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字號:

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是為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的復習同樣需要針對考點復習,因為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升自己的復習效率。
    1.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一
    極值的定義:
    (1)極大值:一般地,設函數(shù)f(x)在點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
    (2)極小值:一般地,設函數(shù)f(x)在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f(x0),就說f(x0)是函數(shù)f(x)的一個極小值,記作y極小值=f(x0),x0是極小值點。
    極值的性質:
    (1)極值是一個局部概念,由定義知道,極值只是某個點的函數(shù)值與它附近點的函數(shù)值比較是或最小,并不意味著它在函數(shù)的整個的定義域內或最小;
    (2)函數(shù)的極值不是的,即一個函數(shù)在某區(qū)間上或定義域內極大值或極小值可以不止一個;
    (3)極大值與極小值之間無確定的大小關系,即一個函數(shù)的極大值未必大于極小值;
    (4)函數(shù)的極值點一定出現(xiàn)在區(qū)間的內部,區(qū)間的端點不能成為極值點,而使函數(shù)取得值、最小值的點可能在區(qū)間的內部,也可能在區(qū)間的端點。
    求函數(shù)f(x)的極值的步驟:
    (1)確定函數(shù)的定義區(qū)間,求導數(shù)f′(x);
    (2)求方程f′(x)=0的根;
    (3)用函數(shù)的導數(shù)為0的點,順次將函數(shù)的定義區(qū)間分成若干小開區(qū)間,并列成表格,檢查f′(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么f(x)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么f(x)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小值;如果左右不改變符號即都為正或都為負,則f(x)在這個根處無極值。
    2.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二
    算法
    1、算法概念:
    在數(shù)學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規(guī)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和有限的步驟,現(xiàn)在,算法通??梢跃幊捎嬎銠C程序,讓計算機執(zhí)行并解決問題.
    2、算法的特征
    ①有限性:算法中的步驟序列是有限的,必須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無限的。
    ②確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并且能有效地執(zhí)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是模棱兩可。
    ③順序性與正確性:算法從初始步驟開始,分為若干明確的步驟,每一個步驟只能有一個確定的后續(xù)步驟,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執(zhí)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準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④不性:求解某一個問題的解法不一定是的,對于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通性:很多具體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算法去解決,如心算、計算其計算都要經過有限、事先設計好的步驟加以解決。
    3.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三
    多面體
    1、棱柱
    棱柱的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柱。
    棱柱的性質
    (1)側棱都相等,側面是平行四邊形
    (2)兩個底面與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邊形
    (3)過不相鄰的兩條側棱的截面(對角面)是平行四邊形
    2、棱錐
    棱錐的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錐
    棱錐的性質:
    (1)側棱交于一點。側面都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是相似的多邊形。且其面積比等于截得的棱錐的高與遠棱錐高的比的平方
    3、正棱錐
    正棱錐的定義:如果一個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并且頂點在底面內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這樣的棱錐叫做正棱錐。
    正棱錐的性質:
    (1)各側棱交于一點且相等,各側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錐的斜高。
    (2)多個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a、相鄰兩側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錐,由三垂線定理可得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體中有三對異面直線,若有兩對互相垂直,則可得第三對也互相垂直。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4.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四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內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每一個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圍為[0°,180°]
    (3)二面角的棱:這一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5.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五
    值域
    (1)觀察法:直接觀察函數(shù)的圖像或函數(shù)的解析式來求函數(shù)的值域;
    (2)反表示法:針對分式的類型,把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化成X關于Y的函數(shù)關系式,由X的范圍類似求Y的范圍。
    (3)配方法:針對二次函數(shù)的類型,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圖像的性質來確定函數(shù)的值域,注意定義域的范圍。
    (4)代換法(換元法):作變量代換,針對根式的題型,轉化成二次函數(shù)的類型。
    6.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六
    1.輾轉相除法是用于求公約數(shù)的一種方法,這種算法由歐幾里得在公元前年左右首先提出,因而又叫歐幾里得算法.
    2.所謂輾轉相法,就是對于給定的兩個數(shù),用較大的數(shù)除以較小的數(shù).若余數(shù)不為零,則將較小的數(shù)和余數(shù)構成新的一對數(shù),繼續(xù)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數(shù)被小數(shù)除盡,則這時的除數(shù)就是原來兩個數(shù)的公約數(shù).
    3.更相減損術是一種求兩數(shù)公約數(shù)的方法.其基本過程是:對于給定的兩數(shù),用較大的數(shù)減去較小的數(shù),接著把所得的差與較小的數(shù)比較,并以大數(shù)減小數(shù),繼續(xù)這個操作,直到所得的數(shù)相等為止,則這個數(shù)就是所求的公約數(shù).
    4.秦九韶算法是一種用于計算一元二次多項式的值的方法.
    5.常用的排序方法是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6.進位制是人們?yōu)榱擞嫈?shù)和運算方便而約定的記數(shù)系統(tǒng).“滿進一”,就是k進制,進制的基數(shù)是k.
    7.將進制的數(shù)化為十進制數(shù)的方法是:先將進制數(shù)寫成用各位上的數(shù)字與k的冪的乘積之和的形式,再按照十進制數(shù)的運算規(guī)則計算出結果.
    8.將十進制數(shù)化為進制數(shù)的方法是:除k取余法.即用k連續(xù)去除該十進制數(shù)或所得的商,直到商為零為止,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數(shù)倒著排成一個數(shù)就是相應的進制數(shù).
    7.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七
    總體和樣本
    ①在統(tǒng)計學中,把研究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
    ②把每個研究對象叫做個體。
    ③把總體中個體的總數(shù)叫做總體容量。
    ④為了研究總體的有關性質,一般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x1,x2,....,x-x研究,我們稱它為樣本.其中個體的個數(shù)稱為樣本容量。
    簡單隨機抽樣
    也叫純隨機抽樣。就是從總體中不加任何分組、劃類、排隊等,完全隨。
    機地抽取調查單位。特點是:每個樣本單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樣本的每個單位完全獨立,彼此間無一定的關聯(lián)性和排斥性。簡單隨機抽樣是其它各種抽樣形式的基礎,高三。通常只是在總體單位之間差異程度較小和數(shù)目較少時,才采用這種方法。
    簡單隨機抽樣常用的方法
    ①抽簽法
    ②隨機數(shù)表法
    ③計算機模擬法
    ④使用統(tǒng)計軟件直接抽取。
    在簡單隨機抽樣的樣本容量設計中,主要考慮:
    ①總體變異情況;
    ②允許誤差范圍;
    ③概率保證程度。
    抽簽法
    ①給調查對象群體中的每一個對象編號;
    ②準備抽簽的工具,實施抽簽;
    ③對樣本中的每一個個體進行測量或調查。
    8.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八
    已知函數(shù)有零點(方程有根)求參數(shù)取值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根據(jù)題設條件構建關于參數(shù)的不等式,再通過解不等式確定參數(shù)范圍。
    2、分離參數(shù)法:
    先將參數(shù)分離,轉化成求函數(shù)值域問題加以解決。
    3、數(shù)形結合法:
    先對解析式變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shù)的圖象,然后數(shù)形結合求解。
    9.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九
    空間中的垂直問題
    (1)線線、面面、線面垂直的定義
    ①兩條異面直線的垂直:如果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②線面垂直: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任何一條直線垂直,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兩個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說這兩個平面垂直。
    (2)垂直關系的判定和性質定理
    ①線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這個平面。
    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垂直于他們的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10.高二數(shù)學必修三知識考點 篇十
    三角和的三角函數(shù):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輔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
    cos(3α)=4cos3(α)-3cosα=4cosα·cos(60+α)cos(60-α)
    tan(3α)=tana·tan(π/3+a)·tan(π/3-a)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冪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