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知識點

字號:

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1.高二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知識點
    分析某區(qū)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蝕:黃土高原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廣東)。
    (2)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guī)r)的溶蝕和侵蝕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貴、云)。
    (3)流水的沖積(堆積或沉積)作用:平原、沖積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島(沖積島)
    (4)風(fēng)力的侵蝕作用:風(fēng)蝕蘑菇、風(fēng)蝕洼地、風(fēng)蝕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風(fēng)力的沉積作用:沙丘(沙漠)、黃土高原。
    (6)冰川的侵蝕作用:挪威的峽灣(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歐洲的許多湖泊(千湖之國芬蘭的湖泊)。歐洲的地形
    (7)地殼斷裂下陷,形成地塹: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陽湖、貝加爾湖、坦葛尼喀湖、死海、臺灣海峽等。
    (8)巖層斷裂上升(塊狀山):泰山、廬山、華山等。
    (8)板塊相撞:高大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等)和高大年輕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溝、地震、太平洋中的島弧。
    (10)板塊張裂,地殼下陷:東非大裂谷、紅海、死海、約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遺體堆積而成(珊瑚島):馬爾代夫、南海諸島、太平洋諸多島嶼、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噴發(fā)物堆積而成(火山島):夏威夷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層易被侵蝕。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巖層受擠壓,堅實不易被侵蝕。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殼斷裂下陷,流水的沉積作用。
    2.高二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知識點
    世界各大區(qū)域河湖分布:
    一、東亞:
    1、西部多大江大河:長江,黃河等;
    2、東部河流短小;
    二、東南亞:
    1、湄公河(東方的多瑙河),流經(jīng)6個國家(老撾、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中國(瀾滄江)),形成東南亞沖積平原;
    2、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注入印度洋;
    三、南亞:
    1、恒河(圣河):喜馬拉雅山南段,雨水補給,注入孟加拉灣,形成恒河平原(南亞沖積平原);
    2、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國(雅魯藏布江)喜馬拉雅山北坡,雨水補給;
    3、印度河:發(fā)源岡底斯山,冰川融水為主,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四、中亞:
    1、內(nèi)陸河:錫爾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
    2、外流河:額爾齊斯河—北冰洋水系;
    3、湖泊:內(nèi)陸湖:里海(世界)、伏爾加河(內(nèi)陸河最長的)、烏拉爾河、咸海;
    五、西亞和北非:
    1、尼羅河:第一長河6600千米;
    2、兩河: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3、蘇伊士運河:1700千米
    4、死海:-400米(世界最低點);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剛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資源豐富;
    2、維多利亞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3、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
    七、西歐:
    1、總括:河網(wǎng)稠密,河湖眾多,水量充沛,利于航運;水位變化小;無長河;
    2、萊茵河:發(fā)源于瑞士境內(nèi)阿爾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流經(jīng)魯爾區(qū);
    3、多瑙河:發(fā)源于德國西南部的山地,流經(jīng)8個國家,在羅馬尼亞注入黑海;
    八、歐洲東部和北亞:
    1、俄羅斯:大河多,水量充沛(雪水補給),封凍期長;
    2、伏爾加河:內(nèi)陸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黃金水道;
    3、鄂畢河:外流河,北冰洋水系;
    4、頓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凌汛);
    5、貝加爾湖(最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九、北美:
    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長度,流量;灌溉水源);
    2、圣勞倫斯河;
    3、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冰川作用形成,蘇必利爾湖-淡水湖);
    十、拉丁美洲:
    1、亞馬孫河:世界水量、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世界第二長河(6400km);
    2、拉普拉塔河;
    3、的的喀喀湖(海拔的湖);
    十一、大洋洲:
    墨累河:澳大利亞河流;
    達令河:墨累河支流,灌溉水源,1月汛期,7月枯水期;
    3.高二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知識點
    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
    ⑴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XX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的界線;
    ⑤XX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河流有無結(jié)冰期的界線;
    ⑦農(nóng)業(yè)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⑵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cè)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季風(fēng)區(qū)與非季風(fēng)區(qū)分界線;
    ③內(nèi)流區(qū)與外流區(qū)的分界線;
    ④牧區(qū)與農(nóng)耕區(qū)通過的地方;
    ⑤內(nèi)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
    ⑦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
    4.高二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知識點
    日影的朝向和長短變化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長短變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決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由于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周年往返移動,正午日影朝向不僅隨空間,而且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日影始終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日影最長。
    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的日影始終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日影最長。
    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回歸線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與物體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時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從正東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時日影朝西,日落時日影朝東。
    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長于夜,全球各地(極晝區(qū)域除外)太陽從東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南。從春分日至夏至日,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漸北移;從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點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極晝區(qū)域除外)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北。從秋分日至冬至日,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南移;從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北移。
    由此可見,太陽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與升落方向相反)不僅隨空間,而且隨時問的變化而變化。從赤道開始,隨著緯度的升高,太陽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變化幅度也逐漸增大。
    5.高二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知識點
    1、遙感(RS)
    主要是獲取信息,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視力的延伸
    工作過程: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收集→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專業(yè)圖件統(tǒng)計數(shù)字
    目標(biāo)物→傳感器→遙感地面系統(tǒng)→成果
    特點和優(yōu)點:可以首先從面上的區(qū)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點地選擇若干點、線進行野外驗證和檢查。不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zhì)量,而且節(jié)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
    2、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在全球范圍內(nèi)實時進行導(dǎo)航、定位的系統(tǒng)。如,可以精確定位某地理事物的三維坐標(biāo)(經(jīng)度,緯度和海拔),還可為飛機、船舶、汽車導(dǎo)航。
    由三大部分組成:空間部分—GPS衛(wèi)星星座(共24顆,其中21顆工作衛(wèi)星,3顆備用衛(wèi)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jiān)控系統(tǒng);用戶設(shè)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
    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xù)性、實時性
    3、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
    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的計算機系統(tǒng),用于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的領(lǐng)域。在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yīng)用。
    優(yōu)點:
    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
    ②功能強大;
    ③動態(tài)監(jiān)測(GIS與RS相結(jié)合)
    4、地理信息技術(shù)與數(shù)字地球
    數(shù)字地球是指數(shù)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shù)字化后,由計算機網(wǎng)絡(luò)來管理的技術(shù)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