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狐貍列那》原文及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狐貍列那》原文
天氣冷極了。狐貍列那的家里已經沒有吃的了。他到外面給孩子們找吃的東西。出了家門,列那在大路邊走來走去。忽然,一陣風刮過來,飄來一股香味。列那使勁聞了聞,說:“這是鮮魚的香味呀!”他朝遠處看去,一輛賣魚的車正駛過來。列那立刻想出一條妙計。他一連幾跳,躥到大路中間,躺在地上裝死。他閉著眼睛,舌頭拖在嘴外,身子軟綿綿的。
車開到列那跟前,猛地停了下來。“一只死狐貍!快下車?!闭f著,兩個賣魚的人下了車。他們走到列那跟前,摸摸列那柔軟的毛皮,說:“這張皮能賣不少錢呢!”他們把列那扔到車上的魚筐旁邊,重新上路了。
列那差點兒笑出聲來。他用鋒利的牙齒咬開一個魚筐,大吃起來。吃飽后,他又很快地把一條條魚穿起來,做成一個項鏈似的圓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他飛快地從車上跳下來。
響聲驚動了賣魚的人。他們回頭一看,發(fā)現狐貍跳下了車,驚訝極了。列那朝他們喊道:“謝謝你們的魚!”
晚上,列那的孩子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鮮魚晚餐?!?BR>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狐貍列那》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狐貍的聰明。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知道狐貍是怎樣從車夫那偷走魚的。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你們一定聽過不少關于狐貍的故事吧,狐貍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動物?
2、的確,狐貍非常聰明,狡猾。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只狐貍,他的名字叫列那。
3、指導學生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其它學生評議。
4、指名反饋:小朋友們,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關于列那的故事嗎?
三、認讀生字,讀中鞏固
1、學生自己讀課文,找出生詞,自己拼一拼,讀一讀。
2、指名反饋讀,幫助認讀生字。
3、開火車抽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說句練習。
5、反復讀課文,在文中扎實掌握生字。
四、讀文,深入理解課文
1、知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列那的焦急和擔心。
2、列那是怎樣找到東西的?
3、教師小結:是呀,聰明的列那不僅找到吃的,而且還是一條條鮮魚呢?
4、分角色朗讀列那妙計的過程。
五、教師小結,朗讀鞏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字。
2、朗讀課文。
3、總結全文,體會狐貍的聰明。
教學過程:
一、檢查生字,朗讀課文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2、學生分小組朗讀課文。
一、總結延伸,開展故事會
1、教師:這件事讓我們覺得列那很聰明。在動物中,狐貍是聰明的象征,關于狐貍的故事可多了,你們找到了嗎?
2、交流找到的故事,互相說一說。
3、開展故事會。
4、教師小結,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
二、指導寫字
1、學生看生字卡認讀并組詞。
2、教師強調要點。
3、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4、佳作評析。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狐貍列那》教案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觀察寫字表,運用記字方法記住“死、咬、做”三個字。
2、通過自由練讀、角色朗讀、同學賽讀等形式,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感情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迪。
教學重點:運用記字方法學習生字,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待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回顧文章的主要內容。(分“字、詞”兩個層次復習舊知。)
二、提示課題,導入新課。
三、學習新字,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圈畫的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書,檢查自學情況。
3、學習會認字“停、錢、重”。
采取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的方法;采用開火車讀、男女賽讀、指名讀等形式,使學生認讀生字。
4、送字回文,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抓關鍵語句“一只死狐貍!快下車?!薄斑@張皮能賣不少錢呢!”體會賣魚人的高興,感情朗讀。
5、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圈畫的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書,檢查自學情況。
3、學習會寫字“咬、做”。
采取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的方法;采用開火車讀、男女賽讀、指名讀等形式,使學生認讀生字。
4、送字回文,指導學生默讀并圈畫出表示列那動作的詞,在理解詞語基礎上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抓住表示列那動作的詞,體會列那當時心理,感情朗讀。(學生在上一自然段學習的基礎上,已掌握學習方法,本自然段在學習中應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三)學習課文四、五自然段,體會列那和賣魚人的心情。
(四)小結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五)回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四、鞏固練習
(一)認識字寶寶
停錢重咬做
(二)再認詞寶寶
停下停車金錢重新咬住咬牙咬人
出生入死你死我活做工做人做事
(三)生字搬家
1、做事情不要死板,要靈活機動。
2、小紅一口咬定,這事不是她干的。
五、指導寫字(死咬做)
1、指導學生用“加一加、換一換、猜字謎”等方法記字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小組討論,然后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后再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抓住關鍵筆畫指導學生觀察字形。
3、指導寫字(老師范寫,學生仿寫。)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狐貍列那》原文
天氣冷極了。狐貍列那的家里已經沒有吃的了。他到外面給孩子們找吃的東西。出了家門,列那在大路邊走來走去。忽然,一陣風刮過來,飄來一股香味。列那使勁聞了聞,說:“這是鮮魚的香味呀!”他朝遠處看去,一輛賣魚的車正駛過來。列那立刻想出一條妙計。他一連幾跳,躥到大路中間,躺在地上裝死。他閉著眼睛,舌頭拖在嘴外,身子軟綿綿的。
車開到列那跟前,猛地停了下來。“一只死狐貍!快下車?!闭f著,兩個賣魚的人下了車。他們走到列那跟前,摸摸列那柔軟的毛皮,說:“這張皮能賣不少錢呢!”他們把列那扔到車上的魚筐旁邊,重新上路了。
列那差點兒笑出聲來。他用鋒利的牙齒咬開一個魚筐,大吃起來。吃飽后,他又很快地把一條條魚穿起來,做成一個項鏈似的圓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他飛快地從車上跳下來。
響聲驚動了賣魚的人。他們回頭一看,發(fā)現狐貍跳下了車,驚訝極了。列那朝他們喊道:“謝謝你們的魚!”
晚上,列那的孩子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鮮魚晚餐?!?BR>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狐貍列那》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狐貍的聰明。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知道狐貍是怎樣從車夫那偷走魚的。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你們一定聽過不少關于狐貍的故事吧,狐貍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動物?
2、的確,狐貍非常聰明,狡猾。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只狐貍,他的名字叫列那。
3、指導學生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其它學生評議。
4、指名反饋:小朋友們,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關于列那的故事嗎?
三、認讀生字,讀中鞏固
1、學生自己讀課文,找出生詞,自己拼一拼,讀一讀。
2、指名反饋讀,幫助認讀生字。
3、開火車抽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說句練習。
5、反復讀課文,在文中扎實掌握生字。
四、讀文,深入理解課文
1、知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列那的焦急和擔心。
2、列那是怎樣找到東西的?
3、教師小結:是呀,聰明的列那不僅找到吃的,而且還是一條條鮮魚呢?
4、分角色朗讀列那妙計的過程。
五、教師小結,朗讀鞏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字。
2、朗讀課文。
3、總結全文,體會狐貍的聰明。
教學過程:
一、檢查生字,朗讀課文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2、學生分小組朗讀課文。
一、總結延伸,開展故事會
1、教師:這件事讓我們覺得列那很聰明。在動物中,狐貍是聰明的象征,關于狐貍的故事可多了,你們找到了嗎?
2、交流找到的故事,互相說一說。
3、開展故事會。
4、教師小結,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
二、指導寫字
1、學生看生字卡認讀并組詞。
2、教師強調要點。
3、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4、佳作評析。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狐貍列那》教案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觀察寫字表,運用記字方法記住“死、咬、做”三個字。
2、通過自由練讀、角色朗讀、同學賽讀等形式,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感情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迪。
教學重點:運用記字方法學習生字,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待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回顧文章的主要內容。(分“字、詞”兩個層次復習舊知。)
二、提示課題,導入新課。
三、學習新字,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圈畫的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書,檢查自學情況。
3、學習會認字“停、錢、重”。
采取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的方法;采用開火車讀、男女賽讀、指名讀等形式,使學生認讀生字。
4、送字回文,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抓關鍵語句“一只死狐貍!快下車?!薄斑@張皮能賣不少錢呢!”體會賣魚人的高興,感情朗讀。
5、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圈畫的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書,檢查自學情況。
3、學習會寫字“咬、做”。
采取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的方法;采用開火車讀、男女賽讀、指名讀等形式,使學生認讀生字。
4、送字回文,指導學生默讀并圈畫出表示列那動作的詞,在理解詞語基礎上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抓住表示列那動作的詞,體會列那當時心理,感情朗讀。(學生在上一自然段學習的基礎上,已掌握學習方法,本自然段在學習中應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三)學習課文四、五自然段,體會列那和賣魚人的心情。
(四)小結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五)回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四、鞏固練習
(一)認識字寶寶
停錢重咬做
(二)再認詞寶寶
停下停車金錢重新咬住咬牙咬人
出生入死你死我活做工做人做事
(三)生字搬家
1、做事情不要死板,要靈活機動。
2、小紅一口咬定,這事不是她干的。
五、指導寫字(死咬做)
1、指導學生用“加一加、換一換、猜字謎”等方法記字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小組討論,然后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后再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抓住關鍵筆畫指導學生觀察字形。
3、指導寫字(老師范寫,學生仿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