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弱德”之美與“群德”之善

字號:

成功的路上沒有撒滿鮮花和陽光,相反卻總是要經歷坎坷與磨難。只有沿著目標堅持不懈地去奮斗,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想要作文寫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供您查閱。
    
    “弱德”之美與“群德”之善
    有人主張“該出手時就出手”,有人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在“公德”二字面前“做好自己”?不妨先聽聽這樣兩種觀點:
    一種是“弱德”說。葉嘉瑩曾感嘆,當今社會上許多人以強者為德,提倡爭奪和競爭,但實際上“弱”才是品德,“我不想從別人那里去爭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币酝藶檫M,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一種是“群德”說。梁啟超批評古人束身寡過的做法,“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對于一群,??辖I身而就群”。在他看來,缺少“群德”是國家衰落的一大本源,“今吾中國所以日即衰落者,豈有他哉,束身寡過之善士太多,享權利而不盡義務,人人視其所負于群者如無有焉”。以群為德,何嘗不是一種智慧?
    “弱德”之“弱”,并不代表軟弱無力、怯懦怕事,而是一種逆境中的堅守、熱烈中的清醒、躁動中的自持。無論以存心養(yǎng)性、修身齊家、達觀處世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還是以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奉規(guī)守約為代表的現代規(guī)則,處處都有“弱德”的影子。
    “群德”之“德”,成之于克己奉公、舍己為人,是一種性情中的大愛、渾濁中的清秀、得失中的淡然?!皦研奈磁c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的報國之心,“挽將天上銀河水,散作甘霖潤九州”的為民之情,“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修身之要,體現的都是“群德”。
    “弱德”之于道德建設,關鍵在先善其身。從廣場舞擾民、遠光燈肇事,到闖紅燈、亂插隊,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很多都是由過多重視自己忽略他人引起的?!叭醯隆钡膬r值就在于,強調行使權利、主張訴求應有邊界意識,不以個人舉止打擾別人權利,不因自我存在妨礙他人自由?!叭醯隆辈皇菬o為,而是內向修身有所為,外向克己有所不為,達成的是群己權界的和而不同。
    “群德”之于道德建設,關鍵在相善其群。見摔不扶、臨危不救,亂砍濫伐、污染環(huán)境,公地悲劇、叢林法則,道德之所以會“摔跤”,“群德”不彰是重要根源。沒有人可以是與世無爭的孤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推高人際成本,“正義只在五米之內”導致低信任度,“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加劇道德冷漠,人人見義不為結果必是人人權益受損。超越個人、關懷公共,超越私利、守衛(wèi)群體,“群德”所托舉的,是包含自我權益在內的公共利益、共同福祉。相較“弱德”,“群德”側重向善而為、見義敢為,達成的是公益眾利的和合共進。
    現代化的物質,離不開現代化的精神的澆灌。中國大踏步走入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公場域”更加普遍,共享經濟、網絡生活等“新生帶”不斷延伸,“沒有什么事能比獲得自由更加美妙”;與此同時,“共在”的凸顯,權利的交錯,利益的博弈,也讓我們愈發(fā)意識到,“沒有什么事比學會運用自由更加困難”?!叭醯隆迸c“群德”,一個突出主動修身一個突出主動為善,一個各美其美一個美美與共,兩方面結合起來,一定能奏出美的文明和聲。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素材兩篇
    幸福源于奮斗
    在我國建設,紅旗渠的開鑿歷程可謂蕩氣回腸。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以10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嶺中開辟出了一條“人工天河”,圓了幾代人的夢想。叩石墾壤、挖山不止,戰(zhàn)天斗地、不畏艱苦,回望這段歷史,啟人深思的,當是幸福源于奮斗這一樸素邏輯。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钡拇_,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世界技能大賽上的冠軍榮光背后,是一群中國技術工人在賽場外的反復操作;世乒賽男團九連冠的歷史紀錄,源自國手們日常的“魔鬼訓練”。事實證明,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只有奮斗才能實現夢想,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然而,在奮斗的征途中,難免有各種各樣的誘惑。現實中,一些人沒有真正領悟“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常因汗水太過咸苦、耐不住拼搏的寂寞,轉而尋找“終南捷徑”,結果念歪了經、跑偏了路。有的人違背公序良俗,以出格之舉博取眼球;有的人無視市場規(guī)則,凡事唯利是圖;甚至有人不顧黨紀國法,恣意謀取不法利益。這些投機取巧的做法,豈能換來真正令人心安的幸福?
    馬克思曾說,“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幸福的人”。奮斗是艱辛的,但沒有艱辛就難言真正的奮斗,也無法收獲真正的幸福;奮斗是長期的,但丈量幸福的單位不只是時間,也可以是奮斗自身?!安唤浺环畯毓牵醯妹坊〒浔窍??!痹絺ゴ蟮氖聵I(yè),越需要艱苦奮斗、接續(xù)奮斗。奮斗之旅往往荊棘叢生,而要領略“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就應當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做好奮斗到底的準備。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收獲因奮斗帶來的快樂。
    幸福難以觸手可及,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爸局y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奔词乖谏衬瓯凇已虑捅诘葠毫拥臍夂颦h(huán)境下,只要持之以恒播撒希望的種子,也能迎來繁花似錦。奮斗也是如此。西晉時期的左思為了寫作《三都賦》,可說是十年磨一劍。在這期間,他閉門謝客,無論是家門口、庭院中還是廁所里,都擺放著筆和紙;隨時想出一句,就馬上記錄下來??恐展耙蛔涞捻g性,左思憑借個人奮斗終成一代文學名家。每個人所處的境遇和環(huán)境都不盡相同,但只要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邁出務實行動的步伐,就終能抵達理想的峰巒。
    有人說,對莊稼而言,“好的肥料是農夫的影子”。嗅聞幸福的芳香、采擷幸福的果實,非付出一番艱辛不可。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葆有“莫向光陰惰寸功”的精氣神,我們就一定能攀過奮斗的階梯,抵達幸福的彼岸。
    
    讓學生站著吃飯是“一切為了學習”目標下的正義失守 
    近日,河南省商丘市睢縣高級中學食堂內,因板凳被撤,學生們排隊買飯后只能站著就餐。該校辦公室工作人員回復記者稱,此舉是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提高學生就餐效率,以便節(jié)約時間去學習。
    為了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脫穎而出,一些人習慣將學生們當成永遠不知疲倦、沒有情緒與情感的機器人;為了爭分奪秒,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被利用起來。不論是擠占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的上課時間,還是不走尋常路的“站著吃飯”,在“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習”的目標正義的遮蔽下,程序正義頻頻失守。
    和其他人一樣,高中生也有坐下來吃飯的權利;然而,在高考面前,高中生的正當權益被習慣性地忽略與漠視。“站著吃飯”不僅給同學們帶來了身體上的痛苦,還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傷害;不把學生當人,只把他們當成學習的機器和為學校追逐名利的工具,“站著吃飯”猶如一面鏡子,觀照出教育的冷漠、功利與一些人的急功近利和不擇手段。
    對于高中生而言,坐著吃飯不僅有助于身體健康,也有助于勞逸結合、張弛有度,給他們短暫的“慢生活”。
    在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的當下,不同的人們具有不同的“意義之網”,決定了他們對“站著吃飯”的不同態(tài)度。在學校管理者看來,“站著吃飯”契合提高學習成績這一終極的價值追求,契合工具理性;在學生們看來,“站著吃飯”不僅讓就餐更加不方便,也是一種精神矮化與鞭笞,不可避免會引發(fā)他們的批評質疑。
    荒誕、滑稽的“站著吃飯”能夠上演,隱伏著少數人腦海中存在已久的荒謬的“代價論”——為了達到目標,做出一些犧牲是必要的;這種“代價論”不僅造成了對失范行為的麻木與冷漠,也為這種麻木與冷漠找到了看似極具說服力的理由。當“站著吃飯”成為受人追捧的成功經驗,當“節(jié)約吃飯時間去學習”成為理直氣壯的理由,教育的“變形記”,讓學生們承受著身體與心靈的雙重痛苦。
    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流動的渠道,也是無數家庭的希望之燈。“站著吃飯”初衷良善、方法僵化、效果不盡如人意,顯然不能任由少數人孤芳自賞。不懂得尊重學生的利益訴求,對學生缺乏愛與感情,教育就會變得生硬與冰冷;更何況,“站著吃飯”能否提高學習成績,還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