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字號:

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是為大家整理的,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一些??嫉膬热?,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
    1.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一
    物質的組成
    從宏觀的角度看,物質由元素組成;從微觀的角度看,原子,分子,離子等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物質組成的判斷依據有:
    (1)根據有無固定的組成或有無固定的熔沸點可判斷該物質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態(tài)物質及含有同種元素的不同同素異形體的物質均屬于混合物。
    (2)對于化合物可根據晶體類型判斷:離子晶體是由陰陽離子構成的;分子晶體是由分子構成的;原子晶體是由原子構成的。
    (3)對于單質也可根據晶體類型判斷:金屬單質是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構成的;原子晶體,分子晶體分別由原子,分子構成。
    2.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二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2h2o+o2=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fe2o3+3h2o↑
    3.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三
    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動、等、定、變。
    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tài)平衡,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③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2)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②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③借助顏色不變判斷(有一種物質是有顏色的)
    ④總物質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xA+yBzC,x+y≠z)
    4.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四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業(yè)制法:石油的裂解氣
    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5.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五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
    1.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①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繼而變灰綠色,變紅褐色
    b)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②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鐵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②鐵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3FeCl2+Cl2=2FeCl3
    ④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⑥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鋅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6.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六
    1、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正價由堿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價、負價均相同
    (3)所有單質都顯零價
    3、單質的熔點
    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4、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及其判斷)
    (1)同一周期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因此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電子,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電子,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7.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七
    氨氣及銨鹽知識點
    氨氣的性質:無色氣體,刺激性氣味、密度小于空氣、極易溶于水(且快)1:700體積比。
    溶于水發(fā)生以下反應使水溶液呈堿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紅色噴泉實驗。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種弱堿,很不穩(wěn)定,會分解,受熱更不穩(wěn)定:NH3H2O===(△)NH3↑+H2O
    濃氨水易揮發(fā)除氨氣,有刺激難聞的氣味。
    氨氣能跟酸反應生成銨鹽:NH3+HCl==NH4Cl(晶體)
    氨是重要的化工產品,氮肥工業(yè)、有機合成工業(yè)及制造__、銨鹽和純堿都離不開它。氨氣容易液化為液氨,液氨氣化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還可以用作制冷劑。
    銨鹽的性質: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銨鹽),受熱易分解,放出氨氣:
    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氨氣:(干燥銨鹽與和堿固體混合加熱)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是否收集滿。
    8.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八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稱為硅石,包括結晶形和無定形。石英是常見的結晶形二氧化硅,其中無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環(huán)帶狀或層狀的是瑪瑙。二氧化硅晶體為立體網狀結構,基本單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被廣泛應用。(瑪瑙飾物,石英坩堝,光導纖維)
    物理:熔點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潔凈的SiO2無色透光性好
    化學:化學穩(wěn)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與其他酸反應,可以與強堿(NaOH)反應,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溫)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裝HF,裝堿性溶液的試劑瓶應用木塞或膠塞。
    9.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九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10.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
    常見的酸和堿
    1、酸:由H+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如:H2SO4、HCl、HNO3、H2CO3等。
    2、堿:由OH—和金屬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如:KOH、NaOH、Ca(OH)2、Al(OH)3等。
    3、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和無色酚酞能使酸堿溶液顯不同的顏色,叫做酸堿指示劑??捎糜跈z驗酸堿溶液。
    ①石蕊遇酸變紅色,遇堿變藍色;
    ②酚酞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色。
    11.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一
    常見的堿
    1、氫氧化鈉(NaOH)
    ①物性:白色塊狀固體、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易潮解(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質量增加)。有強烈的腐蝕性(化學性質)。
    ②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
    ③用途:干燥劑、造紙、紡織、印染、清潔劑。
    2、氫氧化鈣:Ca(OH)2
    ①物性:白色粉沫固體、微溶于水。有較強腐蝕性(化學性質)。
    ②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③制?。篊aO+H2O=Ca(OH)2
    12.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二
    實驗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廣口瓶中保存,通過水的覆蓋,既可隔絕空氣防止白磷蒸氣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點之下;液溴極易揮發(fā)有劇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進行水封減少其揮發(fā)。
    2.水?。悍尤渲闹苽?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備(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__溶解度的測定(室溫~100℃)需用溫度計來控制溫度;銀鏡反應需用溫水浴加熱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氣法可以收集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氣體,中學階段有O2,H2,C2H4,C2H2,CH4,NO。有些氣體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質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難溶氣體中的易溶雜質,如除去NO氣體中的NO2雜質。
    5.鑒別:可利用一些物質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進行物質鑒別,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標簽的無色液體,用水鑒別時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熱鑒別,如:氫氧化鈉、__、氯化鈉、碳酸鈣,僅用水可資鑒別。
    6.檢漏:氣體發(fā)生裝置連好后,應用熱脹冷縮原理,可用水檢查其是否漏氣。
    13.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三
    一、金屬礦物:
    1、金屬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以單質(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常見的金屬礦物: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
    二、金屬的冶煉:(以CO還原Fe2O3為例)
    1、實驗原理:Fe2O3+3CO==2Fe+3CO2
    2、實驗現象:紅色粉末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尖嘴玻璃管有淡藍色火焰。
    3、含雜計算:將混合物質量轉換成純凈物再計算。(純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質量分數)
    三、金屬資源的保護
    1、鐵生銹條件:鐵制品與空氣、水(或水蒸氣)同時接觸。
    2、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鍍耐磨耐腐蝕的鉻或制造耐腐蝕的合金等。
    3、保護措施:
    ①防止金屬腐蝕;
    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③合理有效地開采礦物;
    ④尋找金屬代用品
    14.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四
    一、有機反應類型
    取代反應: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的反應。
    聚合反應:一種單體通過不飽和鍵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
    加聚反應:一種或多種單體通過不飽和鍵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
    消去反應:從一個分子脫去一個小分子(如水、鹵化氫),因而生成不飽和化合物的反應。
    氧化反應:有機物得氧或去氫的反應。
    還原反應:有機物加氫或去氧的反應。
    酯化反應: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
    水解反應:化合物和水反應生成兩種或多種物質的反應(有鹵代烴、酯、糖等)
    二、特殊試劑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絕空氣;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態(tài)烷烴中),(Li用石蠟密封保存)。用鑷子取,玻片上切,濾紙吸煤油,剩余部分隨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處。鑷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長柄小刀切取,濾紙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揮發(fā),盛于磨口的細口瓶中,并用水封。瓶蓋嚴密。
    4.I2:易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應保存在用蠟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溫處。
    5.濃HNO3,AgNO3: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溫避光處。
    15.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五
    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3、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4、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5、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10H2O、CuSO4.5H2O)
    6、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7、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16.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六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藥品:
    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或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2、反應的原理:
    (1)過氧化氫水+氧氣
    (2)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導管口要塞一團棉花)
    (3)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3、收集方法:
    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法(導管口要伸到集氣瓶底處,便于將集氣瓶內的空氣趕盡)
    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發(fā)生反應——排水法(剛開始有氣泡時,因容器內或導管內還有空氣不能馬上收集,當氣泡連續(xù)、均勻逸出時才開始收集;當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氣體已收集滿)。本方法收集的氣體較純凈。
    4、操作步驟: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
    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點:點燃酒精燈,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對準試管中藥品部位加熱。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離:收集完畢后,先將導管撤離水槽。
    熄:熄滅酒精燈。
    5、檢驗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的氣體是氧氣。
    17.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七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18.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八
    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①貝殼煅燒制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CaO+H2O=Ca(OH)2
    ②產生氫氧化鎂沉淀:Mg2++2OH-=Mg(OH)2↓
    ③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④電解熔融氯化鎂:MgCl2通電===Mg+Cl2↑
    19.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十九
    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鋁與強堿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鋁與強堿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氫氧化鋁與強堿反應:Al(OH)3+NaOH=Na[Al(OH)4]
    8.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20.高一化學科目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二十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石蠟的熔化、水的蒸發(fā)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物質的燃燒、鋼鐵的生銹
    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伴隨化學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5、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6、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
    7、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N2O2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潔物。如CO2KClO3SO2等。
    9、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10、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A+B==AB
    11、分解反應: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AB===A+B
    12、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的反應。(緩慢氧化也是氧化反應)
    13、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
    14、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