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實用12篇)

字號: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發(fā)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計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方向,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和管理時間、資源和任務。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一
    1 跑:進一步學習50米跑的技術,擺腿積極,后蹬有力。動作協調、自然。
    2 跳 躍:進一步學習跳高的助跑技術,初步掌握過竿動作,培養(yǎng)向上躍起的'能力。
    3投 擲:基本掌握助跑投壘球的方法,提高投擲能力。助跑引球,交叉上步轉體揮臂動作連貫。
    ***校本內容測試
    1 跑:培養(yǎng)途中跑正確姿勢,學習撞線技術,動作輕松協調;基本掌握彎道跑技術,會合理分配體力,發(fā)展學生速度耐力素質。
    2 跳 躍:基本掌握跳高的全過程,踏跳腳滾動落地,過竿時擺動腿腳尖內扣,身體左轉。
    3 投 擲:基本掌握推拋實心球的技術,提高投擲能力。
    ***校本內容測試
    跑:
    1 高抬腿跑、后蹬跑(1)
    2 蹲踞式起跑(1)
    3 途中跑(1)
    4 30米加速跑(1)
    5 60米快速跑(2)
    6 400米跑(3)***
    7 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走交替(2)
    跳躍:1助跑單腳起跳摸高(3)
    2跳高(1)
    投擲:
    1上步投擲壘球(3)***
    2單雙手推拋實心球(2)***校本內容測試
    跑:
    1 高抬腿跑、后蹬跑(1)
    2 途中跑(1)
    3 彎道跑(2)
    4 終點跑(1)
    5 60米全程跑(3)***
    6 400米跑(1)
    7 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走交替(2)
    跳躍:
    1助跑單腳起跳摸高(1)
    2跳高(3)***
    投擲:單雙手推拋實心球(3)
    注:***為考核 括號內為授課次數
    ***校本內容測試
    ————攀爬、懸垂、支撐、滾翻、平衡
    學會攀爬、懸垂、支撐、滾動等動作,發(fā)展力量素質,培養(yǎng)團結協作精神。
    1、 有人扶持手倒立
    2、 單掛膝懸垂
    3、 前后滾翻
    4、 分腿騰越***
    5、 側手翻
    6、 蕩秋千
    7、 懸垂
    8、 游戲
    ————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教學
    學會武術操和民間體育游戲,提高動作準確性和身體素質,增強民族自豪感。
    1、 武術操
    2、 斗雞
    3、 抓尾巴
    4、 推小車
    5、 踩高蹺
    6、滾鐵環(huán)
    ——————體育與保健常識
    理解人體衛(wèi)生、體育保健知識,初步學會一些運動創(chuàng)傷預防和處理的簡易方法。
    1、 爬山郊游好處多
    2、 田徑運動的由來
    3、 亞運會簡介、體育欣賞
    4、 體育鍛煉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好處
    5、 脈搏和血壓的測量
    6、 身體有病時不要劇烈運動
    7、 運動損傷的預防
    8、 關節(jié)扭傷的處理
    9、 肌肉痙攣的處理
    10運動中腹痛的處理
    11、體育欣賞
    12低血糖癥的預防
    13體育節(jié)有關知識
    ——————快樂體育與情境教學等計劃
    培養(yǎng)學生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活動,集體參與體育,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并能享受的運動后的快樂感,利用各大節(jié)日等教學情境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1、 模仿慶六一活動
    2、 祖國的生日
    3、 體育節(jié)情境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了解校本課程的基本內容,掌握皮筋游戲的基本方法和作用,學會各種皮筋游戲,并和同伴合作完成比賽和教學活動,并能對游戲進行改編和延伸。
    1、各類游戲學會4———5種
    2、改編、延伸或創(chuàng)造1—2種皮筋游戲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二
    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能為目標,以學生年齡特點為依據,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fā)點,深入貫徹課程改革精神,把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身體,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注重提高學生的體能素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學生開發(fā)潛能,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本學期五年級有一個教學班,共有學生__人。在五年級經過了刻苦的鍛煉,在五年級又經過細致的指導,學生整體身體素質有了很大提高,體育活動中相關的技能技巧都比較熟練,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上體育課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很大轉變。
    1、使學生熟練地掌握隊列隊行,并且能靈活地根據口令進行站隊。
    2、使學生熟練掌握50米、10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遠、實心球、跳繩、跳高等項目的技術要領和技巧。
    3、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煉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并不斷鞏固和提高。
    4、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5、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1、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節(jié)體育課,按時完成體育教學常規(guī)。
    2、加強體育課課堂教學的質量,使每一節(jié)課都上的有意義,學生有收獲。
    3、合理使用體育器材和體育設施,加強學生體育活動技巧的教學。
    4、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訓練,以強化學生的體質。
    5、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
    6、加強對體育課的安全教育和學生對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三
    以“陶行之”生活教育主流思想為指導,以教研組教學工作計劃為依據,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教育”新課標,把“生活教育”的理念全面滲透到新課程實踐中,并以學科生活化的“六個特質”全面引領教學工作;實施優(yōu)質教育,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使學生具有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行為,表現出樂于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并在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熱情,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
    2、使學生獲得一些體育和健康的基礎知識,初步學習一些運動的技術與技能;學習科學鍛煉身體和自我鍛煉、自我表現、自我保護、自我評價的方法;培養(yǎng)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樹立安全的意識,懂得自我保護。
    3、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動作姿勢和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通過多種形式的游戲發(fā)展身體靈敏、反應、協調、平衡、速度、耐力與力量等體能,促進身體全面發(fā)展,增強關注自己身體和健康的意識和行為。
    4、使學生在學與練的過程中,體驗參加不同項目運動時的緊張與愉快、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通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并在一定困難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逐步形成克服困難與抗挫折等意志品質。
    5、引導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競爭進去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堅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他人、遵守規(guī)則的意志品質,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學生生理發(fā)育的特點:
    1、五年級學生一般為10—11歲,屬于人體發(fā)育的少年時期,總的說來,身體發(fā)育處于增長率高峰階段,發(fā)育指標的增長出現第二高峰。身高、坐高、體重、胸圍、肩寬、骨盆寬等指標男生均自10歲開始突增,12歲達到高峰;女生均自8---9歲開始突增,12歲達到高峰,因此,五年級學生相對比較,是屬于身體發(fā)育的最高峰時期。
    2、 五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遠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優(yōu)于女生,差異非常明顯;立位體前屈女生優(yōu)于男生且差異明顯;速度、腰腹力量、柔韌、速度耐力素質指標為五年級學生的敏感期,既關鍵發(fā)展時期。11---12歲時,靈敏素質發(fā)展也極為敏感,學習和掌握技術動作較快。
    4、部分女生月經初潮的年齡,恰好是女生素質增長波動起伏或下降的階段。女生由于月經初潮的到來,引起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變化,給女生素質發(fā)展帶來一些困難。因此,五年級應開始對部分女生注意區(qū)別對待。
    5、五年級學生處于敏感素質發(fā)展即將交替的階段,速度、靈敏、柔韌等素質的最佳發(fā)展階段快要過去,力量、耐力等素質的敏感期即將到來。特別是大肌肉群的發(fā)展時期,也將向大小肌群同時發(fā)展的時期過度。五年級是素質發(fā)展的大好時期,相應練習的容量要大。
    (二)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1、五年級學生感知覺屬于少年階段的特點,但相對比較,五年級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性已發(fā)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階段明確,感知事物的精確性也有所改善,因此。身體練習時應相對提高難度和標準。
    2、五年級學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發(fā)展,集中注意、專心致志的時間可達25分鐘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動作同時,還能注意到手或腳的動作,注意上下肢動作的同時,還能注意到重心的變換。
    3、五年級學生有意記憶在不斷發(fā)展,開始由教師布置任務的記憶過渡到自覺的記憶。
    (一)確保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
    體育教學必須充分體現以身體練習為主的特點和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三維健康觀。每堂課的教學,都應把學生的運動實踐做為實現綜合目標的載體。
    (二)重視培養(yǎng)與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
    運動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體育鍛煉的前提,也是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促進劑。
    (三) 強調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改變過去那種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習式教學模式,給學生留有充足的自主支配,自由發(fā)揮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自我表現、自我評價,不僅學會動作的方法與技能這一學習的結果,也要掌握獲得結果的過程。
    (四)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根據學生的各種差異性社頂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與方法,以及評價的方法與要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給學生發(fā)展個性的機會與時間,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與成功的樂趣與運動的身心感受,滿足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要,以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保證大多學生達成五個學習領域的目標。
    (五)針對實際制定教學實施方案,全面達成學習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避免出現不管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教學內容、環(huán)境條件、氣候變化等因素,結合教學實際,加以調節(jié)和變化。
    教師方面:
    1、認真?zhèn)湔n,精心寫好教案,不備課,無教案不準上課。
    2、認真學習和貫徹教學大綱,鉆研教材,明確教材目的與任務,掌握教材重點,難點明確本課程教學任務,即完成任務而采取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組織措施等。
    3、 根據教學任務,提前準備和布置好場地、器材及教學用具。教師不準曠課、丟課。因故不能上課必須向領導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5、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fā),根據兒童心理、生理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6、教師要注意儀表整潔、舉止大方,教態(tài)嚴肅、自然、精神文明建設,并在課前三分鐘前換好服裝。在上課現場等候上課。
    7、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做好培養(yǎng)和訓練他們的工作。使他們真正起到小助手的作用。
    8、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并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9、教學中要有嚴密的組織紀律,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與要求,嚴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傷害事故及時想領導匯報并做好妥善處理。
    學生方面:
    1、不得無故缺課,不遲到、不早退、服從教師指揮遵守課堂各項規(guī)定。
    2、在課堂上嚴格執(zhí)行教師的各項要求,不經允許不得隨意移動器材教具,要嚴格執(zhí)行教師規(guī)定的各項保護措施。
    3、要愛護體育器材,不能有意損害各種體育設備和用品,課后要按教師的要求如數送還各種器材。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四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多以跑、跳為主,在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fā)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跳的練習中,主要發(fā)展學生的彈跳能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如:跨越式跳高,立定三級跳等;在發(fā)展力量方面,主要以投擲實心球為主;在技巧方面,主要以墊上練習和簡單體操為主。
    體育教學是以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為主要目的,在本學期中要積極做到以下三點:
    1、掌握基本的衛(wèi)生保健常識懂得簡易急救及體育常識。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動作技術及1分鐘跳繩的動作要求,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3、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穩(wěn)步提高。
    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五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跳遠,擲實心球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發(fā)展及提高。
    本學期教學進度如下:
    1、跑和游戲
    2、跳躍與游戲
    3、投擲與游戲
    4、小籃球的基本技術與游戲
    5、韻侓操與游戲
    6、武術的基本技術
    7、體育與心理健康
    8、考核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五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十七大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能為目標,以學生年齡特點為依據,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fā)點,深入貫徹課程改革精神,把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身體,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注重提高學生的體能素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學生開發(fā)潛能,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基本情況
    在四年級經過了刻苦的鍛煉,學生整體身體素質有了很大提高,體育活動中相關的技能技巧都比較熟練,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上體育課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很大轉變。
    三、任務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掌握隊列隊行,并且能靈活地根據口令進行站隊。
    2、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煉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并不斷鞏固和提高。
    3、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4、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方法措施
    1、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節(jié)體育課,按時完成體育教學常規(guī)。
    2、加強體育課課堂教學的質量,使每一節(jié)課都上的有意義,學生有收獲。
    3、合理使用體育器材和體育設施,加強學生體育活動技巧的教學。
    4、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訓練,以強化學生的體質。
    5、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
    6、加強對體育課的安全教育和學生對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
    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一、二周
    隊形隊列、籃球
    三、四周
    隊形隊列、籃球
    五、六周
    耐久跑
    七、八周
    耐久跑、快速跑
    九、十周
    蹲踞式跳遠
    十一、十二周
    蹲踞式跳遠、跨越式跳高
    十三、十四周
    跨越式跳高
    十五、十六周
    技巧教學、投擲
    十七、十八周
    投擲
    十九、二十周
    接力跑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六
    一、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有一定發(fā)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chuàng)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fā)。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取的態(tài)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guī)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yǎng)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tài)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游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做出單一的體操動作,如滾翻、劈叉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fā)展體能(發(fā)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空情緒學生能夠體驗并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觀察并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fā)展。
    5、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沙包擲遠;50米*8或400米跑
    教學難點:體操技巧;蹲距式跳遠
    三、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五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1分鐘跳繩,擲實心球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發(fā)展及提高,并且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游戲、籃球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并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及注意事項
    1、采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fā)揮游戲活動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小學生好勝心強,可采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煉的樂趣。
    4、高年級的學生可采用一些分組輪換的方法,由小組長帶領進行練習,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帶頭作用。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七
    一、學生分析:
    水平三的學生性格差異較大,身體素質、遵守紀律等方面各有不同。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階段,性格比較叛逆,需要探索有趣味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同時,水平三處于升學階段,學業(yè)壓力比較重,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編排課程的內容(例如增設趣味性項目,球類項目以及自主活動等),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煉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wèi)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yǎng)認真鍛煉身體的態(tài)度。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tǒng)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fā)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yǎng)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guī)則,團結協作等優(yōu)良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規(guī)范課堂教學行為,培養(yǎng)學生身體素質。
    2、田徑、體操、球類學習。
    (2)教學難點:
    田徑、體操技巧
    四、教材分析:
    全期教材內容包括
    (一)、體育衛(wèi)生基礎知識
    (二)、運動技能
    (三)、身體健康
    (四)、心理健康。
    教材內容較多,除有常規(guī)性的跑、跳、投的教學外,還設有體操、武術、球類幾個方面,全面的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其中體育衛(wèi)生基礎知識的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并適當運用課堂討論。室外授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方法、運動技能技巧,讓他們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達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五、教學:
    1、認真?zhèn)湔n,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上體育課的興趣。
    2、加強思想教育,加強體育教師之間的交流,認真聽取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從中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
    六:措施
    1、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充分貫徹課改精神,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搞好自主互助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2、結合學校的趣味體育發(fā)展路線,指定趣味體育游戲,加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
    3、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勇敢、頑強、朝氣蓬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養(yǎng),啟迪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七、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1……………………教學常規(guī)、隊列隊形
    2…………………………………隊列隊形
    3……………………...隊列隊形、游戲
    4………………………廣播體操、游戲
    5……………………………...國慶長假
    6………………………廣播體操、游戲
    7………………………廣播體操、游戲
    8………………………廣播體操、游戲
    9…………………踢毽子、跳繩、游戲
    10…….各種快速啟動的跑、追拍跑、接力跑、游戲
    11………………立定跳遠、跳遠、游戲
    12…………….跳遠、跨越式跳高、游戲
    13………….跳高、前后拋實心球、游戲
    14……………..前滾翻、肩肘倒立、游戲
    15……….肢體懸垂、實用性攀爬、游戲
    16……………………器械體操、韻律操
    17……………………………武術基本功
    18……………………小球類和球類游戲
    19…………………….小球類和球類游戲
    20……………………….復習、期末總結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八
    計劃一:
    一、學情分析:
    本校小學五年級共四個班,本人擔任五1、2、3班教學任務,五年級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性有了一定的基礎,基本學會與同伴合作學習,能正確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能力;在主動參與體育游戲與活動。五1、3班學生運動能力較平均,五2班學生相對其他2個班級體育素質比較好,但存在著男、女的差異比較大,所以,本學期將因材施教,提高興趣,發(fā)現體育人才,重點抓廣播操質量和課堂紀律,強化課堂常規(guī)訓練,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基本體操、小球類、技巧、游戲、地域性體育項目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等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并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總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養(yǎng)成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表現出樂于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的興趣,體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
    2.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各項體育活動內容,獲得一些運動和健康的基礎知識;初步學習和體驗運動的技術與技能,學習科學鍛煉身體和自我鍛煉、自我表現、自我保護、自我評價的方法,培養(yǎng)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以及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的意識。
    3.引導學生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和多種形式的游戲發(fā)展身體靈敏、協調、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體能,促進身體全面發(fā)展,增強關注自己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引導學生學與練的過程中,體驗參加不同項目運動時的緊張與愉快、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通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并在一定的困難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養(yǎng)成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
    5.引導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等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尊重他人、遵守規(guī)則的意志品質。
    四、教學要求:
    每堂課教學,都應把學生的運動實踐活動作為實現綜合目標的載體,教學中要關注四個學習領域目標的達成。
    教材的設計要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參與活動和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上。教師在選擇教材時,要在“趣”上做文章,發(fā)展學生體育基本活動能力。
    在教學時教師應體現在引導、啟發(fā)和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學上學習,給學生留與充足的自主支配、自由發(fā)揮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學會自主學、自我表現、自我保護、自我評價;不僅學會動作方法與技能這一結果,也要掌握獲地結果的過程。
    教師在教學上時要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各種差異性適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真正做到學習的主人。
    計劃二:
    一、學生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有一定發(fā)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chuàng)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fā)。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取的態(tài)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guī)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yǎng)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tài)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游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做出單一的體操動作,如滾翻、劈叉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fā)展體能(發(fā)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空情緒學生能夠體驗并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觀察并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fā)展。
    5、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
    分腿騰越;沙包擲遠;50米*8或400米跑
    教學難點:
    體操技巧;蹲距式跳遠
    三、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五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1分鐘跳繩,三級跳遠,擲實心球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發(fā)展及提高,并且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游戲、籃球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并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及注意事項
    1、采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fā)揮游戲活動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小學生好勝心強,可采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煉的樂趣。
    4、高年級的學生可采用一些分組輪換的方法,由小組長帶領進行練習,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帶頭作用。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九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學期里,我本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新課改為標準將本學期的五年級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試用課本:體育與健康和《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以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體育教學工作,傳授基本的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和體育技能,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本方法和體育文化知識,從小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并在傳授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讓每個學生都發(fā)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在小學五年級體育教學中多以跑、跳為主,在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fā)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跳的練習中,主要發(fā)展學生的彈跳能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在發(fā)展力量方面,主要以輕器械、俯臥撐還有仰臥起坐為主;在柔韌性和靈活性方面,主要以墊上練習和簡單體操游戲活動為主。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體育教學是以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為主要目的,在本學期中要積極做到以下三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煉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wèi)生保健和安全常識,培養(yǎng)認真鍛煉身體的態(tài)度。
    2、進一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三、學生方面:
    1、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學習與鍛煉,精神飽滿,興趣盎然。
    2、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3、上體育課,著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
    4、課后能主動練習和對自己或別人進行點評。
    5、力作帶動全民體育和健康知識傳播的小天使。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五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跳躍、耐力,靈活性,柔韌性,球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耐力和靈活性的發(fā)展及提高。
    五、本學期教學進度:
    周
    次五年級下學期教學內容一教學內容二
    一第1課時1、總結上學期體育課
    2、宣布這學期主要學習內容及課堂要求
    機動:快樂體育課
    第2課時1、隊列隊形游戲:一切行動聽指揮
    二第3課時復習廣播操游戲:接力賽跑
    第4課時下肢各方向的踢擺原地擺臂練習
    三第7課時走跑交替單腳跳+慢跑游戲:50米放松跑
    第8課時50米追逐跑游戲:單雙腳跳圈
    四第9課時原地擺臂練習50米跑
    第11課時《體育與健康》
    五第12課時各種姿勢的起跑50米快速跑游戲:挑戰(zhàn)迎戰(zhàn)
    第13課時50米測試小組自主活動
    六第14課時《體育與健康》一天的食物
    第15課時自由操(一)以小組進行練習
    七第16課時自由操(二)以小組進行練習
    第17課時復習自由操自由操考核以小組進行練習
    八第18課時立定跳遠游戲:看誰跳得步子大
    第19課時立定跳遠測試小組自主活動
    九第20課時坐位體前屈游戲
    第21課時柔韌性練習游戲:跳躍賽跑
    十第22課時《體育與健康》分組自主活動
    第23課時檢測坐位體前屈小組自主活動
    十一第24課時50m*8(一)放松跑
    第25課時50m*8(二)放松跑
    十二第26課時50m*8測試二小組自主活動
    第27課時跳長繩游戲:跨越障礙
    十三第28課時籃球技術—傳球、運球游戲:傳球接力
    第29課時籃球技術—投籃游戲:運球比賽
    十四第30課時小組籃球賽
    第31課時《體育與健康》保健方法示范
    十五第32課時仰臥起坐一活動性游戲
    第33課時仰臥起坐二俯臥撐活動放松性游戲
    十六第34課時測試:仰臥起坐和俯臥撐小組自主活動
    第35課時復習廣播操籃球游戲
    十七第36課時籃球競賽練習
    第37課時身高、體重測試小組自主活動
    十八
    十九第38課時機動
    機動
    第39課時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十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學期里,我本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新課改為標準,結合學校實際,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本冊教材內容有:體育基礎知識、田徑類的跑、跳躍和投擲、體操類的馬上動作、球類、韻律體操及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武術基本知識。
    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和五年級學生的基本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體育教學工作,通過以上內容學習,使學生學習并了解體育的基礎知識,發(fā)展了學生身體各方面的素質,如通過跑的練習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質,通過體操學習發(fā)展了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通過學習跳遠發(fā)展學生的彈跳能力。使學生基本能掌握一些運動技能,發(fā)展身體素質。促進身體全面發(fā)展,增強關注自己身體和健康的意識和行為。傳授基本的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形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體育文化知識。
    五年級的學生年齡在10-12歲之間,處于發(fā)育時期,身體發(fā)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女生由于發(fā)育的原因,很少參加激烈的運動項目,但考慮到某些女生的天性,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yǎng)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使男女均衡發(fā)展。在運動技能方面,學生通過幾年的學習,都學到了一部分的技能。并且在自律方面相比低年級學生,是有很大的自控力。
    1、使學生具有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行為,表現出樂于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并在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熱情,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
    2、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3、培養(yǎng)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鍛煉的習慣。
    4、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fā)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
    1、重點是田徑的投擲與跳遠及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武術。
    2、難點是耐久跑的呼吸,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與起跳,過桿。
    1、要改變只研究和強調教師的教法,而忽視學生的學法的傾向,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2、在教學中多運用游戲作為方法、手段,為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3、隨著學生身體和年齡的增長,可多采用一些對抗性的游戲。小學生好勝心強,可采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效果。
    (略)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十一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開展良好的'教學工作,進行有步驟的教學,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特制行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1、全面鍛煉,努力增強學生的體質。
    2、學習基礎知識,學會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以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
    五年級有四個班,學生約200余人,他們雖然對體育活動積極參加,但由于基礎差,好勝心強,可塑性強。有些動作易變形,掌握不好,所以,今學期應在上學期基礎上,加大學習力度,因材施教,合理處理教材,全面提高,重點培養(yǎng)不段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儲方面都能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本學期五年級體育內容有跑、跳、投擲、體操、游戲及武術等內容。
    跑是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教材要求學生學習蹲距式起跑的基本動作方法,提高跑的基本能力,學習傳接棒方法,培養(yǎng)學生集體協作意識和配合能力。
    跳躍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改進跳高和跳遠的動作方法,發(fā)展學生靈敏和爆發(fā)力。
    投擲進一步提高學生推拋實心球技術,學習助跑擲壘球的完整動作方法,發(fā)展學生靈敏、力量等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鍛煉時注意安全的意識和習慣。
    體操和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隊列和體操隊型動作質量,學會滾翻、分腿騰越的動作方法,發(fā)展學生靈敏、協調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勇敢、刻苦頑強的拼搏精神。
    教材還根據兒童特點,安排一定數量的游戲和武術,利用游戲的過程和結果,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和基本活動能力,培養(yǎng)學生崇尚武德的精神和積極進取,勇于開拓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
    1、教材的重點是跑、跳躍和投擲,教學時應采取講練結合,加強示范,輔導等手段作為突破措施。難點是體操、技巧,教學中應采取直觀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加強安全保護措施,完成教學任務。
    2、教研專題:本學期的教研專題“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3、集體備課、研究課、公開課的內容與時間安排
    一至九周擲輕物***
    十至十五快速跑***
    十六至二十跳高***
    1、全體學生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遵守考勤制度,按時上課。
    2、遵守體育課常規(guī),認真聽講,積極學習。
    3、參加期中和期終檢測,督促學習。
    4、采用直觀教學方法,精講多練,搞好“自主、綜合、拓展、創(chuàng)新”研究。
    5、教師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6、教研專題實驗措施:
    (1)注重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fā)展,寓教于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加強對實驗課題的研究,定期舉行聽課,評課活動和專題研討。
    體育五年級教學計劃篇十二
    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的五年級體育教學計劃,感謝您的閱讀!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有一定發(fā)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chuàng)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fā)。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取的態(tài)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guī)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yǎng)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tài)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
    教學目標: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游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做出單一的體操動作,如滾翻、劈叉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fā)展體能(發(fā)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空情緒學生能夠體驗并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觀察并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fā)展。
    5、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五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1分鐘跳繩,三級跳遠,擲實心球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發(fā)展及提高,并且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游戲、籃球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并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1、采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fā)揮游戲活動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小學生好勝心強,可采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煉的樂趣。
    4、高年級的學生可采用一些分組輪換的方法,由小組長帶領進行練習,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帶頭作用。
    我任教五年級三個班,學生通過這幾年的上課基本了解上課的要求,學習習慣正在逐步養(yǎng)成。根據學生生理特點來看,靈敏和柔韌性是這段時期重點發(fā)展的項目,同時有必要輔助速度練習。
    根據了解的情況來看,學生的柔韌成績還可以,學生的體形練習需要進一步提高。同時為更好的服務于以后,要多做些速度練習。
    五年級體育基礎知識,是依據課程標準中各學習領域“水平三”目標的規(guī)定及活動和內容的要求,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而選編的,用以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活動實踐,它是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小學四年級的教學內容中,根據《課程標準》中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fā)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學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主要的內容圍繞著學校的趣味運動體育項目進行開展教學法。.五年級的測試項目是400米,這就要求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側重學生的柔韌練習。
    1、進一步了解上體育課和鍛煉身體的好處,知道一些保護身體健康的簡單常識和方法。
    2、進一步學會一些基本運動,游戲,韻律活動和舞蹈的方法發(fā)展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
    3、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遵守紀律,與同學團結合作。
    1、繼續(xù)抓好課堂教學常規(gu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認真執(zhí)行體育教學大綱及課程計劃,認真?zhèn)浜谜n,上好課,正確引導學生能自覺鍛煉身體。
    2、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鉆研,通過聽隨堂課,備課筆記和課后小結;教研組老師應相互學習、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長的過程。
    3、組織開展好豐富多彩、富有實效的課外文體活動,引導學生能自覺鍛煉身體,使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在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有較大的發(fā)展和提高。
    4、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煉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wèi)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yǎng)認真鍛煉身體的態(tài)度。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fā)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培養(yǎng)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guī)則,團結協作等優(yōu)良品質。
    1、教學中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激勵學生學習。
    2、教學中收放結合,有意識讓學生自我鍛煉,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1、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2、從游戲、競賽手段人手,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養(yǎng)成自覺的鍛煉的習慣。
    3、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fā),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4、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勇敢、頑強、朝氣勃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養(yǎng),啟迪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