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同學要想打好生物基礎,就要掌握好必修一和必修二兩個部分的生物知識,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生物內容屬于高中生物的基礎部分。為各位同學整理了《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一
動物體細胞克隆
動物克隆是一種通過核移植過程進行無性繁殖的技術.不經(jīng)過有性生殖過程,而是通過核移植生產(chǎn)遺傳結構與細胞核供體相同動物個體的技術,就叫做動物克隆.
干細胞的研究進展和應用
1、干細胞的概念:動物和人體內保留著少量具有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2、干細胞的分類:
1)全能干細胞:具有形成完整個體的分化潛能.
2)多能干細胞:具有分化出多種細胞組織的潛能.
3)專能干細胞:只能向一種或兩種密切相關的細胞類型分化.如神經(jīng)干細胞可分化為各類神經(jīng)細胞,造血干細胞可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等各類血細胞.
2.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二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的現(xiàn)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wěn)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tǒng)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xiàn)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xiàn)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3.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三
1、水生單細胞生物直接與水進行物質交換。從水中獲得氧和養(yǎng)料,向水中排放代謝廢物。如草履蟲。
2、體液:指多細胞生物體內以水為基礎的液體。也是人體內液體的總稱。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
3、細胞內液:指細胞內的液體。包括細胞質基質、細胞核基質、細胞器基質。
4、細胞外液:指存體內在于細胞外的液體。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
5、血漿:指血液中的液體部分。是血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
主要含有水、無機鹽、血漿蛋白、血糖、抗體、各種代謝廢物。
6、組織液:指體內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成分與血漿相近。是組織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內的液體。是淋巴細胞的生活的內環(huán)境。
8、內環(huán)境:是指人體的細胞外液所構成的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
內環(huán)境就是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質類含氮化合物的總稱,是蛋白質的代謝產(chǎn)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膽紅素和氨等。
10、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
11、滲透壓:
⑴、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滲透壓的大小與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shù)目成正比。
⑶、血漿滲透壓主要與血漿中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⑷、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
⑸、內環(huán)境滲透壓的穩(wěn)定程度取決于肌體對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水平。
⑹、人的血漿滲透壓約770Kpa,相當于細胞內液滲透壓。
12、正常人體內環(huán)境的酸堿度:
⑴、血漿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間
⑵、內環(huán)境PH能維持相對穩(wěn)定是因為緩沖物質的存在。
13、人體細胞外液溫度一般維持在37°C左右。
4.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四
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聯(lián)系
⑴、二者各有獨特作用,亦可相互配合,共同發(fā)揮免役效應。
⑵、體液免役主要針對細胞外_,依靠_完成。
⑶、體液免役主要是抗體、溶菌酶等的作用。
⑷、細胞免役針對異體組織,或吞噬或消化溶解,或將其釋放到體液中去。
⑸、二者共同針對細胞內寄生物時:體液免役先發(fā)揮作用,阻止其傳播和感染。若已經(jīng)完成感染,則細胞免役將抗原釋放到體液中再由體液免役消滅。
體液免疫過程:
⑴、感應階段:抗原進入機體
①、少數(shù)抗原直接作用于B淋巴細胞
②、多數(shù)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處理、暴露其內部抗原決定簇。
③、吞噬細胞將處理過的抗原呈遞給T細胞。
④、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
⑵、反應階段:B細胞受抗原(處理過或未處理過)刺激_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①、小部分B細胞成為記憶細胞(保持對抗原的記憶,這部分細胞長期保存。)。
②、大部分B細胞因抗原刺激成為漿細胞,開始產(chǎn)生抗體。
③、記憶細胞再遇同種抗原刺激后迅速_分化為大量漿細胞。
⑶、效應階段:漿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5.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五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⑴、分布:濕潤或較濕潤地區(qū)。
⑵、特點:
①、動植物種類繁多,種群結構復雜。
②、種群密度和種群結構能長期處于比較穩(wěn)定狀態(tài)。
⑶、生物類群:
①、植物以喬木為主,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②、動物種類繁多,多營樹棲及攀緣生活。
⑷、生態(tài)功能:
①、提供木材及林副產(chǎn)品
②、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調節(jié)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
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溫度,其次是光。
1.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一
動物體細胞克隆
動物克隆是一種通過核移植過程進行無性繁殖的技術.不經(jīng)過有性生殖過程,而是通過核移植生產(chǎn)遺傳結構與細胞核供體相同動物個體的技術,就叫做動物克隆.
干細胞的研究進展和應用
1、干細胞的概念:動物和人體內保留著少量具有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2、干細胞的分類:
1)全能干細胞:具有形成完整個體的分化潛能.
2)多能干細胞:具有分化出多種細胞組織的潛能.
3)專能干細胞:只能向一種或兩種密切相關的細胞類型分化.如神經(jīng)干細胞可分化為各類神經(jīng)細胞,造血干細胞可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等各類血細胞.
2.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二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的現(xiàn)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wěn)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tǒng)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xiàn)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xiàn)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3.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三
1、水生單細胞生物直接與水進行物質交換。從水中獲得氧和養(yǎng)料,向水中排放代謝廢物。如草履蟲。
2、體液:指多細胞生物體內以水為基礎的液體。也是人體內液體的總稱。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
3、細胞內液:指細胞內的液體。包括細胞質基質、細胞核基質、細胞器基質。
4、細胞外液:指存體內在于細胞外的液體。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
5、血漿:指血液中的液體部分。是血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
主要含有水、無機鹽、血漿蛋白、血糖、抗體、各種代謝廢物。
6、組織液:指體內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成分與血漿相近。是組織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內的液體。是淋巴細胞的生活的內環(huán)境。
8、內環(huán)境:是指人體的細胞外液所構成的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
內環(huán)境就是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質類含氮化合物的總稱,是蛋白質的代謝產(chǎn)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膽紅素和氨等。
10、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
11、滲透壓:
⑴、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滲透壓的大小與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shù)目成正比。
⑶、血漿滲透壓主要與血漿中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⑷、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
⑸、內環(huán)境滲透壓的穩(wěn)定程度取決于肌體對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水平。
⑹、人的血漿滲透壓約770Kpa,相當于細胞內液滲透壓。
12、正常人體內環(huán)境的酸堿度:
⑴、血漿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間
⑵、內環(huán)境PH能維持相對穩(wěn)定是因為緩沖物質的存在。
13、人體細胞外液溫度一般維持在37°C左右。
4.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四
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聯(lián)系
⑴、二者各有獨特作用,亦可相互配合,共同發(fā)揮免役效應。
⑵、體液免役主要針對細胞外_,依靠_完成。
⑶、體液免役主要是抗體、溶菌酶等的作用。
⑷、細胞免役針對異體組織,或吞噬或消化溶解,或將其釋放到體液中去。
⑸、二者共同針對細胞內寄生物時:體液免役先發(fā)揮作用,阻止其傳播和感染。若已經(jīng)完成感染,則細胞免役將抗原釋放到體液中再由體液免役消滅。
體液免疫過程:
⑴、感應階段:抗原進入機體
①、少數(shù)抗原直接作用于B淋巴細胞
②、多數(shù)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處理、暴露其內部抗原決定簇。
③、吞噬細胞將處理過的抗原呈遞給T細胞。
④、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
⑵、反應階段:B細胞受抗原(處理過或未處理過)刺激_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①、小部分B細胞成為記憶細胞(保持對抗原的記憶,這部分細胞長期保存。)。
②、大部分B細胞因抗原刺激成為漿細胞,開始產(chǎn)生抗體。
③、記憶細胞再遇同種抗原刺激后迅速_分化為大量漿細胞。
⑶、效應階段:漿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5.人教版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必修三 篇五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⑴、分布:濕潤或較濕潤地區(qū)。
⑵、特點:
①、動植物種類繁多,種群結構復雜。
②、種群密度和種群結構能長期處于比較穩(wěn)定狀態(tài)。
⑶、生物類群:
①、植物以喬木為主,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②、動物種類繁多,多營樹棲及攀緣生活。
⑷、生態(tài)功能:
①、提供木材及林副產(chǎn)品
②、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調節(jié)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
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溫度,其次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