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小吃七年級日記600字

字號:


    我們家鄉(xiāng)有很多小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都亦l(xiāng)的小吃七年級日記600字》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我的老家在福建莆田,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我的記憶里家鄉(xiāng)是非常古老而神秘的,我喜歡家鄉(xiāng)的山水,喜歡那里濃厚的歷史文化、名勝古跡,當然最喜歡的還是數(shù)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了。
    我不是讒嘴的小貓,但家鄉(xiāng)的小吃實在太誘人了,那金爛爛的生煎包、白白細細的興化米粉、切得薄薄的熗肉、比指甲蓋大不了多少的扁食(一種小餛飩),以及綠豆餅、水發(fā)蛋糕等,光聽名字,就讓人流口水。
    早就聽說東門兜的熗肉最有名,一回家我就纏著叔叔帶我去品嘗。那天我們起了個早,專門開車去吃,可是小店還在歇業(yè),白跑了一趟,事隔五天,我才初次解了讒。所謂熗肉,就是把豬肉切成非常薄的薄片,用調(diào)味品腌制好,再裹上淀粉,然后放進事先煮好的高湯里煮,熟后盛到碗里,點幾滴醋,舀上一塊嘗嘗,啊,味道鮮美,入口即化,好吃極了。
    扁食和北方的餛飩是有很大的不同,不過做法似乎一樣,只不過扁食的皮叫做肉燕,是用精瘦豬肉和面粉做成的,皮中有肉,嚼起來有勁道,尤其是那餡,加了十幾種的料,精細得很。興化米粉是老家最有名的特產(chǎn)之一,從外形上看和云南米線有點兒像,可仔細一瞧,細多了。米粉是用大米做成的,工序很復(fù)雜,聽說有十幾道,可吃法卻簡單,主要有炒和煮兩種。炒的好吃,湯料做好后,把米粉放進去,浸透了淋上油,猛炒幾下就起鍋,那個味道真是太香了。當然了,每個人的做法還有不同,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奶奶做的米粉,味道總是那么地道,吃過一次就不會忘記了。
    寫到這兒,你該對莆田的小吃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吧。有機會請您到我們老家去旅游,也嘗嘗我們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
    
    篇二:
    

    “肉凍子”是我家鄉(xiāng)的一種風味小吃。尤其是在冬季,只要你隨便走進一戶農(nóng)家,就常??梢栽诓妥郎弦姷竭@一道佳肴。自從冰箱普及以后,即便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人們也能吃上美味爽口的“肉凍子”。人工冷凍的“肉凍子”由于保持了原汁原味,既下飯又解暑,因此倍受淳樸鄉(xiāng)民們的歡迎。
    關(guān)于“肉凍子”的來歷,據(jù)說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從前,有一位富翁吃豬肉時,往往把豬皮扔掉。他的廚娘看見這豬皮扔了怪可惜的,便把它揀回來,怎么吃呢?她大傷腦筋,最后決定熬湯喝。那時恰好是冬天,到第二天,湯給凍住了。廚娘嘗了嘗,覺得味道非常好;就端去給富翁喝,富翁喝了也說好;于是廚娘又把剩下的拿去給別人品嘗,大家吃了個個稱贊。這樣,“肉凍子”這道菜便傳開了。
    傳說歸傳說,但在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高貴品質(zhì)和勞動人民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把廢棄的肉皮進行“深加工”后,又成了一道難得的美味佳肴,這實在是“變廢為寶”的典型范例。
    其實,做“肉凍子”并不難。農(nóng)家臘月里是做這道菜的時間。豬殺以后,用烙鐵烙盡豬毛,然后把豬皮剔下來,用熱水洗干凈;再用快刀把肉皮切成蘿卜丁狀;接著,準備佐料,肉凍子需要七種配料:辣椒面、生姜、麻油、精鹽、花椒、香辣粉、味精、白糖,一切準備好了;就開始炒肉皮,等香味撲鼻后再用水煮,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肉皮炒糊了,否則味苦;把肉皮煮爛后,把它端下來冷卻,到第二天,就凍住了,“肉凍子”也就做成了。
    等到食用時,便用刀把它切成小塊,看起來晶亮晶亮的。夾起一片“肉凍子”送進嘴里,抿一抿吞下去啊,怎一個“爽”字得了!那可真是香、甜、麻、辣四味俱全,口感爽滑脆嫩。你頓時會覺得神清氣爽,精神振奮,食欲大增!據(jù)說,“肉凍子”還有“驅(qū)風御寒、化食清淤”的功效呢!因此,“肉凍子”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家鄉(xiāng)人民待客的上乘佳品。
    朋友,你不妨試試吧!“不怕不品,就怕上癮”喲!