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優(yōu)秀10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光臨國家aaaa級景區(qū)云夢山。我是景區(qū)講解員小鶴,衷心的祝愿您能夠在我的講解中乘興而來,盡興而歸。同時,講解過程中如果您有什么疑問或者不滿意的地方,歡迎多提寶貴建議。
    大家抬頭看,“云夢山”三個大字,是由原新華社社長穆青老先生1998年游覽過云夢山之后留下的墨寶。請大家隨我來。
    一直以來,云夢山被譽為“中華第一古軍校”,因為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這里隱居著一位匡世奇才鬼谷子,鬼谷子晚年曾經(jīng)在此隱居,著書立說,寫出了 《鬼谷子》兵書十四篇,并且還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將相之才,像我們所熟悉的著名的軍事家孫臏、龐涓,縱橫家蘇秦、張儀,外交家毛遂,仙道家茅蒙等等也都是出自 鬼谷門下,所以云夢山也被后人譽為是“中華第一古軍?!薄?BR>    史料上記載,鬼谷子是一位著名的軍事家、外交家,同時在數(shù)學方面也有其獨到之處,大家抬頭向左側(cè)看,山壁上所刻的就是鬼谷先生留下的一道算術題《鬼谷算》: “今有物,不知數(shù),三三數(shù)之勝二,五五數(shù)之勝三,七七數(shù)之勝二,問物幾何?”左邊則是明代萬歷年間數(shù)學家程大位以一首詩的形式對這道題的解答,“賓渠”是 程大位的號?!叭送衅呤?,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整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边@一問一答,可謂珠聯(lián)璧合,妙趣橫生,大家不妨動動腦筋,看看這個數(shù) 到底是多少。
    為更好地弘揚鬼谷文化,加大對云夢山的宣傳,20_年拍攝了十六集電視連續(xù)劇《鬼谷子》,右側(cè)就是其部分劇照,電視劇的外景全部是在淇縣境內(nèi)拍攝的,該劇以戰(zhàn)國七雄為歷史背景,展現(xiàn)了鬼谷子精彩傳奇的一生。
    鬼谷子在這里培養(yǎng)出來了一大批將相之才,真可謂“英雄出少林,將相出云夢”,左前方我們特塑“將壇”以此來紀念鬼谷先生。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二
    蒼巖山位于革命圣地西柏坡南70余公里的井陘境內(nèi),距省會石家莊50公里,景區(qū)總面積63平方公里。這里奇峰異石林破,青松翠柏常青,歷史文明長久,是游覽休閑、消夏避暑、健體科研等多功效景致名勝區(qū)跟旅游勝地,宛如一顆殘暴的明珠,鑲嵌在太行山中。
    蒼巖山不僅是風景、旅游勝地、而且仍是佛教文化名山;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曾在此出家為尼。自隋至今,閱歷代修整構(gòu)成現(xiàn)有的福慶寺、臥佛寺、龍巖寺、公主墳、菩薩頂、玉皇頂、鑾臺垴等寺廟園林和休閑場合。經(jīng)佛教協(xié)會同意,長年有僧人留住,并依法發(fā)展各種佛事運動。
    蒼巖山景區(qū)觀豐盛多彩,群峰巍峨,危峰兀立,深澗深谷,古樹名木,清泉碧湖,構(gòu)成了奇特、幽雅、奇麗的天然景觀。千年古剎以悠長的'歷史和出色的建筑藝術形成了奇怪壯觀的人文之美,自古就有“五岳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美譽。
    蒼巖山,1988年被國務院評定為國度重點風景名勝地;1994年被
    鑒定
    為歷史文化名山;1999年被
    專家
    評為石家莊十大名景之首;由李安執(zhí)導,曾榮獲73屆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影片《臥虎藏龍》的很多鏡頭就在這里拍攝。
    蒼巖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河北省井陘縣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市70公里,景區(qū)面積180平方公里。蒼巖山不僅自然風光幽美,享有“五岳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盛譽,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稱,相傳早在1320年前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就到此出家修行,山巒中至今還有不少古剎名殿留存,因此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三
    河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樣地之一。早在五千年前,中華民族三大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邑予涿鹿之阿”,開創(chuàng)了中華文明史。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guī)砗颖甭糜尉包c
    導游詞
    。
    各位先生、女士,歡迎來到碣石山景區(qū)來領略古碣石的絕美風光。
    [介紹碣石山]
    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觀海勝地,也是歷史上頗負盛名的“神岳”。
    碣石山由燕山山脈猛伸過來的上百座顛連起伏的山巒組成,群峰逶迤,綿延答數(shù)十里。它的主峰仙臺頂(又名漢武臺,俗稱娘娘頂)位于昌黎城北這一字排開的群峰障嶺正中。大家看,這仙臺頂?shù)捻敿馔黄鹩讵q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寬闊山胸之上,呈現(xiàn)的是圓柱形,多像架設天橋的柱石直插云霄,顯得是那樣奇險、峭麗。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滄海向這里眺望,恰似一個天造地設的導航標石。大概正因碣石山有著如此獨特的形貌,從遠古時起,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峰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區(qū)醒目的地理坐標,被古人記入了《山海經(jīng)》和《尚書?禹貢》等古代地理名著。《尚書?禹貢》記冀州入貢之道時云“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說的就是碣石山為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標。
    [行至碣石門]
    欲蹬碣石,先進碣石門。
    迎面撲來的著兩座橢圓形小山,夾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門戶——碣石門。相傳,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來到碣石山求仙觀海,就是在這里向碣石山頂禮膜拜,令丞相李斯在這里的山崖峭壁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門辭》?!俄偈T辭》上的“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庇涊d的秦始皇北巡碣石這一年為鞏固統(tǒng)一而拆毀戰(zhàn)國時留下的以鄰為壑的水、陸長城等險阻的功業(yè);“男樂其疇,女修其業(yè),事各有序。。。。。?!敝幐璧氖莿倓偨y(tǒng)一天下的封建社會歌舞升平的理想景象。
    “往事越千年”。據(jù)史書記載,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記年開始前后的820xx年間,先后有七位帝王在這里留下旅跡游蹤;如果加上領兵去遼東和高麗鏖戰(zhàn),途經(jīng)這里的晉宣帝司馬懿和隋煬帝楊廣,來國這里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只是,如今我們在碣石門這里倒映碣石群峰的碣陽畔,已很難想象當年秦皇、漢武等帝王是怎樣前呼后擁在這里蹬臨著高大而險峻的山峰了。
    現(xiàn)在我來提一個問題,秦始皇為何要到這里,到碣石山一帶海邊求仙呢?
    各們朋友:
    我們現(xiàn)在要游覽的是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
    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位于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中山西路北側(cè),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是1948年根據(jù)朱德總司令來石家莊市視察時提議修建的。陵園于1950年3月動工,1954年8月1日建成并對外開放。園內(nèi)安葬著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犧牲在華北大地的316位團職以上革命烈士遺骨和國際主義戰(zhàn)士白求恩、柯棣華的靈柩,安放著640多位革命烈士、老紅軍的骨灰。其中有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工人運動領袖年僅19歲的高克謙烈士;有著名的冀中回民支隊司令員--民族英雄馬本齋;晉察冀民兵爆炸英雄李混子;著名戰(zhàn)將楚大明;紅軍騎兵團創(chuàng)始人--第一騎兵團團長劉云彪;以及聞名全國的"子弟兵母親"戎冠秀等。
    陵園整體設計采用我國傳統(tǒng)的主軸線布局。整個建筑工程由鄔天柱規(guī)劃設計,經(jīng)我國著名建筑專家梁思成、張開濟等同志審定后施工,是我國建園時間較早,規(guī)模較大,建筑藝術品位較高的著名烈士陵園之一。主要建筑物分布在幾條軸線上,建筑物南北呼應,東西對稱,布局嚴謹,層次分明。園內(nèi)蒼松翠柏偉岸挺拔,草坪花壇點綴其間,整個園區(qū)氣勢宏偉、莊嚴肅穆、生機盎然。園內(nèi)主要烈士紀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銘碑堂、不朽的豐碑光輝的歷程--烈士陵園建園50周年回顧展館、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亭、文物廳、白求恩和印度援華醫(yī)療隊紀念館,白求恩、柯棣華陵墓,董振堂、趙博生紀念碑廳,烈士墓區(qū)和銅鑄雕像群等。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就請大家隨我進入這忠魂凝聚的地方進行參觀。
    穿過鐫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15個金色大字的陵園大門之后,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氣勢宏偉的"烈士紀念碑"和廣闊的紀念碑廣場。
    烈士紀念碑碑高25米,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碑身全部由淺灰色花崗巖貼面。碑身四面分別鐫刻著我們黨的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毛澤東、鄧小平、題詞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為紀念碑撰寫的碑文。碑身下部的碑基四周是四組漢白玉浮雕。從幾個側(cè)面再現(xiàn)了華北人民英勇奮斗的光輝業(yè)績。下部基座呈坡形。坡面由黑色磨光花崗巖砌成。八組臺階拾級而上?;戏降乃慕歉鹘ㄓ幸欢绺椕娴拇笮突鹁媾_模型。整個建筑雄偉、明快、富有新意。
    紀念碑的四周是一個面積為6300平方米的紀念廣場。廣場寬闊壯觀,平坦如鏡,是舉行大型追悼活動的場所??拷o念碑的中心地帶由灰色花崗巖鋪就,外圍為水泥地面。廣場前方中間,一不銹鋼旗桿直插藍天,五星紅旗在頂端迎風招展。廣場四周花壇錦簇,更襯托出紀念廣場的壯美。
    各位朋友,請大家隨我手指方向往北望去,映入眼簾的就是矗立在銘碑堂廣場前的三組大型銅鑄雕像。它們由我國著名的雕塑專家張松鶴、溫庭寬和著名畫家蔣兆和等同志設計塑造。中央的主群雕由3名全副武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組成。所塑人物高舉"八一"軍旗,目視前方,象征著我軍勇往直前,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東側(cè)的這一組是由兩名手握鋼槍的八路軍戰(zhàn)士組成,象征著我黨領導的人民戰(zhàn)爭的巨大威力。西邊一組是兩名男女民兵警戒著埋雷的勃勃英姿。這兩組塑像體現(xiàn)了當時華北戰(zhàn)場上的兵民兩支主要武裝力量。主群雕前兩排松柏間,矗立著1998年建成的十位著名烈士半身銅像,在中心花壇的襯托下,蔚為壯觀。
    各位朋友,一路辛苦了,我代表祖山森林公園全體員工歡迎大家的光臨。
    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森林公園的概況:祖山是大約一億年前燕山造山運動的花崗巖侵入體,經(jīng)過多次斷襲和長年風化等地質(zhì)過程,形成了地勢險峻的一座獨立山體。因燕山東端、渤海以北諸山皆以此山分支盤撥,它如群山之祖,故名“祖山”。祖山位于秦皇島市的西北部,青龍滿族自治縣東南境,東距秦皇島50公里(指現(xiàn)在的北路),西距青龍縣城100公里。祖山總面積118平方公里,有五大景區(qū):北龍?zhí)毒皡^(qū)、望海寺景區(qū)、響山景區(qū)、花果山景區(qū)和背牛頂景區(qū)。自然景觀100余處,是一處以奇險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為主體特色的山岳型自然風景區(qū)。
    北龍?zhí)毒皡^(qū)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這個景區(qū)就是北龍?zhí)毒皡^(qū),這里由絕壁、怪石、奇松、飛瀑組成。
    龍?zhí)讹w瀑(站在關瀑臺或倒掛松景點處)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是北龍?zhí)毒皡^(qū)的龍?zhí)讹w瀑景點,這里有幻松、絕壁松、倒掛松和龍?zhí)讹w瀑。這個瀑布長年有水,落差60多米,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韻致。
    幻松祖山不僅有那茫茫的林海,而且更有那奇妙的幻松。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那座山看,在那座山頂上自然生長著六棵松樹,順著我們眼前的這條步游路走下去,那么這六棵松樹將按6、5、4、3的順序變化,大自然的數(shù)字游戲堪稱世界一絕。
    伯牙彈奏(站在看六顆松處)大家對高山流水的故事可能非常熟悉。據(jù)在,俞伯牙是戰(zhàn)國時期一位琴師,他彈奏的曲子沒有人能聽懂,為此他感到很悲哀,于是四處游蕩,尋找知音。一天,他途徑祖山,忽見這里美景,頓發(fā)彈奏之情,鐘子期砍柴歸來,耳聞琴韻,便駐足聆聽,那悠揚的琴聲使子期隨口道:“洋洋乎若水兮”。伯牙聽到有人能聽懂他彈奏的曲子,非常驚喜,隨即又狂奏一曲,子期又道:“巍巍乎若高山兮”,伯牙聽后為自己終能尋到知音激動萬分,便與子期結(jié)為知音,從此,子期每次砍柴,伯牙都扶琴相接,彈琴相送。若干年后,子期因病亡故,幾年以后伯牙攜琴來探望子期,途中遇一老夫,伯牙便問:“老人家可相識子期?”老人沒有搭言,卻落下兩行淚水。伯牙感到奇怪,繼續(xù)追問,才知老者便是子期的父親,并得知子期已經(jīng)去世,伯牙悲痛萬分,并求老者帶他到子期墳前跪拜,又最后彈奏了一曲。子期已故,伯牙失去知音,他回到他經(jīng)常為子期彈奏的這里,摔琴于崖下(指瀑布下),以謝子期。這就是伯牙摔琴謝子期的故事。琴弦變成了我們眼前的這六顆松樹,琴韻化為這谷間飛瀑。
    北天門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北龍?zhí)毒皡^(qū)的一個景點北天門,大家望這里看,這是祖山的迎客松(指迎客松),他雖然小了點,但他代表著純樸、熱情的青龍人民歡迎各位的光臨,在迎客松后面的這塊突兀的石柱叫無字碑,千百年來風吹雨打,但它初衷不改,操守如一,默默鏤刻著人間的是非功過,詩人劉章游完此景做詩道:“祖山雄奇而著名,山花野草喚文宗。高碑無字云間立,留著詩家寫不平”。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古蓮花池,我是你們的導游xx。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古蓮花池位于保定市區(qū)中心。與直隸總督署南北相遙。古蓮花池正門坐南朝北,門前一對石獅雄踞左右,門樓歇山翹角、三門三楹,中門上方高懸民國初年大總統(tǒng)徐世昌手書的“古蓮花池”大字橫匾。
    白蓮花池原名雪香園,為元代汝南王張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現(xiàn)總面積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積790o平方米、蓮池自古就環(huán)水置景,以水為勝,因荷得名。并匯集了中國南北古建筑園林風格的精華。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毀,僅存婆娑蓮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稱其“蓮花池”。明朝后期進行了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整修擴建。知府查志隆把蓮池作為一面”水鑒”,并令增建一門上懸水鑒公署四字橫匾,秉政應鑒之碧水蒼天,以激人勵己。清興建蓮池書院,乾嘉時代成為蓮池鼎盛時期,山、水、樓、臺、亭、堂、廡、榭參差錯落,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稱。
    蓮池藏石刻可謂一大景觀。僅北塘北側(cè)的碑刻長廊,就長達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國年間及解放后書法名家書寫的`碑刻l40余通,成為蓮池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蓮池這座古老的園林,融南北園林藝術風格于一體,博得了園林專家和文物專家的贊賞。目前,蓮池復原十二景及周邊歷史街區(qū)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蓮池將以更加迷人的秀麗風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們,古蓮花池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五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唐山靈山,我是你們的導游**。
    靈山旅游區(qū)地處京、津、秦腹地,位于河北省遷安市蔡園鎮(zhèn)境內(nèi),屬唐山八大景區(qū)之一,靈山以山美、境幽、峰奇、石怪、水靈聞名于京東,被喻為京東景。
    這塊神奇的風景區(qū)蘊含著豐富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相傳靈山乃女媧娘娘補天化石處,昔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娘娘為拯救天下生靈。在此化五彩石36501塊以補青天。補天時,其手影化作五座山峰,故靈山又稱五峰山。
    補天之后若干廢石和補天用之水井棄于靈山腳下。天然造就了四大絕景、六大景觀、奇觀,真是千姿百態(tài)、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各賦情趣。
    相傳長壽石摸則延年益壽,藏寶石觸則招財進寶,和睦石擊則上下和睦,智慧石伏則茅塞頓開,姻緣石踏則姻緣美滿。補天遺下三眼奇井與蓮花池,稱“三步連環(huán)井九步蓮花池”,從此這眼井注水不滿,冬夏皆枯,而中間一眼井其深不足丈二,徑不滿三尺,久旱不枯,久雨不溢,且冬暖夏涼,恰似瓊漿玉液。常飲此水,有益健康,為靈山一大絕境,故無峰山又稱靈山。蓮花池距井九步,井中下滲之水盡聚于此。池里蓮花得仙水滋潤,亭亭玉立,高雅脫俗,傲然不群,儼然有君子之風。
    相傳齊桓公兵定孤竹,誤入迷古,幸老馬識途引出旱海,駐兵靈山腳下。為紀念識途老馬,把防地命名馬官營,并植白果樹三株,至今一株尚存。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鞭山北去,群山皆呈北行之勢,靈山面南,成為靈山絕景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征遼過此,見靈山泉神景奇,御修白塔寺,辟為廟宇,四時供奉。清圣祖康熙北巡靈山,題“靈山秀色”匾額,昭示天下,稱靈山之景為京東景中之冠。
    靈山以山美境幽、峰奇石怪、泉神水靈而著稱。據(jù)傳,居靈山者,凡夫俗子益壽延年。白塔寺僧人少者九十有六,長者一百多歲,超凡入圣者得道成仙。古注相傳,白蛇、青蛇于此山修煉成仙去會許仙,因水漫金山,白蛇被鎮(zhèn)在雷鋒塔下。青蛇無奈又潛回靈山繼續(xù)修煉,為驗功力以劍劈巨石一塊,至今此石尚存。青蛇功滿再赴杭州,推倒雷鋒塔搭救出白蛇。原白塔寺內(nèi)專有供奉蛇仙的大殿。蛇仙修煉的洞府和生活起居的洞口尚在,成為靈山奇觀之一。
    靈山實為北方名勝,步步有景,處處奇觀。雖因歷代戰(zhàn)亂,游人香火一度冷落,但五指山峰面南挺立,奇巖怪石林立如初,物色棄石巍然不動,仙泉瀑布濤聲依舊。多情迎賓石頻頻致意,中八會仙橋撲朔迷離,天池玉女潭天然造就,滴水觀音洞景象萬千,遨天攬月石觀險要,曲徑回龍洞巧奪天工,天外飛來石神秘莫測,仙女彩帶圖天下奇觀。
    好,游客朋友們,靈山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六
    各位來賓: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參加海燕國際旅行社“夕陽紅”旅游俱樂部組織的“迎三八,秦皇島人游秦皇島”免費大行動,在這里我代表秦皇島市海燕國際旅行社全體職工,對您的到來表示誠摯的謝意!感謝您相信海燕,支持海燕。
    我姓_,叫___,大家叫我___好了。今天我和_號車司機___共同為大家服務。今天我們主要參觀秦皇島港二公司煤碼頭、耀華玻璃廠展廳及最先進的國投生產(chǎn)線和北戴河集發(fā)農(nóng)業(yè)示范園。當然,我們也要參觀市容、濱海大道等感受秦皇島的新變化。
    人們說,秦皇島是一個由夢想創(chuàng)造的城市,是中國唯一一個用皇帝名字來命名的城市。秦始皇在這里曾作過長生不老的夢:公元前2,秦始皇第四次東巡,來到了秦皇島,刻碣石門辭,派燕人盧生入海求仙。秦皇島因此而得名。漢武帝,魏武帝,唐太宗,明大將徐達等都曾在這里留下了永久的印跡。滿清入關,直奉大戰(zhàn),長城抗日,解放大軍入關,使這里背負了太多太多沉重的包袱,1948年解放后,毛澤東主席揮豪潑墨,寫下了著名的《浪濤沙、北戴河》。而現(xiàn)在的秦皇島已成為了名賦其實的“夏都”。
    秦皇島市是河北省省轄市,地處東北與華北的交界處,北依燕山,南臨渤海,總面積7800平方公里,人口263萬,其中城市人口63萬,下轄三區(qū)四縣,其中海港區(qū)是政治、商業(yè)、文化中心,市政府所在地。
    秦皇島交通發(fā)達,海、陸、空齊備,有通往大連、旅順、煙臺的客運航線,又即將同韓國通航,同大連、青島、西安、昆明、上海、石家莊、廣州、哈爾濱等地有空中航班,大秦、京秦、京哈鐵路在這里交匯,京沈高速、205、102國道橫貫東西,交通十分發(fā)達,是連結(jié)東北與華北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
    秦皇島交通運輸業(yè)發(fā)達,工業(yè)主要以建材為主,農(nóng)業(yè)主要有水稻、小麥等。撫寧、昌黎都曾是全國百名商品糧生產(chǎn)基地之一,我市主要土特產(chǎn)有:海中珍品的各種海鮮、各種貝類、南大寺的水蜜桃、北戴河的楊腸子、盧龍露仁核桃、粉條、青龍的板栗等等。
    秦皇島市旅游業(yè)起步較早,是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旅游業(yè)總產(chǎn)值占全市總產(chǎn)值的13%,成為名符其實的支柱產(chǎn)業(yè),全市直接從事旅游產(chǎn)業(yè)的人不下十萬人,旅游業(yè)帶動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山海關財政收入的近70%,北戴河的90%都來自旅游業(yè)。
    行家們都說,秦皇島的旅游業(yè)是“住在北戴河,看在山海關,吃在秦皇島,玩在南戴河”,山海關的萬里長城,海港區(qū)的著名飯店,北戴河的休療養(yǎng)院、別墅、賓館,南戴河的娛樂中心,無不讓人流連忘返,另外,還有黃金海岸的天然滑沙場、十里葡萄溝、碣石山、青龍的祖山等等,使我市的旅游景區(qū),類型齊全,內(nèi)涵豐富,在全國評選的最高級別4a景區(qū)中,我市就占了六個,分別是第一關、老龍頭、姜女廟、角山、新澳海底世界和野生動物園,這種情況在全國也不多見,。如果將秦皇島的景點都玩過來,最少需要7天,當然門票要花上700多元錢。
    (過河東橋)
    各位來賓,過了這座橋就是河東,這條河叫新開河,橋南的港叫新開河港,它是隸屬于市政府的地方港,赴大連、煙臺的船就是從此港開出。橋東兩邊的建筑就是港務局的宿舍區(qū),叫工人南里和工人北里,河北大街東起港務局二公司,西到燕山大學,是我市最長的一條街道。秦皇島港是中國最大的能源輸出港和綜合性國際貿(mào)易港,也是全國最大的煤炭輸出港。輸出的能源以煤炭、石油為主,為水路、鐵路聯(lián)運港口。4000多年前稱竭石港,是中國五大古老港口之一。18清政府宣布開通秦皇島港為通商港口,到1948年解放,吞吐量不足80萬噸,現(xiàn)在每年吞吐量達9300萬噸以上,是過去的100多倍。在中國500強大企中排名96位,在中國最大500家服務企業(yè)中排名第2。秦皇島港主要以運煤炭、石油為主,是能源輸出大港,在國民經(jīng)濟全局中占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F(xiàn)在共有七大公司,其中一公司主要以運輸石油為主,二公司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公司,主要以運輸煤碳為主。三公司也是以運煤為主,是秦皇島最早的煤碼頭。四、五公司是雜貨碼頭。六公司經(jīng)營煤三期碼頭裝卸業(yè)務。七公司經(jīng)營煤四期碼頭裝卸業(yè)務,煤五期碼頭現(xiàn)在正在建設中。另外港務局還有鐵路運輸公司、機械公司、修理廠、物資供應公司等。好了,現(xiàn)在二公司到了,請大家慢下汽車。
    (下車后,邊走邊講)
    各位來賓,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就是秦皇島港務局第二公司,這里主要經(jīng)營煤一煤二期碼頭裝卸業(yè)務。它對面的是第一港務公司,主要經(jīng)營原油、柴油等中轉(zhuǎn)、接卸業(yè)務。每年吞吐量在1000萬噸,有一條輸油管道直通大慶油田。大家往北看有很多高大的煤堆,這里的煤從大同等地運來,通過翻車機房將煤倒下,用傳送帶送到堆廠場,通過堆料機堆起一個個小山丘,每個小山丘都是一個客戶的,然后通過取料機取回來,再通過裝船機裝到船艙里去,這個裝船機每小時裝煤可達6000噸,如果兩個一起裝每小時裝煤可達萬噸。東西走向的為一期碼頭,編號為201、202泊位。1983年底正式投產(chǎn),一個為2.5噸,一個為5萬噸泊位,年吞吐量為2000萬噸,每個都是5萬噸級。是利用日本貸款興建。二公司碼頭是京秦電氣化鐵路的配套工程。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張家口,我是你們的導游。
    張家口市地處京晉冀蒙交界處,距北京約180公里,這里地勢險要,有“塞外山城”之稱。張家口市轄4區(qū)、13縣,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人口450萬。京包、豐沙、大秦鐵路橫穿東西,京張、宣大高速公路和109、110、112、207國道穿市而過,北京西直門汽車站從早6時開始,每半小時就有一趟至張家口的快速客運班車發(fā)出,交通旅行十分方便。
    張家口市的古遺址數(shù)量很多,分布面廣。古長城的“大鏡門”是長城要隘,也是張家口市的象征。涿鹿縣礬山是“黃帝戰(zhàn)蚩尢”的古戰(zhàn)場,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每年都有眾多的炎黃子孫來這里尋根祭祖。此外,還有蔚縣代王城漢墓群、懷安縣漢墓群、宣化遼壁畫墓以及市區(qū)的水母宮、云泉寺、清遠樓等,都是頗值得一觀的古跡。 位于張北中都的中都草原是距北京較近的自然草原,夏季氣候涼爽,草場繁茂,來此還可以體驗蒙古族風情,是消暑休閑的勝地。
    張家口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薈萃。陽原縣有世界著名的泥河灣遺址,是人類最早踏足地之一,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研究200萬年到300萬年前古地層、古生物、古人類、古地理的重要基地。涿鹿縣黃帝城作為中華始祖文化遺址,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下花園區(qū)雞鳴山體現(xiàn)了佛、道、儒家的文化。雞鳴驛作為進京的第一大驛站,元、明、清各朝代的機密要聞都從這里中轉(zhuǎn)。張北元代中都遺址,曾是北連漠北草原、南接中原大地的交通樞紐和軍事重地。宣化清遠樓(鐘樓)素有"第二黃鶴樓"之稱,券洞內(nèi)500多年前的車轍是宣化府古城的歷史見證。大境門目睹著明代茶馬互市在"旱碼頭"的興衰。1909年,詹天佑主持設計修建的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的通車,更使海內(nèi)外商賈云集"皮都",張家口的"口皮"、"口羔"、"口蘑"名揚天下,成為華北著名商埠。1945年八路軍收復了張家口,這是從日軍手中奪取的第一個大城市,成為晉察冀邊區(qū)政治、軍事、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并因此而享有"第二延安"、"文化城"、"東方模范城市"等美譽。1948年,張家口第二次解放后,成為察哈爾省的省會城市。
    張家口三面環(huán)山,北依長城,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五十多年來,張家口已逐步建設成為以機械、冶金、化工和紡工業(yè)為支柱,以毛、皮革工業(yè)為特色的工業(yè)城市。張家口市礦產(chǎn)資源豐富,并有四通八達的交通、通訊網(wǎng)絡。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市容整潔的民風淳樸,夏季氣候涼爽,風景宜人。市區(qū)內(nèi)分布有明長城,大境門,云泉寺,水母宮,清遠樓,鎮(zhèn)朔樓等30多處名勝古跡。張家口更是革命老區(qū),有眾多的革命歷史遺址可供瞻仰、觀光。
    古今歷史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在全市三萬六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遼闊無垠,綠波蕩漾,野花盛開的壩上天然草原,與湖光山影,水天一色的“塞外江南”南北呼應;巍峨雋秀,翠幛密蔽,層林盡染的原始林區(qū),與泉水淙淙,風光秀麗的溫泉依依相存。既有早更新世古人類遺址,又有華夏人文始祖創(chuàng)業(yè)的古戰(zhàn)場。風格獨特,景觀各異,有天然質(zhì)樸之風光,是旅游避暑之佳所。
    清遠樓
    清遠樓位于古城宣化正中,又名鐘樓,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搪多角十字脊歇山頂?shù)母叽蠼ㄖ?。樓建在?米的十字券洞上,南與昌平、北與廣靈、東與安定、西與大新四門通衡。與城內(nèi)鎮(zhèn)朔樓、拱極樓成一軸線。券洞內(nèi)500年前的鐵輪車轍明顯可見。樓外觀3層,內(nèi)實2層,通高25米,樓閣高17米,為3開間,6塔椽,前后明間出抱廈,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為綠色琉璃瓦頂,腰搪、下搪為布瓦頂。梁架斗拱精巧秀麗,循角飛翹,生氣盎然。樓上層搪下,懸掛愿額4塊,南曰“清遠樓”,北曰“聲通天穎”,東曰“聳峙嚴疆”,西曰“震靖邊氛”。樓內(nèi)懸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鑄造的“宣府鎮(zhèn)城鐘”一口,高2.5米,口徑1.7米,重約萬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樓體上層中央。鐘聲悠揚宏亮,可傳40余里,頗負盛名。該樓造型別致,結(jié)構(gòu)精巧嚴謹??膳c武漢黃鶴樓媚美,在國內(nèi)同屬罕見,索有“第二黃鶴樓”之稱。該樓建筑獨具一格,為我國古代精美藝術建筑之一。 清遠樓歷盡滄桑,1986年文化部撥款39萬元,對清遠樓進行了全面修復,修復后的清遠樓碧瓦青磚晶瑩剔透,金龍玉獸傲首長空,飛搪翹角宏宇軒昂,廊柱斗拱被紅掛翠,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古鐘高懸,風鈴叮當,顯得古樸、典雅、雄偉、壯觀。
    和平森林公園
    和平森林公園距張家口市65公里,距崇禮縣城10公里??偯娣e20__余公頃。是河北省最大的森林自然景觀之一。森林公園山連山、嶺連嶺,森林茂密,郁郁蔥蔥。有70%的天然撣樹林,還有人工栽植的落葉松、云杉等12種樹種。景區(qū)內(nèi),峰巒疊峰、翠幢密蔽,豐草綠繩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峰回路轉(zhuǎn),險徑回曲,頗具雄奇、峻險、秀麗之特色。林間空氣清新,野芳幽香,百鳥爭鳴,泉水叮略,身臨其中如入仙境。藏菜、蘑菇長滿山坡,山兔、松鼠跳躍樹叢,善萬物之得時,會使您抬然自樂?,F(xiàn)已開辟五個景區(qū)數(shù)十個景點,成為集旅游、住宿、娛樂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奇臺山景區(qū)(即登山區(qū)),包括奇臺山、懸空洞、雙獅奔、清涼亭、夫妻峰5個景點。奇臺山由山脊拔地而起,山勢高峻、溝塹縱橫。臺下17米處有一懸空洞,游人可穿梭自如,別具風趣。,登懸梯可上奇臺頂一覽群山。夫妻峰、雙獅奔山也讓人留連忘返。翠云山森林游覽區(qū),該區(qū)以森林為主體,碧波蕩漾,繁花似錦,木欣欣以向榮,泉淚渭而始流,使群山五彩紛呈。另有垂釣區(qū)、野餐區(qū)、打靶、獰獵、射箭等娛樂場。公園還設有服務區(qū),有餐館、招待所、商店等服務設施。以其獨特的雄姿和魁力迎接備方游客的到來。
    中華始祖文化村
    在北京市區(qū)西北100公里處,河北省琢鹿縣東部黃土源上,屹立著我國最古老的都城---黃帝城及其有關的眾多歷史文化遺跡。黃帝軒轅氏是華夏各族的文明始祖,他于涿鹿之野戰(zhàn)堂尤、戰(zhàn)炎帝的歷史名播中外。
    涿鹿臥龍松
    司馬遷曾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的政治、軍事、文化等主要活動在涿鹿一帶。先“與炎帝戰(zhàn)于販泉之野”,后“與堂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擒殺室尤”,又巡視各地,東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葷粥,從而保障了南北大地的安寧。于是黃帝威信大震,被各部族首領尊為天子,并與之“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即興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都城。黃帝在涿鹿之野的活動開創(chuàng)了華夏民族文化發(fā)展的新紀元,使其由“野蠻”進入“文明”時代。
    好,游客朋友們,張家口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八
    開元寺位于正定常勝街西側(cè),原名凈觀寺,始建于東魏興和二年(540),隋開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廢毀,殿堂塌落,僅存鐘樓和須彌塔。
    鐘樓為磚木結(jié)構(gòu)的二層樓閣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建筑面積135平方米。單檐歇山頂,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結(jié)構(gòu)、柱網(wǎng)、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藝術風格。甚至上層木構(gòu)件還有相當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這是我省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結(jié)構(gòu)鐘樓,也是北方時代較早的一座。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落架重修。鐘樓上掛銅鐘一口,高2.9米,口徑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樸,為唐代遺物。
    須彌塔,俗稱磚塔、方塔,坐落于鐘樓西側(cè)。塔身建在高約1.5米的正方形磚砌臺基上,塔平面為正方形,密檐九級,舉高39.5米,塔身第一層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兩端均浮雕一尊雄勁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線以上全部由青磚砌筑。
    正面辟石券門,門框刻以花瓶、花卉圖案,門循浮雕二龍戲珠。門楣上端鑲嵌長方形石匾,上面鐫刻“須彌峭立”四個楷書大宇。每層磚砌迭澀檐,四角懸掛風鋒。塔身寬度自第二層開始收縮,外觀清秀挺拔,簡樸大方,頗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疊澀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內(nèi)第二層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毀壞。今塔內(nèi)呈空筒式,內(nèi)壁垂直,上下貫通。第二層以上的八層,雖然各設一方形小窗,但無臺階攀登。
    剎座、仰蓮、覆缽均系磚砌,四周置銅境,光亮奪目。其上,系金屬質(zhì)剎桿、寶殊。寶珠多達四枚,顯得格外挺拔關于須彌塔建造時代,地方志記載不詳,未足憑信。根據(jù)現(xiàn)存實物并結(jié)合歷史記載推斷,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寧五年(公元8)重建。后雖經(jīng)歷代維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點。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九
    各位先生、女士,歡迎來到碣石山景區(qū)來領略古碣石的絕美風光。
    [介紹碣石山]
    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觀海勝地,也是歷史上頗負盛名的“神岳”。
    碣石山由燕山山脈猛伸過來的上百座顛連起伏的山巒組成,群峰逶迤,綿延答數(shù)十里。它的主峰仙臺頂(又名漢武臺,俗稱娘娘頂)位于昌黎城北這一字排開的群峰障嶺正中。大家看,這仙臺頂?shù)捻敿馔黄鹩讵q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寬闊山胸之上,呈現(xiàn)的是圓柱形,多像架設天橋的柱石直插云霄,顯得是那樣奇險、峭麗。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滄海向這里眺望,恰似一個天造地設的導航標石。大概正因碣石山有著如此獨特的形貌,從遠古時起,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峰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區(qū)醒目的地理坐標,被古人記入了《山海經(jīng)》和《尚書?禹貢》等古代地理名著?!渡袝?禹貢》記冀州入貢之道時云“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說的就是碣石山為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標。
    [行至碣石門]
    欲蹬碣石,先進碣石門。
    迎面撲來的著兩座橢圓形小山,夾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門戶——碣石門。相傳,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來到碣石山求仙觀海,就是在這里向碣石山頂禮膜拜,令丞相李斯在這里的山崖峭壁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門辭》?!俄偈T辭》上的“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記載的秦始皇北巡碣石這一年為鞏固統(tǒng)一而拆毀戰(zhàn)國時留下的以鄰為壑的水、陸長城等險阻的功業(yè);“男樂其疇,女修其業(yè),事各有序。。。。。?!敝幐璧氖莿倓偨y(tǒng)一天下的封建社會歌舞升平的理想景象。
    “往事越千年”。據(jù)史書記載,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記年開始前后的820xx年間,先后有七位帝王在這里留下旅跡游蹤;如果加上領兵去遼東和高麗鏖戰(zhàn),途經(jīng)這里的晉宣帝司馬懿和隋煬帝楊廣,來國這里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只是,如今我們在碣石門這里倒映碣石群峰的碣陽畔,已很難想象當年秦皇、漢武等帝王是怎樣前呼后擁在這里蹬臨著高大而險峻的山峰了。
    現(xiàn)在我來提一個問題,秦始皇為何要到這里,到碣石山一帶海邊求仙呢?
    河北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十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古蓮花池,我是你們的導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古蓮花池位于保定市區(qū)中心。與直隸總督署南北相遙。古蓮花池正門坐南朝北,門前一對石獅雄踞左右,門樓歇山翹角、三門三楹,中門上方高懸民國初年大總統(tǒng)徐世昌手書的“古蓮花池”大字橫匾。
    白蓮花池原名雪香園,為元代汝南王張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現(xiàn)總面積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積790o平方米、蓮池自古就環(huán)水置景,以水為勝,因荷得名。并匯集了中國南北古建筑園林風格的精華。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毀,僅存婆娑蓮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稱其“蓮花池”。明朝后期進行了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整修擴建。知府查志隆把蓮池作為一面”水鑒”,并令增建一門上懸水鑒公署四字橫匾,秉政應鑒之碧水蒼天,以激人勵己。清興建蓮池書院,乾嘉時代成為蓮池鼎盛時期,山、水、樓、臺、亭、堂、廡、榭參差錯落,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稱。
    蓮池藏石刻可謂一大景觀。僅北塘北側(cè)的碑刻長廊,就長達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國年間及解放后書法名家書寫的碑刻l40余通,成為蓮池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蓮池這座古老的園林,融南北園林藝術風格于一體,博得了園林專家和文物專家的贊賞。目前,蓮池復原十二景及周邊歷史街區(qū)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蓮池將以更加迷人的秀麗風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們,古蓮花池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