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一
暑假期間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一線帶班》,留有1/3未讀完,今晚批改完孩子的作業(yè)后,一口氣讀完了余下部分。
前兩年去鄭州聽名師課時,觀摩過管老師的一節(jié)課。簡單平常的穿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卻擋不住他眼神中透露出的睿智和沉穩(wěn)。他在教學中滲透寫作,整堂課有趣、有實,學生笑著樂著,就“參悟”了寫作方法。
管建剛老師一直提倡的“后作文”教學方法,也是我一直想學習和在學習的方向。但我始終明白,作文教學,必得下大功夫。管老師一周一版的作文周報,在日常工作已如此繁忙的今天,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堅持下來的,他用心堅持了,拿到第一手的資料,才能出版一本又一本作文教學著作,推出自己的作文教學體系。
《一線帶班》并不是一本作文教學書籍,顧名思義,是管老師“傳授”給一線教師班級管理經(jīng)驗的。第一次看這本書的前幾頁時,我很快就被吸引住,恨不得一口氣看完,把一個個小字融入自己的腦袋里。
我讀到一半就感慨,我們總把“名師”虛化了,老覺得他們飄然在上,非凡師所能及。讀了文字才知道,原來,管老師這樣的名師,竟如此“接地氣”啊!
他把日常班級管理瑣事分為七個板塊,對應“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面面俱到,且極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我相信,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教師,一定能夠從中汲取不少養(yǎng)分,找到班級管理和教學的思路與方法,甚至可以拿來就用,必定有效。畢竟,這是管老師實踐所出的真知。
書中不光有方法,還有“手把手”的實操手冊,一步一步來,有了“耐藥性”怎么變通,如何調(diào)動全班學生最大的能動性,如何培養(yǎng)班干部,小助手怎樣選拔……一點點的瑣事,孩子們一個小小的眼神,都被管老師敏銳捕捉,作為教材和手段,促進孩子能力的發(fā)展。
如管老師所說,展示課,是談戀愛,回到家,還是要扎扎實實上好常規(guī)課,做好日常飯。年輕時也許意氣風發(fā),想要改變很多,但我們永遠要記得,順勢而為。
應試教育還是素質(zhì)教育,我們改變不了的,就在改變不了的范圍中踏實做事,用心教學,做好那一點一點的小事。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一點一滴,都是孕育希望。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二
因為眼疾,好長時間不曾整本書地大塊頭地閱讀了,與書的距離日漸疏遠,雖偶然讀讀微信圈里的“豆腐塊”,但讀書的習慣已漸行漸遠。今年寒假,久不讀書的我拿到管老師的這本書,竟突然就有種親切感,因為它就像一位久別重逢的昔日至交,一言一語表達的正是自己想表達卻不曾表達的心聲。
本書的第一、第二章主要介紹了每位老師需要做好的:抓開頭和抓家長。
第一章,管老師給我們詳細介紹了應該怎樣抓好開頭,需要做好以下六件事情,分別是:向前任老師了解已做的事;向前任老師了解特殊學生;向前任老師了解家長情況;批改前任老師的暑假作業(yè);開學第一天和開學第一課;盡快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前任老師了解清楚班級的基本情況,這樣可以讓我們及早了解學生,及早制定可行的學習方案,對癥下藥。
管老師還提醒我們要做好開學第一天和開學第一課,讓我們這學期的工作有一個良好的開頭。然后,管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幾招記住學生名字的小竅門:給作業(yè)本寫名字;制定座位表;發(fā)作業(yè);請學生幫忙做事情;一起吃飯、一起游戲、一起活動;每天規(guī)定自己必須要認識幾個學生。
這六招,能讓我們盡快熟悉班級里的所有學生,而熟悉學生最基本的就是要記住學生的名字,這樣才能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有一種受到老師重視的感覺,也能夠讓他們能夠更加重視學習、專注學習。
第二章,管老師著重講述了要怎樣抓家長。其實在我們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自覺性不高,這個時候家長的作用就顯而易見了,但是如何處理好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一直是我比較頭痛的事情,在本書中,管老師給我們羅列了六點:照片“一對一”傳家長;手機存座位表和好友表;要感謝后進生的家長;使用好“家長qq群”;兩周后開qq家長會;盡量爭取每一個家長。
第三章,主要是要讓我們重視家長,重視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其實作為家長而言,最希望老師做到的就是能夠重視、關心自己的孩子。但是,對于我們老師而言,面對的不是一個學生,而是一個班、兩個班、甚至三個班的學生,肯定會有遺漏學生的情況發(fā)生。這個時候要怎樣和學生家長溝通,管老師就教會我們,最好存好所有學生的座位表,讓家長覺得老師還是重視自己孩子的,而具體的問題我們可以過后再詳細了解清楚,進而給家長一個滿意的答復。
管老師書中這段文字給我觸動很大:“99.99%的家長希望聽到孩子的亮點,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是亮點,都是希望,都是未來。跟家長交流,給希望和未來就能很好地談下去,給抱怨和失望,給孩子的這不好、那不好,當然不開心,當然要談崩。我們可以說自己的孩子長得不漂亮,卻不能容忍別人說我的孩子不漂亮。因此,彼此開心、彼此合作才是溝通的根本目的?!?BR> 所有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因此我們要平等對待所有的孩子,不管是后進生還是優(yōu)等生,一視同仁,讓所有的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
這一章中我感觸還比較大的就是班級“qq群”的建設。隨著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家校溝通的工具越來越多,微信,qq,校訊通等等,稍有不慎,就容易讓家長留下話柄,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謹言慎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學生安心,讓家長放心。
管老師的這本書的確是所有一線教師的指路明燈,可以讓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少走很多彎路。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三
管建剛全國優(yōu)秀教師,江蘇特級教師,蘇州教育名家,他寫過很多關于教育的書。都是特別接地氣的書。這本《一線帶班》如其名字,特別適合我們一線的老師。管老師的書帶著點小幽默,干凈有思想,還有一個個接地氣用得上的小妙招。讀起來輕松、愉快、還能有所收獲。
妙招一:抓開頭。開頭好了,后面的'事就好辦了。開頭做到位,充分了,后面幾年就能輕松點、順利點。抓開頭要做好這樣六件事:一向前任老師了解已做的事:二向前任老師了解特殊學生;三向前任老師了解家長情況;四批改前任老師的暑假作業(yè);五開學第一天和開學第一課;六盡快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盡快地了解學生,了解家長,才好順利地開展工作。
妙招二:抓家長。跟家長搞好關系,讓家長信任你,可以讓你的工作更順利地展開。抓家長的妙招有這樣幾招:照片“一對一”傳家長,手機存座位表和好友表,要感謝后進學生的家長;使用好“家長qq群”;兩周后開qq家長會;盡量爭取每一個家長。其實這些妙招都是管老師在工作中自己摸索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所以我們看起來,用起來是那么地實用。
妙招三:抓時間。做一個時間的管理者,管理好每一天的每一點時間,自己的時間和學生的時間都要管理好。時間管理地好才不至于說沒時間。管老師將一天的時間分成了六段。第一段:7:30——8:05早間閱讀時間。第二段:8:05——8:20.收作業(yè)時間和朗讀時間。第三段:中午“二選一”。第四段:16:00——16:40第五段:某某學生專屬時間。第六段:17:00——17:45.這是老師自己的運動時間。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完成更大的事業(yè)。
妙招四:抓作業(yè)。作業(yè)是一線老師花時花精力最多的。關于作業(yè),我們要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問:作業(yè)要求怎么安排。第二問:學生如何及時上交。第三問:教輔用書怎么管理。第四問:批改作業(yè)注意什么?第五問:作業(yè)訂正注意什么?第六問:“粗心”毛病怎么治。這六問,管老師都給了很好的建議,值得我們學習。
妙招五:抓基礎。管老師說基礎抓牢了,打扎實了,學習成績絕不差。學習好習慣要養(yǎng)成。有了好習慣才會有好基礎。
妙招六:抓常態(tài)課。上好常態(tài)課,是一線教師的根本。
妙招七:抓復習。沒有一種知識的學習不要復習和鞏固。沒有一種能力是不需要反復的。所以要抓好復習。日常復習,單元復習,期中復習,期末復習。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管老師可以說室從方方面面給我們一線老師傳授了寶貴的經(jīng)驗。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四
管老師的書帶點小幽默,干凈而又有思想,讓人讀得進。這本書共分為七個章節(jié),一個“抓”字貫穿全書,介紹了他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這本書很全面,從學生到家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yè)練習,從開學到期末一線帶班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能從書中受到啟發(fā),獲得經(jīng)驗。
上課是一個老師的基本功,作為普通的帶班老師,需要沒什么花招的易學易用有實效的常態(tài)課。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抓常態(tài)課”這個章節(jié)。
書中講到一線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材、研究教材,從解決溫飽的角度來琢磨教材。
(一)教材要看個仔細。教參要捏準備要害。要重視每次新課后面的練習題,重視每一個單元后面的練習。
(二)常態(tài)課要腳踏實地。有經(jīng)驗的老師,他們的教本密密麻麻地寫著要點、考點,易錯點,提升點。他們說,這樣才能保證每個知識點都不遺漏,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一線老師就應該踏踏實實地做好這些踏踏實實的事情。
(1)常態(tài)課的基本內(nèi)容。課后的習題、教參考點、練習冊內(nèi)容、統(tǒng)考題材。配套的練習冊上選的習題要跟教學結合起來,盡量在課上完成。練習冊可以“先教后做”,結合練習冊上的題目來組織教學,教后馬上做。時間久了,學生知道老師所教的內(nèi)容和后面的練習上所做的作業(yè)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聽課也會認真起來。統(tǒng)考的題型有機地融合到課上,也會比課后練習效率更高。
(2)常態(tài)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上課前先復習前一天所學的知識。那些有用沒用的知識,至少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沒有忘記。每節(jié)課都要復習,一個單元結束了也要復習。一個人前三天記住的東西,遺忘程度高達75%,不經(jīng)常復習,稍有疑惑,稍有不解的知識點,三天后就會遺忘得一干二凈了。
(3)常態(tài)課的'基本特征。最好的紀律叫“傾聽”,聽老師講解,聽同學回答,管住自己的嘴不亂說話,管住自己的手不亂玩東西,要想讓全班學生認真傾聽,最好的法子是有任務,沒有任務驅動,很容易開小差。常態(tài)課不像公開課那樣,后面坐著老師無形當中一起管著紀律,沒有好的聽課習慣,效率就是一句空話。比如說上午上了一節(jié)語文課,第二節(jié)數(shù)學課上到一半,我們可以做一分鐘的手指操眼球操,一分鐘開一次“小差”能提高后面的“聽”的效能。
(三)板書要不遺余力
(1)板書要多寫少擦。板書是一個教學思路,也是教學要點的思維圖,板書都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寫下來的。課上到一半時,可以根據(jù)板書復述一下,順便過渡到下面的環(huán)節(jié)。課上完了,也可以整體性的復習一下。
(2)板書要干凈整潔。干凈整潔是學生作業(yè)的基本要求,干凈整潔的板書也為學生作一個示范作用。
(3)學生要抄寫板書。學生抄板書,上課不會無所事事,哪怕學生開小差了,一到抄寫板書也就拉回來了。每個學生都要有一個課堂筆記本,每個單元結束后,課堂筆記本交上來。篩選出好的課堂筆記,進行展示表揚。
課堂學習是學生吸收知識的主要途徑,一堂好的課可以增強孩子們學習的信心,讓孩子們愛上學習,樂于學習。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相互活動的過程,形成的結果的好壞受諸多方面因素影響:課堂教學、作業(yè)評價、家校合作、學生心理等。管老師把每個方面的內(nèi)容都講得很細,很有示范性與實踐參考性,大家可以讀一讀。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從管老師和孩子們的故事中收獲滿滿。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五
被這本書吸引,首先緣于作者管建剛老師,他的作文教學系列的書籍小學語文老師都非常熟悉;其次緣于書名——《一線帶班》,沒有高深的理論,“一線”就是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積累。翻開這本書,果然像期待的那樣實用、接地氣。
看到目錄時,我就很震驚了,管老師的班級管理抓得真全面。書中介紹了“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從學霸到學困生,從學生到家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yè)練習,從基礎朗讀到課外閱讀,從學期初了解到學期末梳理??梢哉f,日常教學及班級管理中常見的問題,都能從書中收到啟發(fā)。
老子有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弊鳛樘煜伦钚〉墓賰骸嘀魅?,卻承擔著天下最大的事——培養(yǎng)未來的人才,所以這大事還得從細處入手。
讀管理方面的書,有時候我們會從中學到一些新點子、新方法,但更多的時候,這些方法,似乎我們也在用。那么我們和這些著書立說的名家、名班主任有什么區(qū)別呢?我想,那就是他們把工作做得意想不到的細。
管老師在抓時間時,把時間規(guī)劃精確到每分鐘干什么。比如早上的時間安排:7:45到教室,把語數(shù)英作業(yè)擺放好,開始早讀。7:58管理員點評早讀情況,每周一8:00-8:05表揚“早間閱讀,榜樣人物”。8:10-8:20,前三分鐘表揚好人好事,還有7分鐘:周一跟音頻讀課文,周二聽讀故事音頻,周三默寫詞語,周四默寫或抄寫課文片段。
短短的早讀時間一閃而過,管老師卻利用得如此充實。為了利用好時間,他教給學生如何交作業(yè)、如何發(fā)作業(yè)、如何合理規(guī)劃,每天還留有“后進生專屬時間”。他說:“會過日子的人家,一分錢能掰作兩分錢用,洗衣服的水留著拖地,洗澡的水用來沖馬桶。時間管理得好,也能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可以想象,長此以往,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學習效率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管老師在班級管理方面總有層出不窮的好點子:利用qq群開家長會、檢查課文朗讀,利用“加分券”激勵優(yōu)秀學生,利用“押注”活動督促后進生,利用兩個“開關”,一左一右,督促學生管理好自己的手和嘴,還有各種各樣的稱號、表格量化和儀式感。同樣作為班主任,在敬佩之時不得不反思:班級管理需要精心研究才能心生妙招。
《一線帶班》用最平實的語言記錄著看似每天重復的故事,但因為用心,每天重復的故事卻演繹著不同的光彩。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六
一口氣把《一線帶班》讀完,實在意猶未盡。管老師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以務實的態(tài)度和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新的教育教學的大門。
對于九月,我總有著難以言狀的激動和忐忑——激動的是自己身份的轉變和對新生活的渴望、忐忑的是無法預知的局面和茫然的內(nèi)心。而在《一線帶班》的書頁快翻完的時候,這兩種洶涌的情緒漸漸舒緩了下來。這種轉變令我驚奇,我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來自于“實在”的敘述。管老師如話家常,徐徐道來,把帶班過程完整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從接班準備到夯實基礎,從常態(tài)授課到期末復習,管老師總有些方法論和小妙招。談到《班級作文周報》的選稿——“第一期要讓教師子女的作文盡可能都上?!薄斑x擇教師子女來突破,配合性會好些,阻力會小些?!保徽劦秸D早間閱讀的風氣——“一周下來,點名批評超過三次的同學,下周到了學校,不能到班級,去老師辦公室看書。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一怕黑,二怕靜?!?;談到培養(yǎng)學習習慣——“桌兜衛(wèi)生整治好了,要整治書包衛(wèi)生……請書包整齊、整潔的學生傳授經(jīng)驗……書包衛(wèi)生要聯(lián)合家長?!泵钫须m妙,更重要的是管老師還要言不煩,毫不避諱地指出這些招數(shù)背后的原因。例如和家長溝通那一部分令我印象深刻,要多夸后進生的家長,這樣他們有成就感,更愿意配合老師;不能電話一響就接,這樣家長以為你很閑,熱情辦壞事,難以解釋。很多方法,只有在充分理解背后的規(guī)律后,實行起來才對號入座、恰到好處。
其次是管老師“老道”的教學經(jīng)驗。正所謂“實踐出真知”,讀過管老師多次實踐總結來的經(jīng)驗,忍不住為他拍手叫好。比如接手新班級先去拜訪前任班主任,問清楚已做的事、了解特殊學生和家長情況、開學盡快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第一課要嚴肅、嚴格……這些是我最容易忽視,甚至完全不會想到的事情。又如關于復習,管老師不僅抓住了日常復習、單元復習、期中復習、期末復習,還對不同時期的復習分類,知識性到整理行、方法性到自主性,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若不是讀到了《一線帶班》,我甚至能預想到自己期末帶著學生復習時那手忙腳亂,顧頭不顧尾的.慌亂景象。
最后是管老師“操作性極強”的管理策略。我認為《一線帶班》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管老師的這些管理策略極其具有操作性,易于上手,且效果立竿見影。每次活動都要多發(fā)獎狀,“獎狀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下載保存”,每次花幾分鐘寫好表揚,放在空白處,截圖上傳。這樣的形式不僅鼓舞了受表揚的同學,也激勵著其他同學。并且獎狀要集體表揚,還要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表揚。還有管理作業(yè)上交時,設置作業(yè)遲交券、考試加分券、各類作業(yè)競賽、押注,從全方位多角度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這些方法策略一點就透,一用就會。并且管老師也在敘述中闡明教育的思想和原理,在理解之后更加有助于我們進行合理的變式、調(diào)整。
管老師“實在”的敘述令我恍然大悟;“老道”的經(jīng)驗令我茅塞頓開;“操作性極強”的策略令我躍躍欲試。這正是《一線帶班》使我從激動和忐忑中平復下來的三大原因。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七
暑期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一線帶班》,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管老師的一線帶班經(jīng)驗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在帶班中遇到的棘手的問題,管老師一句句說到了我的心坎上。他就像一個長者在我面前循循善誘,告訴我,不用急,不用躁,然后給一堆錦囊妙計,這些妙計不是空中閣樓,都已經(jīng)實踐過,操作性很強。
管老師的《一線帶班》主要介紹了他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
開學前一個月對于班級管理十分重要,需要向前任老師了解班上特殊學生,包括學習好的同學、能力強的學生、最有問題的學生。同時了解班上各類家長情況。在開學時,要批改前任老師的暑假作業(yè),以發(fā)獎狀的形式到群里表揚。開學第一課不要刻意準備,態(tài)度上要相對嚴肅、嚴格?!鞍惿备嬖V我們,人們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贊揚不斷增加的人,不喜歡那些不斷減少喜歡、獎勵、贊揚的人。剛帶班時,要盡快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管老師也給了很多的教學方法,比如:給作業(yè)本寫名字;盡快排好座位,制作座位表,夾在書里,上到哪一課就夾到哪一課;開學初,老師盡量自己發(fā)作業(yè)本;每天規(guī)定自己必須要認識幾個學生。
關于抓家長方面,管老師給了我們六招。第一,照片“”一對一”傳給家長。每個學生盡量一個月發(fā)一張,可以拍學生寫作業(yè)、讀課文、看課外書、考試或者吃飯的照片,可以一個星期發(fā)一個大組。第二,和家長“閑聊”的話題:可以聊孩子的同桌,存好班上的座位表;調(diào)查了解學生的好朋友、愛好。第三,感謝后進學生的家長。辦公室常備兩樣東西,糖果和衣服。第四,周五下班前短信發(fā)家作提醒后進生家長監(jiān)督學生家作完成情況。周一作業(yè)完成了及時發(fā)信息;第五,感謝家長的監(jiān)督;單元測試后進生有進步的,及時給家長發(fā)感謝信短信。第六,利用好微信家長群。不要在群里發(fā)批評,更不要點名批評。群里的表揚以群體為主。群里多發(fā)活動的照片。
充分利用專屬于學科的時間。什么時候就做什么事,切記“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只能降低效率又心累。學會管理時間。
批改作業(yè)要分類,全對、有典型問題、有錯但沒大問題、作業(yè)敷衍且隨意等等,要分別解決。訂正作業(yè)要規(guī)范、要示范訂正、且不能讓學生養(yǎng)成抄別人答案的習慣。對于家庭作業(yè)要定時定點,形成規(guī)矩,形成習慣。如果個別同學回家作業(yè)拖到太晚,建議改為早上作業(yè)。作業(yè)的評語是寫給孩子看的,要用孩子看得懂的語氣、語調(diào)來寫。
比如抓桌兜、書包、抓作業(yè)的書寫,抓默寫,抓課文朗讀、背誦、課外閱讀。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基礎尤為重要,好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大有益處,而壞習慣卻不好改正?!盎A抓牢了,打扎實了,學習成績絕不差?!比昙墪r整個學期,每天都有整理桌面、桌兜的專用時間,上音樂、體育、美術、書法等課要去功能室和室外,自己的課桌要前后對齊,椅子要推入桌子下面,地面無垃圾,也許會覺得太過于繁瑣,但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yǎng)成的,長此以往,學生們自己就知道要做到行進輕、親、靜,注意桌面整潔。書寫、朗讀、背誦和默寫等更不用說,需要一點點積累,形成習慣。
常態(tài)課和教研課、觀摩課不同,它是實實在在的,更是日復一日需要面對的,怎么抓常態(tài)課呢?管老師給出了六條建議和方法。研究教材,參考教參等都重要,還要訓練學生“聽課”的能力。板書也要精心設計。
復習這件事不能只放在期末,需要平均分配到每一周、每一天中。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告訴我們“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笨梢娺z忘學過的知識是很快的,尤其是小學生。所以及時復習十分有必要。
管老師的教學方法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能夠幫助我在教師道路上更快的成長。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也會嘗試將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幫助自我更快的提高。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八
學生回家作業(yè)經(jīng)常不寫作業(yè)怎么辦?后進生成績上不去怎么辦?開展工作但家長不配合怎么辦?……一線帶班的困惑與難題一個又一個,我們總是一邊抱怨一邊又期盼著有一本萬能寶典,能夠多一些接地氣的妙招。
管老師的《一線帶班》就是我的寶典,我已反復讀了不下3遍。翻開這本書,沒有一張精美的,全是滿滿的干貨。整本書共七個章節(jié),一個“抓”字貫穿整本書,簡單明了卻巧妙實用。書中介紹了他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
對我而言,新接一個五年級的班,最迫切需要復習的就是如何“抓開頭”。比起帶第一屆學生,我的心態(tài)已然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第一次見二年級的`學生,孩子們也都是非常單純可愛的,當時的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希望第一時間收獲孩子們的喜歡。但這一回,我接的卻是一個燙手山芋,整班成績比較差,班風也比較松散。無論是朗讀,還是書寫,學生展現(xiàn)出來的語文素養(yǎng)都還停留在二三年級的水平。可以說,剛好與管老師書中所記錄的接班情況相似。管老師說:“一線帶班,比“初刻效應”更重要的是“阿倫森效應”,阿倫森效應告訴我們,人們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贊揚不斷增加的人,不喜歡那些不斷減少喜歡、獎勵、贊揚的人。所以,贊美要一點一點增加,態(tài)度要一點一點好起來。
于是,第一次進教室,我的態(tài)度嚴肅了起來,并在第一節(jié)課上明確告訴了學生我的要求和底線是什么。甚至收起了我一貫的親切和幽默,顯得有些不太好說話。一下課,就聽到有同學在小聲的議論說,老師看上去有點兇啊!大概就是這樣的印象,使得我的第二節(jié)課變得順利起來,我還沒走進教室,同學們就快速安靜了下來。在這節(jié)課上,只要有一個孩子開小差了,我就會停下課堂。我告訴學生,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也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放棄語文。慢慢的,接下里的幾節(jié)課里,課堂暫停的現(xiàn)象變少了。在第三天的最后一節(jié)語文課下課時,我難得地夸了一次他們,說他們比起第一節(jié)課,有秩序多了,也專注多了。一句簡單的夸獎,立馬讓孩子們興奮起來。比起以往總是一上來就和孩子們打成一片,這是我最慢熱的一次。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管老師的與眾不同。市面上關于一線教學的書籍很多,但真真正正、實實在在能夠采納的點子卻不多。管老師了解老師日常工作的真實情況,能想老師之所想,也能說他人之不敢說。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九
《一線帶班》抓得"全",抓得"實",抓得"妙"!
"全",是全面。書中介紹了他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從學霸到學困生,從學生到家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yè)練習,從基礎朗讀到課外閱讀,從期初了解到期末梳理,一線帶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能從書中受到啟發(fā)。
"實",是實用。一線帶班,管老師有辦法,實實在在有用的辦法。"七招"教你跟家長搞好關系。從早讀前半小時到下班后一個半小時,"八段"教你用好時間。作業(yè)管理中的七個老大難問題,管老師如數(shù)家珍地一一道破。走進《一線帶班》,你會和我一樣,從管老師和孩子們的故事中收獲滿滿。
"妙",是巧妙。管老師身上有兩個"開關",一左一右,督促學生管理好自己的手和嘴,妙!照片"一對一"發(fā)給家長,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妙!預習朗讀用qq語音,學生無處可逃,妙!"作業(yè)遲交券","單元測試加分券","拖拉王"競賽,全班"押注"活動,妙!"重考券","學霸訓練營",妙!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十
翻開《一線帶班》這本書,沒有精美的圖片,全是滿滿的文字,沒有高深的教育理論,全是接地氣的大白話。整本書共七個章節(jié),一個“抓”字貫穿整本書,簡單卻非常實用。書中介紹了管建剛老師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從學霸到學困生,從學生到家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yè)練習,從基礎朗讀到課外閱讀,從學期初到學期末復習,一線帶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管建剛老師的書里幾乎都有涉及。
讀罷,不得不讓我為之嘆服,管建剛老師敢說、會說。管建剛老師所感、所言之理,有些是我們不敢拿到桌面上說的,有些是我們想說還沒來得及說的;有些是想說而說不好的……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一線老師最真實的現(xiàn)狀。管建剛老師的文筆親和而鮮活,貼近一線教師的生活,接地氣,有煙火氣。
書中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記錄身邊的瑣事,道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困惑與迷茫。管老師從細節(jié)入手,怎樣讓學生把課文背得準確、流利,怎樣讓學生的作業(yè)及時上交,怎么讓后進生感受作業(yè)的樂趣,怎樣讓課外閱讀有時間和質(zhì)量的保障,怎樣讓家長知道你關心他們的孩子,怎樣建題庫、怎樣梳理答題技巧等等,他的一線帶班如同一本武林秘籍,招招有效,招招實用。
作為班主任,我們時常感嘆:家長不配合。如何讓更多的家長動起來呢?這是很多老班為之頭疼的一個問題,管老師的支招讓我們撥開云霧見明月。
管建剛老師說:“家長跟老師來交流是想得到希望而不是失望。要學會感謝后進學生的家長。”看到這一招,我的內(nèi)心深深被觸動了。作為老師的我們,我們當然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家長對我們的感謝,卻沒曾想到,我們在適當?shù)臅r候感謝一下家長,尤其是對“后進生”的家長更要“感謝”他們。
于是在第一單元考試后,我學著管建剛老師給我們班后進生的家長發(fā)了這樣一條短信:“您的孩子考試有進步,祝賀她,也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關心和付出。”
家長看到后感激地說:“謝謝老師,今后我將陪著孩子,讓孩子爭取更大的進步?!?BR> 班里悅悅的周末作業(yè)從不完成,我給她父母發(fā)短信:“周末的語文作業(yè)是……,麻煩您關注一下自己孩子的作業(yè)完成情況,您辛苦了,不好意思,雙休日也不讓您安心過?!痹谖业摹案兄x”中,悅悅的作業(yè)也能按時完成了。
讀完了管建剛老師的《一線帶班》,收獲的不止各種實用的金點子,同時自己也再次被管建剛老師身上的魅力所感染。同樣是站在一線,同樣是教書育人,管建剛老師卻能做得如此精彩,我不禁愧然,想想平時的自己,缺少的是對教育的思考,對教育的耐心,對教育的孜孜以求。所以我如此平凡,我的教育,我教的孩子亦是如此。
管建剛老師說:“什么事情都可以動腦筋,而在我的眼里,一切動腦筋干的活,都叫做‘研究’?!毕蚬芙▌偫蠋煂W習,一位好教師能上公開課,又要能上家常課;能拿出一套理論,又能亮出一疊分數(shù)。帶著問題意識,研究教育,讓教育貼著地面行走,是我對教育的追求。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一
暑假期間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一線帶班》,留有1/3未讀完,今晚批改完孩子的作業(yè)后,一口氣讀完了余下部分。
前兩年去鄭州聽名師課時,觀摩過管老師的一節(jié)課。簡單平常的穿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卻擋不住他眼神中透露出的睿智和沉穩(wěn)。他在教學中滲透寫作,整堂課有趣、有實,學生笑著樂著,就“參悟”了寫作方法。
管建剛老師一直提倡的“后作文”教學方法,也是我一直想學習和在學習的方向。但我始終明白,作文教學,必得下大功夫。管老師一周一版的作文周報,在日常工作已如此繁忙的今天,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堅持下來的,他用心堅持了,拿到第一手的資料,才能出版一本又一本作文教學著作,推出自己的作文教學體系。
《一線帶班》并不是一本作文教學書籍,顧名思義,是管老師“傳授”給一線教師班級管理經(jīng)驗的。第一次看這本書的前幾頁時,我很快就被吸引住,恨不得一口氣看完,把一個個小字融入自己的腦袋里。
我讀到一半就感慨,我們總把“名師”虛化了,老覺得他們飄然在上,非凡師所能及。讀了文字才知道,原來,管老師這樣的名師,竟如此“接地氣”啊!
他把日常班級管理瑣事分為七個板塊,對應“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面面俱到,且極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我相信,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教師,一定能夠從中汲取不少養(yǎng)分,找到班級管理和教學的思路與方法,甚至可以拿來就用,必定有效。畢竟,這是管老師實踐所出的真知。
書中不光有方法,還有“手把手”的實操手冊,一步一步來,有了“耐藥性”怎么變通,如何調(diào)動全班學生最大的能動性,如何培養(yǎng)班干部,小助手怎樣選拔……一點點的瑣事,孩子們一個小小的眼神,都被管老師敏銳捕捉,作為教材和手段,促進孩子能力的發(fā)展。
如管老師所說,展示課,是談戀愛,回到家,還是要扎扎實實上好常規(guī)課,做好日常飯。年輕時也許意氣風發(fā),想要改變很多,但我們永遠要記得,順勢而為。
應試教育還是素質(zhì)教育,我們改變不了的,就在改變不了的范圍中踏實做事,用心教學,做好那一點一點的小事。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一點一滴,都是孕育希望。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二
因為眼疾,好長時間不曾整本書地大塊頭地閱讀了,與書的距離日漸疏遠,雖偶然讀讀微信圈里的“豆腐塊”,但讀書的習慣已漸行漸遠。今年寒假,久不讀書的我拿到管老師的這本書,竟突然就有種親切感,因為它就像一位久別重逢的昔日至交,一言一語表達的正是自己想表達卻不曾表達的心聲。
本書的第一、第二章主要介紹了每位老師需要做好的:抓開頭和抓家長。
第一章,管老師給我們詳細介紹了應該怎樣抓好開頭,需要做好以下六件事情,分別是:向前任老師了解已做的事;向前任老師了解特殊學生;向前任老師了解家長情況;批改前任老師的暑假作業(yè);開學第一天和開學第一課;盡快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前任老師了解清楚班級的基本情況,這樣可以讓我們及早了解學生,及早制定可行的學習方案,對癥下藥。
管老師還提醒我們要做好開學第一天和開學第一課,讓我們這學期的工作有一個良好的開頭。然后,管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幾招記住學生名字的小竅門:給作業(yè)本寫名字;制定座位表;發(fā)作業(yè);請學生幫忙做事情;一起吃飯、一起游戲、一起活動;每天規(guī)定自己必須要認識幾個學生。
這六招,能讓我們盡快熟悉班級里的所有學生,而熟悉學生最基本的就是要記住學生的名字,這樣才能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有一種受到老師重視的感覺,也能夠讓他們能夠更加重視學習、專注學習。
第二章,管老師著重講述了要怎樣抓家長。其實在我們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自覺性不高,這個時候家長的作用就顯而易見了,但是如何處理好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一直是我比較頭痛的事情,在本書中,管老師給我們羅列了六點:照片“一對一”傳家長;手機存座位表和好友表;要感謝后進生的家長;使用好“家長qq群”;兩周后開qq家長會;盡量爭取每一個家長。
第三章,主要是要讓我們重視家長,重視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其實作為家長而言,最希望老師做到的就是能夠重視、關心自己的孩子。但是,對于我們老師而言,面對的不是一個學生,而是一個班、兩個班、甚至三個班的學生,肯定會有遺漏學生的情況發(fā)生。這個時候要怎樣和學生家長溝通,管老師就教會我們,最好存好所有學生的座位表,讓家長覺得老師還是重視自己孩子的,而具體的問題我們可以過后再詳細了解清楚,進而給家長一個滿意的答復。
管老師書中這段文字給我觸動很大:“99.99%的家長希望聽到孩子的亮點,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是亮點,都是希望,都是未來。跟家長交流,給希望和未來就能很好地談下去,給抱怨和失望,給孩子的這不好、那不好,當然不開心,當然要談崩。我們可以說自己的孩子長得不漂亮,卻不能容忍別人說我的孩子不漂亮。因此,彼此開心、彼此合作才是溝通的根本目的?!?BR> 所有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因此我們要平等對待所有的孩子,不管是后進生還是優(yōu)等生,一視同仁,讓所有的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
這一章中我感觸還比較大的就是班級“qq群”的建設。隨著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家校溝通的工具越來越多,微信,qq,校訊通等等,稍有不慎,就容易讓家長留下話柄,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謹言慎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學生安心,讓家長放心。
管老師的這本書的確是所有一線教師的指路明燈,可以讓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少走很多彎路。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三
管建剛全國優(yōu)秀教師,江蘇特級教師,蘇州教育名家,他寫過很多關于教育的書。都是特別接地氣的書。這本《一線帶班》如其名字,特別適合我們一線的老師。管老師的書帶著點小幽默,干凈有思想,還有一個個接地氣用得上的小妙招。讀起來輕松、愉快、還能有所收獲。
妙招一:抓開頭。開頭好了,后面的'事就好辦了。開頭做到位,充分了,后面幾年就能輕松點、順利點。抓開頭要做好這樣六件事:一向前任老師了解已做的事:二向前任老師了解特殊學生;三向前任老師了解家長情況;四批改前任老師的暑假作業(yè);五開學第一天和開學第一課;六盡快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盡快地了解學生,了解家長,才好順利地開展工作。
妙招二:抓家長。跟家長搞好關系,讓家長信任你,可以讓你的工作更順利地展開。抓家長的妙招有這樣幾招:照片“一對一”傳家長,手機存座位表和好友表,要感謝后進學生的家長;使用好“家長qq群”;兩周后開qq家長會;盡量爭取每一個家長。其實這些妙招都是管老師在工作中自己摸索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所以我們看起來,用起來是那么地實用。
妙招三:抓時間。做一個時間的管理者,管理好每一天的每一點時間,自己的時間和學生的時間都要管理好。時間管理地好才不至于說沒時間。管老師將一天的時間分成了六段。第一段:7:30——8:05早間閱讀時間。第二段:8:05——8:20.收作業(yè)時間和朗讀時間。第三段:中午“二選一”。第四段:16:00——16:40第五段:某某學生專屬時間。第六段:17:00——17:45.這是老師自己的運動時間。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完成更大的事業(yè)。
妙招四:抓作業(yè)。作業(yè)是一線老師花時花精力最多的。關于作業(yè),我們要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問:作業(yè)要求怎么安排。第二問:學生如何及時上交。第三問:教輔用書怎么管理。第四問:批改作業(yè)注意什么?第五問:作業(yè)訂正注意什么?第六問:“粗心”毛病怎么治。這六問,管老師都給了很好的建議,值得我們學習。
妙招五:抓基礎。管老師說基礎抓牢了,打扎實了,學習成績絕不差。學習好習慣要養(yǎng)成。有了好習慣才會有好基礎。
妙招六:抓常態(tài)課。上好常態(tài)課,是一線教師的根本。
妙招七:抓復習。沒有一種知識的學習不要復習和鞏固。沒有一種能力是不需要反復的。所以要抓好復習。日常復習,單元復習,期中復習,期末復習。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管老師可以說室從方方面面給我們一線老師傳授了寶貴的經(jīng)驗。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四
管老師的書帶點小幽默,干凈而又有思想,讓人讀得進。這本書共分為七個章節(jié),一個“抓”字貫穿全書,介紹了他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這本書很全面,從學生到家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yè)練習,從開學到期末一線帶班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能從書中受到啟發(fā),獲得經(jīng)驗。
上課是一個老師的基本功,作為普通的帶班老師,需要沒什么花招的易學易用有實效的常態(tài)課。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抓常態(tài)課”這個章節(jié)。
書中講到一線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材、研究教材,從解決溫飽的角度來琢磨教材。
(一)教材要看個仔細。教參要捏準備要害。要重視每次新課后面的練習題,重視每一個單元后面的練習。
(二)常態(tài)課要腳踏實地。有經(jīng)驗的老師,他們的教本密密麻麻地寫著要點、考點,易錯點,提升點。他們說,這樣才能保證每個知識點都不遺漏,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一線老師就應該踏踏實實地做好這些踏踏實實的事情。
(1)常態(tài)課的基本內(nèi)容。課后的習題、教參考點、練習冊內(nèi)容、統(tǒng)考題材。配套的練習冊上選的習題要跟教學結合起來,盡量在課上完成。練習冊可以“先教后做”,結合練習冊上的題目來組織教學,教后馬上做。時間久了,學生知道老師所教的內(nèi)容和后面的練習上所做的作業(yè)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聽課也會認真起來。統(tǒng)考的題型有機地融合到課上,也會比課后練習效率更高。
(2)常態(tài)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上課前先復習前一天所學的知識。那些有用沒用的知識,至少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沒有忘記。每節(jié)課都要復習,一個單元結束了也要復習。一個人前三天記住的東西,遺忘程度高達75%,不經(jīng)常復習,稍有疑惑,稍有不解的知識點,三天后就會遺忘得一干二凈了。
(3)常態(tài)課的'基本特征。最好的紀律叫“傾聽”,聽老師講解,聽同學回答,管住自己的嘴不亂說話,管住自己的手不亂玩東西,要想讓全班學生認真傾聽,最好的法子是有任務,沒有任務驅動,很容易開小差。常態(tài)課不像公開課那樣,后面坐著老師無形當中一起管著紀律,沒有好的聽課習慣,效率就是一句空話。比如說上午上了一節(jié)語文課,第二節(jié)數(shù)學課上到一半,我們可以做一分鐘的手指操眼球操,一分鐘開一次“小差”能提高后面的“聽”的效能。
(三)板書要不遺余力
(1)板書要多寫少擦。板書是一個教學思路,也是教學要點的思維圖,板書都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寫下來的。課上到一半時,可以根據(jù)板書復述一下,順便過渡到下面的環(huán)節(jié)。課上完了,也可以整體性的復習一下。
(2)板書要干凈整潔。干凈整潔是學生作業(yè)的基本要求,干凈整潔的板書也為學生作一個示范作用。
(3)學生要抄寫板書。學生抄板書,上課不會無所事事,哪怕學生開小差了,一到抄寫板書也就拉回來了。每個學生都要有一個課堂筆記本,每個單元結束后,課堂筆記本交上來。篩選出好的課堂筆記,進行展示表揚。
課堂學習是學生吸收知識的主要途徑,一堂好的課可以增強孩子們學習的信心,讓孩子們愛上學習,樂于學習。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相互活動的過程,形成的結果的好壞受諸多方面因素影響:課堂教學、作業(yè)評價、家校合作、學生心理等。管老師把每個方面的內(nèi)容都講得很細,很有示范性與實踐參考性,大家可以讀一讀。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從管老師和孩子們的故事中收獲滿滿。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五
被這本書吸引,首先緣于作者管建剛老師,他的作文教學系列的書籍小學語文老師都非常熟悉;其次緣于書名——《一線帶班》,沒有高深的理論,“一線”就是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積累。翻開這本書,果然像期待的那樣實用、接地氣。
看到目錄時,我就很震驚了,管老師的班級管理抓得真全面。書中介紹了“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從學霸到學困生,從學生到家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yè)練習,從基礎朗讀到課外閱讀,從學期初了解到學期末梳理??梢哉f,日常教學及班級管理中常見的問題,都能從書中收到啟發(fā)。
老子有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弊鳛樘煜伦钚〉墓賰骸嘀魅?,卻承擔著天下最大的事——培養(yǎng)未來的人才,所以這大事還得從細處入手。
讀管理方面的書,有時候我們會從中學到一些新點子、新方法,但更多的時候,這些方法,似乎我們也在用。那么我們和這些著書立說的名家、名班主任有什么區(qū)別呢?我想,那就是他們把工作做得意想不到的細。
管老師在抓時間時,把時間規(guī)劃精確到每分鐘干什么。比如早上的時間安排:7:45到教室,把語數(shù)英作業(yè)擺放好,開始早讀。7:58管理員點評早讀情況,每周一8:00-8:05表揚“早間閱讀,榜樣人物”。8:10-8:20,前三分鐘表揚好人好事,還有7分鐘:周一跟音頻讀課文,周二聽讀故事音頻,周三默寫詞語,周四默寫或抄寫課文片段。
短短的早讀時間一閃而過,管老師卻利用得如此充實。為了利用好時間,他教給學生如何交作業(yè)、如何發(fā)作業(yè)、如何合理規(guī)劃,每天還留有“后進生專屬時間”。他說:“會過日子的人家,一分錢能掰作兩分錢用,洗衣服的水留著拖地,洗澡的水用來沖馬桶。時間管理得好,也能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可以想象,長此以往,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學習效率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管老師在班級管理方面總有層出不窮的好點子:利用qq群開家長會、檢查課文朗讀,利用“加分券”激勵優(yōu)秀學生,利用“押注”活動督促后進生,利用兩個“開關”,一左一右,督促學生管理好自己的手和嘴,還有各種各樣的稱號、表格量化和儀式感。同樣作為班主任,在敬佩之時不得不反思:班級管理需要精心研究才能心生妙招。
《一線帶班》用最平實的語言記錄著看似每天重復的故事,但因為用心,每天重復的故事卻演繹著不同的光彩。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六
一口氣把《一線帶班》讀完,實在意猶未盡。管老師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以務實的態(tài)度和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新的教育教學的大門。
對于九月,我總有著難以言狀的激動和忐忑——激動的是自己身份的轉變和對新生活的渴望、忐忑的是無法預知的局面和茫然的內(nèi)心。而在《一線帶班》的書頁快翻完的時候,這兩種洶涌的情緒漸漸舒緩了下來。這種轉變令我驚奇,我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來自于“實在”的敘述。管老師如話家常,徐徐道來,把帶班過程完整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從接班準備到夯實基礎,從常態(tài)授課到期末復習,管老師總有些方法論和小妙招。談到《班級作文周報》的選稿——“第一期要讓教師子女的作文盡可能都上?!薄斑x擇教師子女來突破,配合性會好些,阻力會小些?!保徽劦秸D早間閱讀的風氣——“一周下來,點名批評超過三次的同學,下周到了學校,不能到班級,去老師辦公室看書。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一怕黑,二怕靜?!?;談到培養(yǎng)學習習慣——“桌兜衛(wèi)生整治好了,要整治書包衛(wèi)生……請書包整齊、整潔的學生傳授經(jīng)驗……書包衛(wèi)生要聯(lián)合家長?!泵钫须m妙,更重要的是管老師還要言不煩,毫不避諱地指出這些招數(shù)背后的原因。例如和家長溝通那一部分令我印象深刻,要多夸后進生的家長,這樣他們有成就感,更愿意配合老師;不能電話一響就接,這樣家長以為你很閑,熱情辦壞事,難以解釋。很多方法,只有在充分理解背后的規(guī)律后,實行起來才對號入座、恰到好處。
其次是管老師“老道”的教學經(jīng)驗。正所謂“實踐出真知”,讀過管老師多次實踐總結來的經(jīng)驗,忍不住為他拍手叫好。比如接手新班級先去拜訪前任班主任,問清楚已做的事、了解特殊學生和家長情況、開學盡快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第一課要嚴肅、嚴格……這些是我最容易忽視,甚至完全不會想到的事情。又如關于復習,管老師不僅抓住了日常復習、單元復習、期中復習、期末復習,還對不同時期的復習分類,知識性到整理行、方法性到自主性,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若不是讀到了《一線帶班》,我甚至能預想到自己期末帶著學生復習時那手忙腳亂,顧頭不顧尾的.慌亂景象。
最后是管老師“操作性極強”的管理策略。我認為《一線帶班》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管老師的這些管理策略極其具有操作性,易于上手,且效果立竿見影。每次活動都要多發(fā)獎狀,“獎狀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下載保存”,每次花幾分鐘寫好表揚,放在空白處,截圖上傳。這樣的形式不僅鼓舞了受表揚的同學,也激勵著其他同學。并且獎狀要集體表揚,還要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表揚。還有管理作業(yè)上交時,設置作業(yè)遲交券、考試加分券、各類作業(yè)競賽、押注,從全方位多角度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這些方法策略一點就透,一用就會。并且管老師也在敘述中闡明教育的思想和原理,在理解之后更加有助于我們進行合理的變式、調(diào)整。
管老師“實在”的敘述令我恍然大悟;“老道”的經(jīng)驗令我茅塞頓開;“操作性極強”的策略令我躍躍欲試。這正是《一線帶班》使我從激動和忐忑中平復下來的三大原因。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七
暑期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一線帶班》,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管老師的一線帶班經(jīng)驗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在帶班中遇到的棘手的問題,管老師一句句說到了我的心坎上。他就像一個長者在我面前循循善誘,告訴我,不用急,不用躁,然后給一堆錦囊妙計,這些妙計不是空中閣樓,都已經(jīng)實踐過,操作性很強。
管老師的《一線帶班》主要介紹了他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
開學前一個月對于班級管理十分重要,需要向前任老師了解班上特殊學生,包括學習好的同學、能力強的學生、最有問題的學生。同時了解班上各類家長情況。在開學時,要批改前任老師的暑假作業(yè),以發(fā)獎狀的形式到群里表揚。開學第一課不要刻意準備,態(tài)度上要相對嚴肅、嚴格?!鞍惿备嬖V我們,人們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贊揚不斷增加的人,不喜歡那些不斷減少喜歡、獎勵、贊揚的人。剛帶班時,要盡快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管老師也給了很多的教學方法,比如:給作業(yè)本寫名字;盡快排好座位,制作座位表,夾在書里,上到哪一課就夾到哪一課;開學初,老師盡量自己發(fā)作業(yè)本;每天規(guī)定自己必須要認識幾個學生。
關于抓家長方面,管老師給了我們六招。第一,照片“”一對一”傳給家長。每個學生盡量一個月發(fā)一張,可以拍學生寫作業(yè)、讀課文、看課外書、考試或者吃飯的照片,可以一個星期發(fā)一個大組。第二,和家長“閑聊”的話題:可以聊孩子的同桌,存好班上的座位表;調(diào)查了解學生的好朋友、愛好。第三,感謝后進學生的家長。辦公室常備兩樣東西,糖果和衣服。第四,周五下班前短信發(fā)家作提醒后進生家長監(jiān)督學生家作完成情況。周一作業(yè)完成了及時發(fā)信息;第五,感謝家長的監(jiān)督;單元測試后進生有進步的,及時給家長發(fā)感謝信短信。第六,利用好微信家長群。不要在群里發(fā)批評,更不要點名批評。群里的表揚以群體為主。群里多發(fā)活動的照片。
充分利用專屬于學科的時間。什么時候就做什么事,切記“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只能降低效率又心累。學會管理時間。
批改作業(yè)要分類,全對、有典型問題、有錯但沒大問題、作業(yè)敷衍且隨意等等,要分別解決。訂正作業(yè)要規(guī)范、要示范訂正、且不能讓學生養(yǎng)成抄別人答案的習慣。對于家庭作業(yè)要定時定點,形成規(guī)矩,形成習慣。如果個別同學回家作業(yè)拖到太晚,建議改為早上作業(yè)。作業(yè)的評語是寫給孩子看的,要用孩子看得懂的語氣、語調(diào)來寫。
比如抓桌兜、書包、抓作業(yè)的書寫,抓默寫,抓課文朗讀、背誦、課外閱讀。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基礎尤為重要,好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大有益處,而壞習慣卻不好改正?!盎A抓牢了,打扎實了,學習成績絕不差?!比昙墪r整個學期,每天都有整理桌面、桌兜的專用時間,上音樂、體育、美術、書法等課要去功能室和室外,自己的課桌要前后對齊,椅子要推入桌子下面,地面無垃圾,也許會覺得太過于繁瑣,但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yǎng)成的,長此以往,學生們自己就知道要做到行進輕、親、靜,注意桌面整潔。書寫、朗讀、背誦和默寫等更不用說,需要一點點積累,形成習慣。
常態(tài)課和教研課、觀摩課不同,它是實實在在的,更是日復一日需要面對的,怎么抓常態(tài)課呢?管老師給出了六條建議和方法。研究教材,參考教參等都重要,還要訓練學生“聽課”的能力。板書也要精心設計。
復習這件事不能只放在期末,需要平均分配到每一周、每一天中。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告訴我們“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笨梢娺z忘學過的知識是很快的,尤其是小學生。所以及時復習十分有必要。
管老師的教學方法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能夠幫助我在教師道路上更快的成長。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也會嘗試將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幫助自我更快的提高。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八
學生回家作業(yè)經(jīng)常不寫作業(yè)怎么辦?后進生成績上不去怎么辦?開展工作但家長不配合怎么辦?……一線帶班的困惑與難題一個又一個,我們總是一邊抱怨一邊又期盼著有一本萬能寶典,能夠多一些接地氣的妙招。
管老師的《一線帶班》就是我的寶典,我已反復讀了不下3遍。翻開這本書,沒有一張精美的,全是滿滿的干貨。整本書共七個章節(jié),一個“抓”字貫穿整本書,簡單明了卻巧妙實用。書中介紹了他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
對我而言,新接一個五年級的班,最迫切需要復習的就是如何“抓開頭”。比起帶第一屆學生,我的心態(tài)已然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第一次見二年級的`學生,孩子們也都是非常單純可愛的,當時的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希望第一時間收獲孩子們的喜歡。但這一回,我接的卻是一個燙手山芋,整班成績比較差,班風也比較松散。無論是朗讀,還是書寫,學生展現(xiàn)出來的語文素養(yǎng)都還停留在二三年級的水平。可以說,剛好與管老師書中所記錄的接班情況相似。管老師說:“一線帶班,比“初刻效應”更重要的是“阿倫森效應”,阿倫森效應告訴我們,人們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贊揚不斷增加的人,不喜歡那些不斷減少喜歡、獎勵、贊揚的人。所以,贊美要一點一點增加,態(tài)度要一點一點好起來。
于是,第一次進教室,我的態(tài)度嚴肅了起來,并在第一節(jié)課上明確告訴了學生我的要求和底線是什么。甚至收起了我一貫的親切和幽默,顯得有些不太好說話。一下課,就聽到有同學在小聲的議論說,老師看上去有點兇啊!大概就是這樣的印象,使得我的第二節(jié)課變得順利起來,我還沒走進教室,同學們就快速安靜了下來。在這節(jié)課上,只要有一個孩子開小差了,我就會停下課堂。我告訴學生,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也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放棄語文。慢慢的,接下里的幾節(jié)課里,課堂暫停的現(xiàn)象變少了。在第三天的最后一節(jié)語文課下課時,我難得地夸了一次他們,說他們比起第一節(jié)課,有秩序多了,也專注多了。一句簡單的夸獎,立馬讓孩子們興奮起來。比起以往總是一上來就和孩子們打成一片,這是我最慢熱的一次。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管老師的與眾不同。市面上關于一線教學的書籍很多,但真真正正、實實在在能夠采納的點子卻不多。管老師了解老師日常工作的真實情況,能想老師之所想,也能說他人之不敢說。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九
《一線帶班》抓得"全",抓得"實",抓得"妙"!
"全",是全面。書中介紹了他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從學霸到學困生,從學生到家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yè)練習,從基礎朗讀到課外閱讀,從期初了解到期末梳理,一線帶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能從書中受到啟發(fā)。
"實",是實用。一線帶班,管老師有辦法,實實在在有用的辦法。"七招"教你跟家長搞好關系。從早讀前半小時到下班后一個半小時,"八段"教你用好時間。作業(yè)管理中的七個老大難問題,管老師如數(shù)家珍地一一道破。走進《一線帶班》,你會和我一樣,從管老師和孩子們的故事中收獲滿滿。
"妙",是巧妙。管老師身上有兩個"開關",一左一右,督促學生管理好自己的手和嘴,妙!照片"一對一"發(fā)給家長,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妙!預習朗讀用qq語音,學生無處可逃,妙!"作業(yè)遲交券","單元測試加分券","拖拉王"競賽,全班"押注"活動,妙!"重考券","學霸訓練營",妙!
一線帶班讀后感篇十
翻開《一線帶班》這本書,沒有精美的圖片,全是滿滿的文字,沒有高深的教育理論,全是接地氣的大白話。整本書共七個章節(jié),一個“抓”字貫穿整本書,簡單卻非常實用。書中介紹了管建剛老師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從學霸到學困生,從學生到家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yè)練習,從基礎朗讀到課外閱讀,從學期初到學期末復習,一線帶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管建剛老師的書里幾乎都有涉及。
讀罷,不得不讓我為之嘆服,管建剛老師敢說、會說。管建剛老師所感、所言之理,有些是我們不敢拿到桌面上說的,有些是我們想說還沒來得及說的;有些是想說而說不好的……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一線老師最真實的現(xiàn)狀。管建剛老師的文筆親和而鮮活,貼近一線教師的生活,接地氣,有煙火氣。
書中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記錄身邊的瑣事,道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困惑與迷茫。管老師從細節(jié)入手,怎樣讓學生把課文背得準確、流利,怎樣讓學生的作業(yè)及時上交,怎么讓后進生感受作業(yè)的樂趣,怎樣讓課外閱讀有時間和質(zhì)量的保障,怎樣讓家長知道你關心他們的孩子,怎樣建題庫、怎樣梳理答題技巧等等,他的一線帶班如同一本武林秘籍,招招有效,招招實用。
作為班主任,我們時常感嘆:家長不配合。如何讓更多的家長動起來呢?這是很多老班為之頭疼的一個問題,管老師的支招讓我們撥開云霧見明月。
管建剛老師說:“家長跟老師來交流是想得到希望而不是失望。要學會感謝后進學生的家長。”看到這一招,我的內(nèi)心深深被觸動了。作為老師的我們,我們當然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家長對我們的感謝,卻沒曾想到,我們在適當?shù)臅r候感謝一下家長,尤其是對“后進生”的家長更要“感謝”他們。
于是在第一單元考試后,我學著管建剛老師給我們班后進生的家長發(fā)了這樣一條短信:“您的孩子考試有進步,祝賀她,也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關心和付出。”
家長看到后感激地說:“謝謝老師,今后我將陪著孩子,讓孩子爭取更大的進步?!?BR> 班里悅悅的周末作業(yè)從不完成,我給她父母發(fā)短信:“周末的語文作業(yè)是……,麻煩您關注一下自己孩子的作業(yè)完成情況,您辛苦了,不好意思,雙休日也不讓您安心過?!痹谖业摹案兄x”中,悅悅的作業(yè)也能按時完成了。
讀完了管建剛老師的《一線帶班》,收獲的不止各種實用的金點子,同時自己也再次被管建剛老師身上的魅力所感染。同樣是站在一線,同樣是教書育人,管建剛老師卻能做得如此精彩,我不禁愧然,想想平時的自己,缺少的是對教育的思考,對教育的耐心,對教育的孜孜以求。所以我如此平凡,我的教育,我教的孩子亦是如此。
管建剛老師說:“什么事情都可以動腦筋,而在我的眼里,一切動腦筋干的活,都叫做‘研究’?!毕蚬芙▌偫蠋煂W習,一位好教師能上公開課,又要能上家常課;能拿出一套理論,又能亮出一疊分數(shù)。帶著問題意識,研究教育,讓教育貼著地面行走,是我對教育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