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匯總10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一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七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應用。本章中,學生又學習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等,能熟練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已初步具備了用方程組刻畫實際問題的經驗和基礎,能正確地分析和理解題意,尋求題中的各種數量關系,具備了繼續(xù)學習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和能力。
    學生的活動經驗基礎:在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經歷了一些編題活動,同時也具備了一些生活經驗,知道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些規(guī)律、特點和方法,具備了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和能力。在以前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已經經歷很多合作學習的過程,具備了一定的'合作學習經驗,具備了一定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地位和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和部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后,緊接著學習的有關數字問題的應用題。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字問題的理解,進一步掌握列方程組解應用題的方法(相等關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歸納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2.讓學生進一步經歷和體驗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方程(組)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數學模型。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借助圖表分析問題,感受化歸思想。
    4.讓學生體驗把復雜問題化為簡單問題策略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勇氣。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教學生會用圖表分析數字問題。難點是將實際問題轉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數學模型;設間接未知數轉化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flah播放器;若flash不能播放,請按絕對路徑重新插入后播放。
    本課設計了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知識回顧;第二環(huán)節(jié):情境引入,新課講解;第三環(huán)節(jié):練習提高;第四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第五環(huán)節(jié):學習反思;第六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1.一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是x,個位數字是y,則這個兩位數可表示為:10x+y.
    2.一個三位數,若百位數字為a,十位數字為b,個位數字為c,則這個三位數為:100a+10b+c.
    3.一個兩位數,十位數字為a,個位數字為b,若在這兩位數中間加一個0,得到一個三位數,則這個三位數可表示為:100a+b.
    4.a為兩位數,b是一個三位數,若把a放在b的左邊得到一個五位數,則這個五位數可表示為:
    1000a+b.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為本節(jié)課的繼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實際效果:提問學生,教師加以點評,這樣經過知識的回顧,學生基本能熟練地用代數式表示有關數字問題。
    動畫,情景展示。
    12:00是一個兩位數,它的兩個數字之和為7;
    13:00十位與個位數字與12:00所看到的正好顛倒了;
    14:00比12:00時看到的兩位數中間多了個0.
    5.5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里程碑上的數同步練習含答案
    小明和小華在一起玩數字游戲,他們每人取了一張數字卡片,拼成了一個兩位數。小明說:“哇!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與個位數字之和恰好是9.”他們又把這兩張卡片對調,得到了一個新的兩位數,小華說:“這個兩位數恰好也比原來的兩位數大9.”
    那么,你能回答以下問題嗎?
    (1)他們取出的兩張卡片上的數字分別是幾?
    (2)第一次,他們拼出的兩位數是多少?
    (3)第二次,他們拼成的兩位數又是多少呢?請你好好動動腦筋喲!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二
    3、會將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
    經歷觀察、比較、猜想、驗證等數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數學說理能力;
    2、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培養(yǎng)關注生活,進一步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數學模型,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關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無數個,但不是任意的兩個數是它的解。
    2、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
    1、 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尋求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認識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特點,體會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2、 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等活動,激發(fā)學習情緒,營造學習氣氛,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討,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關性。
    3、 通過學練結合,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1、一個數的3倍比這個數大6,這個數是多少?
    1、 發(fā)現新知
    根據它們的共同特征,你認為怎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含有兩個未知數,且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 鞏固新知
    判斷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1) (2) (3) (4)
    3、師生互動 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給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個定義嗎?(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一對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若未知數設為,記做 ,若未知數設為,記做
    4、 檢驗新知
    (1)檢驗下列各組數是不是方程 的解:(學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2)你能寫出方程x-y=1的一個解嗎?(再一次讓學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戰(zhàn) 三探新知
    有3張寫有相同數字的藍卡和2張寫有相同數字的黃卡,這五張卡片上的數字之和為10。設藍卡上的數字為x ,黃卡上的數字為y ,根據題意列方程。
    請找出這個方程的一個解,并寫出你得到這個解的過程。
    學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過程中體驗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比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方程兩邊都是整式,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一次。
    如果一個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所含未知項都為1次方,那么這個整式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有無窮個解,若加條件限定有有限個解。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三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關系;
    (2)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對應的兩條直線之間的關系;
    (3)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像解法。
    (2)通過“做一做”引入例1,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1)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對應關系中,在體會近似解與準確解中,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精神。
    (2)在經歷同一數學知識可用不同的數學方法解決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變式能力。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關系;
    (2)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對應的兩條直線的關系。
    數形結合和數學轉化的思想意識。
    教具:多媒體課件、三角板。
    學具:鉛筆、直尺、練習本、坐標紙。
    第一環(huán)節(jié):設置問題情境,啟發(fā)引導(5分鐘,學生回答問題回顧知識)
    內容: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個?是這個方程的解嗎?
    2、點(0,5),(5,0),(2,3)在一次函數y=的圖像上嗎?
    3、在一次函數y=的圖像上任取一點,它的坐標適合方程x+y=5嗎?
    4、以方程x+y=5的解為坐標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像與一次函數y=的圖像相同嗎?
    由此得到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圖像有如下關系:
    (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在相應的函數圖像上;
    (2)一次函數圖像上的點的坐標都適合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
    第二環(huán)節(jié)自主探索方程組的解與圖像之間的關系(10分鐘,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內容:
    1、解方程組
    2、上述方程移項變形轉化為兩個一次函數y=和y=2x,在同一直角坐標系內分別作出這兩個函數的圖像。
    (1)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可以轉化為求兩條直線的交點的橫縱坐標;
    (2)求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可以轉化為求這兩條直線對應的函數表達式聯(lián)立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和圖像法三種。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四
    2、會用列表的方式分析問題中所蘊涵的數量關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3、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價值。
    借助列表分問題中所蘊含的數量關系。
    用列表的方式分析題目中的各個量的關系。
    (師生活動)設計理念
    創(chuàng)設情境最近幾年,全國各地普遍出現了夏季用電緊張的局面,為疏導電價矛盾,促進居民節(jié)約用電、合理用電,各地出臺了峰谷電價試點方案。
    學生獨立思考,容易解答,以一道生活熱點問題引入,具有現實意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合理用電的意識。
    理解題意是關健,通過該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讀題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
    (圖見教材115頁,圖8.3-2)
    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設問1.如何設未知數?
    銷售款與產品數量有關,原料費與原料數量有關,而公路運費和鐵路運費與產品數量和原料數量都有關,因此設產品重x噸,原料重y噸。
    設問2.如何確定題中數量關系?
    列表分析
    產品x噸
    原料y噸
    合計
    公路運費(元)
    鐵路運費(元)
    價值(元)
    由上表可列方程組
    解這個方程組,得
    因為毛利潤-銷售款-原料費-運輸費
    所以這批產品的銷售款比原料費與運輸的和多1887800元。
    引導學生討論以上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
    學生討論、分析:合理設定未知數,找出相等關系。本例所涉及的數據較多,數量關系較為復雜,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能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
    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合理設定未知數的愈義。
    借助表格輔助分析題中較復雜的數量關系,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課堂練習
    購到這種水果140噸,準備加工后上市銷售,該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噸或者粗加工16噸,但兩種加工方式不能同時進行,受季節(jié)等條件限制,公司必須將這批水果全部銷售或加工完畢,為此公司研制二種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將這批水果全部進行粗加工;
    方案二:盡可能多對水果進行精加工,沒來得及加工的水果在市場上銷售;
    方案三:將部分水果進行精加工,其余進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
    你認為選擇哪種方案獲利最多?為什么?
    學生合作討論完成
    選擇經濟領城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增強市場經濟意識和決策能力,同時鞏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小結與作業(yè)
    小結提高
    2、小組討論,試用框圖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
    學生思考、討論、整理。
    這是第一次比較完整地用框圖反映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系。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解題過
    程概括整理,幫助理解,培養(yǎng)模
    型化的思想和應用數學于現實
    生活的意識。
    布置作業(yè)16、必做題:教科書116頁習題8.3第2、6題。
    17、選做題:教科書117頁習題8.3第9題。
    18、備19、選題:
    (1)一批蔬菜要運往某批發(fā)市場,菜農準備租用汽車公司的甲、乙兩種貨車,已知過去兩次租用這兩種貨車的記錄如下表所示。
    甲種貨車(輛)乙種貨車(輛)總量(噸)
    第1次
    4528.5
    第2次
    3627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本課探究的問題信息量大,數量關系復雜,未知數不容易設定,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因此安排學生合作學習,學生先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然后在小組討論中合理設定未知數,借助表格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組求得問題的解,在本節(jié)的小結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解題過程概括整理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系,并比較完整地用框圖反映,培養(yǎng)模型化的思想。
    同時本節(jié)向學生提供了社會熱點問題、經濟問題等現實、具有挑戰(zhàn)性的、富有數學意義的學習素材,讓學生展開數學探究,合作交流,樹立數學服務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意識。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五
    1、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應用題,并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反映現實世界量之間相等關系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
    3、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滲透將來未知轉達化為已知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1、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問題。
    2、徹底理解題意
    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二、建立模型。
    1、怎樣設未知數?
    2、找本題等量關系?從哪句話中找到的?
    3、列方程組。
    4、解方程組。
    5、檢驗寫答案。
    思考:怎樣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誰更容易?
    三、練習。
    1、根據問題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組。
    (1)甲、乙兩數和是40差是6,求這兩數。
    (2)80班共有64名學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這個班男生人數,女生人數。
    (3)已知關于求x、y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練習第1題。
    四、小結。
    小組討論: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有哪些基本步驟?
    五、作業(yè)。
    p42習題2.3a組第1題。
    后記:
    2.3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2)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六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是“二元一次方程組”一章中很重要的知識,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會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進一步了解“消元”的思想。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想與代入法相同,仍是“消元”化歸思想,通過代入法、加減法這些手段,使二元方程轉化為一元方程,從而使“消元”化歸這一轉化思想得以實現。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注重化歸意識的點撥與滲透,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體會理解這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后發(fā)現,大部分學生能夠通過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一開始給出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先讓學生用代入法求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引出了新課題,引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學生的觀察、發(fā)現,理解加減消元法的原理和方法,使學生明確使用加減法的條件,體會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加減法的優(yōu)越性。之后,通過兩個例題來幫助學生規(guī)范書寫,同時明確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接下來,通過一系列的練習來鞏固加減消元法的應用,并在練習中摸索運算技巧,培養(yǎng)能力,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有個別同學在運算上比較容易出錯,運用的靈活性掌握得不太好,解答起來速度較慢,我想只要多加練習,一定會又快又準確的。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七
    1.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應用題,并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反映現實世界量之間相等關系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2017年-2017學年七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人教版)2017年-2017學年七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人教版)。
    3.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滲透將來未知轉達化為已知的辯證思想。
    1.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問題。
    2.徹底理解題意
    找等量關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1.怎樣設未知數?
    2.找本題等量關系?從哪句話中找到的?
    3.列方程組。
    4.解方程組。
    5.檢驗寫答案。
    思考:怎樣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誰更容易?
    1.根據問題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組。
    (1)甲、乙兩數和是40差是6,求這兩數。
    (2)80班共有64名學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這個班男生人數,女生人數。
    (3)已知關于求x、y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練習第1題。
    小組討論: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有哪些基本步驟?
    p42。習題2.3a組第1題。
    后記:
    2.3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2)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八
    (學生活動)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2)3x2+6x=0(用公式法)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口答下面各題。
    (老師提問)(1)上面兩個方程中有沒有常數項?
    (2)等式左邊的各項有沒有共同因式?
    (學生先答,老師解答)上面兩個方程中都沒有常數項;左邊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兩個方程都可以寫成:
    (1)x(2x+1)=0(2)3x(x+2)=0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實現降次的?)
    因此,我們可以發(fā)現,上述兩個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開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為兩個一次式的乘積等于0的形式,再使這兩個一次式分別等于0,從而實現降次,這種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解方程: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條件是什么?
    解:略(方程一邊為0,另一邊可分解為兩個一次因式乘積)
    練習: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確的是()
    c.(x+2)2+4x=0,∴x1=2,x2=-2
    d.x2=x,兩邊同除以x,得x=1
    教材第14頁練習1,2
    本節(jié)課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應用。
    教材第17頁習題6,8,10,11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九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組有關概念之后的學習內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學生接觸到的解方程組的第一種方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之一,消元體現了“化未知為已知”的重要思想,它是學習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學完以后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也是為了今后學習函數、線性方程組及高次方程組奠定了基礎。
    1、使學生學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理解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了解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過程,體會化歸思想。
    1、重點: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難點:在“消元”的過程中能夠判斷消去哪個未知數,使得解方程組的運算轉為較簡便的過程。
    (1)復習引入
    設計意圖:讓學生復習鞏固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概念,追問其他一個拋磚引玉的效果,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2)探究新知
    此過程通過播放洋蔥視頻中的代入消元法片段視頻,播放致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一元一次后點擊暫停,先讓學生考慮想清楚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的實際問題我們要用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解決?第二個問題觀察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一元一次方程組之間有何異同?學生想清楚這兩個問題后,滲透消元的思想,然后繼續(xù)播放視頻讓學生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完整的解題過程,并在每一步做出相應的`解釋,怎么變化而來。
    播放視頻完后先讓學生自主總結歸納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步驟,教師引導總結。接著完成配套的3個習題,強化訓練。
    (3)例題講解
    讓學生嘗試解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例1和例2的對比,引出如何選擇變化有利于計算的問題。
    預想大部分學生例2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到底選擇哪個方程變形,當學生做出例1,猶豫例2時,提出這樣兩個問題:
    (1)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中變形的過程我們應當如何變形?把一個方程變形為用含x的式子表示y(或含y的式子表示x)
    (2)選擇哪個方程變形比較簡便呢?
    再一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播放洋蔥視頻繼續(xù)代入消元法片段視頻,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在不同的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在變形的過程選擇那一個方程,選擇那一個未知數變形能簡便的進行運算。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和方法?
    2、你還有什么問題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分享?
    xxx
    通過洋蔥視頻輔助教學,使得學生容易體會到“消元”思想的滲透,學生能夠學會規(guī)范解題。通過視頻的講解能夠準確的選擇要變形的方程,如果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可能會出現很多學生不理解的地方,但通過洋蔥數學短小精辟的視頻講解一下子讓學生理解透!
    九年級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篇十
    1、發(fā)現的問題: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和前面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有點類似,學生學習起來感到枯燥無味。課堂氣憤渙散,效率不高。
    2、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可以用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問題“雞兔同籠”或“百雞百錢”問題作為引入。學生被這種有趣的問題吸引,積極思考問題的答案,以“趣”引思,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和積極思維狀態(tài),不但能誘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而且還能增長知識,了解了我國古代的`數學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3、教學反思:一堂成功的數學課,往往給人以自然、和諧、舒服的享受,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讓學生接觸與生活有關的數學問題,勢必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喜歡數學、學好數學、用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