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記》的讀后感300字三篇

字號:

書是人類獲取知識的源泉,提高人們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也是涵養(yǎng)靜氣的搖籃。讀書的妙處可謂無窮,書香更是浸人心脾,引人入境不能自拔。整理了《木偶奇遇記》的讀后感300字三篇,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木偶奇遇記》,我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撒謊,就算做錯了事,也應該誠實。如果你做錯了事再去撒謊那就是一錯再錯,可如果做錯了事馬上承認錯誤別人還有可能原諒你,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能撒謊。
    我記得書里說撒謊后果有兩種,一種是腿變短,另一種就是鼻子變長。這本書里的主人公皮諾曹就是因為撒謊鼻子變得很長很長,最后長得連門也出不了了。
    皮諾曹一看就慌了,后來好心的仙子還是把皮諾曹的鼻子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了。
    雖然我們現(xiàn)在撒謊鼻子不會變長,但是可能會因為撒謊而大難臨頭。有一句名言警句,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边@句話就是說犯了一點點小錯誤,就有可能鑄成大錯。所以不管做了什么事情,對的也好,錯的也罷,但一定不能說謊。
    【篇二】
    我利用寒假時間,閱讀了一本精彩的書——《木偶奇遇記》。
    這本書講述了木偶皮諾曹從一個愛說謊、不聽話、不關心他人的木偶,變成了說到做到、關心他人、聽話的孩子。書中有許多讓我難忘的事情,像小木偶為了救花衣小丑,竟對不認識的人跪下,還愿意用自己和花衣小丑互換。還有,他答應仙女日落前回家,可他不聽,到最后成了一頭驢。
    雖然皮諾曹不太優(yōu)秀,但他也付出很多。他為了救仙女,把他辛辛苦苦攢的四十個銅幣給了仙女。
    皮諾曹雖然有的地方做地不好,但我相信他心是善良的。只不過有些太天真,容易相信別人,做出了一些蠢事。所以,我還是喜歡他的。
    最后,皮諾曹變成真正的孩子的時候,我能想到皮諾曹激動的心情,帶有他得到四十個金幣的想法。
    總之,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向我借閱,也可以直接去書店買,這本書值得一看。
    【篇三】
    讀了《木偶奇遇記》這本書后,我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啟發(fā)。
    這本書主要說了:有一天,杰佩托得到一根木頭,他把木頭做成了一個木偶,名叫皮諾曹。剛做好,木偶皮諾曹就跑走了。跑著跑著肚子餓了,找不到東西吃,所以皮諾曹又跑回家中。吃飽飯之后,向杰佩托發(fā)誓:要去上學,結果只上了一天學,皮諾曹就厭煩了,它把書本賣掉,跑去玩了。途中遇上了歹徒,被仙女救了。然后又被捉去看雞場,去“勤勞蜜蜂國”找到仙女,并去上學。又因貪玩變成驢子,最后又變化成原樣。在鯊魚肚里遇到了它的爸爸并一起逃走,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磨難之后,皮諾曹變成了真正的孩子。
    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到了三字經(jīng)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人在成長中只有經(jīng)歷了坎坷和困難,才能不斷提高本領,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從容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