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民間故事文字版【六篇】

字號:

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民間故事占據了很大的地位。在許許多多的故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聽故事的快樂,更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下面是分享的經典民間故事文字版【六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經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相傳,何瑭在沁陽縣作官時,有一位欽差大臣從那里經過,他明明知道也不去迎接。欽差大人很不高興,心想:我所過之處,大小官員都夾道歡迎,熱情招待,唯獨你何瑭竟敢如此無禮!有心給他點顏色看看,但一時又找不到什么借口。
    這天正值清明,天上下著小雨。欽差大人帶著人馬正走之間,突然見一個青年農民扛著鋤頭,戴著斗笠,提著一雙新布鞋在泥濘中奔走。他頓時心生一計:立即下令將那青年拿下,解送到何瑭衙內,讓他定罪。
    那青年農民無故被捕,十分氣憤,連聲大叫著“冤枉,冤枉!”
    何瑭接到此案,感到非常奇怪。這位青年忠誠老實,冒雨回家,有何罪過?這不是欽差大人在有意刁難于我嗎?又一想,既然欽差大人送來讓我審理,其中必有定罪之處,若審不出,他必定從中抓住什么柄把,對我進行羞辱,解他受冷遇之恨。
    何瑭一邊審訊,一邊仔細觀察。當他看到那位青年提著一雙布鞋時,豁然心亮,立即問道:“這鞋是誰給你做的?”那青年說:“是我的妻子。”何瑭又問:“你的身體是誰生的?”那青年又答:“是我父母?!边@時何瑭就把驚堂木“啪”地一拍,佯裝厲聲喝道:“惜妻子之手工,不惜父母之遺體,這不是滔天罪行?還講什么冤枉?”隨時將“犯”人押向欽差大人處。并判那青年在母親面前磕三個響頭,以其守法洗身。
    欽差大人看到何瑭批閱的案卷時,不由一驚,知道何瑭不是好惹的,只得放了那青年農民。
    【篇二】經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早些年,在山西、河北交界一帶,有個開車馬店的掌柜,姓劉,人送外號“棉花嘴”。
    你別看這個人見人三分笑,做起事來,蕎麥皮也能榨出油來。住過他店的人,沒有一個愿意再來住第二次的。
    這一天,劉掌柜的店里“嘰里咕嚕”趕進四輛大車,車剛停穩(wěn),為首的一個黑大個子就沖著柜房直吆喝:“店掌柜的在哪兒,出來招呼客人嘍,俺們要住店,快著點,把爺爺都快凍死了!”
    客人本來就少,劉掌柜穿著厚棉衣,正躺在柜房里打盹,聽見有人高聲大嗓地喊,趕緊跑出來招呼,安排這些人住下。
    冬天的天黑得就是快,剛吃過飯,便到了掌燈時分。幾個人擠在大炕上,屋子里沒生爐子,被子又薄,冷得直打顫。
    黑大個子喊來劉掌柜,讓他把炕早一點燒熱,好讓大伙睡覺。劉掌柜瞇起眼睛笑著說:“這個好說,客人們先睡下吧,走了一天怪累的,我馬上讓伙計們燒炕?!?BR>    幾個人勉強睡下,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xiāng)。
    沒睡一袋煙工夫,他們就不約而同被凍醒了。黑大個子爬起來看了看炕灶,灶膛還亮著,奇怪,為啥炕一點也不熱?他想:“大概是剛燒,還沒熱上來呢?!边@么一想,他又埋頭睡去。
    沒睡一會兒,大伙兒“嘰嘰喳喳”又都被凍醒了,再看灶里,火光還是一閃一閃的。
    大伙兒覺得奇怪,這是怎么回事呀?有人想弄個究竟,索性跳下炕來,趴到灶坑旁一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灶里燒的根本不是柴火,而是點了一盞豆粒般大小的油燈,怪不得忽明忽暗,炕上連一點熱氣都沒有。那人把小油燈拿出來,大伙兒都把氣撒在燈上,一下就把燈給摔爛了。
    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大罵劉掌柜這個龜孫子心腸太黑,手段太狠,笑瞇瞇看起來像菩薩,做起事來比蛇蝎還毒,竟用這樣見不得人的手段來坑蒙拐騙。大伙兒越說越來氣,有人當即就要找黑心掌柜去討要房錢,店也不住了,立馬走人。
    黑大個子此時卻很沉得住氣,他想了一想,讓大伙兒冷靜下來,先不要去驚動那個姓劉的,就像啥事都沒發(fā)生一樣。黑大個子心里想到了一個主意,可以好好教訓一下這個黑心掌柜。
    第二天天還沒亮,黑大個子這幾個人早早地就套起車走了。
    劉掌柜見他們都走了,就過來收拾鍋灶,預備燒水做飯。
    揭開鍋一看,鍋里黑黝黝地放著一塊石頭,劉掌柜很是納悶,罵罵咧咧地伸手就去搬,這一搬不要緊,剛把石頭抱起來,就“啊呀”大叫一聲,趕忙又把石頭松開。那石頭又大又沉,只聽“嘩啦”一聲脆響,石頭把鍋砸了個窟窿,劉掌柜也燙了兩手大血泡,痛得他齜牙咧嘴直叫喚。
    原來,這事是黑大個子他們干的,他們今兒天不亮就起來了,先是抱了塊大石頭放在鍋里,接著用猛火把鍋和石頭燒了個通透,只等劉掌柜上鉤。
    這暗藏的玄機劉掌柜哪里知道,他爹呀娘呀地叫喊了一陣,猛地一抬頭,見墻上寫有幾行字,他不由念道:“山西有你宋丑哥,走南闖北見識多,你這掌柜心眼壞,自搬石頭自砸鍋!”
    劉掌柜有苦難言,從此,再也不敢干那些昧良心的事了。
    【篇三】經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境內,有一條可以媲美西湖的秀麗湖泊,它就是西湖的“姐妹湖”湘湖。相傳,湘湖葫蘆般的形狀竟然與神農氏有關。
    一日,神農氏來到浙江杭州郡內試嘗百草,走到山上樹林里,突然看到一只碩大的毛毛蟲靜靜地伏在一株植物莖稈上,那毛毛蟲足有一尺長,渾身都是長毛。神農氏的徒弟孫娃上前想拍死毛毛蟲,被神農氏勸?。骸巴絻盒莸脽o禮,它也是一條生命,切不可胡亂殺生?!闭f完,神農氏發(fā)現(xiàn)毛毛蟲尾部竟然有條傷痕,還流著一些綠色的黏液。
    原來它受傷了,怪不得躺在草莖上不動。神農氏從身邊拿出一株藥草,把藥草的幾片葉子撕開,搓出些汁液滴在毛毛蟲的受傷處,邊滴邊說:“毛毛蟲,看你的造化,希望這治傷草能在你身上起效果。”說完,神農氏和孫娃就走向另外一片林地。
    神農氏嘗藥,即便萬般小心,還是出了狀況。那天,神農氏因嘗了一株無名草而腹痛不止。看到師傅在地上打滾,孫娃急壞了,想不到這無名草竟然有如此毒性??杉庇猩队?,他只得抱住神農氏哭泣:“師傅,我該給您吃啥藥才能讓您止痛?”
    神農氏此時已不能開口大聲說話,“孫娃,我命在旦夕,此草非比尋常,絞痛得我腸子都要擰斷,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此,告誡后人此草叫斷腸草,讓他們別再誤食此草?!?BR>    看到奄奄一息的神農氏,孫娃哇哇大哭,哭聲驚動了在女媧山里女媧仙殿打坐的女媧娘娘。女媧掐指一算,這神農氏有難,不去救治,其命休矣。想到這兒,她起身欲飛,卻不料身邊一株仙草上撲騰出一只蝴蝶,她在女媧面前輕舞著,然后說道:“娘娘,何須勞駕您去?前些日子我欠神農氏一個救命之恩,我要報答他?!?BR>    原來那蝴蝶就是上次神農氏救治的長毛毛蟲蛻變而成。蝴蝶是從卵里孵化出來的,女媧把蝴蝶收在身邊,封它為蝶王。別小看這蝶王,凡間的小毛毛蟲都得聽命于它。
    女媧看著蝶王說道:“想不到你個小小蝶兒竟然也會知恩圖報。其實神農救你之事我早已知曉,方才我是故欲往浙江郡內,我就是要看看你這蝶兒是否孺子可教也!”
    “謝謝娘娘美譽,在下這就前往杭州郡救治神農氏?!?BR>    女媧輕輕喝住蝶王:“且慢。杭州郡山丘眾多,草木茂盛,鳥類、蛇蝎都是你的天敵,我擔心你此番前往會遭不測,你看看你全身泥土色,不好好偽裝恐怕會有閃失。”
    看女媧這樣關切自己,蝶王目光中露出欣喜:“多謝娘娘指點,那要如何幫我喬裝打扮呢?”
    女媧想了想,然后眼珠一轉,“有了,凡間現(xiàn)在正逢五月,百花盛開,我就讓你穿一身花衣服吧!這樣你和百花混在一起,那些天敵就無奈于你?!闭f到這兒,女媧雙手向前一伸,立即,空中飛來鮮花百朵,女媧紅唇輕啟吐納,霎時,那些花朵盡數被吹開,大大小小的花瓣化作花瓣雨打在了蝶王身上,一下子就形成一座花山把蝶王壓住。蝶王慌亂起來,它掙扎著從花山堆里飛躍而出,然后上下左右地看,它想看看自己的翅膀壓壞了沒有。這一看可不要緊,蝶王嚇了一大跳:“娘娘,娘娘,你把我變成美麗的花蝴蝶了?。 ?BR>    這時,女媧又從身邊掏出一只似鍋子一般大的葫蘆,對蝶王說:“蝶兒,這葫蘆中裝有茶籽,能解百毒,你到了凡間,只要把葫蘆口打開,把茶籽給神農氏服下,他便會康復蘇醒。蝶兒你要切記,這葫蘆和茶籽已得天地靈氣,不能讓它們離開你的身體,否則會回不轉我女媧山?!敝灰娕畫z向葫蘆吹口氣,立時,那葫蘆已變成一只極其袖珍的小葫蘆,粘在了蝶王身上。
    一切妥當后,蝶王離開了女媧山在天空中飛著,沒多久就飛到了神農氏暈倒的地方。這時,神農氏正抓著孫娃的手,他又痛昏了過去。
    望著師傅受折磨,孫娃無奈地看著天空,心中在禱告,老天?。∽寧煾低^難關吧!就在這時,孫娃發(fā)現(xiàn)天空中飛來一只蝴蝶,它的翅膀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漂亮的色彩,孫娃的眼睛開始發(fā)暈,世上哪有這樣美麗的蝴蝶,莫非是上蒼派它來救師傅了?
    蝴蝶隨風飛舞到神農氏身邊,身體慢慢變大,然后停在神農氏身前,把小葫蘆的口打開,輕輕伸進神農氏的嘴中。
    看到蝴蝶把小葫蘆的口放進神農氏的嘴里,孫娃看呆了,?。∵@蝴蝶要給師傅吃啥東西?孫娃屏氣凝神,沒多久,蝴蝶抽出葫蘆口說道:“孫娃,我是一個月前你家主人救治的毛毛蟲,現(xiàn)已成為仙界蝶王,今奉女媧娘娘之命前來救治神農氏,方才我給你家主人灌了茶籽,那茶籽能解你主人身體之內的毒,但在他沒醒來之前,你要守在這兒,以防他受豺狼虎豹侵襲,我想過不了多久,你家主人就會醒來,你們主仆二人以后嘗藥時要千萬小心,如今我任務完成,就先告辭?!闭f完,蝶王就準備塞好葫蘆口。
    聽到蝶王如此言語,孫娃欣喜異常,看來那毛毛蟲真的還通人性??!想到這兒,孫娃跑上前拉住蝶王的身體,“蝴蝶,你這葫蘆中的茶籽是什么東西,讓我看看行嗎?到時我也好對主人有個交代?!闭f完,孫娃一用力便拉出了粘在蝶王翅膀上的小葫蘆。
    蝶王想不到孫娃要看葫蘆,它想阻攔,但為時已晚,小葫蘆一脫離蝶王的身體便立刻變大變沉。孫娃可不知葫蘆還會變大,他的手沒抓穩(wěn),葫蘆一歪便向地上落去。這一落地可不得了,只聽見轟隆隆一聲巨響,天空電閃雷鳴起來,孫娃嚇得忙背著神農氏躲進了草叢。
    轟隆隆,轟隆隆,那葫蘆在地上開始慢慢變大。
    蝶王和孫娃的對話女媧透過洞府寶鏡看得真切,她抿嘴一笑,輕聲吟道:“唉!造化!杭州郡內山脈奇秀、人杰地靈,看來我的寶葫蘆是想安家在那里了?!闭f完,女媧對著空中伸出蘭花指,嘴中低吟著“大、落、變!”
    也真奇怪,女媧話音才落,那葫蘆在轟隆隆的雷聲中越發(fā)壯大,然后重重地落在地上,一陣山搖地動過后,地上便出現(xiàn)了一個葫蘆狀深深的凹地,接著又是一陣轟隆隆隆,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沒多久便把凹地灌滿,成了一個湖泊。
    雨過天晴,神農氏蘇醒過來。他聽聞孫娃如此這般地給他講述,忙對著天空跪倒在地,雙手合攏拜謝女媧。
    這時,空中傳來女媧的聲音,“神農,且莫謝我!你為民嘗試百草遇毒,本尊理應助你。如今我那葫蘆扎根杭州郡成了湖泊,有勞你為此湖起個名字吧。再者,我那寶葫蘆中的茶籽已隨湖水沖入浙江郡內各地,不消多時它們便會長成茶樹,你嘗試百草,易誤食臟東西引起腹痛,你可食用茶葉解毒。神農,蝶王使命業(yè)已完成,我現(xiàn)將它收回我的女媧山,以后你和你的徒兒好自為之……”
    “謝過女媧娘娘的相助?!笨吹竭h飛的蝴蝶,神農氏再次向著天空跪謝女媧!跪謝完畢,他把目光轉向眼前那葫蘆狀的湖泊,但見那湖泊綠波蕩漾,沐浴于陽光之中。
    突然,神農氏想到了他曾去過湖南境內的湘江,這兒的環(huán)境一如湘江般秀麗,我看這湖就叫“湘湖”吧!
    從此,湘湖的美名就開始在浙江境內傳揚開。后來,那些女媧寶葫蘆內的茶籽在湘湖邊長成了茶樹,因茶葉的芬芳和特有的藥用價值,經過廣大茶農的不斷引種,杭州成為世界上的茶都。正所謂:神農嘗百草,蝶王把恩報,葫蘆變湘湖,女媧茶葉妙!
    【篇四】經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貞觀初年,青州發(fā)生了一個案子。一名男子圖謀造反,被抓獲后,州縣官吏以為立功的時刻到了,嚴刑審問之下,發(fā)揮捕風捉影的想像力,順藤摸瓜,穿衣亂搭,不多時間州縣監(jiān)獄里叛亂分子就人滿為患了。這個大案很快就驚動了唐太宗李世民,他命令侍御史崔仁師前往復查。
    這位崔御史干活到是干凈利落快,沒幾天,就鎖定了十幾名主犯,其它的人則全部宣布無罪,就地釋放,之后,他一拍*,打道回京了。
    這差不多等于把州縣官員們立功的努力全部否定了吧,崔仁師前腳剛走,反映信隨后就一封接一封地到了中央。不要說這些人,連李世民都覺得不對勁兒了,涉及這么多人的一個謀反大案,怎么可能只有十幾個人有罪呢?他馬上又派出使者,去審問這些囚犯,務必搞清楚情況,不冤枉一個好人,但也不能放走一個危險的壞人。
    大理少卿孫伏伽素與崔仁師交好,聽說這件事后,找到他說:“這個事件抓獲的犯人極多,而你竟然差不多全部給他們平反了,人都是覺得活著好的,誰愿意去死呀!現(xiàn)在皇上又派人去復查,那些被你判死罪的十幾個人恐怕會翻供的,我很是為你擔心啊?!?BR>    崔仁師說:“我曾經聽說過斷案的正道應該以寬恕為根本,哪有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知道他們冤枉而不去給他們申訴的?如果以我一個人的生命能夠換取無辜的死囚十個人的生命,我也是心甘情愿啊?!?BR>    孫伏伽搖著頭,無奈地走了。
    李世民派遣的特使到達青州后,重新提審那十幾個被判處死罪的人,問他們先前的判決冤枉不冤枉。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崔公非常仁恕,他對這件事的處理非常公平,我們都認罪伏法?!本谷粵]有一個有不同意見的。
    特使非常奇怪,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生死之際,就是一根稻草也會牢牢抓住的,這些人怎么會不肯為自己申辯呢?細問之下,他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崔仁師到達青州后,并沒有對這些犯了“謀逆”重罪的囚犯投以鄙夷的眼光,而是命令把他們的手拷、腳鐐全部去掉,讓他們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去掉了身上發(fā)臭的怪味兒,之后,又讓他們美美地飽餐一頓,還和顏悅色地對他們說,“在沒有找到證據之前,你們都是無罪的,所以不用害怕,事情很快就會水落石出的。”不要說在監(jiān)獄里,就是走在大街上,也沒有官吏這么跟他們說話啊,許多人眼里都噙滿了淚水。
    面對特使,一個死囚給出了認罪的原因:“崔大人給了我們做人的尊嚴?!?BR>    崔仁師因為這件事而名動京師,讓李世民也刮目相看。
    【篇五】經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民國時期,統(tǒng)帥奉系的東北軍閥張作霖雖然在公開場合常常被人們尊稱為“張大帥”,可是在暗地里,人們卻對這位土匪出身的“土皇帝”頗不以為然。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們更是認為張作霖根本不懂得一點知識、禮儀,憑借槍桿子闖世界,也就是在當時的亂世中才偶然得勢。對于別人的這些背地里的不敬,張作霖實際上心知肚明,但是他并不以之為恥,相反卻一向我行我素,并且還經常以“不懂文化”的人自居。
    雖然人們對張作霖的生平事跡多有議論,但是他在對日本人的態(tài)度上,人們卻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大聲稱好。張作霖對付日本人有他自己的一套。雖然他沒有大義凜然、文采飛揚的抗日誓詞,但是日本人卻對他又怕又恨。
    作為奉系軍閥的統(tǒng)帥,張作霖經常受邀參加各種各樣的宴席,大多數時候,張作霖會派自己的弟弟張作相或其他部屬代自己參加這些宴席,但是如果邀請之人身份特殊,或者宴席的主題事關重大之時,張作霖必定要親自赴宴。
    有一次,張作霖出席由當地一位社會名流組織的宴席,正在他與席上的幾位朋友互相敬酒致意之時,有幾個同來參加宴席的日本人突然聲稱:“久聞張大帥文武雙全,請即席賞幅字畫?!?BR>    其實但凡對張作霖有一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張作霖哪里懂得什么字畫,他不但不會寫字作畫,就連看恐怕也看不懂。席間的人都看出來日本人是在故意刁難他,張作霖雖然性情粗獷,可卻是個明白人,他早已洞悉日本人的不懷好意。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果不給日本人點顏色看看,他們必定會百般刁難,最后不但自己騎虎難下,而且還要大失顏面。于是張作霖同樣用自己在交際場合中學來的一些文詞回答:“在下雖然不才,但是無奈盛情難卻,那我就在眾位面前獻丑了?!闭f完就吩咐筆墨侍候。
    一陣張羅之后,筆墨紙硯全部擺齊。只見張作霖大步跨到桌前,在鋪好的宣紙上大筆一揮寫了個“虛”字,然后得意地落款:“張作霖手黑。”
    此時,不僅幾個日本人摸不著頭腦,就連在場的許多中國人同樣面面相覷,不解其中意思。還是跟隨張作霖多年的秘書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連忙貼近張作霖耳邊低語:“您寫的‘墨’下面少了個‘土’,‘手墨’變成了‘手黑’?!?BR>    張作霖立即反應過來。這時人群中的很多中國人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但不知道一向善出怪招的張作霖此次將如何當眾收場。只見他不慌不忙地拍了一下秘書的肩膀,然后大聲訓斥秘書:“我還不曉得這‘墨’字下邊有個‘土’?知道我為什么少寫一個‘土’字嗎?因為這是日本人要的東西。我這叫寸土不讓。”話音剛落,滿堂喝彩,那幾個等著看張作霖出丑的日本人反而被他的一番話捉弄得無所適從,最后不得不匆匆地離開了。
    張作霖將錯就錯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智慧和膽識,還有一份對于語言靈活的把握能力。有誰能夠說,這樣的說話方式不是一種文化呢?面對窘境,恐慌和慌亂是無濟于事的。越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越是需要處變不驚的坦然和機智敏捷的反應,這樣才能靈活地用語言扳回局面。這體現(xiàn)的正是一種四兩撥千金的巧妙。
    【篇六】經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春秋時期,黃海邊上有一個小村,名字叫仁義里村。
    有一天,村里一戶姓王的人家挖井時,挖出一塊石鼓形狀的石頭,上面刻著兩條蟠龍,昂首翹尾,好象要騰空飛去。人們見了無不嘖嘖稱奇。王氏兄弟便跑到村西小山上,請慈云觀里的呂道長,到村里去看看這快非同一般的石頭。這個呂道長曾云游四海,見多識廣??戳耸倪B聲說:“寶物,寶物。這是一塊天生地長的石鼓,凡夫俗子是敲不響的,只有大國之君才能擂響?!北娙瞬恍牛娂娪檬^,棍棒等物敲打,果然寂然無聲。
    呂道長指點王氏兄弟:“現(xiàn)在齊國國君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你們應該把此寶物獻給他,說不定齊桓公會對你們兄弟加封受賞?!?BR>    王氏兄弟聽了呂道長的話,便邀請了八個好友,抬著石鼓奔向齊國。由黃海之濱到齊國國都臨淄遠隔千里,他們經過兩個多月的辛勞奔波,好不容易來到牛山,趟過淄河,又走了十幾里地,來到臨淄城南的一個村莊邊下。他們實在累及了,便在路邊休息。這時,一個十二三歲的牧童走過來,好奇的用鞭桿敲打了一下石鼓。石鼓便發(fā)出震耳欲聾的響聲。王氏兄弟等人大為吃驚。他們想:一個十二三歲的放牛娃,竟能把石鼓敲的震天響,齊國大地真是人杰地靈的大幫。如果把石鼓抬進城里獻給齊王,看來,不但得不到什么封賞,說不定落個欺騙國君的罪名。于是,他們沮喪地扔掉石鼓,垂頭喪氣的返回去了。
    從此,城南這個村莊就叫石鼓村,石鼓在這里無聲無息待了千百年,后來,有無聲無息的消失了。不過,石鼓村的人們至今傳誦著這個傳說故事。
    現(xiàn)在的石鼓村,因為城區(qū)的擴建,已建起了棟棟樓房。成了石鼓新村生活區(qū)。石鼓村的人們,都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