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復習期間,化學科目的備考是相對比較輕松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根據(jù)考綱來復習知識點,重視常考的知識的復習。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化學必修二復習知識點筆記》,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化學必修二復習知識點筆記 篇一
金屬性:金屬氣態(tài)原子失去電子能力的性質;
金屬活動性:水溶液中,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能力的性質。
注:金屬性與金屬活動性并非同一概念,兩者有時表現(xiàn)為不一致。
1、同周期中,從左向右,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金屬性減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金屬性增強;
2、依據(jù)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的強弱;堿性愈強,其元素的金屬性也愈強;
3、依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極少數(shù)例外);
4、常溫下與酸反應劇烈程度;
5、常溫下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
6、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
7、高溫下與金屬氧化物間的置換反應。
2.高二化學必修二復習知識點筆記 篇二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5.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6.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7.吸收法: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8.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xiàn)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3.高二化學必修二復習知識點筆記 篇三
元素周期律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shù):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電子數(shù):電子數(shù)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shù)=8—最外層電子數(shù)(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遞變規(guī)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shù)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shù)——→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
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
4.高二化學必修二復習知識點筆記 篇四
鋁Al
1、單質鋁的物理性質:銀白色金屬、密度小(屬輕金屬)、硬度小、熔沸點低。
2、單質鋁的化學性質
①鋁與O2反應:常溫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內層金屬。加熱條件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氧化鋁:4Al+3O2==2Al2O3
②常溫下Al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均有H2生成,也能與不活潑的金屬鹽溶液反應: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鋁制餐具不能用來長時間存放酸性、堿性和咸的食品。
③鋁與某些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鋁熱反應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鋁熱劑。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鋼軌。
5.高二化學必修二復習知識點筆記 篇五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乙醇
物理性質: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小于水沸點低于水,易揮發(fā)。
良好的有機溶劑,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與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團為羥基-OH
與金屬鈉的反應2CH3CH2OH+Na→2CH3CHONa+H2
氧化反應
完全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
不完全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Cu作催化劑)
乙酸CH3COOH官能團:羧基-COOH無水乙酸又稱冰乙酸或冰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強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酯化反應醇與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稱為酯化反應。
原理酸脫羥基醇脫氫。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