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8篇)

字號:

    確定目標是置頂工作方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公司計劃開展某項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領導提供多種工作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方案嗎?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篇一
    :正確的訓練方法可以使胸部豐滿和曲線優(yōu)美,還可以防止贅肉產(chǎn)生。
    :深蹲、啞鈴負重深蹲、弓箭步下蹲、交替站立提踵、俯身腿上舉等鍛煉可以增強臀腿部肌肉,美化曲線。
    :可通過仰臥直臂上拉、俯臥背拉伸、單臂啞鈴劃船、頸前下拉、坐姿劃船等動作鍛煉背部肌肉。
    :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肩部容易酸痛、肌肉僵硬,即便進行按摩也只能暫時緩解,進行必要的肩部鍛煉,有助于提高肩部肌肉強度,減輕疲勞。
    :可以通過啞鈴彎舉、上臂后拉伸動作等減少手臂部贅肉。
    :擁有纖細的腰肢是女性的夢想,相對腿部,腰腹部是最容易變瘦的。腰腹部的健身練習,不但可以減少脂肪,健美身體,增加腹部肌肉力量,更重要的是改善內臟機能。所以對于女性來說,腰腹肌肉練習時非常重要的。進行肌肉耐力訓練,要循序漸進,初學者如有必要時,需要有教練指導進行訓練。
    女性健身鍛煉的基本動作要領和男性健身類似,可進行參考。但是根據(jù)女性的特點,一些項目有所區(qū)別,運動量和難度也會有所不同。
    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篇二
    在教學工作中,我能注重個人基本功的訓練。通過訓練,我在教學中能用較流利的普通話教學。對教材的理解能力、課堂的駕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能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制作教學課件。但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也深感自己的文化底蘊不夠豐厚,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不夠,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的效率不高。
    教師“教學基本功”主要指:即興演講、課堂教學、課件制作、作業(yè)與試卷設計的基本功。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最根本的職業(yè)技能。一個教師的師德素養(yǎng)、語言能力(口語表達、書面表達、體態(tài)表達、演講水平等);寫字水平(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基本的簡筆繪畫水平以及簡單的教具制作、多媒體操作方法的掌握,作業(yè)試卷設計都應該成為一名教師所應具有的硬功夫,也就是支撐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的基本功。
    1. 認真學習《課標》,仔細鉆研教材,領會好新課程、新教材的精神, 做到科學、準確地備課。
    2. 在教學設計上,力求創(chuàng)新,有自己的特色。課堂教學中,要主動、 積極地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保證并提高四十分鐘的質量。
    3. 做好讀書筆記,積極學習教育教學理論。
    4. 在平時的授課中,注重語言的藝術性。
    5. 能正確、熟練地使用電教設備和其它教具。
    6. 能設計好的作業(yè)及試卷。
    1.在備課前,認真鉆研教材,結合學科特點、學生特點,設計教案。
    2.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認真做好筆記。
    3.訂閱教育類的書籍、報刊,從中學習新的教育方法、理論,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4.課堂教學中,主動、積極地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面 向全體學生,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5.積極寫好教學后記,在教學中不斷總結不足,并查找原因,及時彌 補,提高教學效率。
    6.在平時教學中,隨筆記錄下自己教學中的心得、感受,不斷積累材料,撰寫教學論文。
    7.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熟練運用多媒體課件,力求自己做出精致的動畫課件,提高教學效果。
    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篇三
    課的任務: 本次訓練計劃是針對初中生的腿部力量訓練,著重發(fā)展肌肉長度,發(fā)展腿部相對爆發(fā)力,發(fā)展皮質機能靈活性和肌群間相互協(xié)調性。
    負荷要求:練習強度中,練習密度45%-55%
    訓練內容與時間安排:
    1、集合、整隊點名后圍繞田徑場慢跑一圈。
    徒手操:頸部運動、肩部運動、腰背運動、正側壓腿、手腕腳踝運動、在欄桿處拉腿部韌帶等各四個八拍。
    小游戲:“喊數(shù)抱團”,讓學生圍成一個圓,然后逆時針旋轉跑動,當聽到老師喊到的數(shù)字,幾個同學在三秒之內立即組成喊到的數(shù)字,如喊到“4”,三秒之內立即四名同學抱成一團。
    1、快速用力訓練法。
    蹲跳,采用半蹲的方式,克服自身體重,每組重復6-10次,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下蹲后快速用力向上跳起,先后登伸髖、膝、踝三關節(jié),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彈跳力。
    高抬腿,克服自身體重,每組重復6-10次,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左右兩腿交換快速用力登伸髖、膝、踝三關節(jié),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彈跳力。
    縱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20-30次,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身體正直,兩腿快速用力開合跳,配合雙手擊掌,發(fā)展腿部肌肉的爆發(fā)力。
    連續(xù)提踵,上身正直,向上抬起后腳跟,每組20-30次,練習2-3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上身正直,快速抬起腳后跟,發(fā)展小腿肌肉的爆發(fā)力。
    2、超等長訓練法
    單腿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單腿連續(xù)跳6-10步,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支撐腿快速蹬地,蹬離地面后屈膝收小腿并前擺,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彈跳力。
    蛙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連續(xù)跳6-10步,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下蹲后快速用力跳起,用力擺臂,快速登伸髖、膝、踝三關節(jié),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爆發(fā)力。
    十字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跳10-15米,練習2-3組,組間休息1分鐘。練習時要求上身正直,雙腳并攏,向前、后、左、右跳,但是向前幅度大一點,方向是向前走的。
    連續(xù)收腹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重復6-10次,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跳下落地屈膝緩沖,然后用最快速度登伸髖、膝、踝三關節(jié),跳起成收腹、屈膝,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彈跳力。
    教師安排放松性練習并對本次訓練課進行總結。
    腿部放松方法:1、雙手拍打按摩大腿、小腿。
    2、雙手按摩膝關節(jié)。
    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篇四
    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zhàn)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zhàn)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
    1.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為今后繼續(xù)提高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能力。(身體、戰(zhàn)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
    5.每天的訓練時間為1小時。(時間可安排于晨操和下午課外活動)
    6.全隊戰(zhàn)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zhàn)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1)罰籃
    (2)近距離籃底擦板投籃。
    (3)三分線外遠投。
    (4)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動作。
    (5)各鋒、衛(wèi)隊員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籃點。
    (1)強化籃板球意識、掌握原地起跳搶籃板球動作。
    (2)提高彈跳力,學會先擋人后搶籃板球。
    (3)注意搶到籃板球后第一傳的處理能力。
    (1)提高個人防守能力,不斷提高封堵快攻路線、積極搶斷、補位、調位的防守技術。
    (2)掌握各種防守步伐練習,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動速度要快,學會揚開雙手去擴大防守控制面積,做好防投、傳、切的準備。
    (3)掌握半場、全場緊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破解方法。
    (4)注意戰(zhàn)術的變化,鞏固和提高區(qū)域聯(lián)防(2-3、2-1-2)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發(fā)動快攻的時機,并打成功率。(搶到籃板球后的發(fā)動、對方得分底線球和發(fā)邊線球出現(xiàn)緊逼的情況)
    (2)長傳快攻和短傳快攻相結合。
    (3)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一傳的接應與前鋒快下位置選擇的配合。
    (1)增強個人進攻能力,首先要敢主動進攻。
    (2)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線為主,大膽突破及中遠距離投籃。
    (3)多運用小配合練習(掩護、策應)。
    (4)組織后衛(wèi)的發(fā)動配合。
    (1)討論和制定計劃。
    (2)恢復性身體素質訓練、熟悉球性練習。
    (3)個人投籃與防守技術訓練。
    (4)熟練掌握各種傳球技術訓練(原地、行進間)。
    (1)柔韌性練習。
    (2)半場小配合練習(掩護、傳切)。
    (3)罰籃、三分球練習。
    (4)小力量訓練。
    (1)半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2)全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3)五點投籃練習。
    (4)罰籃練習。
    (1)加大運動量,進一步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2)防守步伐練習,看手勢方向練習防守動作。
    (3)半場、全場一打一、二打二練習。
    (4)速度、力量、耐力訓練。
    (5)區(qū)域聯(lián)防(2--3、2--1--2)。
    (1)半場各種運球突破上籃技術。
    (2)半場一打一、二打二、三打三。
    (3)罰籃、五點投籃。
    (4)教學比賽。
    (1)籃板球訓練。
    (2)強調后衛(wèi)、前鋒與中鋒的配合。
    (3)破解聯(lián)防訓練:如1--3--1進攻打法。
    (4)教學比賽。
    (5)罰籃。
    (1)陣地進攻,強調配合訓練。
    (2)快攻路線訓練。
    (3)進攻多打少訓練(二打一、三打二)。
    (4)教學比賽。
    (5)五點投籃。
    (1)全面進行戰(zhàn)術準備,以迎接上級有關比賽。
    (2)保持訓練水平,積極、認真投入到今后的訓練比賽中去。
    1.每天上午07:00至07:30體能訓練
    2.下午16:30至18:00技戰(zhàn)術訓練
    3.課程:籃球技戰(zhàn)術訓練、籃球專項體能訓練
    4.輔助訓練安排體第一階段輔助訓練:(時間可安排于晨操)
    周一:投籃訓練(定點投籃以20個計算命中率;移動投籃20個,多組數(shù)重復訓練,每人300個)。
    周二:敏捷訓練(禁區(qū)步伐環(huán)繞、跳繩、半場折返跑、禁區(qū)對角、快跑、梅花樁折返跑)。
    周三:運球訓練(全場椅子障礙物運球通過、一對一運球攻守、假動作切入)。
    周四:防守訓練(空手背手防守步伐、切斷防守步伐、前進后退防守步伐、半場移動防守步伐)傳接球訓練(全場7次、5次、3次)兩人互傳上籃;全場雙手長傳上籃、各式傳球訓練
    周五:越野慢跑5000米法克雷克(運用學校附近山區(qū)鄉(xiāng)間道路作放松式慢跑)。
    周一:間歇訓練:邊線七點來回沖刺15趟(注意心跳最高220次減去年齡數(shù),沖刺完成后以慢跑、慢走恢復至心跳120次左右
    再作第二回合,共作15-18次)。
    周二:循環(huán)訓練:設8至10個站,計有雙腳并攏前后左右跳躍、伐船式前后弓身、左右手上伸跳躍、180度轉身跳躍、俯臥弓身、等。
    周三:肌力訓練:抬膝碰胸、登階、背部伸展、伏地挺身、雙杠推撐、二頭肌卷舉、等。
    周四:速度訓練:舉腿跑、原地立姿擺臂、雙腳跳耀前進、全場沖刺、半場沖刺、等。
    周五:爆發(fā)力訓練:低障礙物側向跳躍、雙腳原地跳躍、原地觸板跳、跨步跳躍、跳繩、單腳連續(xù)跳、跳碰胸、等。
    周六:重量訓練:蹲舉、高拉、直立雙手上賻、屈膝舉手上賻、腿部推舉、負重登階、俯臥腿后肌腿卷舉、部伸展、立姿單腳腿后機卷舉、腿部伸展、大腿內收、大腿外展、、等。
    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篇五
    為了更好的配合學校搞好素質教育,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啟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藝術修養(yǎng)及表現(xiàn)能力,弘揚學生個性發(fā)展,學校決定培養(yǎng)一支專業(yè)的童聲合唱隊。為了使活動順利高效的開展,現(xiàn)將本學期合唱隊活動情況作以下安排:
    本學期合唱興趣小組的成員以四、五年級每個班級的聲樂特長生和音色美、音準好的同學為主,他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發(fā)聲方面的知識,并且聲音上由于年齡差距不大,融合性較好,所以聲音方面比較好訓練,但是由于是小學生,音樂修養(yǎng)還比較差聲音的藝術性訓練起來比較有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制定與學生的審美能力相符的歌曲。
    (1)訓練目的:
    1、通過不同的發(fā)聲練習來規(guī)范師生的聲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過練唱中外少兒合唱歌曲,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
    3、進一步宣傳我校的素質教育和精神風貌。
    2)訓練方法及過程:
    訓練為了提高,提高為了表現(xiàn);訓練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礎在于提高聲部的齊唱能力,聲部的基礎在于提高個人的基本功,為了鞏固中聲區(qū),解決用聲上的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做到合唱聲音上的諧調,平衡統(tǒng)一,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集體訓練。然后再逐步過度到音準、節(jié)奏,擴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變化等方面的訓練。
    1.聲音的訓練
    (1)、呼吸。(2)、聲音位置(3)、直聲訓練
    2.音準訓練
    音準是音樂表現(xiàn)的基礎,好的音準來源于基礎訓練。多聲部
    合唱的音準訓練較為復雜。
    3.尋找共鳴位置擴大音域的具體措施。
    (1)、胸音訓練(2)、頭音訓練
    4.合唱表現(xiàn)的四種手段。
    (1)、連唱(2)、跳唱(3)、強而有彈性(4)、不連不跳
    5.節(jié)奏訓練
    音樂是在時間中展示的藝術,節(jié)奏是它的組成部分和主導因素,沒有節(jié)奏也就沒有音樂。
    6.咬字與吐字的訓練
    三月份:選拔隊員。氣息訓練、基本發(fā)聲訓練。
    四月份:音準練習,節(jié)奏練習,歌曲練習。
    五月份:各聲部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訓練。
    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三節(jié)課
    音樂2教室
    1.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和規(guī)范的訓練步驟來訓練學生的聲音。
    2.合唱姿態(tài)、舞臺造型。
    3.《歌聲與微笑》
    4.《小白船》練方法及過程。
    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篇六
    (一)訓練目標: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學校開展籃球項目專項訓練,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通過訓練,建立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能概念,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體會動作要領,初步掌握籃球最基本技術和游戲方法,發(fā)展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培養(yǎng)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yōu)良品質和團結一致的集體主義精神。力爭為學校爭光。
    (二)目的任務: 活躍我校的文體生活,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和個性。 主要任務:提高全隊的凝聚力,形成好的.隊風隊紀,增強我?;@球技戰(zhàn)水平。
    (三)訓練的時間安排: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晨、下午活動課和下午放學后的時間,每天訓練時間1小時左右。
    (四)情況分析: 1、今年凡是有籃球基礎的學生都會吸收到隊伍中加強訓練輔導。 2、大部分隊員為今年新吸納的中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教差,基本功不扎實。所以在加強基本功訓練的同時,要加大身體各方面素質的訓練,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動速度、移動耐力、彈跳能力等的素質。
    (五)籃球訓練內容:
    (1)、原地練習:
    1、熟悉球性;
    2、基本站立姿勢和持球方法;
    3、原地運球。
    4、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
    5、原地雙手胸前投籃。
    (2)、行進間練習:
    1、行進間直線運球;
    2、行進間曲線運球(“之”字型練習),包括(半轉身,全轉身,跨下,身后)等動作;
    3、移動、起動、側身跑、變向變速跑、滑步;
    4、后退跑的移步練習;
    5、急停(a、一步急停;b、二步急停;c、多步急停);
    6、行進間互傳球; a、兩人一組互傳上籃; b、三人一組“8”字型互傳上籃。
    (3)、籃球戰(zhàn)術練習。
    1、一打一、二打一、二打二。
    2、插中,掩護。
    3、返身跑(二打一、二打二)
    4、交換防守、掩護配合
    5、聯(lián)防技戰(zhàn)術、訓練(二一二等)
    6、進攻技戰(zhàn)術、訓練(快攻等)
    7、集體技戰(zhàn)術、訓練
    (4)、籃球活動、競賽游戲:
    1、圓周運球(二字接力)。
    2、直線運球接力;
    3、互傳球接力;
    4、攔截空中球;
    5、定點投籃比賽;
    6、運球上籃比賽。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今年要有針對的制定以下訓練計劃:
    (1)、選拔吸收新隊員,加強梯隊建設。
    1、通過各級老師的推薦選拔隊員。
    2、通過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上觀察到的優(yōu)秀球手。
    (2)、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的科學訓練。
    1、加大身體素質的體能訓練,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動速度、移動耐力、彈跳能力等的素質。目的是提高各單個素質水平和在場上綜合素質的整體發(fā)揮,為技術戰(zhàn)術的正常運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2、在加強綜合素質的同時,注重隊員個人的技術動作訓練。目的是使技術動作更嫻熟,能在比賽中自由靈活發(fā)揮,達到熟練運用,為戰(zhàn)術默契配合鋪路。主要是通過對隊員的各種運球、急停急起、突破、投籃、搶籃板球、傳球等技術的學習,并對所有技術的靈活連貫運用。
    3、戰(zhàn)術的有針對性學習,加強隊員的合作精神訓練。通過對戰(zhàn)術中的徒手移動練習、無對抗性的配合練習,到攻防對抗或模擬比賽條件下的配合練習等,使隊員達到一個較高的進攻和防守水平。包括個人防守;進攻配合(傳切配合、突分配合、策應配合、掩護配合)、防守配合(擠過配合、穿過配合、繞過配合、交換防守配合、關門配合、夾擊配合、補防配合)。
    4、全隊進攻戰(zhàn)術和全隊防守戰(zhàn)術的訓練。包括快攻與防守快攻、半場人盯人防守和進攻半場人盯人防守、區(qū)域聯(lián)防與進攻區(qū)域聯(lián)防、混合防守與進攻混合防守以及攻守轉換和陣地進攻戰(zhàn)術的設計運用。
    5、重視心理、臨場水平發(fā)揮等訓練。通過模擬訓練、自我暗示訓練、注意力集中訓練和放松訓練等,主要解決隊員的意志品質問題和個人情緒問題,包括堅定的目的性、頑強性、果斷性、主動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 通過以上各方面的嚴格科學訓練,克服各種外來的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和最高的競技狀態(tài)迎接比賽,正常發(fā)揮,爭取好的名次,這是籃球隊的總目標。
    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篇七
    第一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基本功練習:移動、滑步 1、進攻技術:a.傳接球 b.投籃 c.運球 d.突破 1)傳接球:a.持球手法 b.傳球用力 c.球的飛行路線 d.球的落點 訓練方法:a.熟悉球性練習 b.原地傳接球練習 c.移動傳接球 d.有防守情況下的傳接球
    第二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投 籃:a.持球 b.瞄準 c.出手速度 d.拋物線 訓練方法:a.原地投籃 b.跳投 c.行進間投籃
    第三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運 球:a.身體姿勢 b.手臂動作 c.球的落點 d.手腳協(xié)調配合 訓練方法:a.原地運球 b.行進間運球 c.過障礙運球
    第四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突 破:a.假動作吸引 b.腳步動作 c.轉體探肩 d.推放球加速 訓練方法:a.無防守練習 b.有防守練習 c.對抗練習 2、防守技術:a.防守移動 b.搶、打、斷球 c.防有球隊員 d.防無球隊員 3、搶籃板球:a.一側45°搶 b.二對二、三對三搶 二、技、戰(zhàn)術訓練、身體素質練習 1、傳切:一傳一切 空切 2、突破分球 3、掩護 4、策應
    第五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上午 力量訓練; 彈跳訓練 籃下跑位訓練、投籃練習; 提高有氧能力。 下午 籃下投籃練習;中遠度投籃練習,專項耐力訓練
    第六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上午 速度訓練; 投籃練習 籃板訓練、防守、個人技術練習; 下午 中遠度投籃練習;三分球練習
    第七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上午 運球練習; 快攻練習 控球、傳球練習
    下午 對抗訓練,跑位訓練; 投籃練習 對抗訓練,跑位訓練; 投籃練習
    第八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上午 耐力訓練; 柔韌訓練 防守練習,運球練習,快攻練習,投籃練習, 下午 籃下技術練習,跑動投籃練習
    第九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上午 彈跳訓練 速度訓練 運球練習,投籃練習; 跑位意識訓練; 下午 實戰(zhàn)對抗訓練 戰(zhàn)術理論教學、實戰(zhàn)教學
    第十天 上午 08--10 下午16--18
    上午 力量訓練; 耐力訓練; 速度訓練 下午 投籃練習;戰(zhàn)術理論交流
    訓練計劃方案 訓練計劃書篇八
    學校體育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競技體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校領導的關懷下,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我校的競技體育一定能獲取好的成績。為此特制訂暑假訓練計劃如下:
    1、培養(yǎng)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組織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田徑活動。
    2、發(fā)展柔韌、協(xié)調、靈敏、速度、彈跳等運動素質。
    3、學習和掌握田徑各項運動所需的基本活動技能,逐步培養(yǎng)完成各種練習的正確姿勢,對學生的特長的培養(yǎng)。
    4、在訓練過程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守紀律、愛集體、懂禮貌、愛學習、勇于吃苦、意志頑強的品質,使其能夠全面發(fā)展。
    1、柔韌性的練習:
    (1)兩臂的平、側、上等各方位的舉、屈、伸、擺和各種形式的繞環(huán)練習。
    (2)兩腿的屈、伸、壓、踢、擺、繞、縱橫等練習。
    (3)整個身體的各種屈、伸、繞環(huán)等練習。
    2、協(xié)調性練習:
    (1)各種徒手操,行進操練習。
    (2)各種技巧練習。
    3、速度、靈敏練習:
    (1)半高抬腿小步跑、下壓式高抬腿跑、車輪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3)站立式起跑30-40米。
    (4)各種快速反應練習。
    (5)30米、60米計時跑。
    4、耐力練習:越野跑,自然環(huán)境走跑結合練習,變速跑等。
    5、彈跳力和力量練習:
    (1)各種跳躍練習。
    (2)各種腰、背、腹機練習。
    (3)橡皮條。
    (4)扛杠鈴等。
    每周訓練5次,每次2小時左右(上午7:30---9:30)。
    1、各專項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計時跑。
    2、學生按自己的專項每月進行一次考核。
    3、每一個月底進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1、學生訓練課的內容、形式、節(jié)奏安排等,要求多種變化,各種練習手段盡量與游戲活動相結合,以激發(fā)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愛好與興趣。
    2、訓練必須常年系統(tǒng)的身體系統(tǒng)為主。
    3、各種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用力順序,爆發(fā)用力等意議。
    要把訓練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愛學校、懂禮貌、講文明、愛吃苦”的品質,有計劃地安排優(yōu)秀運動事跡的講解,加強跟班主任、家長、校領導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安心訓練,無“后固之憂”。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相信我校的田徑運動在區(qū)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一定能獲得比以前更上一層樓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