按照孔先生算定的人生軌跡行尸走肉般的活著,也陷入命中無時莫強求的宿命論里。直到有一次拜訪云谷禪師,云谷禪師曰: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在云谷的循序教導和點播下,了凡先生了解到命的定數(shù)和自求命數(shù)的原理,終于道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人生感悟。
    我也終于在此篇里解讀到命運的真相,弄清了宿命與造命之間的關(guān)系。古人云:命由天定,運由己生。其實命運二字是分開的:命與運。可以認為人的“命”是確定的,而所謂“運”是個人行為,言語,心念與反應的宿世果報。
    每個人的陰陽運數(shù)不定,是動態(tài)的,是可以自我把握的。命中帶有此運,不代表已運此運。就好比一出生上天給到每個人的土地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土地肥沃,有一些土地貧瘠,一些山巒起伏,一些溪水蜿蜒,就像我們“命”里初始的軌跡。但要在這片土地上種什么種子,怎么經(jīng)營結(jié)什么樣果還得看你怎么“運”。有些先天土地富饒,但后天不好不好耕作結(jié)果可能斷送了命里本該有的福報,而相反有些土地并不算良好的,但經(jīng)過后天的辛勞努力,可能就會創(chuàng)造出命中本無的東西,以此造命改命?,F(xiàn)實生活中總有出身平凡卻一步一步努力走向成功的“馬云”,也有出身名門卻幾度蹲牢獄的“張默”。所以我們都應該正視我們的“命”,把握好我們的“運”:命中有時,需珍惜;命中無時,需努力!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九
    《了凡四訓》是明代馮夢龍所著的一部道家修行小說。這部小說以四位仙人的訓誡為主線,通過描述許多神奇奇異的故事,帶領(lǐng)讀者進入了一個神秘的修行世界。第集是《了凡四訓》中的第四集,更加深入地探討了人性的本質(zhì)及修行的境界。在閱讀這一集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修行道路的啟發(fā)。
    第二段:人性的本質(zhì)。
    《了凡四訓》第集通過一系列故事向讀者揭示了人性的復雜性。在故事中,有的人因為貪欲而墮落,有的人被欲望所驅(qū)使而追求權(quán)力和地位,有的人則受到了名利的誘惑而失去了自我。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人性的弱點和人類普遍存在的欲望。而修行則是一種超越這些欲望的方式,通過修行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控制和駕馭自己的欲望。
    第三段:修行的境界。
    《了凡四訓》第集中有一種人物形象——佛道兩般人,他們即修行了佛家和道家的修行法門。這些人物以仙人的智慧和慈悲心,幫助眾生解脫。他們通過修煉達到了一種境界,能夠超越世俗的紛擾,看透人生的虛妄和無常,追求真理和解脫。這讓我深思,修行的旅程并不是簡單的追求力量和財富,而是一種對自己的超越和提升。
    第四段:人生的意義。
    《了凡四訓》第集中的故事引發(fā)了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痛苦,而修行則是一種尋找人生意義的途徑。通過修行,我們可以認識到人生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修行,每一次挫折和磨難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修行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面對人生的起伏和挑戰(zhàn),并從中獲得智慧和力量。
    第五段:個人感悟。
    在閱讀《了凡四訓》第集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通過這些故事,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弱點和人性的缺陷,并且對修行的價值和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意識到修行并不是追求超越一切的力量和力量的修行,而是探索真相、實現(xiàn)內(nèi)心和諧和平靜的修行。唯有通過修行,我們才能解決自身問題,超越紛擾,獲得內(nèi)心的滿足和寧靜。
    總結(jié):
    《了凡四訓》第集通過一系列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復雜性,探討了修行的境界,并引發(fā)讀者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這些故事,我意識到修行是一種超越欲望和追求真理的修行,是一種對自我的超越和提升。在追求個人目標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始終關(guān)注人生的意義和目標,通過修行成長和發(fā)展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內(nèi)心的寧靜和滿足。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
    第一段:引言(150字)。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四個非常重要的訓誡,被稱為“四訓”,分別是孝、悌、忠、信。這四個訓誡幾乎貫穿了中國人的生活,是中國尊重家庭和社會價值觀的核心。對我來說,這四個訓誡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更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追求。通過學習和踐行這些訓誡,我意識到了它們對我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二段:孝(250字)。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為重要和基本的品德之一。孝順父母是每個人的義務(wù),也是我們成長的基礎(chǔ)。通過孝順和尊敬父母,我學會了關(guān)心他人的需要,樂于奉獻和付出。我發(fā)現(xiàn),當我與父母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時,不僅僅是他們受益,我自己也變得更加平和與幸福。孝在傳統(tǒng)文化中被視為一種美德,但它更是一種讓我們獲得內(nèi)心平靜的重要品質(zhì)。
    第三段:悌(250字)。
    悌是對兄弟姐妹間的親情和友情的真誠與關(guān)愛。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兄弟姐妹的聯(lián)系通常會被現(xiàn)實所沖散。然而,通過學習悌的真諦,我明白了遇到困難時互相支持和關(guān)心的重要性。不僅在我的家庭中,我也在朋友和同事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lián)系,這讓我感受到了友情和悌的力量。通過與他人的關(guān)系中發(fā)揚悌,我能夠更加自信地面對挑戰(zhàn),更加樂觀地看待生活。
    第四段:忠(250字)。
    忠是忠誠和信守承諾的品質(zhì)。無論是對家人、朋友、社會還是事業(yè),忠誠都是一種至關(guān)重要的態(tài)度。以忠之心對待工作,讓我更加專注和堅持,從而取得了更大的職業(yè)成就。同時,忠誠使我與他人建立了信任和互助的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是實現(xiàn)個人目標的關(guān)鍵。忠誠不僅是對他人的承諾,更是對自己的誠實和自律。通過忠,我感受到了自己價值的提升以及對他人和社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力量。
    第五段:信(300字)。
    信是信仰和誠實的品質(zhì),也是四訓中最重要的一個。只有建立在誠實和信任的基礎(chǔ)之上,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才能真正蓬勃發(fā)展。信心讓我有勇氣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相信困境中也有機會。它讓我與他人之間建立了真實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尤其重要。對我來說,信仰也是一種精神力量的源泉,它給予我希望和動力,使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保持堅定的信念。
    結(jié)論(100字)。
    通過學習和踐行四訓,我意識到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超出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們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指導原則,使我們變得更加仁愛、關(guān)心他人和自身提升。無論是孝、悌、忠、信,還是其他美德,都是我們在今天社會中所需要培養(yǎng)和發(fā)揚的品質(zhì)。只有通過踐行四訓,我們才能建立更加和諧、友善和充實的生活。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jīng)成為社會各行業(yè)最重要的工作要求之一,尤其對于我們師范專業(yè),由于近幾年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計算機在教學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而如何在五花八門的計算機教程中挑選一本適合課程設(shè)置要求、滿足教學實際需要的教材是成為學習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重中之重。在這學期中,學校為我們開設(shè)了《中文authorware多媒體制作教程》這門課,在一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我頗有體會。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一種是用方便、功能強大的多媒體制作工具軟件。它以圖標和流程線構(gòu)成程序,形象直觀,易于學習和掌握,特別適用于非專業(yè)程序人員開發(fā)多媒體軟件。authorware功能強大,可以導入多種格式的文本、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電影等素材,被譽為多媒體創(chuàng)作的“大導演”用它可以制作出多種交互多媒體產(chǎn)品,例如,多媒體演示課件、多媒體電子圖書系統(tǒng)、模擬實驗、培訓練習、多媒體交互式教學系統(tǒng)和多媒體數(shù)據(jù)庫等。我在這些強大功能的誘惑下,學習的激情不斷增加,雖然它看似簡單,然而要真正熟練地使用它卻是要花費大量精力的。
    這學期老師依舊像上學期學習ppt課件制作一樣對我們進行了學習任務(wù)的安排。我們這組抽中了第七章“交互控制”,而且我也很榮幸的選中了分量最重的7.1—7.3,并非抱怨內(nèi)容多,相反很高興,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學到比別人更多的東西。雖然剛剛開始制作課件時一直感嘆好難,但是做完了以后心里感覺特別好?,F(xiàn)在我就針對我在制作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淺談一下。
    學過authorware的人都知道,交互控制就是它的一個亮點,缺少了交互就好像人缺少了脊椎骨一樣有意識卻不能動起來,意思就是當你將一切需要的素材都做好了,只有利用交互才能將它們整合成你需要的課件,建立起用戶與素材之間的聯(lián)系,來實現(xiàn)人機交互,達到最終目的。在7.1—7.3中主要介紹了交互的類型和特點及其熱區(qū)域、按鈕這兩個交互類型。當我看完書上的教程時,我第一感覺就是我要學以致用,利用熱區(qū)域、按鈕等交互類型來實現(xiàn)我的課件制作,顯然這個想法是很美好的。結(jié)果雖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但是也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
    在整個課件制作過程中,作為一名初學者,我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電影的插入就讓我苦惱了很久,在網(wǎng)上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電影,最后就算找到了但是插進去的電影的播放速度之快也是我不曾想到的,這也成為了我整個課件最大的遺憾。再就是課件的使用也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即使我在每張顯示圖標中都表明了下一步該如何,但是仍然有人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是找不到點擊的地方就是點錯,其實這也恰好體現(xiàn)了每個人理解差異,更多的人習慣于采用自己最初所用的方法。雖然想過用明亮的圖標來彌補這個缺憾,但是結(jié)果令我不是很滿意,使得課件的美觀大打折扣。
    雖然有諸多問題,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收獲的知識及好處是不容忽視的。首先,在制作過程難免會涉及到其它章節(jié)的內(nèi)容,為了解決問題,往往我會把那些內(nèi)容看一遍,這樣不僅使得我對書本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使得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加上各種不同的知識,課件內(nèi)容也隨之豐富了許多。其次,在學習authorware之前,我只接觸過ppt這種簡單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雖然它也能制作出豐富多彩的視覺課件,能很方便的插入各種動畫,但是它與人的交流程度幾乎為0,而且課件形式單一不形象,缺乏了一定的生活元素。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作用,它在目前中學教學中的作用是屈指可數(shù)的。然而authorware卻能把生活元素生動的體現(xiàn)出來,例如驗證密碼、電影播放、音樂控制、幾何畫板等等小程序中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像現(xiàn)實生活使用這些一樣。再就是authorware的人性化是非常明顯的,尤其在交互作用中。它可以實現(xiàn)與人真正的交流,在使用它的過程中,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習者更牢固的記住學習內(nèi)容,但也不失學習的生動性,能更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談了這么多,其實心里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不同思維的人做出來的東西不一樣,不同水平的人做出的東西就不會在一個檔次上。只有認真去學習了它,才能更好的去利用它,即使第一次沒有做好,但是第二次、第三次??結(jié)果肯定會不一樣,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做出一個很優(yōu)秀的課件。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二
    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它能夠讓我們更加滿足、幸福而有意義地生活。感恩的心態(tài)讓我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不再抱怨和埋怨。了解了凡四訓,我深深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它讓我的內(nèi)心變得充滿陽光和溫暖。
    第二段:感恩的對象。
    感恩不應只是停留在內(nèi)心,更要付諸實際行動中。我們可以感恩家人的養(yǎng)育之恩,感恩朋友的支持和陪伴,感恩社會的關(guān)懷和幫助。同時,我們也要感恩自然界的賜予,感恩日常生活中種種溫暖的細節(jié)。通過感恩,我們能夠更加真實地體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第三段:感恩的方式。
    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口頭上的感謝,也可以是實際上的行動。在家庭中,我們可以多向家人表達愛意,說聲“謝謝”;在社交場合,我們可以主動幫助他人,用我們的行動去感動他人。此外,還可以通過行善來感恩,無論是捐助寒門學子、幫助弱勢群體還是參與環(huán)?;顒樱际钦故靖卸髦牡木唧w方式。
    感恩并不是一種應對而已,它更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只有擁有感恩的心態(tài),我們才能真正意識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感恩的心態(tài)能夠讓我們更加堅定、勇敢地面對,從中尋找成長和進步的機會。感恩的心態(tài),能夠讓我們更加滿足、自信地面對未來。
    第五段:感恩,一生受益。
    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更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和哲學。通過感恩,我們能夠真正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和溫暖。同時,感恩也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意義和價值,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得到更多的啟迪和幫助。因此,感恩應該是我們一生中不變的追求和堅持。
    總結(jié):感恩的態(tài)度和行動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更加滿足、幸福而有意義。通過了凡四訓,我更加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和意義。無論是對家人、朋友、社會還是自然界,我們都應該用心感恩。感恩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無論是感謝、幫助他人還是行善,都能展示出我們內(nèi)心的感恩之心。只有以感恩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更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和哲學。讓我們從現(xiàn)在起,用感恩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去傳遞溫暖,去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三
     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人生中就是這樣,每一次的學習就是一次實踐的機會。每一次的實踐就是一次挑戰(zhàn),我們能害怕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不管是在什么情況下,都是不能,不會,也不可以害怕挑戰(zhàn)。我們之所以培訓,目的就是增強我們挑戰(zhàn)的信心。我不知道別人通過培訓學到了多少,感受到了多少,了解到了多少。只知道通過培訓自己感悟頗深。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通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見過的聽過的,沒見過的沒聽過的統(tǒng)統(tǒng)包含在內(nèi)。
     宋老師講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雖說我不知道內(nèi)容是什么,不過通過各位干部的發(fā)言,我知道那是對我們以后產(chǎn)生影響的一次培訓。總結(jié)會上各位干部積極發(fā)言,這說明什么?說明這一次培訓是成功的。還有一點是我們需要這樣的機會,這樣一個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充實自己的機會。
     回想起這段時間的培訓,相信大家都學到了很多,可我有一種新的感覺:“學到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為什么這樣說呢?在以前的學習中自己并沒有注重某一方面的學習,只是知道老師教什么,自己就學什么,從來不管對與錯,也從來不管為什么,只是盲目的走路,學習。上大學以后感覺就變了很多,原因很簡單:“這里的學習不再是片面的,是一種以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的方式進行的。”只從這一點上說,這就要比以前的學習系統(tǒng)化,畢竟涉及到專業(yè)知識。在這里學習越多,感覺以前了解的東西越少,然后就會努力的或者是刻意的去找這方面的書籍,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可是越學,感覺自己知道的越少,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有一顆想充實自己的心,有一顆想要學習的心,同時也有一顆向前的心。這就不得不要求我們自己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把所學的用到工作中。
     其次在我們的電教理論培訓中,于丹教授講的一段話讓我受益良多:“盤古在天地之間‘一日九變’,像一個新生的嬰兒,每天都在微妙地變化著。這種變化最終達到了一個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xié)于現(xiàn)實世界上很多的規(guī)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wù)實主義者不是現(xiàn)實主義者?!边@句話雖然不能說完全體會但至少也回味很多次。他要求我們要干什么?腳踏實地!不管從哪一方面說,我們都要腳踏實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工作中,學習中積極的表現(xiàn)自己。也是有這樣,我們才能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從而積極的改正。
     再次,在金正昆教授講的禮儀中,主要是從“互動、溝通、形象”三個關(guān)鍵詞入手,完整的講解了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所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在交往過程中正確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原則和技巧,以生動的事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接待禮儀、辦公禮儀、公關(guān)禮儀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同時也說明,了解現(xiàn)代禮儀是我們21世紀大學生素質(zhì)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然掌握的利益規(guī)范,熟悉和掌握現(xiàn)代禮儀文化,既是職業(yè)特殊性和工作嚴肅性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新時期建設(shè)新型學生干部良好形象的目標要求。
     隨著現(xiàn)代信息社會飛速發(fā)展的傳播,溝通技術(shù)和手段日益改變著人們傳統(tǒng)的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尤其是人們交往的范圍已逐步從人際溝通擴展為大范圍的公眾溝通,從面對面的近距離溝通發(fā)展到了不見面的遠程溝通,從慢節(jié)奏、低頻率的溝通變?yōu)榭旃?jié)奏、高頻率的溝通。這種現(xiàn)代信息社會的人際溝通的變化給人類社交禮儀的內(nèi)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這種溝通的條件下,實現(xiàn)有禮節(jié)的交往,去實現(xiàn)創(chuàng)造“人和”的境界,這是學習禮儀的意義。也是我們當代大學生學習禮儀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要認識到學習禮儀的重要性,從而完善自己這方面的不足。
     總的來說,這次培訓是一種以理論形式的全面培訓,也是我們學生干部組建以來第一次綜合的培訓。在這次培訓結(jié)束以后,我對自己的要求很簡單:“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把每次的培訓都能很好的吸收,是自己的能力以及學習,工作都有一次質(zhì)的飛躍?!?BR>     首先,我非常感謝公司給我們?nèi)w員工的集體培訓,也很榮幸參加了這次培訓,這說明公司對我們員工培訓的重視,反映了公司“重視人才,培養(yǎng)人才”的戰(zhàn)略方針;對于服務(wù)行業(yè)的我,也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經(jīng)過這幾天的培訓,完全打破了我沒培訓之前認為這是個很枯燥乏味的過程的那種想法,讓原本對服務(wù)行業(yè)不感興趣的我,漸漸對服務(wù)充滿濃厚的興趣,服務(wù)作為一個大眾化消費群體,我個認為最主要的是,它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完善自我的的行業(yè),而且與生活緊密相連。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我還學到了,賣場的布局,商品的陳列,及在管理方面的根基,讓我更加的了解超市是需要細心強和責任心強的員工。
     如果在工作中我們失去了細心,那么在布局及陳列當中就不能很好的抓住顧客的購買欲。及顧客的購物動向,巨大磁石點也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失去應有的價值;另外貨架的陳列要求我們了解:怎樣的陳列才能利用好貨架的每一層,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及效益;然而色彩的對比也能很大程度點亮顧客的眼睛,吸引并留住顧客的腳步。
     公司的這一次培訓,從培訓的效果就可以看出公司對培訓是非常著重的,老板及培訓人員都做了很多準備,讓我們在培訓內(nèi)充分感受到了公司對員工的負責的態(tài)度和良苦用心,讓我們?nèi)跒橐惑w,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端正心態(tài),更加努力!更加自信!
     接下來的培訓,我想會更有趣、更專業(yè),所以我會更認真聽,理論與實踐更加強化我們的工作,因為我也很熱愛且珍惜這份工作!
     學習能讓人進步,工作能讓人自信,相信我們在不斷地學習和工作經(jīng)驗當中讓我們把超市變得更加美好。
     工作閱歷淺、認識面窄、課本上所學的理論與工作的實際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等等各種因素給我的工作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基本上 都能夠熟悉前臺的工作,例如對于總經(jīng)理以及招商部同事所需要的客戶資料能夠立刻打印。剛開始對于電腦上存在多份相同的文件,不知道改打印的是哪一份,手忙腳亂、工作內(nèi)容沒能夠分主次、輕重、緩急。最后找個空閑的時間把以前所學到的文檔管理課程的電子檔歸檔方法,判斷電腦中的文件是否有用、什么樣的分類標準、里面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什么方面的等等。當把那些一堆堆的文件整理成井然有序的文件夾時,就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自豪感。即使是在這段過程當中,會有文件涉及范圍廣,也由于是新手,心里總覺得任務(wù)多,而且是自己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常常弄得焦頭爛額的。20天的工作時間,終于讓自己的工作井然有序地進行。
     在行政人事部部門里,由主管帶領(lǐng)著我們開展各項的工作。剛剛開始的工作,有點囫圇吞棗,像一只無頭蒼蠅。工作中感到頭緒亂、心態(tài)沒有擺正、走馬觀花。所以才會造成工作上的一些小差錯,這些的小差錯給自己的工作上帶來了很大的教訓,所以只有不求甚解,才能夠準確地、明確地、具體地把握好上級的指示。同時也只有主動地向上級問:“還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忙的?”“這件事情需要什么樣的要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快速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的成效。
     俗話說“滴水不成海,獨木不成林”,所以每個項目的圓滿的完成必須要有一個“人心齊,泰山移”的團隊小組。在行政人事部門里,有許許多多瑣碎的雜事,例如要注意到前臺的飲水機旁邊的衛(wèi)生問題、為客戶倒水、購買物品等、喂養(yǎng)魚食等等。整個部門雖然只有三個人那么少,但是任務(wù)卻也是繁重瑣碎有時還需要很及時去處理,在主管的指示下,我們兩個下屬分工合作,只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加全面和到位,力爭到注意整個公司各個同事的需求,為各個部門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wù),準備好經(jīng)常使用到的各種店面資料、結(jié)業(yè)資料等等。這同時也挑戰(zhàn)了我們的各種工作和為人處世的能力以及態(tài)度。為了能夠使到每一次的項目、每一步的目標、每一個的計劃能夠圓滿完成,會努力地向公司優(yōu)秀的同事學習,向上級學習有關(guān)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的態(tài)度。自己也會牢牢謹記:“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拿跃洹M瑫r也告誡自己一個人在公司中,不可能是孤立的個體,而是要融入到一個公司的文化當中,只有團結(jié)一致,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wù)。
     又是一年春柳綠。走過了7月,迎來了7月??偨Y(jié)三月,計劃8月,讓自己的行程都在計劃當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不同場合扮演的角色、以及細節(jié)等等。與此同時,自己也會不斷地要求自己達到更好的層次,找出工作中得不足,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不斷完善自己,勤于和善于學習,努力提高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加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工作時會更加主動付出,凡是都會出于真心,以大局為重,共事多溝通,交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時刻牢記團隊的力量。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四
    7月1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出席大會。總書記在會上做了一萬余字的長篇講話,內(nèi)涵異常豐富。
    這篇貫穿了歷史、現(xiàn)實的重要講話,以八個字統(tǒng)貫全文:“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不忘初心,是不忘記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去。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與成長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一種民族危亡的緊迫感深植于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基因中。這使得中國共產(chǎn)黨的所思所為一直圍繞著整個民族的復興。一開始是救亡,如今是富強。其核心無非是圍繞兩個字展開:人民。
    95年來,這顆初心未黯,使得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能在關(guān)鍵的歷史時刻,破除和超越利益固化的藩籬,把整個政黨的精神一遍遍拓寬,從而避免了這個擁有8800多萬黨員的政黨淪為某些人或者某些群體的“私產(chǎn)”。
    扎根于人民,來源于人民,服務(wù)于人民,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有別于其他西方政黨的鮮明特色,也將成為其長期執(zhí)政的堅實基礎(chǔ)。
    在昨天的講話中,總書記還提到了“中國方案”:“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幾年前,很多學者廣泛討論“中國模式”,認為中國的崛起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別于西方的發(fā)展模式,甚至超越了西方。但中國一直保持了謹慎,并沒有在正式場合引用“中國模式”一詞。從實踐看,中國的發(fā)展道路一直在探索和完善中,但也有一條主線一直堅持了下來:人民立場,從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發(fā)展道路。
    這次總書記提出了解決人類發(fā)展問題的“中國方案”,這個方案不是對現(xiàn)有西方制度的簡單復制,更是完善和超越,是更好的社會制度設(shè)計。但絕不是像西方某些國家一樣,對自身文化懷有盲目的優(yōu)越,以普世自居,強加于人,而是一個可供選擇的,有中國的鮮明特色,也有一定的普遍規(guī)律的“中國方案”。
    正像總書記所說的,歷史沒有終結(jié),歷史也不會被終結(jié)?!爸袊桨浮眮碓从谖覀儗Πl(fā)展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倳浾f,“文化自信,是更基礎(chǔ)、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對道路、理論和制度的實踐也會慢慢內(nèi)化為文化的基因,因此,文化自信是更深層次的民族品格。但中國的文化自信是自尊,能堅持自己的根本,絕不是“文明與野蠻”的盲目自傲。
    這種平等、開放的文化觀,可以讓“中國方案”尋找到更多的知音。這也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新的國際秩序的一個根本心態(tài)。
    一、機會難得,學習氣氛濃厚。
    參加這次培訓的同志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zhuǎn)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tài)度端正、學習專注,從教育局領(lǐng)導到學校校長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yè),如饑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
    二、異彩紛呈,講座全面系統(tǒng)。
    專家、教授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jīng)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劉華蓉教授報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機和輿論應對和李雯教授的“學校安全工作理論、政策與實踐”,對指導實際工作有較大幫助,使我們不僅了解了全國學校安全的現(xiàn)狀,也對如何做好學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處理校園突發(fā)事件和應對各種媒體,理解什么叫“媒治”。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需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僥幸。余祖光副所長的講座,使我對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影響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認識,理解了什么叫“工業(yè)文化缺失”。聆聽了孫霄兵副部長對《國家中長期教育發(fā)展綱要》的解讀,明白了基礎(chǔ)教育改革的重點,知道了做為一個人才,不只要懂外語,更要懂國際規(guī)則、懂中國國情。
    三、學無止境,更新學習觀念。
    聽專家、教授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他們的口才,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銳,佩服他們知識的淵博。想想如此才氣從何而來?所有人都是走著同一條道,那就是不斷的讀書學習,關(guān)注專業(yè)知識,關(guān)注國家大事,日復一日,永無止境。就像聽課時孫部長說過的一句話:“人生是一個長跑,要一直堅持下去?!睂W習也是如此,要讓讀書學習已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雖然不能教育教學的專家,但我可以從現(xiàn)在起就行動起來,像專家一樣投入到讀書學習的活動中去,讓讀書學習也成為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照自己的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
    培訓學習雖然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wù)在后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借市教育局開展“學習工程”的東風,重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yǎng)出更多創(chuàng)新人才努力工作。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祖國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不辜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怎樣才能完成黨賦予的培養(yǎng)人才的責任,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并要用實踐作出回答的問題。
    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yè)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yè)。 現(xiàn)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xiàn)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jié)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yǎng)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fā)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煹木唧w工作在于“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并在此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zhì),并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熏陶。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shù)精品。從本質(zhì)上看,學生并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nèi)在潛能的發(fā)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guān)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后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chǎn)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fā)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么應為之,什么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wěn)重、規(guī)范、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jīng)常性的心靈溝通,向?qū)W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qū)W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jīng)驗,也可以向?qū)W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經(jīng)過這次師德師風學習周,我受益良多;師德師風的建設(shè)對于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師德師風良好的環(huán)境學生才能健康茁壯成長;老師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五
    這次從亳城一中回來后收獲很大。亳城一中和我校的基本情況非常相似:都是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一中,大部分學生都住校。但亳城一中的學校管理,大課間活動,國學大講堂等做的非常好,值得我們學校學習和借鑒。
    我認為亳城一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她震人心魄的“大課間活動”和“國學大講堂”活動,這是我在其他學校從未見過的。而我認為他們把兩個活動做到如此的極致,關(guān)鍵是他們幾年如一日的堅持,最終才成就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如果他們每個學期都在忙于“響應這個號召,應付那個檢查”的話,那么他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辦他們的特色文化呢?全國的學校千千萬萬,一個學校只要有一點做的值得其他學校學習的地方,那么這個學校就很容易出名。
    在亳城一中的學習中,都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此校八年級主任“魏天榮”老師。我佩服他深厚的國學功底;佩服他精彩的講課藝術(shù);佩服他新奇的教學方法。魏老師的才華征服了我們每一位老師的心靈,可以看出亳城一中的“國學大講堂”活動,主要是由于魏老師的推動。而他之所以有這么高的造詣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練出來的,那滿滿一紙箱的讀書筆記可以說明一切。正是由于他常年累月的看書學習,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厚積薄發(fā)。我現(xiàn)在還非常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我決定現(xiàn)在就開始行動。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亳城一中每個班的門上都貼有一份“我的地盤我做主”的班級自主管理分工明細表,我看到后非常高興。在這張表格中把全班每一個同學的責任范圍都進行了分工,并且建立了班級量化管理制度。這些都與我平時管理班級的思路不謀而合,但是他們做的更徹底,更完善,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去借鑒和改進。這些都讓我非常受用。
    以上就是我從亳城一中回來后的心得體會,可以說不枉此行,收獲頗多。希望以后學校多給我們青年教師一些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我們快速成長!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六
    《了凡四訓》為我們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了凡四訓》。
    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袁黃,初名表,字坤儀,在遇到云谷大師后,取號了凡,意為結(jié)束一些凡人的看法?!读朔菜挠枴饭卜譃椤傲⒚畬W”、“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后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了凡四訓》開始寫到作者在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遇到以為大師,為其算命,說其某年某月可取得何種官職,經(jīng)過驗證,竟分毫不差,自此作者對大師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當然自此也少了些積極進取,認為一切乃命中注定,奮斗與否都難以逃脫命運的安排。
    但自從作者遇到了云谷大師,把之前大師算命之事乃至自己命中無子的結(jié)局都告訴了大師,大師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可以扭轉(zhuǎn)的?!胺卜Q禍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痹乒却髱煾嬖V他,造命乃是天所注定的,人無法改變,但是人可以立命,進而改變自己命中的禍福。自此,作者改名為“了凡”。
    看到這一句話,我想我年少時,曾經(jīng)一度聽到老師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并堅信不移;后來稍大些,卻又認為一切乃是命中注定,我們只是隨著命運的安排在過日子。但讀了這本書,我可以說關(guān)于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一觀點有了更深的理解。
    緊接著,云谷大師告訴了作者改變命運的方法,首先就是改過,把從前自己所做之事一一反省,并盡力進行改正。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當然這其中又區(qū)分了善的各種種類,大善、小善;真善、假善;滿善、半善;端善、曲善等等),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著一份謙虛的態(tài)度,不可傲慢。
    作者在聽取了云谷大師的建議后,分析了自己的種種缺點,并開始多做善事,后來考取功名并得一子,取名天啟。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內(nèi)心時時被觸動,我曾一度像了凡先生一樣,安于命運,渾渾噩噩的過著每一天。而這本書可以說點醒了我,應該積極進取,多行善事,自求多福,改變命運。
    這本書最后有功過格,可以參照這些功過格對自己每天的所做作為進行參照。本書雖然篇目不長,但句句警句,激人向善。與《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并稱三大善書。也對無數(shù)仁人志士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有幸讀到這本書,只要認識到之前的種種業(yè)障,從今改過為時不晚,每天讀一讀,每天反思省察自我,定有收獲。
    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改變命運,“人的命運天注定”只是一般人的看法。袁了凡先生通過現(xiàn)身說法,向兒子講述了命運的真相,說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身的命運,斷惡修善,災消福來。消極被動地聽從命運的安排,只能知命認命。根據(jù)立命之學積極的改造命運,則是積極有益的。
    了凡先生還說,積極去改造命運,需要用心去修煉道德,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yè)。我們經(jīng)常說,心態(tài)會影響個體的思維、思維會左右個體的行動、行動會導致個體的命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以事業(yè)來說,我們能不能從心底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大家一起的事業(yè)?我們能不能采取有效的行動引導我們的事業(yè)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并最終獲取成功?這一切,真正的核心源自你的態(tài)度,是不是真正用心去做、用心去修煉。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遇到困難險阻時是不是積極進取,而不是就此認命?以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為例,可能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試錯,也許第1001次才是真正成功的產(chǎn)品,但我們能否堅持到這一刻?我們能否通過一次次的努力積極的去改進我們的產(chǎn)品?我們能否做到極致?看過這個片子的第一集,我當時就閃現(xiàn)出這些念頭。
    我用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成功的案例和我們對比,首先就閃現(xiàn)出小米的“專注、極致、口碑和快”,對任何一個企業(yè)來說,小米進入手機市場,是進入了一個絕對的紅海,這樣紅海的市場,怎么還能進入?能不能成功,怎么成功?小米詮釋了一個極好的案例。它的極致、專注不恰恰印證了要真正的用心、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yè)么。一個賣煎餅果子的皇太吉,你能相信他能在6個月內(nèi)銷售額過億么?bat(百度、阿里、騰訊)出來的4兄弟,賣肉夾饃,10平米店面,日入萬元,他憑什么成功?憑的是真正用心去經(jīng)營、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現(xiàn)在是一個浮躁的社會,需要像了凡先生說的那樣:戒躁、靜心、努力、行善,用心去修煉道德和事業(yè),方有成功之機會。
    本片主要是袁了凡先生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以講故事的形式分章節(jié)講述了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四個方面。
    在“立命”這一篇中了凡先生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教育后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總結(jié)人生不同階段的經(jīng)驗教訓,要面對各種命運的考驗,特別是后天的命運,一定要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積德行善,這樣命運就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改過”則是教育后人要有“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結(jié)合現(xiàn)在的說法我理解就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通過不同角度審視、考慮問題,這樣才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這就應了了凡先生的“改過方法”。
    了凡先生講述的“積善、謙德”是對個人命運影響最大的,只有廣積善德,才能扭轉(zhuǎn)命運。從現(xiàn)代的角度來說,能多幫助別人、關(guān)心他人,能和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和睦相處,在你遇到問題或困難時才能得到大家的幫助、支持,這其實也是汲取各方知識最好的一種途徑。
    結(jié)合現(xiàn)在我們實際的現(xiàn)狀,我們首先如何面對自己的立命之本——“工作”呢?
    目前我們所見到員工對工作的態(tài)度,通常僅限于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通過工作換取一份收入,用于子女教育、日常的穿衣吃飯以及人情往來等,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為了發(fā)揮所學專長,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為目的不同,所以大家對工作的努力不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責任心”,是不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來干,能不能主動發(fā)揮自己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優(yōu)質(zhì)的完成各項工作。
    結(jié)合《了凡四訓》我理解,工作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什么不鼓勵大家利用現(xiàn)在這個最現(xiàn)成的機會呢!為什么在工作團隊中有人會脫穎而出,有人卻一直默默無聞?這很值得思考。
    其實,近期觀看、閱讀的《了凡四訓》和《孟子與離婁》都是通過古人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教訓,來教育當代人,里面有一些現(xiàn)成的方法和舉措,盡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結(jié)合當下的實際情況對我們產(chǎn)生一些啟發(fā)或引導。所以說古人“讀書有益”,這是真實不虛的!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七
    《了凡四訓第篇》是明代道士袁了凡所撰寫的一篇道教經(jīng)典。這篇經(jīng)文不僅是道家學派中的重要文獻,而且因為其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而被廣大讀者所喜愛?!读朔菜挠柕谄匪v述的內(nèi)容涉及到人生、人情、人性、修煉以及人生境界等方面內(nèi)容。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圍繞著這些內(nèi)容展開一系列的思考和感悟,以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領(lǐng)悟《了凡四訓第篇》所蘊含的精神。
    首先,《了凡四訓第篇》所強調(diào)的“心如秋月”的靜心修煉,一方面是關(guān)于“清心寡欲”,另一方面則強調(diào)了“凡心難有”這個道理,這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應該學會拒絕繁瑣的雜念以及各種干擾。只有“內(nèi)圣外王”的境界,才能構(gòu)建起內(nèi)心深處的平靜和高貴,才有望獲得生命最大的收獲。其次,《了凡四訓第篇》中的“怨是負心人之名”啟示我們遇事要“靜”思考,切勿抱怨或怒罵。人生的路途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境和挫折,遇到這些問題時,我們應該保持平靜,認清問題的本質(zhì),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抱怨和抵觸。還有,《了凡四訓第篇》中提到的“德行不輕則無人能自居,無人能奪其位”的道理,告誡人們要重視德行。人生的真諦在于自身的品德和修養(yǎng),若沒有高尚的德行與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只靠一己之力是難以承擔起責任和挑戰(zhàn)的。
    《了凡四訓第篇》通過對“凡心”的詮釋和講解,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人的情緒和思想是會影響到人生的質(zhì)量。人們有時會忽略掉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感情,在生活中受到各種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如果不及時調(diào)適,這些積郁的負面情緒會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斷積累和宣泄,最終會導致人生的疲憊和墮落。因此,《了凡四訓第篇》教育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學會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并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這樣才能保持自己正確前行的方向和動力。
    在讀完《了凡四訓第篇》之后,我們可以更深刻地體認到,人生路上的艱辛和困惑,并不是一定要抱怨和怒罵,而應該用心思考,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抱怨和發(fā)泄情緒,并不能真正幫助我們擺脫困境,反而會讓情緒失去平衡,影響到人生質(zhì)量和幸福感。只有用心思考,找到問題的本質(zhì),才能尋求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改變自己的人格和境界,持續(xù)前行。
    《了凡四訓第篇》作為一篇啟迪人心的道教經(jīng)典,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讀完本篇經(jīng)文后,我們可以更深刻地體認到人生的艱辛和挫折,并不是不能克服的,應該從生活中感受和領(lǐng)悟,樹立信心和勇氣向前跋涉。同時,《了凡四訓第篇》中強調(diào)的靜心修煉,也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人的情緒和感受對人生道路的影響是至關(guān)重要的,我們應該學會調(diào)節(jié)自己內(nèi)心的平衡,保持蓬勃向上和豁達豪放的心態(tài)。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修煉,我們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品德和境界,開創(chuàng)美好的人生。
    學習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十八
    【導言】“四訓心得體會”是指習近平總書記于2014年提出的“真才實學、不斷超越、革命化、緊密結(jié)合”四項要求。這四項要求,是對大學生要成為有理想品德、有扎實學問、有仁愛之心、有責任擔當?shù)膬?yōu)秀人才的具體要求。以下將從真才實學、不斷超越、革命化、緊密結(jié)合這四個方面展開分析,談?wù)剛€人的心得體會。
    【正文】。
    一、“真才實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真才實學”,給了我深刻的啟示。作為大學生,我們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積累,更要具備實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罢娌艑崒W”要求我們不僅要精通所學專業(yè)知識,而且還要做到應用靈活、創(chuàng)新。我們要注重實踐,積極參與各項實踐活動和社會實踐,通過實踐來提升自己的實際能力。此外,培養(yǎng)自己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實現(xiàn)“真才實學”的關(guān)鍵。只有真正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大學生價值。
    二、“不斷超越”
    “不斷超越”讓我深感自己在學業(yè)上的不足之處是可以通過不斷努力去克服的。在追求“不斷超越”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在學業(yè)方面,不斷超越意味著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同時也意味著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當我克服一道難題,取得好成績時,內(nèi)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會讓我更加努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標。不斷超越還需要我們具備堅持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只有通過不斷超越自己的極限,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和成長。
    三、“革命化”
    “革命化”意味著我們要保持革命斗志,始終保持對事業(yè)的熱情和正直的品格。大學生作為時代的接班人,肩負著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使命。在革命化的過程中,我們要激發(fā)自己的內(nèi)在動力,保持對事業(yè)的熱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時,我們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保持正直的品格。只有具備革命化的精神和品格,我們才能更好地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
    四、“緊密結(jié)合”
    “緊密結(jié)合”要求我們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并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通過實際行動,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大學生活動豐富多樣,我們要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wù)活動,在實踐中與社會接軌,增長社會經(jīng)驗。同時,我們還要關(guān)注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緊密結(jié)合國家需要,立足個人優(yōu)勢和專業(yè)特長,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只有與實際結(jié)合,才能讓知識發(fā)光發(fā)熱。
    【總結(jié)】。
    “四訓心得體會”要求我們具備真才實學、不斷超越、革命化、緊密結(jié)合的素質(zhì)和能力。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在學業(yè)上努力追求真才實學,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斷超越自己的極限;要保持革命斗志,使自己的品質(zhì)更加純正;同時,要注重實踐,與社會緊密結(jié)合,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只有具備“四訓心得體會”的素質(zhì)和能力,我們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為建設(shè)美好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