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關(guān)于民間傳說的故事

字號: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xué)中的重要門類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并傳播的、具有虛構(gòu)內(nèi)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xué)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統(tǒng)稱,有的地方叫“瞎話”、“古話”、“古經(jīng)”等等。為大家提供《五年級關(guān)于民間傳說的故事》,歡迎閱讀。
    【篇一】
    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有耍龍燈,鬧花燈的習(xí)俗,而耍龍燈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前,人間風(fēng)調(diào)雨順,王母娘娘趁著天氣好,就開了一個盛大的宴會。但是,玉帝很愛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這不,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會結(jié)束后,他又忙著寫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寫錯了。這下人間可大亂了。有的地方洪水暴發(fā),有的天地干旱。有條青龍知道了,悄悄地飛上天,偷偷改了雨簿。這時,玉帝也察覺到雨簿寫錯了,所以,他打開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馬上派人查找是誰該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龍改的。他很生氣,所以,他馬上派丞相到凡間去追殺青龍。
    丞相來到凡間用盡了各種辦法最后處死了青龍。死后的青龍化作一只神鳥,天天在靈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內(nèi)疚,明明是自己寫錯了雨簿,還要處死給自己改錯的青龍,所以,玉帝讓百姓們隆重紀念為民造福的青龍。
    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老百姓就會用竹子扎成龍燈,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扛著龍燈游街串巷,以表示對青龍的感激和懷念。這個風(fēng)俗一直傳到了現(xiàn)在。
    【篇二】
    你知道我喜歡什么民間傳說嗎?告訴你吧!我喜歡的民間傳說是“牛郎織女”。
    以前,有個孩子跟著哥哥嫂子過日子,哥哥嫂子待他不好,天天早上就叫他上山放牛,他沒有名字,人們都叫他牛郎。
    牛郎對老牛特別好,給它吃嫩嫩的草,給它和清涼的水,給它去嗮太陽。牛郎長大了,哥嫂跟他分家,只給了這頭老牛,牛郎悶得慌,就唱一下歌。老牛好像聽得有味兒。
    晚上,他在牛棚,聽見了聲音。他走過去,老牛說:“明天黃昏,你翻過右邊的山,山有個湖,湖有個樹林,會看見一個姑娘?!迸@筛吓5脑捜プ?,真的有一個姑娘,姑娘叫織女,牛郎跟織女相識了,織女看牛郎好,就做他的妻子。
    織女和牛郎有了兒女,他們生活幸福??椗峦庾婺竵碚宜?,牛郎去喂牛,老牛說:“我要死了,你把我的皮剝下來,有急事就披上我的皮?!迸@杀吹貏兿铝似?,王母知道了織女下嫁人間,就把她捉回來。牛郎知道了,就披著老牛的皮,去追織女。王母用玉簪一劃,出現(xiàn)了一條天河,他們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初七,喜鵲們就建一座鵲橋,讓他們相會。
    我覺得王母特別壞,拆散了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這故事真動人??!
    【篇三】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酷愛美的大象,它常常嫌自己居住的周圍環(huán)境不太好,就連河水都不那么干凈,每次在河里洗完澡都覺得沒洗干凈,渾身不自在,總想找個地方好好洗洗。終于有一天,不知從何處傳來說桂林很美,尤其是漓江的水特別干凈、清澈,高興得不得了,便馬上起程了。
    經(jīng)過長途跋涉,大象終于抵達了桂林。放眼一望,桂林的景色確如所說的那樣,美麗如畫,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再往前行,只見漓江的水清澈見底,形形色色的鵝卵石一覽無余,紅的似火,綠的象葉,紫的如煙,黃的若金;有蛋形的,有如雞蛋;有方形的,象是印章;有長條形的,極似火柴盒……更有許多活潑的小魚兒,在那里盡情嬉戲。大象非常興奮,“撲通”一聲,跳進了漓江。它卷起那長鼻子開始梳洗起來,從上身到后背,到尾巴,都洗了個夠。“這里真是個好地方,令我流連忘返。”想著想著,大象便萌生了一個念頭――就住在這里吧。于是乎,大象天天都用長鼻子舀著水玩耍、清洗,日子過得很快樂。
    后來,這只大象在快樂中死去了,化成了一座山-這就是今天的象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